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4297U - 艾灸器 - Google Patents

艾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54297U
CN203154297U CN 201320198463 CN201320198463U CN203154297U CN 203154297 U CN203154297 U CN 203154297U CN 201320198463 CN201320198463 CN 201320198463 CN 201320198463 U CN201320198463 U CN 201320198463U CN 203154297 U CN203154297 U CN 203154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moxa
location
combustion barrel
intak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84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绍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984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54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54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542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艾灸器,包括有罩壳,罩壳内从上至下设置有燃烧筒、燃烧筒底盘、侧壁作用腔,其特征在于:定位进风罩卡设于罩壳上部,燃烧筒底盘卡设在罩壳下部,作用腔卡设在燃烧筒底盘上。燃烧筒卡设在定位进风罩上;燃烧热流泵横向固定在燃烧筒的顶部下表面上,其内壁上设有夹持条,且燃烧热流泵的进口端对应燃烧筒上用于插入艾条的一个通孔。定位进风罩外套设有一进风调节带,进风调节带上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定位进风罩上的进风口一一对应。进风调节带外周边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爪,卡爪卡设在罩壳上的滑动孔内,卡爪在滑动孔内可滑动。该艾灸器使用时可以随意走动,艾烟直接作用于皮肤,可熏蒸中药且可调节进风量。

Description

艾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器,又称艾疗导入器,就是可随意固定在肢体上的任何部位,受灸者可自行调节艾粒与皮肤的距离的器具。当艾粒(艾条)在相对密封的好轻松艾灸器具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久久作用于腧穴,火力均衡,渗透力强,作用不中断。器具在治疗中起到了充分利用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效、药效、烟熏等有效成份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的刺激,集热效、药效、味效、烟熏四效合一,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但传统的艾灸器在使用时,使用者不能随意走动,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将其戴在身上的艾灸器,在艾灸的同时也可以随意走动,但这种艾灸器由于艾条处于水平位置,只能利用艾烟的热量,大量艾烟并没有直接作用的人体皮肤表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艾灸器,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时可以随意走动,艾烟直接作用于皮肤,可熏蒸中药且可调节进风量的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艾灸器,包括有罩壳,罩壳壁上开设有数个进风孔,罩壳内从上至下设置有侧壁具有通孔的燃烧筒、底部具有排气孔的燃烧筒底盘、侧壁具有排气孔的作用腔。罩壳内还包括有在侧壁开设不少于一个进风口的定位进风罩,定位进风罩卡设于罩壳上部,燃烧筒底盘卡设在罩壳下部,位于燃烧筒底盘下方的作用腔卡设在燃烧筒底盘上。罩壳顶端、定位进风罩、燃烧筒底盘构成一燃烧空间,燃烧筒置于燃烧空间内,并卡设在定位进风罩上。夹持艾条的燃烧热流泵横向固定在燃烧筒的顶部下表面上,该燃烧热流泵为左右两端通透的中空部件,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条,且燃烧热流泵的进口端对应燃烧筒上用于插入艾条的一个通孔。定位进风罩外套设有一环状进风调节带,进风调节带上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定位进风罩上进风口一一对应,当进风调节带进风口与定位进风罩进风口重合时,定位进风罩进风口部分处于进风调节带进风口范围内。进风调节带外周边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爪,卡爪卡设在罩壳上开设的滑动孔内,卡爪在相应的滑动孔内可滑动。
罩壳上开设的滑动孔至少其中一个为定位滑动孔,定位滑动孔的一个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向滑动孔中心方向延伸的凸起。
在作用腔内横向设有一滤网,滤网置于燃烧筒底盘下方。
在滤网和燃烧筒底盘之间夹设有一熏药托盘。
所述熏药托盘包括一底座、弹簧、托盘;弹簧下端连接底座,上端连接具有透气孔的托盘,其底座置于滤网上,托盘顶抵于燃烧筒底盘下表面。
在作用腔下端面上套设一防烫网托。
所述燃烧筒底盘包括平面盘体,沿盘体一周自盘体下表面向上表面弯曲形成一凸槽,定位进风罩的底端面顶抵在凸槽的顶端面上,作用腔上端插入凸槽的槽体内卡设在凸槽内侧壁上。
凸槽呈连续齿状,作用腔的上端为与凸槽槽体相配合的齿状凸起,定位进风罩的下端为与凸槽顶端面相啮合的齿状凸起,且定位进风罩的齿状凸起具有倒角。
所述夹持条从燃烧热流泵出口端延伸至进口端。
夹持条顶端具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艾灸器使用时,燃烧热流泵保持竖直方向,且艾条的点燃端处于下方,艾条燃烧产生的高温艾烟会向上方移动,随着艾烟向上方移动,燃烧热流泵进口端内的气体变少,进口端的压强变小,因此外界空气更加容易被压入到燃烧热流泵内,进入的空气将艾烟压向作用腔的方向,使艾烟直接作用到皮肤上。因此使用该艾灸器,不妨碍使用者在艾灸的同时继续做其他的事情,进风调节带也可以更好的控制进风量。熏药托盘内可以方便放置中药且不会洒落出来,艾烟和中药的共同治疗大大提高了艾灸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燃烧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定位进风罩、燃烧筒底盘、作用腔连接方式的分解图;
图5是定位进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定位进风罩和进风调节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进风调节带的主视图;
图8是进风调节带的俯视图;
图9是燃烧热流泵的俯视图;
图10是燃烧筒底盘、熏药托盘、滤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壳、2.进风孔(罩壳)、3.燃烧筒、4.排气孔(燃烧筒底盘)、5.燃烧筒底盘、6.排气孔(作用腔)、7.作用腔、8.进风口(定位进风罩)、9.定位进风罩、10.燃烧空间、11.燃烧热流泵、12.夹持条、13.进口端(燃烧热流泵)、14.通孔、15.进风调节带、16.进风口(进风调节带)、17.卡爪、18.滑动孔、19.滤网、20.薰药托盘、21.底座、22.弹簧、23.托盘、24、燃烧筒底盘下表面、25.网托、26.定位滑动孔、27.凸起、28.排灸孔、29.圆孔、30.盘体、31.凸槽、32.底端面(定位进风罩)、33.顶端面(凸槽)、34.槽体、35.凸槽内侧壁、36.齿状凸起(作用腔)、37.齿状凸起(定位进风罩)、38.倒角(定位进风罩)、39.倒角(夹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中所示的艾灸器,包括有罩壳1,罩壳壁上开设有数个进风孔2,罩壳1内从上至下设置有侧壁具有通孔的燃烧筒3、底部具有排气孔4的燃烧筒底盘5、侧壁具有排气孔6的作用腔7。罩壳1内还包括有在侧壁开设进风口8的定位进风罩9,定位进风罩9卡设于罩壳1上部,燃烧筒底盘5卡设在罩壳1下部,位于燃烧筒底盘5下方的作用腔7固定在燃烧筒底盘5上。其中罩壳顶端、定位进风罩9、燃烧筒底盘5构成一燃烧空间10,燃烧筒3置于燃烧空间10内,并卡设在定位进风罩9上。所述燃烧筒底盘5包括平面盘体30,沿盘体一周自盘体下表面向上表面弯曲形成一凸槽31,定位进风罩9的底端面32顶抵在凸槽31的顶端面33上,作用腔上端插入凸槽31的槽体34内卡设在凸槽内侧壁35上。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装配,凸槽31呈连续齿状,作用腔的上端为与凸槽槽体34相配合的齿状凸起36,定位进风罩的下端为与凸槽顶端面相啮合的齿状凸起37。更进一步的,定位进风罩的齿状凸起37具有倒角38,可方便将定位进风罩9插入凸槽31内与其啮合。
夹持艾条的燃烧热流泵11横向固定在燃烧筒3的顶部下表面上,该燃烧热流泵11为左右两端通透的中空部件,内壁上设有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条12,且燃烧热流泵的进口端13对应燃烧筒3上用于插入艾条的一个通孔,即艾条插入孔14。
上述燃烧筒3上开设的通孔、定位进风罩9上开设的进风口8、夹持条12的数量、位置或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燃烧筒3上开设了三个通孔,其中一个为艾条插入孔14,另外两个为排灸孔28(两个排炙孔相互重合)。定位进风罩9上开设了三个大小相同的进风口8,进风口8由多个圆孔29构成。燃烧热流泵11中对称设有四个夹持条12,该四个夹持条12沿燃烧热流泵内壁轴线方向对称设置,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艾条夹持住。实际上一个夹持条12也可将艾条夹持住,即将艾条夹持在夹持条12和燃烧热流泵11的内壁之间。夹持条12可以与燃烧热流泵11一体成型,或焊接上。为方便加工,本实施例中的夹持条12通过将燃烧热流泵壁向内弯折直接形成。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艾条插入到燃烧热流泵11内,夹持条顶端具有倒角39。而燃烧热流泵11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适用的形状,为方便将燃烧热流泵11固定在燃烧筒3的顶部,本实施例中燃烧热流泵11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见图9。
如图6中至图8所示,在定位进风罩9外套设有一环状进风调节带15,进风调节带15上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进风口16,该进风口16分别与定位进风罩上的进风口8一一对应。由于本实施例中定位进风罩上的进风口8有三个,因此,进风调节带15上也开设有三个进风口16。为保持定位进风罩9内一直有一定的进风量,使艾条正常燃烧,其进风调节带进风口16的面积小于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的面积,即当进风调节带进风口16与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重合时,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只有部分处于进风调节带进风口16范围内。进风调节带15外周边沿上设有四个卡爪17,通过将卡爪17卡设在罩壳1上开设的滑动孔18内使进风调节带15连接在罩壳1上,卡爪17在相应的滑动孔18内可滑动。该进风调节带15通过卡爪17在滑动孔18内滑动来改变进风调节带进风口16与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处于进风调节带进风口16范围内的部分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的面积,进而调节进入到定位进风罩进风口8内的进风量,来控制艾条的燃烧程度。为防止卡爪17在滑动孔18内随意滑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进风量,从而影响艾条的燃烧程度,罩壳1上开设的滑动孔18其中一个为定位滑动孔26,沿定位滑动孔26的一侧边相滑动孔中心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27。其中凸起27的数量及具体设置在横向侧边还是竖向侧边可以根据滑动孔18开设的方向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的滑动孔18是横向开设的,见图2,因卡爪17沿滑动孔18横向滑动,在定位滑动孔26的下侧边设有两个向滑动孔中心方向延伸的凸起27,这样对进风量可进行三档调节。由于本实施例中定位进风罩及罩壳均为圆柱形,为配合使用,采用环状进风调节带15,除了本实施中给出的环状进风调节带15,调节进风带15也可以是一长条形的调节带15,具体形状可以根据相配合的其他配件形状而定。
为防止艾烟中夹带的杂物落在皮肤上,在作用腔7内横向设有一滤网19,滤网19置于燃烧筒底盘5下方,见图1。
为了增强艾灸的效果,在滤网19和燃烧筒底盘5之间夹设有一熏药托盘20,见图10,将中药放置在薰药托盘20上,利用艾烟的热量对中药进行熏蒸,中药加热后挥发出的有效成分随艾烟作用于皮肤。
进一步的,为防止中药从熏药托盘20中洒出,影响疗效,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熏药托盘20包括一底座21、弹簧22、托盘23,弹簧22下端连接底座21,上端连接具有透气孔的托盘23,其底座21置于滤网19上,托盘23顶抵于燃烧筒底盘下表面24,见图10。弹簧22具有伸缩力,因此当燃烧筒底盘下表面24与滤网19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也可以很好的将托盘23顶抵在燃烧筒底盘下表面24,防止中药从熏药托盘20中洒出。
进一步的,为防止艾灸器接触皮肤的部位过热从而对皮肤产生损害,在作用腔7下端面上套设一防烫网托25,该网托25外包覆一层防烫粘毛布,见图1。由于滤网19一般较薄,为防止底座21将滤网19破坏,本实施例中的底座21由防烫网托25进行支撑。
使用该艾灸器时,将艾条从燃烧热流泵进口端13插入到燃烧热流泵11内,通过夹持条12将艾条夹持住,将进口端的艾条一端点燃。将中药放置在熏药托盘20上后,按顺序将艾灸器各部件分别插装在一起,将艾灸器放置在胳膊等处使之处于水平方向,保证燃烧热流泵处于竖直方向,即艾条处于竖直方向,且保证艾条的点燃端在下方,即燃烧热流泵的进口端13处于下方。通过调节进风调节带15,控制从进风口16、进风口8进入到燃烧筒内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艾条的燃烧程度。艾烟从燃烧热流泵出口端排出,并从燃烧筒底盘的排气孔4进入熏药托盘20,依靠艾烟的热量对中药进行加热,使中药内的有效成分挥发出来。中药成分与艾烟共同进入到作用腔7内,作用与人体皮肤上。其中燃烧热流泵是利用烟囱热动力原理,使用时燃烧热流泵保持竖直方向,且艾条的点燃端在下方,随着艾烟向上方移动,燃烧热流泵进口端13内的气体变少,进口端13的压强变小,因此外界空气更加容易被压入到燃烧热流泵11内,进入的空气将艾烟压向作用腔7的方向,使艾烟直接作用到皮肤上。
该艾灸器使用时,不妨碍使用者在艾灸的同时继续做其他的事情,且燃烧热流泵11使艾灸器内进风更加容易,艾烟被进入的空气压向皮肤方向,进风调节带15也可以更好的控制进风量。熏药托盘20内可以方便放置中药且不会洒落出来,艾烟和中药的共同治疗大大提高了艾灸的疗效。

Claims (10)

1.艾灸器,包括有罩壳,罩壳壁上开设有数个进风孔,罩壳内从上至下设置有侧壁具有通孔的燃烧筒、底部具有排气孔的燃烧筒底盘、侧壁具有排气孔的作用腔,其特征在于:罩壳内还包括有在侧壁开设不少于一个进风口的定位进风罩,定位进风罩卡设于罩壳上部,燃烧筒底盘卡设在罩壳下部,位于燃烧筒底盘下方的作用腔卡设在燃烧筒底盘上;罩壳顶端、定位进风罩、燃烧筒底盘构成一燃烧空间,燃烧筒置于燃烧空间内,并卡设在定位进风罩上;夹持艾条的燃烧热流泵横向固定在燃烧筒的顶部下表面上,该燃烧热流泵为左右两端通透的中空部件,内壁上设有不少于一个的用于夹持艾条的夹持条,且燃烧热流泵的进口端对应燃烧筒上用于插入艾条的一个通孔;定位进风罩外套设有一进风调节带,进风调节带上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进风口,该进风口与定位进风罩上的进风口一一对应,当进风调节带进风口与定位进风罩进风口重合时,定位进风罩进风口部分处于进风调节带进风口范围内;进风调节带外周边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爪,卡爪卡设在罩壳上开设的滑动孔内,卡爪在相应的滑动孔内可滑动。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罩壳上开设的滑动孔至少其中一个为定位滑动孔,定位滑动孔的一个侧边设有至少一个向滑动孔中心方向延伸的凸起。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在作用腔内横向设有一滤网,滤网置于燃烧筒底盘下方。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在滤网和燃烧筒底盘之间夹设有一熏药托盘。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药托盘包括一底座、弹簧、托盘;弹簧下端连接底座,上端连接具有透气孔的托盘,其底座置于滤网上,托盘顶抵于燃烧筒底盘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在作用腔下端面上套设一防烫网托。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底盘包括平面盘体,沿盘体一周自盘体下表面向上表面弯曲形成一凸槽,定位进风罩的底端面顶抵在凸槽的顶端面上,作用腔上端插入凸槽的槽体内卡设在凸槽内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凸槽呈连续齿状,作用腔的上端为与凸槽槽体相配合的齿状凸起,定位进风罩的下端为与凸槽顶端面相啮合的齿状凸起,且定位进风罩的齿状凸起具有倒角。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条从燃烧热流泵出口端延伸至进口端。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夹持条顶端具有倒角。
CN 201320198463 2013-04-18 2013-04-18 艾灸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54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8463 CN203154297U (zh) 2013-04-18 2013-04-18 艾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8463 CN203154297U (zh) 2013-04-18 2013-04-18 艾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54297U true CN203154297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1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8463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54297U (zh) 2013-04-18 2013-04-18 艾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542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506A (zh) * 2014-12-26 2015-03-25 李昌汉 艾炙理疗保健装置
CN105943370A (zh) * 2016-05-09 2016-09-21 张前峰 真空防烫无烟艾灸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506A (zh) * 2014-12-26 2015-03-25 李昌汉 艾炙理疗保健装置
CN105943370A (zh) * 2016-05-09 2016-09-21 张前峰 真空防烫无烟艾灸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2015U (zh) 黏贴式精确温灸具
KR200475642Y1 (ko) 쑥뜸 장치
CN108210318A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03154297U (zh) 艾灸器
CN103222926A (zh) 温灸装置
CN203988996U (zh) 微正压下排烟式温针灸器
CN102846468A (zh) 调温式药气通和灸具
CN103083174B (zh) 控烟式强弱型多功能按摩足疗装置
CN205083996U (zh) 大型灸疗罐
CN101716121B (zh) 双用香熏磁疗温灸炉
CN204337277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2537933U (zh) 控烟式强弱型多功能按摩足疗装置
CN202386956U (zh) 颈肩部专用艾灸盒
CN207545466U (zh) 温灸盒
JP2019508093A (ja) もぐさ灸箱
CN201596091U (zh) 艾灸热敷治疗盒
CN206597157U (zh) 一种温灸盒
CN206995479U (zh) 一种艾灸眼罩
CN204542845U (zh) 用于刺激穴位的艾灸装置
CN204798358U (zh) 灸疗仪
CN205598090U (zh) 艾灸眼罩
CN210991789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13822508U (zh) 一种艾灸罐
CN205083995U (zh) 新型灸疗罐
TWM597649U (zh) 熱灸擴大墊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