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0475U -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50475U
CN203150475U CN 201320189437 CN201320189437U CN203150475U CN 203150475 U CN203150475 U CN 203150475U CN 201320189437 CN201320189437 CN 201320189437 CN 201320189437 U CN201320189437 U CN 201320189437U CN 203150475 U CN203150475 U CN 203150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torage tank
sensing element
magnetic
luminous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8943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锁国炜
韦仁旌
蔡宗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50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504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该感应发光开关应用于一外接式插头,并包含有一基板、一容置槽结构、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发光单元以及一感应元件。该容置槽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一端,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另一端。该发光单元设置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该感应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元件于感应到该外接式插头接近时导通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此启动该发光单元。

Description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感应发光开关的电子装置,其可侦测外接式插头的相对距离提供照明光源,提高外接式插头连接于相应插槽的准确性。
背景技术
可携式电脑装置通常都配置有多个连接端口,这些连接端口的规格不尽相同,而往往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边。若使用者处于照明光源不足的环境下,在将外接式插头连结连接端口的过程中常会找不到正确的连结位置,或找到连结位置但稍有偏移而无法正确插入连接端口内,或是因为在错误位置施力过当而造成外接式插头和连接端口损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在无足够的背景光源的环境下,辅助使用者正确且方便地将外接式插头连结到对应连接端口的导引机构,便为电脑机构设计产业的发展目标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发光开关的电子装置,其可侦测外接式插头的相对距离提供照明光源,提高外接式插头连接于相应插槽的准确性,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一外接式插头的感应发光开关,其包含有一基板、一容置槽结构、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发光单元以及一感应元件。该容置槽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一端,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另一端。该发光单元设置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该感应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元件于感应到该外接式插头接近时导通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此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距离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感应器,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磁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元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一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导磁性金属壳体,该感应元件感应该导磁性金属壳体而产生该磁力。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容置槽结构具有一轨道,该磁性元件沿着该轨道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导电元件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弯曲磁性元件,且该导电元件以扭簧或弹片设置。当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会在该容置槽结构中相对枢轴旋转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有一导光件,设置于该发光单元旁。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该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电子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一插槽以及一感应发光开关。该壳体具有一开孔。该插槽设置该开孔内以外露于该壳体。该感应发光开关设置该壳体内且邻近该插槽的旁侧,用来于一外接式插头接近该插槽时感应发光。该感应发光开关包含有一基板、一容置槽结构、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一发光单元以及一感应元件。基板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该容置槽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一端,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另一端。该发光单元设置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该发光单元输出一光线以穿透该开孔。该感应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元件于感应到该外接式插头接近时导通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此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距离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感应器,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磁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元件,其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一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导磁性金属壳体,该感应元件感应该导磁性金属壳体而产生该磁力。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容置槽结构具有一轨道,该磁性元件沿着该轨道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导电元件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元件为一弯曲磁性元件,该导电元件以扭簧或弹片设置,当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会在该容置槽结构中相对枢轴旋转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有:导光件,贴附在该开孔周围,且位于该壳体与该发光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公开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该基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可利用磁性吸附力或磁性相斥力致动感应发光开关,且感应发光开关的感应元件可利用光学方式或磁学方式侦测外接式插头与电子装置的插槽的相对距离,以决定是否需要开启发光单元提供照明。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较佳地是使用活动设置的感应元件,感应元件可因外接式插头的相对距离所造成的磁通量变化而相对容置槽结构平移或旋转,以有效连通或断开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通过感应外接式插头即将靠近而发出光线以提供导引,并在外接式插头远离后便熄灭光源,使用者不需额外手动切换光源开关,故可提高连结外接式插头与电子装置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的发光单元非恒亮状态,因此另能有效节约能源消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的示意图;
图4与图5分别为图3所示的感应发光开关在不同作动阶段的示意图;
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电子装置      12   壳体
121 开孔          14   插槽
16  感应发光开关  16’ 感应发光开关
18  外接式插头    20   基板
22  容置槽结构    221  底板
223 侧板          24   第一电极
26  第二电极      28   发光单元
30  感应元件      32   导电元件
34  导光件        341  本体
343 导光部        345  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发光导引功能的一电子装置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可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壳体12、多个插槽14以及至少一个感应发光开关16。壳体12用来承载电子元件,例如主机板、处理器、硬盘等等。壳体12的侧壁形成多个开孔121,开孔121的数量对应插槽14的数量,因此各插槽14皆设置于相应开孔121内且将其插孔外露于壳体12,以使外接式插头18可套入插槽14内。举例来说,外接式插头18可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SB)接头、电源(DC-in)接头或影音信号传送(HDMI)接头,而插槽14则可为相应规格的对口槽。
感应发光开关16设置在壳体12内且邻近插槽14。感应发光开关16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分设在多个相邻插槽14之间或设置在相应插槽14的主结构上。感应发光开关16可用来感应到外接式插头18接近插槽14而发光提示,便于使用者在无足够背景光源的情况下仍可将外接式插头18正确地插入插槽14,避免因插入位置错误而造成外接式插头18或插槽14的损坏。再者,感应发光开关16另可在感应到外接式插头18远离插槽14时关闭光源,如此可有效节省电力,并可根据导引需求而适度地开启和关闭光源,达到方便直觉的目的。
请参阅图1与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16的示意图。感应发光开关16包含有一基板20、一容置槽结构22、一第一电极24、一第二电极26、一发光单元28以及一感应元件30。基板20可为一电路板,设置在壳体12内部。容置槽结构22设置在基板20上。第一电极24的一端和第二电极26的一端各设置在基板20上,且第一电极24的另一端穿过容置槽结构22而位于容置槽结构22内部的一端,第二电极26的另一端穿过容置槽结构22而位于容置槽结构22内部相对第一电极24的另一端。
发光单元28可为一发光二极管,其设置基板20上且电连接于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感应元件30设置在容置槽结构22。当感应元件30感应到外接式插头18接近插槽14,感应元件30可导通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以启动发光单元28,进而驱动发光单元28输出光线穿透开孔121提供视觉导引。其中,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可选择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基板20,且发光单元28也可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基板20上。
如图2所示,此实施例的感应元件30可为一距离感应器,距离感应器通常以光学方式测定其相对外接式插头18的距离远近,例如距离感应器可输出一红外线光线,并根据由外接式插头18反射回来所接收的光强度判断外接式插头18和感应元件30之间的距离变化。另外,此实施例的感应元件30还可为一磁性感应器,且外接式插头18需相应地配置一磁性元件,例如电磁铁和永久磁铁。当具磁性的外接式插头18接近或远离感应元件30时,磁性感应器可根据磁通量变化计算外接式插头18的相对距离,以决定是否要启动发光单元28。
请参阅图1与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16’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编号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于此不再重复叙明。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感应发光开关16’的感应元件30可为一磁性元件,例如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其活动地设置在容置槽结构22内。感应发光开关16’另可包含一导电元件32,导电元件3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极24与感应元件30。其中,外接式插头18可具有由导磁性材质所组成的金属壳体、或外接式插头18具有如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磁性元件。
当外接式插头18接近感应发光开关16’,且感应元件30和外接式插头18因磁通量变化所感应产生的磁力增幅到足够强度时,感应元件30可被磁力牵引而相对容置槽结构22移动,例如从图3所示的容置槽结构22的右端移动到左端,使得感应元件30可接触第二电极26。由于导电元件32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结构,例如金属扭簧或金属弹片,故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通过导电元件32与感应元件30的接触导通,如此便可启动发光单元28以输出光线。如图3所示,容置槽结构22由底板221和两侧板223组成,各侧板223分别连接底板221的两端边。因此,容置槽结构22可为具有限位功能的轨道,用来限制感应元件30被磁力吸引或排斥时沿预设方向的移动轨迹。
请参阅图1及图3至图5,图4与图5分别为图3所示的感应发光开关16’在不同作动阶段的示意图。感应发光开关16’另可包含一导光件34,其贴附在开孔121周围,且位于壳体12与发光单元28之间。导光件34用来引导发光单元28所输出的光线均匀地透出开孔121,让使用者可清楚辨识出开孔121的位置。如图4所示,感应发光开关16’在初始状态时,感应元件30位于容置槽结构22的右端,感应元件30没有接触第二电极26,意即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处于断路,发光单元28无法产生光线。
接着,如图5所示,外接式插头18接近插槽14和感应发光开关16’时,感应元件30可因为具导磁金属或磁性元件的外接式插头18的靠近而感应产生磁通量变化。感应元件30可被外接式插头18所产生的磁力牵引而往外接式插头18所在的位置移动。接着,感应元件30移动到容置槽结构22的左端后,可被第二电极26止挡而停止移动。此时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因感应元件30和导电元件32的连结而为通路状态,故感应元件30可触发启动发光单元28,发光单元28随即输出光线透出开孔121,以供引导使用者将外接式插头18正确地插入插槽14内。
反之来说,当外接式插头18远离感应发光开关16’,外接式插头18的磁力会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当磁力小于导电元件32的弹性恢复力时,导电元件32便可拉动感应元件30由容置槽结构22的左端移到右端,使得感应元件30分离于第二电极26,故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间形成断路,发光单元28无法得到驱动电力而停止输出光线。
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件34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导光件34可包含一本体341、数个导光部343以及数个嵌合部345。导光部343和嵌合部345分别设置在本体341的两相对侧表面。导光件34为透明材质所组成。导光部343突设在本体341上,且导光部343的一端指向发光单元28。嵌合部345的尺寸对应开孔121的尺寸,因此嵌合部345可紧密卡合于开孔121内。发光单元28所输出光线可完整注入导光件34,通过导光件34的内部全反射,使得光线可近乎无衰减地传导至嵌合部345。导光件34可透过嵌合部345发出足够亮度的光线到壳体12外,让使用者可清晰地辨识出插槽14的位置。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感应发光开关16’的示意图。感应发光开关16’的感应元件30还可设计为结构弯曲的磁性元件,其枢设在容置槽结构22内。感应发光开关16’的第一电极24可为穿设感应元件30的枢轴,且第二电极26可为设置在邻近感应元件30的两端点的位置,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元件32则以扭簧或弹片的形式设置在感应元件30与第一电极24之间。如此一来,外接式插头18接近感应发光开关16’(靠近第二电极26的位置)时,感应元件30可感应到外接式插头18的磁力牵引,而在容置槽结构22中相对其枢轴旋转或移动,并在感应元件30的一端接触到第二电极26时形成通路而启动发光单元28。
举例来说,感应元件30可为永久磁铁。感应元件30的两端极性分别为N极与S极,且感应元件30的两端较佳地可位于第二电极26的左右两侧。如此一来,无论外接式插头18是带有导磁性金属壳体、N极的磁性元件或S极的磁性元件,都可驱动感应元件30正向或反向枢转而连通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而在外接式插头18远离感应发光开关16’后,导电元件32可驱动感应元件30沿着相反前述枢转方向的一方向转动,以分离感应元件30于第二电极26而在两电极间造成断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可利用磁性吸附力或磁性相斥力致动感应发光开关,且感应发光开关的感应元件可利用光学方式或磁学方式侦测外接式插头与电子装置的插槽的相对距离,以决定是否需要开启发光单元提供照明。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较佳地是使用活动设置的感应元件,感应元件可因外接式插头的相对距离所造成的磁通量变化而相对容置槽结构平移或旋转,以有效连通或断开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通过感应外接式插头即将靠近而发出光线以提供导引,并在外接式插头远离后便熄灭光源,使用者不需额外手动切换光源开关,故可提高连结外接式插头与电子装置的操作便利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光开关的发光单元非恒亮状态,因此另能有效节约能源消耗,达到省电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应用于一外接式插头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发光开关包含有:
基板;
容置槽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一端;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另一端;
发光单元,设置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及
感应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元件于感应到该外接式插头接近时导通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此启动该发光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距离感应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感应器,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磁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元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一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导磁性金属壳体,该感应元件感应该导磁性金属壳体而产生该磁力。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结构具有一轨道,该磁性元件沿着该轨道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元件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结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弯曲磁性元件,该导电元件以扭簧或弹片设置,当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会在该容置槽结构中相对枢轴旋转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有:
导光件,设置于该发光单元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发光开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该基板上。
11.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有:
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孔;
插槽,设置该开孔内以外露于该壳体;以及
感应发光开关,设置该壳体内且邻近该插槽的旁侧,用来于一外接式插头接近该插槽时感应发光,该感应发光开关包含有:
基板,设置于该壳体内部;
容置槽结构,设置于该基板上;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一端;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与该容置槽结构内部的另一端;
发光单元,设置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该发光单元输出一光线以穿透该开孔;以及
感应元件,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元件于感应到该外接式插头接近时导通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此启动该发光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距离感应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感应器,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磁性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磁性元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容置槽结构内,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一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电极与该感应元件,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接式插头具有一导磁性金属壳体,该感应元件感应该导磁性金属壳体而产生该磁力。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置槽结构具有一轨道,该磁性元件沿着该轨道相对该容置槽结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元件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导电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元件为一弯曲磁性元件,该导电元件以扭簧或弹片设置,当该感应元件于受到该外接式插头所产生的一磁力牵引时,会在该容置槽结构中相对枢轴旋转移动而接触该第二电极,以启动该发光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发光开关另包含有:
导光件,贴附在该开孔周围,且位于该壳体与该发光单元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以表面贴装技术设置于该基板上。
CN 201320189437 2013-03-27 2013-04-16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504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666U TWM460385U (zh) 2013-03-27 2013-03-27 感應發光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102205666 2013-03-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50475U true CN203150475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89437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50475U (zh) 2013-03-27 2013-04-16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50475U (zh)
TW (1) TWM460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952A (zh) * 2016-11-12 2017-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952A (zh) * 2016-11-12 2017-03-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0385U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56163A1 (en) Magnetic power connector and an electronic system using the magnetic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GB2444689C (en) Magnetic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3213161U (ja) 転送ケーブル構造
KR101876106B1 (ko) 포트를 포함하는 장치
CN203645722U (zh) 一种提高用户插拔数据线体验的移动终端及系统
CN203720408U (zh) 追踪跳线结构
CN203150475U (zh) 感应发光开关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CN105518816A (zh) 按键结构及其应用的终端
CN107895667A (zh) 一种改进型机电分离式键盘
CN106683524A (zh) 激光笔
CN206250430U (zh) 用于连接电器与插座的导电连接器
CN104035341A (zh) 一种家电的外挂式控制机构
CN203748681U (zh) 用于电子烟的插接式电池杆组件
CN202817417U (zh) 充电数据线
KR20170104852A (ko) 슬라이드 콘센트
CN202585902U (zh) 电连接器模组
CN203466116U (zh) 一种点式平面开关
CN201796601U (zh) 一种usb随身碟的结构
CN201556749U (zh) 一种用于数码设备sim卡和柔性印刷电路的连接器
CN219872432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pcb主板
CN109167200A (zh) 一种软灯带电连接器
US9033543B1 (en) Mini sensor lamp with interchangeable plug
CN201994531U (zh) 电子装置
CN216134280U (zh) 一种ps5游戏手柄用磁吸充电座
CN205355449U (zh) 一种带led灯的usb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