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99556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99556U
CN203099556U CN 201320107180 CN201320107180U CN203099556U CN 203099556 U CN203099556 U CN 203099556U CN 201320107180 CN201320107180 CN 201320107180 CN 201320107180 U CN201320107180 U CN 201320107180U CN 203099556 U CN203099556 U CN 203099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aterial
lgp
stopper slot
spacing preiection
module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71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波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071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99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99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995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膜材,导光板和膜材之间通过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进行限位。上述背光模组,在组装时,导光板固定于背板之中,导光板上的膜材通过相互卡合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与导光板固定连接,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在膜材的左右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检验画面后,再组装框架,框架在膜材的上下方向上对其限位。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的中小尺寸背光源中,其导光板上的膜材固定方法,都是利用框架上的凸台进行定位,这样,就必须先组装框架,然后再进行膜材组装,膜材被固定于框架上之后,使用膜材固定胶带固定。
但是,这种固定膜材的方法,膜材的边缘无法被组入框架下边,易造成膜材边缘漏光现象,且使用膜材固定胶带固定膜材时,固定的面积小,膜材容易从导光板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膜材,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膜材之间通过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在所述膜材设有所述限位凸起位置对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的所述限位凸起的个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耳上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在所述膜材设有所述限位槽位置对应的侧边分别设有挡条,每个所述挡条上设有所述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的所述固定耳的个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槽;所述膜材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每个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组装时,导光板固定于背板之中,导光板上的膜材通过相互卡合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与导光板进行限位,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在膜材的左右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检验画面后,再组装框架,框架在膜材的上下方向上对其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使膜材边缘位于框架下,避免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膜材边缘漏光和膜材容易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的发生,且不需要膜材固定胶带固定膜材。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中的膜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种背光模组结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中的膜材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结构中的膜材结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种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结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结构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背板1、导光板2、膜材3、框架4,导光板2和膜材3通过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22和限位槽21(图中未示出)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在组装时,导光板2固定于背板1之中,导光板2上的膜材3通过相互配合的限位槽21(图中未示出)和限位凸起22与导光板2进行限位,限位槽21(图中未示出)和限位凸起22在膜材3的左右方向上对其进行限位,检验画面后,再组装框架4,框架4在膜材3的上下方向上对其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使膜材边缘盖位于框架下,避免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膜材边缘漏光和膜材容易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的发生,且不需要膜材固定胶带固定膜材。
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由于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位置有多种,所以就有多种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一
如图2所示,膜材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起22,如图3所示,导光板2相对于限位凸起2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1。组装时,如图1所示,将膜材3上的限位凸起22对应的插入导光板2上的限位槽21(图中未示出)内,再将框架4放在膜材3上,从而实现对膜材3的限位,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导光板本身很薄,不方便在导光板上直接设置限位槽,如图4所示,导光板2在膜材3设有限位凸起22位置的对应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挡块23,相邻的两个挡块23之间形成上述限位槽21,从而可以实现对膜材3的固定。
更进一步地,为了可以防止膜材装反。膜材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起22的个数可以不同。例如:膜材3的左侧具有一个限位凸起22,右侧具有两个限位凸起22,导光板2的左侧设有一个限位槽21,右侧设有两个限位槽21,组装时,将膜材3左右两侧设有的限位凸起22分别对应的卡合在导光板2左右两侧设有的限位槽21内,再组装框架4,框架4在膜材3的上下方向上对其限位。
方式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膜材本身很薄,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将膜材安装于导光板上,如图5所示,膜材3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31。安装时,操作人员可以持固定耳31,然后将膜材安装于导光板上。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种背光模组结构中的膜材结构B处的局部放大图;每个固定耳31上设有限位槽21,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种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结构C处的局部放大图;导光板2相对于限位槽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22。组装时,如图9所示,将膜材3固定耳31上的限位槽21对应的卡合在导光板2上的限位凸起22内,再将框架4放在膜材3上,从而实现对膜材3左右和上下方向上的限位。
由于导光板本身很薄,不方便在导光板上直接设置限位凸起,更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导光板2与膜材3设有限位槽21的两个侧边所对应的侧边上分别设有挡条24,每个挡条24上设有限位凸起22。从而可以实现对膜材3的固定。
为了防止膜材装反,膜材3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的固定耳31的个数可以不同,这样,膜材3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限位槽21的个数就不同。
方式三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膜材3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起22,导光板2相对于限位凸起2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21;膜材3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31,每个固定耳31上设置有限位槽21,导光板2相对于限位槽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22。组装时,将膜材3上的限位凸起22和限位槽21对应的卡合在导光板上的限位槽21和限位凸起22内,再将框架4放在膜材3上,这种组装方式,能够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防止膜材装反。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采用上述背光源模组,由于上述背光源模组可以减少膜材边缘漏光和从导光板上脱落的现象发生,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膜材之间通过至少一对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所述膜材设有所述限位凸起位置对应的侧边分别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挡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的所述限位凸起的个数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耳上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所述膜材设有所述限位槽位置对应的侧边分别设有挡条,每个所述挡条上设有所述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的所述固定耳的个数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槽;所述膜材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耳,每个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槽,所述导光板相对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 201320107180 2013-03-08 2013-03-08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99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7180 CN203099556U (zh) 2013-03-08 2013-03-08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7180 CN203099556U (zh) 2013-03-08 2013-03-08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99556U true CN203099556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5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718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99556U (zh) 2013-03-08 2013-03-08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995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547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膜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5477A (zh) * 2016-08-23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膜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7765477B (zh) * 2016-08-23 2023-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膜材、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792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1181385Y (zh) 电子矫正无缝拼接大屏幕
CN102661553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5182605A (zh) 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479167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2799004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19131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72602A (zh)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440395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853347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099556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491461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884700U (zh) 超薄双面背光单元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0408400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500892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093673A (zh) 一种反组装背光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91320A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203799151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显示设备
CN103327771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2041431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238189A (zh) 一种背光源及其组装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2750242U (zh) 一种带有防漏光结构的显示屏背光模组
CN204731678U (zh) 免粘贴式壳体、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
CN204496142U (zh) 液晶膜组及其光学膜片组的定位结构
CN204241799U (zh) 液晶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