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3484U - 一种预湿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湿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3484U
CN203113484U CN 201320041376 CN201320041376U CN203113484U CN 203113484 U CN203113484 U CN 203113484U CN 201320041376 CN201320041376 CN 201320041376 CN 201320041376 U CN201320041376 U CN 201320041376U CN 203113484 U CN203113484 U CN 203113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spray boom
water smoke
water
wett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413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志铭
王栋
陈寿顺
Original Assignee
李飞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飞宇 filed Critical 李飞宇
Priority to CN 2013200413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3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3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34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湿润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本实用新型的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水压直接作用在该水雾形成机构上,将其推送到工作位置以进行预湿润,这样的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一套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的预湿润装置的结构稳定,出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预湿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器清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湿润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污物附着于便器内表面,在使用者刚着座时,需要通过预湿润装置将清洁水迅速喷到便器的内表面,将其湿润以形成能够防止污物附着的一层水膜。
为了保证便器的外观整体一致及清洁,预湿润装置要能够收放,即在收起位置时,必须高于便器上开口的水平面,而在放出位置(即工作位置)时,为使喷出的水不会喷到使用者,必须低于便器上开口的水平面。现有技术中智能便器的预湿润装置的收放包括如下两种方式:1)预湿润装置安装在冲洗喷嘴的背部,工作时随着冲洗喷嘴的伸出到达低于便器上开口水平面的位置来进行便器内表面的预湿润;2)通过一个单独的马达对整个预湿润装置进行收放操作。在上述的第一种方式中,污物容易碰到冲洗喷嘴,造成清洗的不便;而上述第二种方式需要一套单独的系统来实现,使得整个便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预湿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湿润装置,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
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
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
一导管,该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下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
喷水杆套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上段的外周壁与所述导管的内周壁过盈配合,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段的末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喷水杆的下段的部分外壁内凹以使喷水杆与导管的内管壁间形成一混合稳流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
一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
喷水杆的上端设有卡钩并通过该卡钩卡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凸缘上背向便器设有一限位挡块,所述导管的下端的管壁卡设在喷水杆与该限位挡块之间,使得所述导管与多数喷水杆偏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对应所述限位挡块的外壁设有与该限位挡块配合的第一切口,所述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切口配合的第二切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一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的上开口的上盖,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外壁设有一外径大于本体的下开口尺寸的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一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外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该弹簧的另一端顶抵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所述喷水杆的凸缘与喷水杆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配合的第二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圆角到所述第二圆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水压直接作用在该水雾形成机构上,将其推送到工作位置以进行预湿润,这样的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一套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预湿润装置的结构稳定,出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剖视图,此时进水管尚未接通外界水源;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另一剖视图,此时进水管接通外界水源;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喷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剖视图,此时进水管尚未接通外界水源;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另一剖视图,此时进水管接通外界水源;
图8为图7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沿C-C的剖视图,带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范围的示意;
图10为图7沿D-D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喷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预湿润装置1,它包括:一本体10、一上盖11和一水雾形成机构12,所述本体10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上开口101和一下开口102;所述上盖11通过超声波焊接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10的上开口101,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111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11上;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包括一进水口121和一水雾出水口122,该进水口121通过本体10的上开口101与所述上盖11的进水管111相连通;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通过一弹簧123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10内且贯穿本体10的下开口102,所述弹簧123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外,该弹簧123的一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该弹簧123的另一端顶抵本体10的下开口102的内壁;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的外壁的上端卡设有一圈外径大于本体10的下开口102尺寸的密封圈124。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包括一导管125和一套设在导管125内的喷水杆126。该导管125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的进水口121;该喷水杆126内设有一与导管125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1261,该喷水杆126的下段的侧壁对称设有四个与输水管道1261相连通的出水开口1262。所述喷水杆126的上段的外周壁与所述导管125的内周壁过盈配合,优选的通过三段过盈压入配合部1263与所述导管125的内周壁过盈配合;所述喷水杆126的下段与导管125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1262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1264,其中,喷水杆126的下段的部分外壁内凹以使喷水杆126与导管125的内管壁间形成一混合稳流空间1265;喷水杆126的下段的末端伸出导管125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125下管口外径的凸缘1266,该凸缘1266与导管125的下管口形成水雾形成机构12的水雾出水口122,其中,所述导管125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1251,所述喷水杆126的凸缘1266与喷水杆126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1251配合的第二圆角1267,优选的,该第一圆角1251到该第二圆角126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水流如箭头所示,清洁水从上盖11的进水管111进入本体10的腔体内,使得水压作用于水雾形成机构12,随着水压的增大,水流的力克服弹簧123的弹力,将水雾形成机构12向下推送至密封圈124密封顶抵本体10的下开口102,同时水流从水雾形成机构12的导管125的上开口101进入其喷水杆126的输水管道1261,通过喷水杆126侧壁的出水开口1262进入喷水杆126的下段与导管125的内管壁间的间隙1264,并进入混合稳流空间1265进行混合稳流,混合稳流后的水通过水雾出水口122喷出;由于导管125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1251,喷水杆126的凸缘1266与喷水杆126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1251配合的第二圆角1267,且两圆角间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使得在额定水压下,水雾的喷洒范围得到了保证。当水压撤去,水雾形成机构12在弹簧123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实施例2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预湿润装置1,它包括:一本体10、一上盖11和一水雾形成机构12,所述本体10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上开口101和一下开口102;所述上盖11通过超声波焊接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10的上开口101,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111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11上;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包括一进水口121和一水雾出水口122,该进水口121通过本体10的上开口101与所述上盖11的进水管111相连通;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通过一弹簧123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10内且贯穿本体10的下开口102,所述弹簧123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外,该弹簧123的一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该弹簧123的另一端顶抵本体10的下开口102的内壁;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的外壁的上端卡设有一圈外径大于本体10的下开口102尺寸的密封圈124。
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包括一导管125和一套设在导管125内的喷水杆126。该导管125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的进水口121;该喷水杆126内设有一与导管125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1261,该喷水杆126的下段的侧壁对称设有两个与输水管道1261相连通的出水开口1262。喷水杆126的上端设有卡钩1268并通过该卡钩1268卡设在导管125内,喷水杆126的下段与导管125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1262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1264,喷水杆126的下端伸出导管125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125下管口外径的凸缘1266,该凸缘1266与导管125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12的水雾出水口122,该凸缘1266上背向便器设有一限位挡块1269,所述导管125的下端的管壁卡设在喷水杆126与该限位挡块1269之间,使得所述导管125与多数喷水杆126偏心,所述导管125对应所述限位挡块1269的外壁设有与该限位挡块1269配合的第一切口1252,所述本体10的下开口102的内壁设有第二切口1021,第一切口1252和第二切口1021彼此配合以保证水雾的方向朝向便器的内表面2,喷水朝向如图9中的3所示;所述导管125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1251,所述喷水杆126的凸缘1266与喷水杆126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1251配合的第二圆角1267,优选的,该第一圆角1251到该第二圆角126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水流如箭头所示,清洁水从上盖11的进水管111进入本体10的腔体内,使得水压作用于水雾形成机构12,随着水压的增大,水流的力克服弹簧123的弹力,将水雾形成机构12向下推送至密封圈124密封顶抵本体10的下开口102,同时水流从水雾形成机构12的导管125的上开口101进入其喷水杆126的输水管道1261,通过喷水杆126侧壁的出水开口1262进入喷水杆126的下段与导管125的内管壁间的间隙1264,再从水雾出水口122喷出;由于导管125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1251,喷水杆126的凸缘1266与喷水杆126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1251配合的第二圆角1267,且两圆角间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使得在额定水压下,水雾的喷洒范围得到了保证。当水压撤去,水雾形成机构12在弹簧123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 
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 
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 
一导管,该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下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 
喷水杆套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上段的外周壁与所述导管的内周壁过盈配合,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段的末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杆的下段的部分外壁内凹以使喷水杆与导管的内管壁间形成一混合稳流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 
一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 
喷水杆的上端设有卡钩并通过该卡钩卡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背向便器设有一限位挡块,所述导管的下端的管壁卡设在喷水杆与该限位挡块之间,使得所述导管与多数喷水杆偏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对应所述限位挡块的外壁设有与该限位挡块配合的第一切口,所述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切口配合的第二切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的上开口的上盖,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上。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外壁设有一外径大于本体的下开口尺寸的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外的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该弹簧的另一端顶抵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 
10.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所述喷水杆的凸缘与喷水杆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配合的第二圆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角到所述第二圆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 
CN 201320041376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预湿润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3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1376 CN203113484U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预湿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1376 CN203113484U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预湿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3484U true CN203113484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4137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3484U (zh) 2013-01-25 2013-01-25 一种预湿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34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102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李飞宇 预湿润装置
WO2019205987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科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及预湿润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102A (zh) * 2013-01-25 2014-08-06 李飞宇 预湿润装置
CN103967102B (zh) * 2013-01-25 2016-06-29 厦门优胜卫厨科技有限公司 预湿润装置
WO2019205987A1 (zh) * 2018-04-23 2019-10-31 科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及预湿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9392Y (zh) 一种蒸汽喷头
CN204780315U (zh) 滚筒洗衣机清洁装置
CN203113484U (zh) 一种预湿润装置
CN203355918U (zh) 多功能花洒
CN105297862A (zh) 一种智能马桶喷水机构的喷头装置
CN103741776B (zh) 一种座便器的喷管装置
CN103967102B (zh) 预湿润装置
CN203462549U (zh) 人体局部冲洗装置的清洗组件
CN202356340U (zh) 压铸机清洗装置
WO2017107978A1 (zh) 马桶排水装置
CN209869713U (zh) 一种防堵塞喷码机喷头
CN204781235U (zh) 一种移动厕所高压气水冲洗装置
CN102635156A (zh) 一种射流式发泡坐便装置
CN206867416U (zh) 喷雾式鼻腔清洗装置
CN202545884U (zh) 组合式花洒水路切换阀
CN211914229U (zh) 一种干雾抑尘防溢流雾化喷头
CN216825448U (zh) 一种适用于抑尘车上的防堵塞型喷头
CN205557742U (zh) 一种泡沫发生器
CN201889252U (zh) 一种高压枪组合枪头
CN202343372U (zh) 一种全方位喷雾泵
CN206529604U (zh) 自动清洗装置及染布系统
CN205402055U (zh) 农田水利节水膜下滴灌水管连接装置
CN203475565U (zh) 一种座便器的喷管装置
CN20881167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刨面机
CN204724515U (zh) 新型清洗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