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0769U -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0769U
CN203050769U CN 201320029005 CN201320029005U CN203050769U CN 203050769 U CN203050769 U CN 203050769U CN 201320029005 CN201320029005 CN 201320029005 CN 201320029005 U CN201320029005 U CN 201320029005U CN 203050769 U CN203050769 U CN 203050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mine refuge
equipment
underground chamber
down de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290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茅靳丰
乔晋峰
李伟华
王剑
李永
吉少杰
陈尚沅
韩旭
耿世彬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IBAO TECHNOLOGY Co Ltd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IBAO TECHNOLOGY Co Ltd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IBAO TECHNOLOGY Co Ltd,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XI DI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290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50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0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07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包括制冰设备、蓄冰设备,制冰设备安装在地上,蓄冰设备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通风设备,通风设备也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并与蓄冰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在无电源,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情况下的降温除湿系统可连续运行,防止矿井避难硐室由于人员、设备和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使室内升温,增湿,保证矿井避难硐室内部的温湿度保持在标准规范规定的人体能承受的范围内,保证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及空气调节领域,具体涉及无电力供应条件下矿井避难硐室的降温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持续猛增。同时近年来国内矿难事故频发,且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伤亡惨剧,矿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炭行业发展的障碍。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伤害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有相当大一部分矿工是在矿井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者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者中毒死亡的。
在地下矿山中设置和使用避难硐室,是矿井应急救援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并且已经有了多次成功营救的经验。全国范围内矿难时有发生,目前我国也开始重视开发避难硐室,《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避难硐室在使用阶段由于人员的涌入,设备的开启会使系统内部的温度升高,湿度增大,这就使避难硐室无法满足人员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考虑到矿难发生后,避难硐室固有的通风系统和电力系统可能会遭到破坏,无法向救生舱提供通风与供电,面对避难硐室的无法用电情况,以及蓄电池的高昂成本,同时避难硐室内设备必须具备的安全特性,设计一种在无电源,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情况下可连续运行的降温除湿系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在无电源,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情况下的降温除湿系统可连续运行,防止矿井避难硐室由于人员、设备和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使室内升温,增湿,保证矿井避难硐室内部的温湿度保持在人体能承受的范围内,保证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包括制冰设备、蓄冰设备,制冰设备安装在地上,蓄冰设备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风设备,通风设备也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并与蓄冰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蓄冰设备和通风设备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制冰设备包括冷水箱、水泵、制冰装置、回水装置、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槽和蒸发器,水泵和回水装置的一端分别与冷水箱连接,水泵和回水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的制冰槽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的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的蒸发器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连接。
进一步地,蓄冰设备为箱体结构,整个箱体设有保温层,正面设有取放冰块的门,侧面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部设有将空间分层的栅格。
进一步地,蓄冰设备还包括蓄冰抽屉,所述蓄冰抽屉放置在所述栅格上。
进一步地,所述门为半埋入式双开门。
进一步地,通风设备为人力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制冰设备安装在地上,避免了矿井设备的防爆要求,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2、冰块在运输、储存与释冷过程中始终放置在蓄冰抽屉中,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3、蓄冰设备的整个箱体采用保温处理,使系统在待用状态下能有效保存冷量,降低箱体内部冰块的更换频率,相当于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4、通风设备采用人力风机,既节能,又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在无电源情况下运行。
5、降温除湿过程可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三种降温除湿模式,一是将冰块均匀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降温除湿;二是启动通风设备的强制降温除湿;三是前两种情况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流程图。
制冰设备1、蓄冰设备2、通风设备3、地上4、地下5、管道6、冷水箱7、水泵8、制冰装置9、回水装置10、压缩机11、冷凝器12、节流阀13、保温层14、门15、进风口16、出风口17、蓄冰抽屉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包括制冰设备1,蓄冰设备2和通风设备3,制冰设备1安装在地上4,完成制冰后,将冰块随矿车转移到安装在地下5矿井避难硐室中的蓄冰设备2中,蓄冰设备2和通风设备3通过管道6连接。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将蓄冰设备2中的冰块取出均匀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降温除湿或启动通风设备3进行强制降温除湿。
制冰设备1包括冷水箱7、水泵8、制冰装置9、回水装置10、压缩机11、冷凝器12和节流阀13,制冰装置9包括制冰槽和蒸发器,水泵8和回水装置10的一端分别与冷水箱7连接,水泵8和回水装置10的另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9的制冰槽连接,压缩机11和节流阀13的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9的蒸发器连接,压缩机11和节流阀13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12连接。
蓄冰设备2为箱体结构,整个箱体采用保温处理,设有保温层14,正面设有门15,所述门15为半埋入式双开门,用来取放冰块,侧面设有一个进风口16和一个出风口17,内部用栅格将空间分层,将装有冰块的蓄冰抽屉18均匀分散放置在栅格上。
通风设备3为人力风机,不需要消耗电能,通过人力驱动风机旋转,风机出风口通过管道6连接蓄冰设备2进风口16,空气在蓄冰设备2中经过降温除湿后从出风口17流出与室内空气混合,达到降温除湿目的,或不使用通风设备3直接将蓄冰设备2中的冰块取出均匀放置在室内进行自然降温除湿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1)、冰块的制取。打开制冰机电源,待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水泵8将冷水箱7中的水输送至洒水处,水均匀的洒在蒸发器表面,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进行制冰,一定时间后得到冰块。
(2)、冰块的运输。将制冰设备1制取的冰块装入准备好的蓄冰抽屉18中,随矿车转移到矿井避难硐室,均匀分散放置在蓄冰设备2中。
(3)、冰块的储存。矿井避难硐室中的降温除湿系统处于待用状态时,蓄冰设备的门15、进风口16、出风口17均处于密闭状态,保存蓄冰设备2中的冷量。由于蓄冰设备2在日常维护阶段处于缓慢融化状态,所以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要对蓄冰设备2内的冰块进行更换,将半融化的冰块更换为新制取的冰块,以保证蓄冰设备2内储存有足够的冷量。
(4)、矿井避难硐室的降温除湿。自然降温除湿:在降温除湿系统的使用阶段,室内的热湿负荷较小时,打开蓄冰设备2的门15,将储存有冰块的蓄冰抽屉18取出均匀放置在矿井避难硐室内,利用冰块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与冰块的辐射实现自然降温除湿。强制降温除湿:在降温除湿系统的使用阶段,室内的热湿负荷较大时,打开蓄冰设备2的进风口16和出风口17,将通风设备3的出风口通过管道6与蓄冰设备2的进风口16相连,人力驱动风机旋转,空气进入蓄冰设备2经过降温除湿后从出风口17流出与室内空气混合,实现硐室内空气的降温除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包括制冰设备、蓄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设备安装在地上,所述蓄冰设备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设备,所述通风设备也安装在矿井避难硐室中,并与所述蓄冰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设备和所述通风设备通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设备包括冷水箱、水泵、制冰装置、回水装置、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制冰装置包括制冰槽和蒸发器,水泵和回水装置的一端分别与冷水箱连接,水泵和回水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的制冰槽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的一端分别与制冰装置的蒸发器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凝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设备为箱体结构,整个箱体设有保温层,正面设有取放冰块的门,侧面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部设有将空间分层的栅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设备还包括蓄冰抽屉,所述蓄冰抽屉放置在所述栅格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为半埋入式双开门。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为人力风机。
CN 201320029005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0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9005 CN203050769U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29005 CN203050769U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0769U true CN203050769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3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290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0769U (zh) 2013-01-18 2013-01-18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07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062A (zh) * 2013-12-31 2014-06-25 天津大学 一种应急冷却除湿装置
CN107701209A (zh) * 2017-10-23 2018-02-16 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井下变电硐室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062A (zh) * 2013-12-31 2014-06-25 天津大学 一种应急冷却除湿装置
CN107701209A (zh) * 2017-10-23 2018-02-16 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井下变电硐室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3286B (zh) 组合式自控节能安全机柜
CN201763380U (zh)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CN102808648A (zh) 封闭避难空间中用于维持人的生命的毒气去除和空调系统
CN101825000A (zh) 煤矿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舱内生存环境控制系统
CN103472778B (zh) 高层建筑电气设备间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CN202039886U (zh) 煤矿救生舱冰蓄冷温度调节装置
CN102562121B (zh) 一种无电式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用蓄冰制冷系统
CN203050769U (zh) 一种矿井避难硐室降温除湿系统
CN103296592A (zh) 箱式变电站
CN103061803B (zh) 一种用于煤矿避难硐室内热湿独立处理被动空气调节系统
CN201972723U (zh) 矿用救生舱制冷及除湿系统
CN202483620U (zh) 一种矿用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系统
CN202017520U (zh) 一种矿用救生舱的空气净化降温除湿一体化装置
CN102562122A (zh) 一种可移动式无电力驱动液体冷却装置及液体冷却方法
CN2821963Y (zh) 地埋箱式开关站
CN105386629A (zh) 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及其诱导通风方法
KR20100025152A (ko) 자연공조지열시스템을 활용한 실내건물의 냉난방시스템
CN201373625Y (zh) 煤矿井下水源热泵机组
CN205357202U (zh) 低温储粮仓制冷系统
CN102691517B (zh) 一种用于煤矿救生舱的无源空气调节装置
CN201763379U (zh)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调系统
CN207555885U (zh) 一种综合管廊防潮除湿通风系统
CN203715275U (zh) 一种矿用紧急避险系统自备式化学供氧净化装置
CN102979548B (zh)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及避难硐室的恒温输冷系统
CN205481443U (zh) 地铁车站双旋动蒸发冷凝型冷媒直接膨胀式通风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