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4964U - 收集袋 - Google Patents

收集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4964U
CN203074964U CN 201320103622 CN201320103622U CN203074964U CN 203074964 U CN203074964 U CN 203074964U CN 201320103622 CN201320103622 CN 201320103622 CN 201320103622 U CN201320103622 U CN 201320103622U CN 203074964 U CN203074964 U CN 203074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ter
collecting bag
feed tube
adheres
liquid s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36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036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4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4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49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处理手段及采用的工具对多部位同时进行吸脂手术后渗出液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集袋。该收集袋包括附着贴片、进液管以及储液袋;所述附着贴片依次包括基材层、胶粘剂层和底纸层;所述附着贴片上设置有进液孔,该进液孔贯穿所述附着贴片的上、下表面;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附着贴片的基材层上,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连接面的中心,与所述进液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使用该收集袋对多部位同时进行吸脂手术后的渗出液进行处理,干净卫生,使受术者远离潮湿敷料的包裹,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有效的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可以节约耗材,且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

Description

收集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整形美容手术后的伤口处理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吸脂术后用于伤口处渗出液的收集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了困扰很多人的一大难题。因此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瘦身措施,进行吸脂手术来处理体内多余的脂肪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但进行吸脂术后皮下会残留部分肿胀液,在24小时之内会有较多血性渗出液从伤口处渗出,在对这些渗出液进行处理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现阶段大多数美体机构均采取在吸脂部位覆盖吸水棉垫及弹力腹带加压包扎来吸收伤口处渗出的血性液体,并在床单上铺一层一次性吸水中单,同时为防止渗出液浸湿被服,还需将患者身上包裹一层一次性吸水中单;若敷料脱落或完全湿透,须及时更换伤口敷料重新加压包扎固定、并更换一次性吸水中单。如此反复,每个伤口在24小时内须更换敷料约3~4次、须更换吸水中单20~25块。该方法在使用中会造成病人伤口处的不适,也不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医护人员无法准确的记录渗出液量,从而不能准确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补液或是需要进一步处理伤口的时间;护理的工作量大;成本较高。且吸脂术后要求病人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吸脂术后渗出液的处理方式,病人在运动过程中,渗出液会流出,污染被服及地面,不仅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尤其对于多部位同时进行吸脂手术操作时,传统处理方式及采用的工具带来的缺点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处理手段及采用的工具对多部位同时进行吸脂手术后渗出液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集袋。该收集袋包括附着贴片、进液管以及储液袋。该收集袋包括附着贴片、进液管以及储液袋;所述附着贴片依次包括基材层、胶粘剂层和底纸层;所述附着贴片上设置有进液孔,该进液孔贯穿所述附着贴片的上、下表面;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附着贴片的基材层上,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连接面的中心,与所述进液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使用该收集袋对多部位同时进行吸脂手术后的渗出液进行处理,干净卫生,使受术者远离潮湿敷料的包裹,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有效的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可以节约大量耗材,且干净卫生,操作性强,同时还有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由至少两根单根进液管组成,其中所述单根进液管的一端分别与数量匹配的附着贴片连接,另一端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公共出口,该公共出口的自由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由多根进液管组成所述进液管,精简了该收集袋的结构,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附着贴片上设置有侧翼。所述侧翼用以方便医护人员将该收集袋紧贴在病人伤口周围,或是将使用后的收集袋从病人皮肤上取下,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相连接部位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液管其他部位的直径,使得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的接触面积加大,连接更为稳定。
优选地,所述单根进液管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夹。所述调节夹关闭后,该伤口处的吸脂术后渗出液就不会再因负压作用而返流。所述调节夹能够根据各伤口处的吸脂术后渗出液量的多少来控制不同的排出时间,有效地避免了渗出液返流造成对伤口处带来的的影响。
优选地,该收集袋也可以设置为可搭配型结构。所述单根进液管互相连通的一端设置至少一个开放端口,使其能够搭配其他单根进液管,并在端口处设置封闭开关。当无需额外添加时,则直接使用;若需要额外添加,则可将所述封闭开关取下后额外连接单根进液管后进行使用。如此设置后,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伤口的数量来调节搭配所述附着贴片与固定连接在其上的所述进液管的个数,而无需额外增加收集袋,该收集袋的适用范围更大,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在所述储液袋的底端还设置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上设置有放液开关。当所述储液袋内的吸脂术后渗出液过多时,可打开所述放液开关,使所述储液袋内的液体从所述放液口中流出,有效避免了因储液袋内液体过多带来的负压不够、行动不便等影响。
优选地,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进口管,用于使所述进液管的公共出口插入并被固定。当该收集袋出现破裂或是其他问题时,无需将紧贴在伤口处的附着贴片取下就可进行更换,避免了多次更换对病人伤口造成影响。
优选地,所述储液袋上标记有刻度线,以便于医护人员准确记录吸脂术后的渗出液的渗出量,从而得出病人身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对病人进行补液,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病人伤口处及时作出处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收集袋对吸脂术后渗出液进行收集,可以避免传统处理方式对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受术者远离潮湿敷料的包裹,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有效的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同时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节约了病人以及医护人员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病人伤口愈合恢复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的三伤口渗出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的单个附着贴片与固定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为可搭配型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的两通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的三通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袋的搭配为多伤口渗出液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收集袋包括附着贴片1、进液管2以及储液袋3。附着贴片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进液孔11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侧翼12,且附着贴片1依次包括基材层、胶粘剂层和底纸层。进液管2的顶端连接在附着贴片1的基材层上,且进液管2与附着贴片1连接面的中心与进液孔1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该收集袋上设置有三个单根进液管2,且这三个单根进液管2的底端相互连通,共用一个公共出口23,使得吸脂术后渗出液能够从各单根进液管2流入,最终从出口23流出。进液管2的出口23伸入到储液袋3的内部并被固定,使得从各单根进液管2流入的吸脂术后渗出液,能够因为储液袋3真空状态的存在而产生负压吸引,最终流入到储液袋3中。储液袋3的底端还设置有放液口31,放液口上设置有放液开关4。当储液袋3内的吸脂术后渗出液过多时,可打开放液开关4,使储液袋3内的液体从放液口31中流出。
优选地,在各单根进液管2的中部设置调节夹21。调节夹21关闭后,该伤口处的吸脂术后渗出液就不会再因负压作用而流出。设置调节夹21能够根据各伤口处的吸脂术后渗出液量的多少来控制不同的排出时间,有效地避免了过量排出对伤口处的影响。
如图2所示,进液管2顶端与附着贴片1相连接的部位22直径大于进液管2其他部位的直径,使得进液管2与附着贴片1的接触面积加大,连接更为稳定。
如图3所示,该收集袋也可以设置为可搭配型结构,在图1所示的收集袋中连通各单根进液管2的软管的两端设置为开放型,使其能够搭配单根进液管2即可,并在端口处设置封闭开关24。当无需额外添加时,则直接使用;若需要额外添加,则可将封闭开关24取下后额外连接单根进液管后进行使用。如此设置后,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伤口的数量来调节搭配附着贴片1与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的个数,无需额外增加收集袋,该收集袋的适用范围更大,降低了成本。
当该收集袋需要额外添加一个附着贴片1与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时,可将设置在一侧端口处的封闭开关24取下,将该端口与如图4所示的二通连接管51的一个连接口连接起来,在二通连接管51的另一个连接口与单根进液管2的末端相连接后进行使用。
如需增加多个附着贴片1与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时,可使用如图5所示的三通连接管52,将需要增加的连接有附着贴片1的进液管2串联起来。在添加最后一个附着贴片1与固定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时,可使用二通连接管51,也可以选择使用三通连接管52,但需要将未使用的连接口封堵,以防止空气进入管道后,空气中所含有的微小颗粒污染伤口,造成伤口处的感染问题。按照病人进行吸脂手术后留下的伤口的实际数目,对该收集袋中的附着贴片1与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的实际数目进行搭配调节,最终连接成如图6所示的多伤口渗出液收集袋。
优选地,在储液袋3上设置进口管32,使得进液管2的公共出口23可以插入其中并被固定,从而实现对储液袋3的更换。
在使用时,首先根据病人进行吸脂手术后留下的伤口数目,来选择合适的收集袋,或者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二通连接管51和/或三通连接管52进行搭配连接,使收集袋上的附着贴片1与连接在其上的进液管2的数目和病人伤口数目相匹配。然后将附着贴片1上的底纸取下,使得附着贴片1上的进液孔11对准伤口处,将各附着贴片1依次贴好后,打开调节夹21,以确保吸脂术后渗出液能够流入储液袋3内,再将该收集袋包裹起来。由于储液袋3在使用前处于真空状态,使用时会因为负压存在使得吸脂术后渗出液从病人伤口中流出,通过进液孔11流入到各进液管2中,最终从公共出口23进入储液袋3内。当某个伤口处不需要进行吸脂术后渗出液的收集或是吸脂术后渗出液已排尽时,可调节调节夹21,使调节夹21处于关闭状态,以保护伤口,防止吸脂术后渗出液过量排出对伤口造成影响。当流入储液袋3内的吸脂术后渗出液过多时,可以打开储液袋3下部的放液开关4,使储液袋3内的吸脂术后渗出液从放液口31排出一部分,然后再关闭放液开关4即可。储液袋3内收集到的吸脂术后渗出液达到一定的排出量后,医护人员根据病人身体的实际情况,对病人进行补液。当吸脂术后渗出液收集完毕后,医护人员只需要关闭调节夹21,然后将该收集袋从病人身体上取下,再对伤口处进行处理和包扎等工作。

Claims (8)

1.一种收集袋,该收集袋包括附着贴片、进液管以及储液袋;所述附着贴片依次包括基材层、胶粘剂层和底纸层;所述附着贴片上设置有进液孔,该进液孔贯穿所述附着贴片的上、下表面;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附着贴片的基材层上,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连接面的中心,与所述进液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由至少两根单根进液管组成,其中所述单根进液管的一端分别与数量匹配的附着贴片连接,另一端互相连通形成一个公共出口,该公共出口的自由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贴片上设置有侧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附着贴片相连接部位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液管其他部位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进液管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进液管互相连通的一端设置至少一个开放端口,使其能够搭配其他单根进液管,并在端口处设置封闭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液袋的底端还设置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上设置有放液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进口管,用于使所述进液管的公共出口插入并被固定。
CN 201320103622 2013-03-07 2013-03-07 收集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4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3622 CN203074964U (zh) 2013-03-07 2013-03-07 收集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3622 CN203074964U (zh) 2013-03-07 2013-03-07 收集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4964U true CN203074964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362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4964U (zh) 2013-03-07 2013-03-07 收集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4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14107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换药车
CN203074964U (zh) 收集袋
CN204106678U (zh) 新型泌尿外科用膀胱冲洗器
CN203208418U (zh) 带有尿培养留取装置的引流袋
CN202330087U (zh) 一次性无菌尿液采集器
CN207041696U (zh) 压力可调的负压引流器
CN202920690U (zh) 防渗出液引流器
CN205359752U (zh) 一种人体排泄物收集装置
CN202605405U (zh) 一种膀胱冲洗管路
CN204972203U (zh) 一种新型眼科用冲洗器
CN202637142U (zh) 神经外科可计量无菌粘贴巾
CN205073388U (zh) 一种普外科冲洗装置
CN202802384U (zh) 自动排气精密过滤输液器
CN201453746U (zh) 膀胱冲洗连接装置
CN201899741U (zh) 一种新型配药器
CN202590037U (zh) 大容量急救洗胃器
CN201049105Y (zh) 一次性加压膀胱冲洗器
CN201161014Y (zh) 一种配药器
CN214969877U (zh) 新型引流袋
CN201350246Y (zh) 一次性膀胱冲洗器
CN202740119U (zh) 妇产科用消毒冲洗器
CN215584980U (zh) 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
CN205948110U (zh) 一次性腹膜透析液标本收集袋
CN201676154U (zh) 鼻腔灌洗器
CN201603197U (zh) 输液滴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