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0623U -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80623U
CN203080623U CN 201320027654 CN201320027654U CN203080623U CN 203080623 U CN203080623 U CN 203080623U CN 201320027654 CN201320027654 CN 201320027654 CN 201320027654 U CN201320027654 U CN 201320027654U CN 203080623 U CN203080623 U CN 203080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vacuum dehydration
communicated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2765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声龙
李枳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2765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80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80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806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净水装置,排放水储水箱,三端真空吸水器,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预处理水通过管路连通到增压泵和RO反渗透膜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一个输出排放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排放水储水箱设置排放水管道,所述排放水管道连通于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三端,用于将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二端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控制水源和排放水的混合水输出。本实用新型将净水装置的排放水重新回收到水源管道,便于安装,有效利用分离出的排放水,节约了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的净化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然环境生态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引用水的安全。过滤、净化、反渗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饮用水处理方法。但是反渗透装置对水源的利用率很低,废水严重。一般的“反渗透纯水机”,带电工作40 分钟,自动停止后可以净化出3 升左右的纯水,但是,通过一根细管排到下水道的水却超过了12 升,水的使用率居然只有1:4 左右。目前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纯水机的净水率都在1:4 或1:3 之间,有时甚至只有1:5。纯水机净化水时所使用的原水一般都是城市供水管网的自来水,本身就达到了较高的卫生标准。在这样的条件下,过滤几级的过滤之后,已经滤除原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悬浮物,如果再经过第二级过滤,能够去除水中之异色、异味、重金属、卤代烃及有机物,得到的水不是废水,可以很好地回收进行利用,可以洗菜、洗碗、洗衣服、冲马桶。目前的净水装置,不能很好利用排放水,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对于排放水重新回到水源管道中利用的问题,是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没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得以利用,避免排放水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用以解决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回到水源管道中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和RO反渗透膜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纯水存储桶,第一止回阀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进入第二端的管道。
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真空吸水栓管,真空吸水栓管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设置有通道,第三端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
所述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
真空吸水构件包括沿着进水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端,内径小于第一端连通管道的最大内径的第三端,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形成的三条水流管道在真空吸水区密封连通。
三端真空吸水器设置有防止水流倒灌第三端的阀门组件。
所述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胶圈,第二本体包括真空吸水栓管,并且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一端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为弧形或楔形,插入第一本体中,设置胶圈、凹槽与真空吸水栓管,当液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以及第三端管道保持有通道,第三端管道的液体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管道;当第二端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闭合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管道之间通道。
排放水储水箱的直径大于纯水存储桶的直径,在纯水存储桶的两侧设置有凸起,该凸起卡在排放水储水箱的外框上,该凸起为能够拆卸的结构,包括橡胶圈,可安装的结构件。
纯水存储桶和排放水储水箱位于一个桶状结构中,该桶状结构分割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两个容腔分别用于存储纯水和排放水,该桶状结构设有两个出水通道,并且设有空气连通孔。
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上的三通部件的出水端之一。
预处理滤芯输出的预处理水经管道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管道部件三端真空吸水器和管路的连通,巧妙地将净水装置排放的水重新循环到水源管道,用来洗漱、洗衣服、拖地、冲洗,解决了人们长久以来渴望解决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管道的改动较小,不要电动的控制部件,成本低,性能可靠,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放水储水箱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放水储水箱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包括与自来水管道连通的进水源管道,在进水源管道上连通有三通部件1,将进水源分别输送到净水装置,另一端送水到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口131,或者送水到其它阀门(水龙头)。净水装置可以选择设置阀门2,控制净水装置的进水,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301-309,预处理滤芯可以选择为一级滤芯,或多级滤芯依次连通,这些滤芯可选自PP滤芯、活性碳滤芯、压缩活性碳滤芯、烧结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树脂滤芯、KDF滤芯,中空纤维滤芯、电气石滤芯、钛棒滤芯、负离子能量球滤芯、软化滤芯、磁化滤芯、石英砂滤芯、硅磷精滤芯、锰砂滤芯等滤芯,它们可以分级滤除原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悬浮物;能够去除水中之异色、异味、重金属、卤代烃及有机物;能深层次吸附水中之异色、异味、卤代烃及有机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改善出水口感。经过预处理滤芯过滤的后,水中的泥沙、杂质、胶体、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已经被初步过滤,预处理水可以通过阀净水输出阀11输出,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为满足更高的饮用水标准,预处理水通过管路连通到增压泵4和RO反渗透膜滤芯5,RO反渗透膜滤芯5的一个输出经管道连通于止回阀7、纯水存储桶6;RO反渗透膜滤芯5另一个输出排放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止回阀7经管道依次连通于后置滤芯8、阀门或水龙头9。排放水储水箱10设置排放水管道,所述排放水管道连通于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三端,用于将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三端还可以设置止回阀12,防止水源管道的水倒灌到排放水储水箱中。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131连通于水源管道,可以直接连通于三通部件1,与三通部件1在同一水源管道,也可以连通其它单独的水源管道。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二端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14,控制水源和排放水的混合水输出。三端真空吸水器13可以设置在任意有压力的水源管道上,也可以在改造现有管道时,与三通部件1直接连接。
图2示出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一实施例结构。三端真空吸水器13设置第一端131、第二端132、第三端133,第一端131为水源输入端,沿着第一端131入水方向,设置有真空吸水栓管134,水流通过真空吸水栓管134时,在三端真空吸水器的内部形成真空吸水区135,第三端133管道中的水被吸收到真空真空吸水区135,进入第二端132的管道。真空吸水栓管134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131,另外一端与第二端132、第三端133设置有通道,第三端133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三端真空吸水器13与净水装置和水源管道巧妙地连通,利用水源管道中的水流,产生真空吸力,将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吸收到三端真空吸水器13中,与水源管道中水混合,进而输出到使用阀或水龙头,实现排放水的再利用。
图3是三端真空吸水器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三端真空吸水器13包括第一本体137和第二本体138,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139,凹槽内设置有胶圈136,第二本体包含真空吸水栓管134,并且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一端131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便于真空吸入第三端133管道内的液体。真空吸水栓管134的端头为弧形,可以插入第二端132管道中。当液体在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134以及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使得第三端133管道可以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管道;当第二端132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水压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134的端头,从而闭合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三端133管道之间通道,使得第二端132通道的水不倒灌到第三端133的管道中。
图4为排放水储水箱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排放水储水箱10以及纯水存储桶6的运输和存储,两者的直径可以接近,排放水储水箱10的直径大于纯水存储桶6,在纯水存储桶6的两侧设置有凸起601,该凸起可以卡在排放水储水箱10的外框上,使得纯水存储桶6的下部放入到排放水储水箱中,并且可以调节放入排放水储水箱10的高度。该凸起为可拆卸结构,运输时,纯水存储桶6可以被包容于排放水储水箱10,节约包装的空间,安装时,凸起601可以使纯水存储桶6卡在排放水储水箱10的外框,减小占地的面积。该凸起包括橡胶圈,可安装的结构件。
图5为排放水储水箱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纯水存储桶6和排放水储水箱10位于一个桶状结构15中,该桶状结构分割成第一容腔101、第二容腔102,两个容腔分别用于存储纯水和排放水。该桶状结构15设有两个出水通道103、104,并且设有空气连通孔105,使得排放水与空气连通。
此所述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使用简单,只需在原水源管道的接头处,加入三通部件1,引出水源至净水装置。三通部件1的另一端连通到三端真空吸水器13的第一端,利用水源的水流压力,吸收净水装置的排放水,混合到水源管中使用。设置有排放水储水箱10,用于收纳存储排放水,这样排放水就不必排放至下水道浪费,而是被收纳回收,重新进入水源管道利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包括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输出预处理水,预处理水通过管路依次连通到增压泵(4)和RO反渗透膜滤芯(5),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一输出端经管道连通于第一止回阀(7)、纯水存储桶(6),第一止回阀(7)经管道连通于后置滤芯,RO反渗透膜滤芯(5)的第二输出端经管道连通到排放水储水箱(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端真空吸水器(13),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131)连通于水源管道,第二端(132)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第三端连通于排放水管道,排放水管道连通于排放水储水箱(10),排放水储水箱的水通过三端真空吸水器混合到水源管道中,三端真空吸水器具有真空吸水区(135),真空吸水区内设置真空吸水构件,第三端(133)管道中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构件被吸收到真空吸水区(135),进入第二端(132)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真空吸水栓管(134),真空吸水栓管(134)的一端密封连通于第一端(131),真空吸水栓管与第三端(133)设置有通道,第三端(133)管路中的水,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水栓管(134)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吸水构件包括沿着进水方向,内径逐渐缩小的第一端(131),内径小于第一端(131)连通管道的最大内径的第三端(133),第一端(131)、第二端(132),第三端(133)形成的三条水流管道在真空吸水区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端真空吸水器(13)设置有防止水流倒灌第三端(133)的阀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水构件包括第一本体(137)和第二本体(138),第一本体的管道内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胶圈,第二本体包括真空吸水栓管(134),并且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一端(131)管道密封而与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真空吸水栓管的端头为弧形或楔形,插入第一本体中,设置胶圈、凹槽与真空吸水栓管,当液体在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的通道中流通时,胶圈与真空吸水栓管(134)以及第三端(133)管道保持有通道,第三端(133)管道的液体通过通道被吸入到第二端(132)管道;当第二端(132)管道中的液体不流通时,胶圈被压合至真空吸水栓管(134)的端头,闭合真空吸水栓管(134)与第三端(133)管道之间通道,真空吸水栓管(134)的内径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或者真空吸水栓管的内径逐渐小于第一端内管道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4、6之一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放水储水箱(10)的直径大于纯水存储桶的直径(6),在纯水存储桶(6)的两侧设置有凸起(601),该凸起卡在排放水储水箱(10)的外框上,该凸起为能够拆卸的结构,包括橡胶圈,可安装的结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4、6之一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纯水存储桶(6)和排放水储水箱(10)位于一个桶状结构(15)中,该桶状结构分割成第一容腔(101)、第二容腔(102),两个容腔分别用于存储纯水和排放水,该桶状结构(15)设有两个出水通道(103、104),并且设有空气连通孔(1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端真空吸水器的第一端连通于水源管道上的三通部件(1)的出水端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滤芯输出的预处理水经管道连通到输出阀门或水龙头。
CN 201320027654 2013-01-20 2013-01-20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0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7654 CN203080623U (zh) 2013-01-20 2013-01-20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7654 CN203080623U (zh) 2013-01-20 2013-01-20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0623U true CN203080623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2765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0623U (zh) 2013-01-20 2013-01-20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806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0222A (zh) * 2013-01-20 2013-04-10 李声龙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以及方法
CN103912039A (zh) * 2014-02-28 2014-07-09 郭明 一种具有纯水机废水回收再利用功能的住宅楼给水系统
CN107130661A (zh) * 2017-06-06 2017-09-05 山东兆强生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节水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0222A (zh) * 2013-01-20 2013-04-10 李声龙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以及方法
CN103912039A (zh) * 2014-02-28 2014-07-09 郭明 一种具有纯水机废水回收再利用功能的住宅楼给水系统
CN107130661A (zh) * 2017-06-06 2017-09-05 山东兆强生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节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988B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器
CN203080623U (zh)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
CN102583806A (zh) 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家用纯水机
CN201473366U (zh) 节水型纯水机
CN202078858U (zh) 一种具有节水储水桶的ro纯净水设备
CN201534802U (zh) 家用节能纯水机
CN203461899U (zh) 一种防漏水节水型净水机
CN207243642U (zh) 一种带尾水回收装置的售水机
CN206985787U (zh) 一种净水机
CN103030222B (zh) 一种连接净水装置的排放水再利用系统以及方法
CN211141695U (zh) 一种水袋机微废水处理系统
CN106032298A (zh) 带废水回收的家用净水系统
CN202440385U (zh) 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家用纯水机
CN207918569U (zh) 一种智能控制全屋综合水处理系统
CN205061718U (zh) 一种家用净水装置
CN210457687U (zh) 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设备
CN201288065Y (zh) 三通接头及其构成的纯水机系统
CN207002440U (zh) 一种新型富氢水机
CN206828226U (zh)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净化处理设备
CN206255901U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机的压力桶系统
CN201121149Y (zh) 无泵纯水矿化机
CN105084564A (zh) 一种高水量冲刷膜滤芯的减少浓水浪费的净水机
CN104761070A (zh) 一种无废水排放的反渗透水质处理系统
CN207046965U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装置的环保节水系统
CN212757520U (zh) 一种城乡一体化的环保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20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