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网络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人心电监护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3G网络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约有4000多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占全年死亡人数的50%,而每年约54万人心脏猝死,且80%发生在医院外。如果能够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异常,从而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必将明显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G网络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无有效的实时监护导致病发致残致死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3G网络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于人体身上用于采集心电图信息的穿戴式心电电极,用于控制穿戴式心电电极并处理其采集的心电图信息的单片机,以及与该单片机进行蓝牙传输的带3G网络的通信设备,和与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心电监护中心。
进一步地,为了对采集的心电图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述穿戴式心电电极与单片机之间依次连接有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滤波器、放大器、陷波器和A/D转换模块。
再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心电电极导联脱落或松动造成误判,所述穿戴式心电电极与单片机之间还连接有导联脱落检测电路,该导联脱落检测电路与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滤波器、放大器、陷波器和A/D转换模块所在支路并联。
为了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为病症分析提供方便,所述通信设备为3G手机。
本实用新型以3G手机内置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实现了病人监护“基于位置的服务(LBS)”,同时,结合可穿戴心电采集技术,实现人体基本生理参数心电的长时间动态获取和实时诊断,并在异常情况下进行生理信号远程传输、定位和报警,最终实现对患者的精确心电监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穿戴式心电电极的24小时实时工作,不间断采集病人的心电图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实时地处理并传输到3G手机,进而传输至远端的心电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回复和报警,从而实现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预防,为病人的救治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救治成功的几率,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病发致残致死的几率,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联脱落检测电路的设置,实现了对穿戴式心电电极的实时检测,防止了其脱落或松动造成的误判,提高了心电监护的准确率;
(3)本实用新型将病症监护与蓝牙技术、3G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病人监护的远程控制技术,为医疗技术的高科技发展指引了方向,为医疗信息的远程传输打下了实现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基于3G网络的穿戴式心电监护系统,包括穿戴于人体身上用于采集心电图信息的穿戴式心电电极,用于控制穿戴式心电电极并处理其采集的心电图信息的单片机,以及与该单片机进行蓝牙传输的带3G网络的通信设备,和与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心电监护中心。通过上述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实时监护,并可利用心电监护中心的专业医师进行准确分析,进而向患者反馈分析结果,为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保证采集的信息更加准确,本实用新型还配置了数据处理电路,包括对穿戴式心电电极采集的信号进行第一级放大处理的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用于滤波、避免杂波干扰的滤波器,进行信号第二次放大的放大器,以及陷波器和A/D转换模块。通过这些信号处理电路对信号的处理,使采集到的患者心电图信息更加清晰、准确。同时,所述穿戴式心电电极与单片机之间还连接有导联脱落检测电路,该导联脱落检测电路与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滤波器、放大器、陷波器和A/D转换模块所在支路并联。导联脱落检测电路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导联脱落或松动造成误判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为了便于专业的心电医师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在患者端配置的通信设备采用连通了3G网络的3G手机。利用3G手机的GPS定位系统可以使心电监护中心在收到患者心电图信息的同时还能收到患者当前的位置信息,从而为需要救治时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量的心血管门诊患者的家庭应用。穿戴式心电电极安装在衣服之中,作为心电监护终端,为用户提供动态24小时心电监测,连续采集、显示、存储、发送使用者的心电图信息。借助3G网络随时随地与医院的心电监护中心对接,心血管专家和医生随时对心电图进行分析、回复、预警。
同时,心电监护中心的GIS系统根据GPS信息自动提示病人的具体地理位置。对表现出高危心电图的患者,值班医生给出具体指令,由抢救人员最快速的到达现场并且给予最准确的抢救措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导联脱落检测电路、A/D转换模块以及其他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无须特别设计,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