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3436U -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83436U
CN203083436U CN 201320021378 CN201320021378U CN203083436U CN 203083436 U CN203083436 U CN 203083436U CN 201320021378 CN201320021378 CN 201320021378 CN 201320021378 U CN201320021378 U CN 201320021378U CN 203083436 U CN203083436 U CN 203083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joins
polar capacitor
power supply
nega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213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伟
战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213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83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83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834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包括壳体和连接在壳体前端的锥形镜筒,壳体内设置有光发射组件,锥形镜筒内设置有光学透镜组;光发射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组、通过光纤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的光纤耦合器、控制器模块和供电电池,发光二极管组由多个红色、蓝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组成,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多档位选择开关,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多个红色、蓝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多个红色、蓝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均通过电源开关与供电电池相接,多档位选择开关和电源开关均安装在壳体外壁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炫目效果好,不容易失效,对眼睛无伤害,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致命武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非致命武器的应用已经证实在各种执法、处罚、实体安全措施的场景应对敌人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对峙中,安保人员的目标就是用最低水平的武力来控制局面。从最初的口头警告,到非致命武器的使用,最后到武器的使用,永久性伤害和非故意伤害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同样在法律和政治上的影响也会增加。并且,随着不断地施加武力,敌人也将会增加他们的反应从而给安保人员增加受伤的危险。因此,任何降低相互对峙的措施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超亮度的光源,比如激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安保人员与敌人对峙时的冲突升级。这些明亮的光源应用在一定的装置中,会对敌人造成五种不同的影响:(1)非语言的,明确的警告;(2)心理影响,比如注意力分散,害怕;(3)暂时的视觉障碍;(4)对光的生理反应比如定向障碍和恶心;(5)降低敌人的敌对行为能力比如扔东西,攻击,瞄准。
在各种应用领域,使用超亮度的灯光来形成非致命武器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对政府和工业设施周边的保护,对攻击者和暴民的控制。监狱看守需要在各种情况下进行非致命的选择,包括牢房提取罪犯,终止暴乱,控制骚乱。在一些关键时刻,例如突袭敌人的设备或罪犯隐蔽处,在那些地方数秒钟的定向障碍和视觉干扰对任务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明亮的光源能够对人类的视觉早成一系列的影响,人的视觉主要取决于光的波长,在眼睛中光束的强度,和光源是否是脉冲或连续。这有三种对视觉的非杀伤性影响(1)炫光;(2)炫目;(3)定向障碍。
根据武警部队的使命和任务,以及近几年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增加和影响程度,可以看出武警部队要面对的是大部分广大的人民群众和一小部分违法闹事的犯罪分子。因此,非致命武器在武警部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炫目器,是以低能的激光作为光源,对目标产生炫目,从而达到视觉反制措施。比较理想的是在作用对象的眼睛部位形成一个直径为150mm到200mm的较均匀的光斑,且单位面积的通光量,应符合激光安全等级标准。但是大多数的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并不均匀,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热点。在这些热点中,光的强度是光束平均强度的好几倍。然而,对于一束对眼睛安全的光束中是没有一个点超过最大允许曝光度的。因此使光束的均匀安全需要一定复杂的程序,这就增加了成本和难度,而且激光器的成本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目前炫目激光器的颜色较单一,通过一些廉价的激光防护眼镜就能够使炫目激光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炫目效果好,不容易失效,对眼睛无伤害,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连接在壳体前端的锥形镜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光发射组件,所述锥形镜筒内设置有用于对光发射组件发射出的光进行扩束及聚焦的光学透镜组;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组和通过光纤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的光纤耦合器,以及用于对炫目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模块和用于为光发射组件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所述发光二极管组由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和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组成,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的多档位选择开关,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和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多个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多个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和多个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均通过电源开关与供电电池相接,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和电源开关均安装在壳体外壁上。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座,所述供电电池的数量为两节,两节所述供电电池均安装在电池座上。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由凸度各不相同的第一凸透镜、第二凸透镜和第三凸透镜构成。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为六档位选择开关。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1、R2、R3和R4,以及极性电容C1、C2和C3构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P1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池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R-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R+相接。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由三极管Q2,电阻R5、R6、R7和R8,以及极性电容C4、C5和C6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P2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8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池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B-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B+相接。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由三极管Q3,电阻R9、R10、R11和R12,以及极性电容C7、C8和C9构成,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P3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池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G-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G+相接。
上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只需操作电源开关和多档位选择开关,即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光照形式选择,使用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来代替激光光源,能够使用较为简单廉价的控制器模块来控制,大大降低了总成本;通过二极管供电电路的设计,能够确保发出的光均匀明亮安全,通过光学透镜组对发射出的光进行扩束及聚焦,使得光可以进行近距离的照射和远距离的照射。
4、本实用新型能够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大大提高了炫光或炫目的效果,不容易使该炫目器失效。
5、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高效且对眼睛无伤害的光束来作为一种高亮度的视觉反制措施,能够以一种持续或闪烁的形式达到一种炫光或炫目的效果,对眼睛无伤害,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炫目效果好,不容易失效,对眼睛无伤害,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锥形镜筒;    3-1—红色发光二极管;
3-2—蓝色发光二极管;    3-3—绿色发光二极管;    4—光纤;
5—光纤耦合器;    6—控制器模块;    7—供电电池;
8—多档位选择开关;    9-1—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
9-2—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    9-3—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
10—电源开关;    11-1—第一凸透镜;    11-2—第二凸透镜;
11-3—第三凸透镜;    12—电池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连接在壳体1前端的锥形镜筒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光发射组件,所述锥形镜筒2内设置有用于对光发射组件发射出的光进行扩束及聚焦的光学透镜组;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组和通过光纤4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的光纤耦合器5,以及用于对炫目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模块6和用于为光发射组件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7,所述发光二极管组由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1、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3-3组成,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入端接有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的多档位选择开关8,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1供电的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3-2供电的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和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多个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多个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和多个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供电电池7相接,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8和电源开关10均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池座12,所述供电电池7的数量为两节,两节所述供电电池7均安装在电池座12上。所述光学透镜组由凸度各不相同的第一凸透镜11-1、第二凸透镜11-2和第三凸透镜11-3构成。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8为六档位选择开关。通过多档位选择开关8能够选择该炫目器多种模式的光照形式,具体实施时,当开关打到第一个档位时,所有发光二极管都不发光;当开关打到第二个档位时,控制器模块6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一种持续的形式照射;当开关打到第三个档位时,控制器模块6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相同频率的闪烁形式照射;当开关打到第四个档位时,控制器模块6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一种相互补偿的方式进行,几种光束完全不在彼此光照的阶段;当开关打到第五个档位时,控制器模块6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补偿方式进行照射,几种光不在彼此的光照阶段;当开关打到第六个档位时,控制器模块6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持续光照,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闪烁的形式进行光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由三极管Q1,电阻R1、R2、R3和R4,以及极性电容C1、C2和C3构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1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3-1的负极R-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3-1的正极R+相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由三极管Q2,电阻R5、R6、R7和R8,以及极性电容C4、C5和C6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2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8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3-2的负极B-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3-2的正极B+相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由三极管Q3,电阻R9、R10、R11和R12,以及极性电容C7、C8和C9构成,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3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3-3的负极G-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3-3的正极G+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模块6为单片机。
具体实施时,所述壳体1和锥形镜筒2均采用铝制成,所述壳体1用来承载和保护内部的光发射组件,所述锥形镜筒2用来承载和保护内部的光学透镜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用户通过操作电源开关10,启动该炫目器或关闭该炫目器10;炫目器启动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多档位选择开关8选择该炫目器多种模式的光照形式,控制器模块6将根据用户通过多档位选择开关8输入的模式选择信号,通过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3-1、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绿色发光二极管3-3以不同模式发光,各个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能够确保各个发光二极管输出的光强度水平稳定均匀,光纤4和光纤耦合器5能够确保发出的光均匀明亮安全,通过光学透镜组对发射出的光进行扩束及聚焦,使得光可以进行近距离的照射和远距离的照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连接在壳体(1)前端的锥形镜筒(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光发射组件,所述锥形镜筒(2)内设置有用于对光发射组件发射出的光进行扩束及聚焦的光学透镜组;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组和通过光纤(4)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的光纤耦合器(5),以及用于对炫目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模块(6)和用于为光发射组件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7),所述发光二极管组由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1)、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3-2)和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3-3)组成,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入端接有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的多档位选择开关(8),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3-1)供电的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3-2)供电的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和用于分别对应为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的多个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多个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多个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和多个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供电电池(7)相接,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8)和电源开关(10)均安装在壳体(1)外壁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座(12),所述供电电池(7)的数量为两节,两节所述供电电池(7)均安装在电池座(12)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由凸度各不相同的第一凸透镜(11-1)、第二凸透镜(11-2)和第三凸透镜(11-3)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档位选择开关(8)为六档位选择开关。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1)由三极管Q1,电阻R1、R2、R3和R4,以及极性电容C1、C2和C3构成,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1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负极均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3-1)的负极R-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3-1)的正极R+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2)由三极管Q2,电阻R5、R6、R7和R8,以及极性电容C4、C5和C6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2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8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6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容C6的负极均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3-2)的负极B-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3-2)的正极B+相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供电电路(9-3)由三极管Q3,电阻R9、R10、R11和R12,以及极性电容C7、C8和C9构成,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7的负极与所述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P3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1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正极相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2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9的正极相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正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通过电源开关(10)与所述供电电池(7)的负极输出端V-相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9的负极均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3-3)的负极G-相接,所述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3-3)的正极G+相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6)为单片机。
CN 201320021378 2013-01-15 2013-01-15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83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1378 CN203083436U (zh) 2013-01-15 2013-01-15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1378 CN203083436U (zh) 2013-01-15 2013-01-15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3436U true CN203083436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213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83436U (zh) 2013-01-15 2013-01-15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834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6599A (zh) * 2014-09-02 2015-01-21 大连淡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炫目头盔
CN109047194A (zh) * 2018-10-26 2018-12-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壁的激光清洗装置
CN110837165A (zh) * 2018-08-16 2020-02-25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6599A (zh) * 2014-09-02 2015-01-21 大连淡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炫目头盔
CN110837165A (zh) * 2018-08-16 2020-02-25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CN109047194A (zh) * 2018-10-26 2018-12-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壁的激光清洗装置
CN109047194B (zh) * 2018-10-26 2020-05-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管道内壁的激光清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3436U (zh) 手持式多功能炫目器
CN202674861U (zh) 一种警用安全手电筒
CN103783028A (zh) 一种驱赶动物用的声光装置
CN202885665U (zh) 警用特殊防护盾牌
CN202674860U (zh) 一种民用安全手电筒
CN202255092U (zh) 车载非杀伤性激光眩目器
CN204188067U (zh) 多功能激光一体化电警棍
CN202614095U (zh) 枪挂手持两用型激光眩目器
CN204128443U (zh) 一种多功能防弹盾牌体
CN202709874U (zh) 一种眩目装置
KR101186432B1 (ko) 호신용 써치라이트 겸용 화기장치
CN204329756U (zh) 配备红外激光辅助扫描瞄准仪器的枪械
CN204329766U (zh) 具有红外线激光混合瞄准设备的枪支
CN208620904U (zh) 一种脉冲光镇暴盾牌
CN204329740U (zh) 带有红外激光辅助扫描瞄准设备的突击步枪
CN204329751U (zh) 枪械瞄准用红外激光辅助扫描装置
CN204128439U (zh) 一种激光炫目头盔
CN204329759U (zh) 突击步枪用辅助扫描瞄准装置
CN205679140U (zh) 聚能闪光致盲枪
CN205748115U (zh) 一种聚焦强光致盲枪
CN205748131U (zh) 多用途电击强光致盲枪
CN208606644U (zh) 一种多彩脉冲光镇爆设备
CN204100913U (zh) 带有红外激光辅助扫描瞄准装置的突击步枪
CN205787333U (zh) 联动对焦式强光致盲枪
CN204359206U (zh) 配备红外激光辅助扫描瞄准装置的枪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