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8675U -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8675U
CN203048675U CN201320002620XU CN201320002620U CN203048675U CN 203048675 U CN203048675 U CN 203048675U CN 201320002620X U CN201320002620X U CN 201320002620XU CN 201320002620 U CN201320002620 U CN 201320002620U CN 203048675 U CN203048675 U CN 20304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movably
artificial
steel pipe
wet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026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会超
陆姗姗
毛劲乔
陆航
冯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0026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86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本体、可伸缩钢管、湿地支座和钢管支座;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框架为弓形结构,两两分别对应设置在河道两侧;其中,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弓形结构一端通过所述湿地支座铰接固定于河岸上,另一端可绕所述湿地支座转动;所述可伸缩钢管的一端与弓形结构的弓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管支座固定于河岸上;河道同侧的湿地支座与钢管支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小型河道,沿河道全断面布设,使水体得到充分净化,并可移靠到岸边,不妨碍河道的排洪排涝等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河道的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为无数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很多珍稀物种在这儿生活和繁殖。同时,它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湿地被赋予“地球之肾”这一美称,并不是因为以上提到的各种功能,而是因为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人体的肾一样,在地球的物质与能源的“新陈代谢”中,起到净化水质,降解和去除各种污染物质的作用。湿地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等,处理水质效果良好,但是,因为湿地往往面积较大,分布在整条河流中,影响了河流的某些功能,如通航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妨碍河道的过水和过船等功能又能实现在河道全断面原位净化水质的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本体、可伸缩钢管、湿地支座和钢管支座;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框架为弓形结构,两两分别对应设置在河道两侧;其中,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弓形结构一端通过所述湿地支座铰接固定于河岸上,另一端可绕所述湿地支座转动;所述可伸缩钢管的一端与弓形结构的弓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管支座固定于河岸上;河道同侧的湿地支座与钢管支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
所述可伸缩钢管为套筒结构的可伸缩钢管,实现人工湿地本体的位置移动。
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河道宽度,实现对河道的全断面净化水质。
所述人工湿地本体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的上部装有基质,所述基质内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植物,并放入分解有机物的生物;所述下层的底部铺设多条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上设置曝气孔。
所述基质的外层包裹一层无纺布,防止基质外流,同时易于更换基质。
所述基质为稻谷壳和河沙的混合物,减轻了基质的重量,并且可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
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上层高0.5米,所述人工湿地本体的下层高0.4米。
所述基质的厚度为0.45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应用于小型河道,沿河道全断面布设,使水体得到充分净化;当河道需要大流量过水时,整个人工湿地装置可以通过可伸缩钢管移靠到岸边,不妨碍河道的排洪排涝,对于有过船要求的河道,人工湿地移动便捷,不影响航运;套筒结构可伸缩钢管操作方便,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人工湿地的展开与停靠,无需水下作业,运行管理非常方便。人工湿地装置轻巧便捷,方便植物和基质的更换,保证不同季节与处理河水污染物不同时的需求,可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弓形”结构的人工湿地不仅可以保证生物填料与河水大范围接触,极大的提高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同时增加了人工湿地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人工湿地设置了曝气池,根据需要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使水体中的植物微生物正常生长,增强了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展开时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收缩时的平面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湿地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展开式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包括人工湿地本体5、可伸缩钢管3、湿地支座2和钢管支座4。
人工湿地本体5的框架为弓形结构,两两分别对应设置在河道两侧。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河道宽度。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弓形结构一端通过所述湿地支座2铰接固定于河岸1上,另一端可绕所述湿地支座2转动。所述可伸缩钢管3为套筒结构的可伸缩钢管,其一端与弓形结构的弓弦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管支座4固定于河岸1上。河道同侧的湿地支座2与钢管支座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
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高0.5米,下层高0.4米。
所述上层的上部装有基质9,基质9的厚度为0.45米,其外层包裹一层无纺布,防止基质外流,同时易于基质9的更换。基质9内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植物6,例如香蕉和美人蕉等,可吸收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并放入分解有机物的生物,例如蚯蚓,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基质中形成“植物-基质-生物”综合净水系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所述下层的底部铺设多条曝气管道8,增加河道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河道中植物和微生物的需氧量,增强河道自身的净化功能。所述曝气管道8上设置曝气孔,空气源源不断的进入河道,使水中生物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工作时应用于小型河道,其展开时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弓形结构的人工湿地本体5两两对应设置,将可伸缩钢管3拉开,使互相设置的两个人工湿地本体5相互连接,构成全断面布设的多级可移动人工湿地。河水沿河流流向7流过,穿过人工湿地本体5,人工湿地对河水进行原位净化,减少污染物由一条河流像下游河道或者湖泊污染。
当小型河道需要排洪排涝或者通航,收缩套筒结构的可伸缩钢管3,快速的将人工湿地向两岸移动,收缩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保证了河道排洪排涝或者通航等功能的正常,同时也保证人工湿地不受破坏。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湿地本体(5)、可伸缩钢管(3)、湿地支座(2)和钢管支座(4);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框架为弓形结构,两两分别对应设置在河道两侧;其中,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弓形结构一端通过所述湿地支座(2)铰接固定于河岸(1)上,另一端可绕所述湿地支座(2)转动;所述可伸缩钢管(3)的一端与弓形结构的弓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钢管支座(4)固定于河岸(1)上;河道同侧的湿地支座(2)与钢管支座(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钢管(3)为套筒结构的可伸缩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结构框架的弓弦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河道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的上部装有基质(9),所述基质(9)内种植吸附污染物的植物(6),并放入分解有机物的生物;所述下层的底部铺设多条曝气管道(8),所述曝气管道(8)上设置曝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9)的外层包裹一层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9)为稻谷壳和河沙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上层高0.5米,所述人工湿地本体(5)的下层高0.4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9)的厚度为0.45米。
CN201320002620XU 2013-01-05 2013-01-05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4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02620XU CN203048675U (zh) 2013-01-05 2013-01-05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02620XU CN203048675U (zh) 2013-01-05 2013-01-05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8675U true CN203048675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3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0262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48675U (zh) 2013-01-05 2013-01-05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867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8382A (zh) * 2013-01-05 2013-04-24 河海大学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4628126A (zh) * 2015-01-26 2015-05-20 常州大学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CN104671431A (zh) * 2015-01-26 2015-06-03 常州大学 一种用于河道污染物处理的装置
CN111066527A (zh) * 2020-01-17 2020-04-28 文明生 一种方便转移和回收的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113264589A (zh) * 2021-05-28 2021-08-17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移动式人工湿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8382A (zh) * 2013-01-05 2013-04-24 河海大学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4628126A (zh) * 2015-01-26 2015-05-20 常州大学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CN104671431A (zh) * 2015-01-26 2015-06-03 常州大学 一种用于河道污染物处理的装置
CN104628126B (zh) * 2015-01-26 2016-08-24 常州大学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CN111066527A (zh) * 2020-01-17 2020-04-28 文明生 一种方便转移和回收的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111066527B (zh) * 2020-01-17 2021-08-03 四川国润和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转移和回收的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113264589A (zh) * 2021-05-28 2021-08-17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移动式人工湿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48675U (zh)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3319005B (zh)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农田排水沟水质净化器
CN20409720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喷泉景观水处理装置
CN103833138A (zh)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204474503U (zh) 一种农村污水滴滤生态渠处理系统
CN204643969U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浮岛
CN106495407A (zh) 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系统
CN106986457A (zh) 一种多域复合型初期雨水收集净化综合生态治理系统
CN103524006B (zh) 一种城市内河雨水径流净化悬壁自充氧潜流湿地装置
CN105645593A (zh) 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
CN203582577U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陶粒填料生物反应器
CN105084555B (zh) 一种以微生物法为主体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CN208732737U (zh) 一种生态滤坝
CN205151906U (zh)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箱体
CN20652132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生态浮岛
CN206328295U (zh) 一种河道围隔截污导流原位净化处理系统
CN103058382B (zh) 一种可移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6232574U (zh) 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系统
CN104529065A (zh) 一种生态碳纤维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02705132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6109171U (zh) 四格式功能强化型化粪池
CN206109035U (zh) 一种净水模块装置
CN206570080U (zh) 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CN205241453U (zh) 用于山地城市河道硬质陡壁护岸面源污染入河控制系统
CN208632215U (zh) 一种多层填料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0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