CN203191305U -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1305U CN203191305U CN 201320182479 CN201320182479U CN203191305U CN 203191305 U CN203191305 U CN 203191305U CN 201320182479 CN201320182479 CN 201320182479 CN 201320182479 U CN201320182479 U CN 201320182479U CN 203191305 U CN203191305 U CN 203191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pin
- microprocessor
- diode
- electric capa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电位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开关、三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高灵敏度的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在电力巡检系统中能更有效的检测光、电、烟雾,及时了解危险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光电烟雾检测器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光电烟雾检测器通常包括监视将辐射能量注入到检测器的烟雾室中的光源的机构。光电散射烟雾检测器通常依赖于来自室的光学测量的背景静态水平(background quiescent level)以确定所述源是否工作。这是光反射离开室的许多表面并被烟雾感测光电传感器检测的结果。然而大多数的光电烟雾检测器存在灵敏度不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灵敏度的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电位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开关、三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四引脚分别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蜂鸣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结构简单,高灵敏度的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在电力巡检系统中能更有效的检测光、电、烟雾,及时了解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电位器RP、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开关S、三极管VT、微处理器和蜂鸣器HA,电源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微处理器的第十四引脚分别接地,电源的正极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微处理器的第五引脚、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开关S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和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位器RP的滑动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微处理器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VT的基极与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和蜂鸣器HA的第三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和蜂鸣器HA的第二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蜂鸣器HA的第一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三引脚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五引脚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和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电容C1为外接电容,作为在测试(Push-Button)及侦测系统自我检测的光电放大器增益,内部通过同该电容相连,形成放大器的高倍电压反馈回路。第二电容C2为外接电容,作为在待机及本地报警的光电放大器增益。内部通过同该电容相连,形成放大器的低倍电压反馈回路。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为检测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光电二极管)D2。微处理器的第四引脚定时输出标称值为VDD(-5V)的电压。在此期间,启动内部的检测电路。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为外部作红外发射驱动器的NPN管提供脉冲基极电压,NPN管beta(电流增益)需大于100。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能同时连接40个单元,可实现辅助报警、远程报警、自动拨号功能。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为蜂鸣器驱动信号输出端,提供蜂鸣器驱动信号,与Feedback配合驱动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信号。微处理器的第十引脚为蜂鸣器反馈信号输入端,接受蜂鸣器的反馈输入,与HORN1和HORN2配合以实现报警,假如此引脚没有使用必需接VDD或VSS。微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为漏极开路端,输出脉冲信号可直接驱动外部发光二极管D4工作。LED还能反映检测电路不同的工作状态情况。待机-每43秒输出脉冲信号;本地烟雾报警-每0.67秒输出脉冲信号;远程烟雾报警-无输出脉冲信号;测试模式-每0.67秒输出脉冲信号。微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与外部电阻、电容连接,决定电路内部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微处理器的第十三引脚与外部电阻、电容连接,决定内部电路IRED的输出的脉冲周期。微处理器的第十四引脚为电源接地端。微处理器的第十五引脚为低电压检测输入端,该端通过外部电阻,从VDD和LED之间连接点中获得解扣电压,决定低电压报警极限。微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为电路测试端,该端内部有下拉器件。
Claims (1)
1.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电位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开关、三极管、微处理器和蜂鸣器,电源的负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四引脚分别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蜂鸣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九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蜂鸣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蜂鸣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三引脚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十六引脚与所述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82479 CN203191305U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82479 CN203191305U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1305U true CN203191305U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910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824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91305U (zh) | 2013-04-12 | 2013-04-12 |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130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3426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山东众海公共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火灾探测器智能测试装置 |
-
2013
- 2013-04-12 CN CN 201320182479 patent/CN2031913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3426A (zh) * | 2013-12-30 | 2014-04-23 | 山东众海公共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火灾探测器智能测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81719U (zh) | 低能耗自动感应装置 | |
CN107275157A (zh) | 一种继电器运动部件检测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继电器 | |
CN203191305U (zh) | 一种光电烟雾检测电路 | |
CN201130029Y (zh) | 智能型光电传感器 | |
JP2010160750A (ja) | 煙感知器 | |
CN108490445A (zh) | 一种基于脉冲宽度检测的红外测距方法及装置 | |
CN201233635Y (zh) | 一种红外探测装置 | |
CN103411706B (zh) | 自检式的温度探头检测电路 | |
CN203083713U (zh) | 一种智能双鉴感应器 | |
CN107590933B (zh) | 一种声光报警电路 | |
CN106097634B (zh) | 一种多功能消防报警器 | |
CN205337351U (zh) | 红外驱鸟装置 | |
CN106954621B (zh) | 一种超声波驱鸟器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 |
CN204480430U (zh) | 一种光电烟雾探测报警器 | |
CN202184859U (zh) | 能说话的尿不湿 | |
CN210201806U (zh) | 一种微型化红外开关模块 | |
CN105897237B (zh) | 一种回归反射光电开关 | |
CN203338513U (zh) | 烟雾模块 | |
CN107332548B (zh) | 一种光电开关 | |
CN203606338U (zh) | 一种带蓝牙的窨井气体测量装置 | |
CN202584344U (zh) | 安防监控系统的烟雾感应器 | |
CN201069367Y (zh) | 物流传输专用传感器 | |
CN202615379U (zh) | 一种看门狗复位电路 | |
CN204856829U (zh) | 窗户接近感应器 | |
JP2010122995A (ja) | 煙感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