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0554U - 手持式安保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安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00554U
CN203100554U CN 201320093004 CN201320093004U CN203100554U CN 203100554 U CN203100554 U CN 203100554U CN 201320093004 CN201320093004 CN 201320093004 CN 201320093004 U CN201320093004 U CN 201320093004U CN 203100554 U CN203100554 U CN 203100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dy
hand
protection device
safety protection
held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930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雁南
苏宁
孔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 2013200930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00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00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005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包括:棍体,棍体包括沿棍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腔体,棍体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配重部,配重部活动设置在腔体内。由于配重部活动设置在棍体的腔体内,因而当使用者向远方挥动棍体时,配重部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被甩向远离使用者的一端,从而使棍体的靠近被打击者的一端具有更大的重量,进而提高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瞬时打击力。在需要举起棍体时,使用者首先应使配重部处于使用者手部持握的一端,从而降低使用者举起棍体的过程中的体力消耗。由于手持式安保装置不是整体的重量均增加,因而减轻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重量,从而使手持式安保装置更加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手持式安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保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例如:警棍)广泛应用于安全保障领域中。由于手持式安保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打击力大的特点,因而成为使用者(例如:警务人员)制服犯罪分子的必备装置。
为了进一步增加手持式安保装置的打击力度,因而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增加了其的本身的整体重量,从而导致使用者在挥动手持式安保装置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并且使手持式安保装置由于质量过大而具有不便于携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手持式安保装置的打击力度而增大其整体重量,从而导致使用者使用手持式安保装置时消耗体力过多、且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包括:棍体,棍体包括沿棍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腔体,棍体还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配重部,配重部活动设置在腔体内。
进一步地,配重部为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腔体内。
进一步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沿滑块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棍体的腔体内,滑块套设在导向杆上、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套设在导向杆上,且弹性元件位于棍体的第一端与滑块之间。
进一步地,滑块靠近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部分的弹性元件的凹部。
进一步地,弹性元件是压簧。
进一步地,配重部是流体。
进一步地,流体为水银、沙子或油。
进一步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护手板,护手板安装在棍体的外部,且护手板与棍体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护手板与棍体的第二端的距离
进一步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防滑套,防滑套套设在棍体的外表面上,且防滑套位于护手板与第二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部活动设置在棍体的腔体内。由于配重部活动设置在棍体的腔体内,因而当使用者向远方挥动棍体时,配重部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被甩向远离使用者的一端,从而使棍体的靠近被打击者的一端具有更大的重量,进而提高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瞬时打击力。在需要举起棍体时,使用者首先应使配重部处于使用者手部持握的一端,从而降低使用者举起棍体的过程中的体力消耗。由于手持式安保装置不是整体的重量均增加,因而减轻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重量,从而使手持式安保装置更加便于携带。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的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时的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式安保装置包括:棍体10,棍体10包括沿棍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腔体11,棍体10还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配重部,配重部活动设置在腔体11内。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时,在需要举起棍体10时,使用者首先应使配重部处于使用者(例如:警务人员)手部持握的一端,从而降低使用者举起棍体10的过程中的体力消耗。由于配重部活动设置在棍体10的腔体11内,因而当使用者向远方挥动棍体10时,配重部会在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远离使用者的一端,从而使棍体10的靠近被打击者的一端具有更大的重量,进而提高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瞬时打击力。由于手持式安保装置不是整体的重量均增加,因而减轻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重量,从而使手持式安保装置更加便于携带。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优选地,棍体10是钢材料制成的。由于棍体10是钢材料制成的,因而棍体10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从而使棍体10在经历反复的击打后还具有初始形状,保证配重部可在腔体11内顺利活动,进而延长了棍体1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配重部为滑块20,滑块20滑动设置在腔体11内。进一步地,滑块20是钢、铁或铅材料制成的。由于配重部为滑块20,且滑块20是钢、铁或铅材料制成的,因而滑块20在腔体11内滑动时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从而保证滑块20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由于冲击力或打击力过大而变形,进而保证滑块20可以在腔体11内顺利滑动。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导向杆30,导向杆30沿滑块20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棍体10的腔体11内,滑块20套设在导向杆30上、并与导向杆30滑动连接。由于设置有导向杆30,且滑块20套设在导向杆30上,因而滑块20沿着导向杆30的导向方向在腔体11内运动,从而减小了滑块20与棍体10的内壁的碰撞,减小了滑块20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减小了滑块20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和能量损耗,进而使滑块20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棍体10的远离使用者的一端,增加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瞬时打击力。优选地,导向杆30是钢材料制成的。由于导向杆30是钢材料制成的,因而导向杆30具有不易变形的特点,从而保证滑块20在反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使导向杆30弯曲变形、延长了导向杆3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弹性元件40,弹性元件40套设在导向杆30上,且弹性元件40位于棍体10的第一端12与滑块20之间。由于设置有弹性元件40,因而使与弹性元件40相接触的滑块20,在弹性元件40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具有自动恢复初始位置的功能。同时,弹性元件40也在滑块20冲击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避免滑块20由于冲击力过大,而导致棍体10变形或破损,进而延长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弹性元件40是压簧。当然,弹性元件40还可以是橡胶垫等,橡胶垫对滑块20的运动起到缓冲的作用。
优选地,在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流体,流体填充在棍体10的腔体11内。进一步地,流体为水银、沙子或油。由于在腔体11内填充有流体,因而当滑块20在腔体11内运动时,流体对滑块20的冲击过程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避免滑块20由于冲击力过大,而导致棍体10变形或破损,进而延长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20靠近弹性元件4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部分的弹性元件40的凹部21(请参考图1和图2)。由于在滑块20上设置有凹部21,因而当弹性元件40(例如:压簧)在滑块20的压迫下压缩时,弹性元件4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21内,从而使滑块20更加靠近棍体10的远离使用者的一端,进而使靠近被打击者的棍体10的一端具有更大的重量,进一步提高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打击力。
在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配重部是流体。进一步地,流体为水银、沙子或油。由于配重部是流体,因而当使用者向远方挥动棍体时,流体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地被甩向远离使用者的一端,从而提高手持式安保装置的瞬时打击力。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护手板50,护手板50安装在棍体10的外部,且护手板50与棍体10的第一端12的距离大于护手板50与棍体10的第二端13的距离(请参考图1和图2)。由于设置有护手板50,因而在使用者挥举棍体10的过程中,护手板50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棍体10在使用者的手部过度滑动。同时,护手板50具有保护使用者手部的作用,避免前方利器对手部的冲击和伤害。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防滑套60,防滑套60套设在棍体10的外表面上,且防滑套60位于护手板50与第二端13之间。由于设置有防滑套60,因而使用者在持握棍体10时,增大了棍体10与手部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棍体10从使用者的手部滑脱,提高了手持式安保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棍体(10),所述棍体(10)包括沿所述棍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腔体(11),所述棍体(10)还包括第一端(12)和第二端(13);
配重部,所述配重部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为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动设置在所述腔体(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导向杆(30),所述导向杆(30)沿所述滑块(20)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棍体(10)的所述腔体(11)内,所述滑块(2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0)上、并与所述导向杆(3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弹性元件(40),所述弹性元件(40)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0)上,且所述弹性元件(40)位于所述棍体(10)的所述第一端(12)与所述滑块(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靠近所述弹性元件(4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弹性元件(40)的凹部(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0)是压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是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水银、沙子或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护手板(50),所述护手板(50)安装在所述棍体(10)的外部,且所述护手板(50)与所述棍体(10)的所述第一端(12)的距离大于所述护手板(50)与所述棍体(10)的所述第二端(13)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安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安保装置还包括防滑套(60),所述防滑套(60)套设在所述棍体(10)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防滑套(60)位于所述护手板(50)与所述第二端(13)之间。
CN 201320093004 2013-02-28 2013-02-28 手持式安保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00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3004 CN203100554U (zh) 2013-02-28 2013-02-28 手持式安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3004 CN203100554U (zh) 2013-02-28 2013-02-28 手持式安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0554U true CN203100554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5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930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00554U (zh) 2013-02-28 2013-02-28 手持式安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00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69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国家电网公司 手持式安保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699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国家电网公司 手持式安保装置
CN104019699B (zh) * 2013-02-28 2016-07-13 国家电网公司 手持式安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0554U (zh) 手持式安保装置
CN204546459U (zh) 自增锤击力防砸伤锤子
CN203100553U (zh) 手持式安保装置
CN203092497U (zh) 锤子
CN104019699A (zh) 手持式安保装置
CN205123130U (zh) 一种电力线路跨线抛绳器
CN203744825U (zh) 一种弹射装置
CN204624927U (zh) 一种新型电梯对重装置
CN214054904U (zh) 直管喷砂装置
CN204447158U (zh) 一种手指关节运动器
CN209805906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防污手机壳
CN204319616U (zh) 一种肢体康复器
CN211536332U (zh) 一种新型握力器的减振结构
CN106241609A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上升限位装置
CN205095379U (zh) 一种不倒翁装置
CN207593712U (zh) 带减震功能的电锤
CN205084306U (zh) 一种新型可调握力器
CN202241171U (zh) 一种砸钉防护器
CN205175254U (zh) 双圆弧槽滚轮装药辅助拔管装置
CN206825349U (zh) 一种减震铜锤
CN216530633U (zh) 一种蓝牙耳机无线充电模组
CN219164304U (zh) 一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4942390U (zh) 一种跳高装置
CN203089839U (zh) 捶背健身软带神仙锤
CN105193311A (zh) 核桃破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