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4733U -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4733U
CN203114733U CN 201320054156 CN201320054156U CN203114733U CN 203114733 U CN203114733 U CN 203114733U CN 201320054156 CN201320054156 CN 201320054156 CN 201320054156 U CN201320054156 U CN 201320054156U CN 203114733 U CN203114733 U CN 203114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section
flow leaf
blad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541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斌华
刘中杰
梁剑涛
曹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 2013200541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4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4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47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流风叶,包括轮毂以及与轮毂连接的叶片,叶片沿等比例剖切面的截面包括倾斜段以及与倾斜段连接的弯折段,其中:等比例剖切面为叶片上以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多段圆弧的相同等比例点连线所在的面;倾斜段自其与轮毂的连接处向叶片的背风面倾斜,其末端的各点至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位于第一设定范围内;弯折段自倾斜段的末端向叶片的迎风面弯折,且弯折段上位于以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位于第二设定范围内。该轴流风叶能够提高设备的能效,降低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轴流风叶的空调器。

Description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流风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轴流风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当下,人们对于产品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空调设备的能效要求更高。风机系统作为空调设备的重要工作部分之一,其性能对空调设备的能效具有较大的影响。
现有风机系统中的轴流风叶通常为近似的平面结构,此种叶片工作时具有较大的阻力损失,使得风机的效率较低,导致空调设备的能效较低。另一方面,具有上述叶片的风机工作时,湍流气流流经叶片壁面,由于粘性作用,产生壁面气流速度为0的边界层,在正的压力梯度下将改变气流流动方向,产生倒流,继而出现边界层分离现象,出现漩涡脱落;而叶顶与导流圈存在一定的间隙,出现前缘叶顶涡脱落,且漩涡不断产生和消失会消耗能量,出现泄漏损失;另外,上述风机工作时的噪声也比较大。上述问题在其他具有轴流风叶的设备中同样存在。
因此,如何提高设备的能效,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风叶,该轴流风叶能够提高设备的能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轴流叶片的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流风叶,包括轮毂以及与所述轮毂连接的叶片,所述叶片沿等比例剖切面的截面包括倾斜段以及与所述倾斜段连接的弯折段,其中:
所述等比例剖切面为所述叶片上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多段圆弧的相同等比例点连线所在的面;
所述倾斜段自其与所述轮毂的连接处向所述叶片的背风面倾斜,其末端的各点至所述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位于第一设定范围内,且其曲率为(0~5)/Ra;
所述弯折段自所述倾斜段的末端向所述叶片的迎风面弯折,且所述弯折段上位于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位于第二设定范围内。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0.5≤(Ra-Rh)/(R-Rh)<1,其中,R为所述叶片的半径,Rh为所述轮毂的半径。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0.5Ra≤δ≤0.75Ra。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弯折段的弯折高度L与所述叶片的半径R的比值为:0<L/R≤0.25。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弯折段上位于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相等。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倾斜段的迎风面沿所述等比例剖切面的剖切线为直线,所述直线与所述轮毂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满足25°≤α≤80°。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倾斜段的末端的各点至所述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相等。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0.6≤(Ra-Rh)/(R-Rh)≤0.9。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0.05≤L/R≤0.15。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弯折段为弧形弯折段。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弯折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段组成,各所述平面段的斜率不等。
优选地,在上述轴流风叶中,所述弯折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单元组成,各所述弧形单元的曲率不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流风叶中的叶片沿等比例剖切面的截面包括倾斜段以及与倾斜段连接的弯折段,倾斜段自其与轮毂的连接处向叶片的背风面倾斜,其末端的各点至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位于第一设定范围内,且其曲率为(0~5)/Ra;弯折段自倾斜段的末端向叶片的迎风面弯折,且弯折段上位于以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位于第二设定范围内。该叶片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改善,使得风机运行时的阻力损失有所减小,进而提高了风机的效率,显著提高了设备的能效。
另外,上述叶片可有效缓解风机运行时所出现的漩涡脱落、前缘叶顶涡脱落以及前缘叶顶涡泄漏损失的现象,同时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轴流风叶,所述轴流风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由于上述轴流风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轴流风叶的空调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轴流风叶的参数标示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轴流风叶,该轴流风叶能够提高设备的能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轴流叶片的空调器。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包括轮毂11以及与轮毂11连接的叶片12,该叶片12沿等比例剖切面的截面包括倾斜段121以及与该倾斜段121连接的弯折段122,该等比例剖切面为叶片12上以轮毂11的中心为圆心的多段圆弧的相同等比例点连线所在的面,如图2所示,该等比例点为各段圆弧的1/2点处,当然,也可为1/3点处或其他。图1中,a处为叶片根部,b为叶片顶部,c为叶片前缘,d为叶片尾缘。
倾斜段121自其与轮毂11的连接处向叶片12的背风面倾斜,其曲率为(0~5)/Ra,该曲率范围为同一等比例剖切面下的倾斜段121的曲率,而叶片上由多个倾斜段121所覆盖的部分的曲率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叶片的基本工作状态,倾斜段121末端的各点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a位于第一设定范围内,该第一设定范围根据实际工况设定,一般情况下该Ra的浮动范围较小,以保证倾斜段121末端的各点大致位于以轮毂11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当倾斜段121的曲率为0时,即表征该倾斜段121为直线,而其他曲率下则表征该倾斜段121为小曲率曲线。
弯折段122自倾斜段121的末端向叶片12的迎风面弯折,且弯折段122上位于以轮毂11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位于第二设定范围内,该第二设定范围亦根据实际工况设定,且一般情况下该δ的浮动范围较小,以保证整个弯折段122自叶片前缘c到叶片尾缘d的弯折趋势大致相同,且弯折段122大致为圆弧状。
发明人由鸟类在悬停及滑翔时翅翼展开的形状得到启发,并由此对叶片12的结构进行了上述改善,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该叶片12使得风机运行时的阻力损失有所减小,进而提高了风机的效率,显著提高了设备的能效。
另外,上述叶片12可有效缓解风机运行时所出现的漩涡脱落、前缘叶顶涡脱落以及前缘叶顶涡泄漏损失的现象,同时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风机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中,倾斜段121末端的各点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a满足以下条件:0.5≤(Ra-Rh)/(R-Rh)<1,其中,R为叶片12的半径(该半径指叶片顶部b的外缘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h为轮毂11的半径。优选方案中,上述曲率半径δ满足以下条件:0.5Ra≤δ≤0.75Ra。将弯折段122的末端与倾斜段121的延长线之间的竖直距离记为弯折段122的弯折高度L,当该弯折高度L与叶片12的半径R的比值满足0<L/R≤0.25时,上述技术效果将更加明显。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和3所示,倾斜段121的迎风面沿叶片12的径向的剖切线为直线,该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位于方程
f(x)=-kx上,其中,k为该直线的斜率,且该直线与轮毂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满足25°≤α≤80°,倾斜段121相对于轮毂11的倾角α趋于不变,且该倾角的取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倾斜段121与弯折段122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为设备的能效提升提供更大的空间。
具体地,在实施例1中,取α=77°,(Ra-Rh)/(R-Rh)=0.8,曲率半径δ=0.7Ra,L=0.15R,在实施例2中,取α=80°,(Ra-Rh)/(R-Rh)=0.64,曲率半径δ=0.65Ra,L=0.15R,在实施例3中,取α=64°,(Ra-Rh)/(R-Rh)=0.64,曲率半径δ=0.5Ra,L=0.05R,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表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对比1
方案 风量(m3/h) 功率(w) 噪声(dB(A))
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 5559.8 174.5 55.5
实施例1中的轴流风叶 5535.4 154.3 55.0
实施例2中的轴流风叶 5544.1 148.9 54.8
实施例3中的轴流风叶 5572.3 155.2 54.0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运行后所需的功率大大降低,即表示该轴流风叶显著提高了设备的能效。另外,该轴流风叶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也有所降低。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弯折段122上位于以轮毂11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相等,以此更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能效,同时,进一步降低出现漩涡脱落、前缘叶顶涡脱落以及前缘叶顶涡泄漏损失现象的几率,还可使得风机运行时的噪声更小。同样地,倾斜段121的末端的各点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a相等,即倾斜段121末端的各点均位于以轮毂11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实际试验过程中,发明人通过多次的取值试验发现,当倾斜段121末端各点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a满足0.6≤(Ra-Rh)/(R-Rh)≤0.9时,设备的能效同样具有更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缓解了风机运行时所出现的漩涡脱落、前缘叶顶涡脱落和前缘叶顶涡泄漏损失现象,以及风机的噪声音质具有更大程度的改善。同样地,弯折段122的弯折高度L与叶片12的半径R的比值满足0.05≤L/R≤0.15时,也能够达到上述效果。
实施例4中,取倾斜段121的曲率为1/Ra,倾斜段121末端各点至轮毂11的中心处的距离Ra满足条件(Ra-Rh)/(R-Rh)=0.64,弯折段122的曲率半径δ=0.65Ra,且弯折段122的弯折高度L=0.15R,该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对比如下表二:
表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运行时的测试数据对比2
Figure BDA00002797973300071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与现有技术中的轴流风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流风叶运行后的风量大幅度提升,且所需的功率大大降低,即表示该轴流风叶更显著地提高了设备的能效。另外,该轴流风叶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的降幅也较大。
如图3-5所示,上述各方案中,弯折段122具体可为弧形弯折段;也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段组成,且各平面段的斜率不等,以保证弯折段122大致为弧状;也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单元组成,且各弧形单元的曲率不等,亦须保证弯折段122大致为弧状;还可采用平面段与弧形单元混合组成弯折段122的方式。当然了,弯折段122还可采用其他形式,本文对此不作限制,具体选择时,可结合叶片的加工性、设备的能效要求、噪声要求等因素选择弯折段122的具体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轴流风叶,该轴流风叶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轴流风叶。由于上述轴流风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轴流风叶的空调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轴流风叶,包括轮毂以及与所述轮毂连接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沿等比例剖切面的截面包括倾斜段以及与所述倾斜段连接的弯折段,其中:
所述等比例剖切面为所述叶片上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多段圆弧的相同等比例点连线所在的面;
所述倾斜段自其与所述轮毂的连接处向所述叶片的背风面倾斜,其末端的各点至所述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位于第一设定范围内,且其曲率为(0~5)/Ra;
所述弯折段自所述倾斜段的末端向所述叶片的迎风面弯折,且所述弯折段上位于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位于第二设定范围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0.5≤(Ra-Rh)/(R-Rh)<1,其中,R为所述叶片的半径,Rh为所述轮毂的半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0.5Ra≤δ≤0.75Ra。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的弯折高度L与所述叶片的半径R的比值为:0<L/R≤0.2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上位于以所述轮毂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δ相等。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的迎风面沿所述等比例剖切面的剖切线为直线,所述直线与所述轮毂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满足25°≤α≤80°。
7.按照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的末端的各点至所述轮毂的中心处的距离Ra相等。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0.6≤(Ra-Rh)/(R-Rh)≤0.9。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0.05≤L/R≤0.15。
10.按照权利要求1、2、3、4、5、6、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为弧形弯折段。
11.按照权利要求1、2、3、4、5、6、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面段组成,各所述平面段的斜率不等。
12.按照权利要求1、2、3、4、5、6、8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弧形单元组成,各所述弧形单元的曲率不等。
13.一种空调器,包括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叶为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
CN 201320054156 2013-01-30 2013-01-30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14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4156 CN203114733U (zh) 2013-01-30 2013-01-30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4156 CN203114733U (zh) 2013-01-30 2013-01-30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4733U true CN203114733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4156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14733U (zh) 2013-01-30 2013-01-30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4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839A (zh) * 2013-01-30 2014-08-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839A (zh) * 2013-01-30 2014-08-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967839B (zh) * 2013-01-30 2016-03-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2644A1 (en) Counter-rotating fan
CN104641121A (zh) 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扇的空调机
WO2021147605A1 (zh) 叶轮、混流风机以及空调器
EP3214317A1 (en) Turbofan, an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3967839B (zh)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230624U (zh) 离心式风扇转子、离心式风扇及风冷冰箱
CN101718279B (zh) 空调用轴流风扇
CN205101289U (zh) 一种新型轴流风轮
CN203114733U (zh) 轴流风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173055U (zh) 叶片后缘弯折的低噪声无蜗壳风机叶轮
CN203130602U (zh) 空调器用贯流风扇、贯流风机及空调器
CN203584898U (zh) 一种低噪高效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
CN211737550U (zh) 后向离心截面降噪型离心风叶
WO2020125128A1 (zh) 轴流风叶、换气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7313977B (zh)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CN102979764A (zh) 一种轴流扇叶及风扇
CN203098386U (zh) 轴流风扇叶
CN103629156A (zh) 一种低噪高效的中央空调室外机冷却轴流风机
CN104279188A (zh) 离心式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728162B (zh) 贯流风叶
CN204082660U (zh) 离心式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937224U (zh) 一种叶轮装置以及设有该叶轮装置的轴流通风机
CN209743240U (zh) 轴流风叶、换气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01228664Y (zh) 一种广角送风风扇
CN205858724U (zh) 一种新型多翼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1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