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3198U -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83198U
CN203083198U CN201220709008.1U CN201220709008U CN203083198U CN 203083198 U CN203083198 U CN 203083198U CN 201220709008 U CN201220709008 U CN 201220709008U CN 203083198 U CN203083198 U CN 203083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unit
level
geo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090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7090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83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83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831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由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空调冷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综合处理器、软水器、软水箱、变频定压补水装置、地热水综合处理器、冷却塔、自来水站、热水供应站、散热器供暖系统、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地热供水井及地热水回灌井组成,地热综合水处理器与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依次串联连接,地热综合水处理器还与热水供应站连接。本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地热的应用效能,具有可再生性,资源可持续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的供热及供冷应用,特别涉及对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给建筑进行供暖、供冷及热水供应的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节能减排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实现建筑供热热源低碳或无碳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识的举措,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石化能源。 
对于建筑物的供暖及热水供应,地热资源具有较好的利用效益,可以节约化石燃料,避免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在建筑应用中的地热能,通常是150度以下的地热水,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其利用方式属于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其方法就是在有地热资源的地方,钻井抽取地下热水,通过热交换,把地热水中的热量提取出来,通过热媒传送到需热空间,为人们所用。 
地热供热与常规供热方式的不同之处,一是地热供热的地热水出水温度受地热热井的条件限制,温度基本固定,而常规供热的热媒水温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二是地热水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属于直流开口系统,且其开采流量受地热井及地层条件限制,因此地热供暖的热源侧系统是具有恒定热源温度的地热水开口热力系统。而常规供热,通常是循环用水,属于闭口循环系统,因此常规供暖是具有恒定热流密度的闭口热水循环热力系统。 
基于上述不同,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热热能的利用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通过对地热能采用能量梯级利用原理,有效地提高了地热的利用效能。 
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包括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空调冷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综合处理器、软水器、软水箱、变频定压补水装置、地热水综合处理器、冷却塔、自来水站、热水供应站、散热器供暖系统、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地热供水井及地热水回灌井;所述各组成部分均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与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还与热水供应站连接;所述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分别与散热器供暖系统、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进行热交换;所述四级热交换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能温位提升,四级热交换机组的出水口与地热水回灌井连通;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还与热水供应站连接;
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由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及制冷压缩机组三部分组成;所述制冷压缩机组配合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工作;所述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依次连接冷却水综合处理器、冷却水循环泵和冷却塔,同时还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及地板供暖系统连通;所述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四级热交换机组连接,同时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依次连接空调冷水循环泵和空调供暖供冷系统; 
所述自来水站与软水器、软水箱、变频定压补水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变频定压补水装置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散热器供暖系统连通,用于补水和定压; 
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与热水供应站之间设置有阀门V1,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与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之间设置有阀门V2,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与一级热交换机组之间设置有阀门V3,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4,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四级热交换机组之间设置有阀门V5,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之间设置有阀门V6,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与冷却水综合处理器之间设置有阀门V7,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空调冷水循环泵之间设置有阀门V8,所述空调冷水循环泵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9,所述的三级热交换机组与地板供暖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高效节能,在地热供暖过程中,仅使用水泵使水循环而消耗了少量的电能,没有消耗燃料而免费吸取了地热水中的热能;没有环境污染,采用地热供暖,没有燃烧煤炭,也就没有大气污染排放;运行费用较低,地热供暖的热源系统简单、所需设备少、维护简单、维护管理人员少、能耗少;节省土地资源,与燃煤锅炉房相比,设施少而简单、省去风机间、灰渣处理设施、烟道烟囱、煤场和渣场等,机房面积小、占地少,节省了土地资源;具有可再生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地球的地热储量巨大,几乎可以无限取得,用之不竭;地热供暖系统运行灵活、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用途广泛,直接利用不受地域、季节、昼夜变化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热交换机组、2二级热交换机组、3三级热交换机组、4四级热交换机组、5水源热泵机组、5-1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2、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3制冷压缩机组、6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7空调冷水循环泵、8冷却水循环泵、9冷却水综合处理器、10软水器、11软水箱、12变频定压补水装置、13地热水综合水处理器、14冷却塔、15自来水站、16热水供水站、17散热器供暖系统、18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9地板供暖系统、20地热供水井、21地热水回灌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包括一级热交换机组1、二级热交换机组2、三级热交换机组3、四级热交换机组4、水源热泵机组5、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6、空调冷水循环泵7、冷却水循环泵8、冷却水综合处理器9、软水器10、软水箱11、变频定压补水装置12、地热水综合处理器13、冷却塔14、自来水站15、热水供应站16、散热器供暖系统17、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地板供暖系统19、地热供水井20及地热水回灌井21;所述各组成部分均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13与一级热交换机组1、二级热交换机组2、三级热交换机组3、四级热交换机组4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13还与热水供应站16连接;所述一级热交换机组1、二级热交换机组2、三级热交换机组3分别与散热器供暖系统17、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地板供暖系统19进行热交换;所述四级热交换机组4与水源热泵机组5进行热能温位提升,四级热交换机组4的出水口与地热水回灌井21连通;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2还与热水供应站16连接; 
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5由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1、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2及制冷压缩机组5-3三部分组成;所述制冷压缩机组5-3配合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1工作;所述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1依次连接冷却水综合处理器9、冷却水循环泵8和冷却塔14,同时还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6及地板供暖系统19连通;所述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1与四级热交换机组4连接,同时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2依次连接空调冷水循环泵7和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 
所述自来水站15与软水器10、软水箱11、变频定压补水装置12依次连接,所述变频定压补水装置12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地板供暖系统19、散热器供暖系统17连通,用于补水和定压; 
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13与热水供应站16之间设置有阀门V1,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2与地热水综合处理器13之间设置有阀门V2,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13与一级热交换机组1之间设置有阀门V3,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2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之间设置有阀门V4,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2与四级热交换机组4之间设置有阀门V5,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1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6之间设置有阀门V6,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5-1与冷却水综合处理器9之间设置有阀门V7,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5-2与空调冷水循环泵7之间设置有阀门V8,所述空调冷水循环泵7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18之间设置有阀门V9,所述的三级热交换机组3与地板供暖系统19之间设置有阀门V10。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时,在采暖季,打开阀门V2、V3、V4、V5、V6、V10,关闭阀门V1、V7、V8、V9;在非采暖季,打开V1、V7、V8、V9,关闭阀门V2、V3、V4、V5、V6、V10。 

Claims (2)

1.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包括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空调冷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冷却水综合处理器、软水器、软水箱、变频定压补水装置、地热水综合处理器、冷却塔、自来水站、热水供应站、散热器供暖系统、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地热供水井及地热水回灌井;所述各组成部分均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与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四级热交换机组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地热综合水处理器还与热水供应站连接;所述一级热交换机组、二级热交换机组、三级热交换机组分别与散热器供暖系统、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进行热交换;所述四级热交换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能温位提升,四级热交换机组的出水口与地热水回灌井连通;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还与热水供应站连接;
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由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及制冷压缩机组三部分组成;所述制冷压缩机组配合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工作;所述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依次连接冷却水综合处理器、冷却水循环泵和冷却塔,同时还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及地板供暖系统连通;所述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四级热交换机组连接,同时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依次连接空调冷水循环泵和空调供暖供冷系统; 
所述自来水站与软水器、软水箱、变频定压补水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变频定压补水装置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地板供暖系统、散热器供暖系统连通,用于补水和定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与热水供应站之间设置有阀门(V1),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与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之间设置有阀门(V2),所述的地热水综合处理器与一级热交换机组之间设置有阀门(V3),所述的二级热交换机组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4),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四级热交换机组之间设置有阀门(V5),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与水源热泵机组用户侧热水循环泵之间设置有阀门(V6),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冷凝器与冷却水综合处理器之间设置有阀门(V7),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与空调冷水循环泵之间设置有阀门(V8),所述空调冷水循环泵与空调供暖供冷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9),所述的三级热交换机组与地板供暖系统之间设置有阀门(V10)。
CN201220709008.1U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3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09008.1U CN203083198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09008.1U CN203083198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3198U true CN203083198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9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0900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3198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831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447A (zh) * 2015-06-12 2015-08-26 天津滨海旅游区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系统
CN107504545A (zh) * 2017-08-03 2017-12-2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采暖洗浴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447A (zh) * 2015-06-12 2015-08-26 天津滨海旅游区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系统
CN104864447B (zh) * 2015-06-12 2018-07-06 天津滨海旅游区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综合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系统
CN107504545A (zh) * 2017-08-03 2017-12-22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采暖洗浴综合梯级利用模式
CN107504545B (zh) * 2017-08-03 2024-02-13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一种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采暖洗浴综合梯级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7347U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CN204187889U (zh) 一种基于冷、热、电多能源的联产系统
CN103075841B (zh) 基于热泵新型低温热电冷联供系统
CN104295364A (zh) 基于煤层气的多余热资源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4648753U (zh) 一种三联供与热泵余热利用耦合系统
CN202630276U (zh) 高效节能的水电空调末端机组
CN201964501U (zh) 一种梯级利用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
CN204806735U (zh) 一种热机驱动vm循环热泵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6524589A (zh)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热供冷系统
CN203083198U (zh) 一种建筑供热综合应用系统
CN202613556U (zh) 一种利用采暖末端免费供冷的地源热泵采暖系统
CN203216151U (zh) 地源热泵用地埋管
CN104061709A (zh) 干热岩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11977002U (zh) 一种单供暖地源热泵系统
CN205299083U (zh) 一种压力能热泵综合利用系统
CN201476201U (zh) 分散水环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10118223U (zh) 一种煤田矿井发电与换热系统
CN203949406U (zh) 干热岩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10070110U (zh) 实现冷、热、电三联供集pv/t与地源热泵一体的系统
CN203949405U (zh) 干热岩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02915483U (zh) 温泉废水源热泵系统
CN102748896A (zh) 互补式供电装置实现供热、制冷的一体化系统
CN203454314U (zh) 太阳能空调与风冷模块联合系统
CN202209746U (zh) 一种垂直轴风车组成的地源风能空调机
CN202613839U (zh) 一种冷热联供水源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