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9007U -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9007U
CN203179007U CN 201320132288 CN201320132288U CN203179007U CN 203179007 U CN203179007 U CN 203179007U CN 201320132288 CN201320132288 CN 201320132288 CN 201320132288 U CN201320132288 U CN 201320132288U CN 203179007 U CN203179007 U CN 203179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oud
storage end
cloud storage
backup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322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学峰
董惠良
李健俊
李威
王正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322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9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9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90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数据备份,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本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相互连接,且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均连接在SAN交换机构,所述的SAN交换机构上连接有应用系统接口和管理系统接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地实现了跨地区、大数据量的数据备份,备份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备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抗灾害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数据备份,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与信息化,但信息系统文件与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也尤为突出。面对信息化安全威胁,如何快速而有效的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和恢复,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备份技术,如快照技术、磁带备份、RAID等,很难应付大规模的灾难,NAS、NAS 和iSCSI 等远距离存储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相对较低。所以,现有备份技术需要进行整合和改进,以适应企业多方面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缺乏统一的备份规划,没有实现集中备份管理机制。目前所做的数据库备份大部分为本地备份,如果PC服务器或单节点小型机出现硬件损坏时,无法保存备份数据,更加无法在出现故障时候及时快速地恢复数据。此外,缺乏统一的存储网络管理工具,无法有效管理集中整个存储系统。单次备份时间过长,备份管理系统和备份策略需改进。
为了对系统进行备份和恢复,必须在系统中引入冗余,但过多的冗余会降低系统工作效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有一种基础性平台,可以提供合适的数据冗余度和方便的服务弹性。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异地数据备份,有效保障数据安全的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本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相互连接,且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均连接在SAN交换机构,所述的SAN交换机构上连接有应用系统接口和管理系统接口。
在上述的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中,所述的SAN交换机构包括若干SAN交换机,在SAN交换机上连接有主备份服务器和从备份服务器。
在上述的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中,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包括若干台虚拟带库设备;所述的物理数据云存储端包括若干磁带库设备。
云存储技术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虚拟存储等技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很多的资源统一起来管理,根据需要向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得到资源共享及配制优化的目的。云存储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
云存储技术与传统的存储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存储容量大,并可方便地动态扩展和缩小容量。这避免了由于存储资源不够而无法提供优质服务或者由于资源空置造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另外将数据存储进行专业的处理,简化了数据管理的工作。同时借助云存储服务,数据可以存放在异地,这比将所有数据存放在同一地点能更好地抵抗灾难的发生。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地实现了跨地区、大数据量的数据备份,备份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备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抗灾害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虚拟带库设备11、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磁带库设备21、SAN交换机构3、SAN交换机31、主备份服务器32、从备份服务器33、应用系统接口4、管理系统接口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相互连接,且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均连接在SAN交换机构3,所述的SAN交换机构3上连接有应用系统接口4和管理系统接口5。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可以提供快速、稳定的大规模数据存储;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可以提供大容量、长期稳定的存储空间。
SAN交换机构3包括若干SAN交换机31,在SAN交换机31上连接有主备份服务器32和从备份服务器33。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包括若干台虚拟带库设备11;所述的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包括若干磁带库设备21。 本实用新型中,SAN交换机31采用IBM光纤交换机,虚拟带库设备11采用采用IBM TS7650G,磁带库设备21采用IBM TS3200;所述的主备份服务器32和从备份服务器33均采用HP DL380G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虚拟带库设备11、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磁带库设备21、SAN交换机构3、SAN交换机31、主备份服务器32、从备份服务器33、应用系统接口4、管理系统接口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3)

1.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相互连接,且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和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均连接在SAN交换机构(3),所述的SAN交换机构(3)上连接有应用系统接口(4)和管理系统接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AN交换机构(3)包括若干SAN交换机(31),在SAN交换机(31)上连接有主备份服务器(32)和从备份服务器(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数据云存储端(1)包括若干台虚拟带库设备(11);所述的物理数据云存储端(2)包括若干磁带库设备(21)。
CN 201320132288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9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32288 CN203179007U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32288 CN203179007U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9007U true CN203179007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3228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79007U (zh) 2013-03-21 2013-03-21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9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054A (zh) * 2017-11-23 2018-02-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满足复杂数据的新能源并网发电远程测试诊断平台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054A (zh) * 2017-11-23 2018-02-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满足复杂数据的新能源并网发电远程测试诊断平台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8139B (zh) 云环境中的数据存储系统
CN103503414B (zh) 一种计算存储融合的集群系统
CN102833580B (zh) 基于infiniband的高清视频应用系统及方法
Jian-Hua et al. Cloud computing-based data storage and disaster recovery
CN103440244A (zh) 一种大数据存储优化方法
CN102708158B (zh) 一种PostgreSQL云存储归档调度系统
CN102394923A (zh) 一种基于n×n陈列结构的云系统平台
CN103761059A (zh) 一种用于海量数据管理的多盘位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9240855A (zh) 一种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系统实现双活容灾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98574A (zh) 一种数据高速存储处理系统
CN103384266B (zh) 一种基于文件级实时同步的Parastor200管理节点高可用方法
CN102523105B (zh) 一种数据存储的故障恢复方法及其适用的数据分布架构
CN111813332A (zh) 一种高性能、高扩展和高安全的智能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03780591A (zh) 一种公安云计算中心构建方法
CN203179007U (zh) 一种基于异步数据云的云备份系统
CN202856789U (zh) 一种融合nas和san的数据资源存储系统
CN103209218A (zh) 容灾一体机管理系统
CN103384267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块设备的Parastor200并行存储管理节点高可用方法
CN203054824U (zh) 一种服务器存储系统
Leong A new revolution in enterprise storage architecture
CN203414886U (zh) 一种抗恶劣环境应用的高性能集成服务计算机
CN102193952B (zh) 元数据服务器、机群系统及机群系统中的文件创建方法
Uehara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Location-Conscious Multi-Site Erasure-Coded Ceph Storage for Disaster Recovery
CN203180972U (zh) 一种烟草企业计算机数据备份系统
Peng et al. A network storage framework based on S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