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7223U -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7223U
CN203037223U CN 201220679928 CN201220679928U CN203037223U CN 203037223 U CN203037223 U CN 203037223U CN 201220679928 CN201220679928 CN 201220679928 CN 201220679928 U CN201220679928 U CN 201220679928U CN 203037223 U CN203037223 U CN 203037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ssion
power valve
optical signal
road surface
equi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99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红
裴巧萍
张振强
黄小龙
朱东红
牛素军
苏振
吴苏
李佳
王一
刘峰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yuan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ongyuan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ongyuan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ongyuan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799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7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7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72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发射座上一一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发光孔和发光体,各个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波长各不相同,并通过发光孔内在发光体之间设置的发射透镜,使各个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经发射透镜折射后,可使各个发光体发散处的光信号相互平行,便于光信号接收器从上述光照区域接收反射回的光信号,从而保证光信号接收器所采集到的至少两组对应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反射光信号数据,根据各个光信号在路面覆盖物上的散射强度,判断出路面上覆盖物的类型,并依据修正后的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路面上覆盖物的厚度具体数值,提高对路面状况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Description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状况检测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检测路面上的潮湿、积水、积冰、积雪情况,多采用接触式传感器,即需要将传感器安置在路面下,通过采集路面上覆盖物的导电率,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从而获得路面状况,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切开路面将传感器埋入路面下,埋入后很难去除,不易检修维护,并且随着车辆的长期踩压下,会出现下陷的情况,从而使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号出现越来越大的偏差。 
申请号为20102068445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激光发生器及回波接收器位置双向调节机构的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机架,机架上装设有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处理装置,光信号发射器向路面的目标位置处发射激光,由光信号接收器接收从路面目标位置处反射回的信号,并传递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得到关于路面状态的信息,但是在确定路面状况时,只能将过光信号接收器接受到的信号强弱、与其他信号或干路面时信号相比较,通过经验模糊得出路面上水层、冰层或雪层的情况,无法准确得到水层、冰层或雪层厚度的具体数据,从而使得到的路面状况准确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获得具体覆盖物厚度具体数据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旨在提高现有检测仪对覆盖物厚度的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包括用于向路面发射光信号、以供光信号接收器接收路面上的反射光信号的光信号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路面反射回光信号的光信号接收器,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包括发射座,发射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发光孔,发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有发光孔的前端开口、后端分别装设有用于发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发光体,发光体与发光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并在发光孔内装设有处于发光体之前的用于使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相互平行的发射透镜。
各发光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发射透镜处于发射孔的前端开口内。 
所述发射座上连接有处于发射孔前的发射管,发射管沿发射透镜折射后光信号的光路延伸,所有发射孔的前端开口处于发射管的后端端口内,并在发射管内装设有处于发射座之前的用于封堵发射管的发射保护透镜。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座的一侧铰接在发射管的后端端口处管壁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撑开发射座的前侧面与发射管的后端环端面、以调节两者之间夹角的发射角调整机构。 
所述发射座的外围包裹有箱体状的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与发射管插接配合的开口,并固定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在壳体上还开设有前后延伸的螺栓过孔,所述发射角调整机构包括从所述螺栓过孔中穿过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杆部伸入壳体内,并从发射座上开设的调节通孔中穿过,在调节螺栓杆部的外周上从前往后依次装设有前调节螺母、隔套和后调节螺母,且隔套和后调节螺母分别处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前后两侧。 
所述发射座和调节螺母之间装设有套设在调节螺栓杆部外周上的隔套或弹簧,所述隔套或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通孔的前端孔沿和调节螺母的后端端面挡止配合。 
所述发射管的外周上凸设有处于开口之后的环形挡沿,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同轴螺纹连接有处于开口之前的用于将壳体压紧在环形挡沿上的锁紧套,所述壳体通过锁紧套固定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并在锁紧套和壳体之间装设套设在发射管外周上的环形密封圈。 
所述发射管的远离发射座的一端同轴套设有管状的发射保护罩,所述发射保护罩的前端从发射管的前端伸出,且保护罩的前端端面处于从前往后倾斜的斜面上。 
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上装设有用于供光信号沿轴向通过、以进入光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管,接收管内装设有用于封堵其内孔的接收保护透镜。 
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上处于将红外光导入接收保护透镜的两个导光棒,两个导光棒处于接收保护透镜的相对两侧、且延伸方向与接收保护透镜的镜面方向垂直,在光信号接收器上装设有处于导光棒远离接收保护透镜的一端、并用于通过导光棒向接收保护透镜内发生红外光的红外发光体和用于接收从导光棒内穿过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体,红外发光体与红外接收体分别与两个导光棒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发射座上一一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发光孔和发光体,各个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波长各不相同,并通过发光孔内在发光体之间设置的发射透镜,使各个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经发射透镜折射后,可使各个发光体发散处的光信号相互平行,便于光信号接收器从上述光照区域接收反射回的光信号,从而保证光信号接收器所采集到的至少两组对应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反射光信号数据,根据各个光信号在路面覆盖物上的散射强度,判断出路面上覆盖物的类型,并依据修正后的朗伯比尔定律【Ln( os/dp)= εd+k  其中dp为干路面状况下的反射光信号;os为有覆盖物状况时的反射光信号;d为覆盖物厚度;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k为与路面等条件有关的常数】计算出路面上覆盖物的厚度具体数值,提高对路面状况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路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光信号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光信号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图5中光信号接收器清洁度检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该传感器包括装置主体和机架14,装置主体由防雨罩1、壳体、光信号发射器4和光信号接收器13构成。壳体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主壳体2以及主壳体2的前后端端口上分别封盖的前、后壳体3、7围成,以使壳体为箱体式空心结构。光信号发射器4和光信号接收器13均固定在前壳体3上,且光信号发射器4具有处于壳体内的发射座41和发射座41前端连接的发射管45、光信号接收器13具有处于壳体内的接收主体131和接收主体131前端一体连接的接收管,发射管45和接收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间隔平行分别,并从前壳体3上开设的开口中穿出,在发射管45和接收管的穿出部分上分别同轴套设有管状的发射保护罩5和接收保护罩12,两个保护罩的前端分别从发射管45和接收管的前端露出,且发射保护罩5和接收保护罩12的前端环端面处于自上而下逐渐向后缩回的斜面上。防雨罩1为前后延伸的壳体,并罩设在壳体、光信号发射器4和光信号接收器13上方,以将壳体、光信号发射器4和光信号接收器13包裹在其内部空腔中。机架14的上端固定在主壳体2上,下端用于固定在路面附近的电线杆、树木等物体上。 
如图1和图5所示,光信号发射器4包括自后向前依次布置的发射板6、发射座41、发射管45和发射保护罩5。发射板6固定在发射座41的后端面上,并在发射板6上设置有四个发光体63、64、65、66,这四个发光体63、64、65、66均为发射板上设置的激光二极管,其中第三和第六发光体63、66所发出的红外激光波长均为1310nm、波谱宽度均为2nm,第四发光体64所发出的红外激光波长为1450nm、波谱宽度为2nm,第五发光体65所发出的红外激光波长为1550nm、波谱宽度为2nm。发射座41上开设有与四个发光体一一对应布置的发光孔,该发光孔为前后延伸的通孔,且与第三、四、五发光体对应的第三、四、五发光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与第六发光体对应的第六发光孔为前后延伸的直孔,第三、四、五发光孔的前端孔口内分别装设有发射透镜410,在第三、四、五发光孔的前端孔口处的孔壁上凸设有朝前的环形台阶面,发射透镜410的后端面与所述环形台阶面挡止配合,发射透镜410处于环形台阶面内孔中的部分为用于将第三、四、五发光孔所发射的红外激光折射到相互平行的光路上的透光部分;在发射座41的前端面上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有发射透镜压片42,发射透镜压片42上开设有三个与四个发光孔前端孔口一一对应分布的发射穿孔,与第三、四、五发光孔对应的发射穿孔的后端孔沿与发射透镜410的前端面挡止配合、并让开发射透镜410的透光部分,与第六发光孔对应的发射管45控为前大后小的锥孔、并与第六发光孔同轴设置。在发射座4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有上连接块43和下连接块411,上连接块43的前端从发射座41的前端伸出,伸出部分绕左右延伸的绞轴44铰接在发射管45的后端管壁上;下连接块411为具有水平侧壁和竖直侧壁的L形连接块,下连接块411的水平侧壁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发射座41的下侧面上、竖直侧壁处于发射座41的下方,并在下连接块411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发射角调整机构,该发射角调整机构包括调节螺栓413以及调节螺母的杆部外周上从前向后依次装设的调节螺母、隔套415和锁紧螺母,调节螺栓413的杆部从前壳体3上开设的前后延伸的螺栓过孔中穿过、以伸入壳体的空腔内,伸入部分从下连接块411上开设的前后延伸的调节通孔中穿过、以从调节通孔的后端孔口伸出,锁紧螺母旋设在调节螺栓413从下连接块411上传过的部分上,并与所述调节通孔的后侧孔沿挡止配合;在调节长孔内装设有套设在调节螺栓413杆部外周上的调节套416,调节套416的内壁与调节螺栓413杆部的外周面间隙配合;隔套415套设在调节螺栓413杆部处于下连接块411和前壳体3之间的部分外周上,且隔套415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通孔的前端孔沿及调节螺母的后端面挡止配合;调节螺母旋设在调节螺栓413杆部隔套415和前壳体3之间的部分外周上,且调节螺母的前端面与前壳体3上螺栓过孔的后端孔沿挡止配合。发射管45从插装在前壳体3上开设的开口上,并在前壳体3的外周上加工有处于前壳体3之后的环形挡沿和处于前壳体3之前的外螺纹,环形挡沿与前壳体3处于开口周围的后端面部分挡止配合,通过所述外螺纹在发射管45的外周上同轴螺纹连接有发射锁紧套47,在发射锁紧套47和前壳体3之间夹设有套设在发射管45上的环形密封圈,并将用于保护发射镜头的发射保护罩5通过同轴螺纹连接固定在发射锁紧套47的外周上,并使保护罩通过发射锁紧套47固定在发射管45的外周上;在发射管45内装设有封堵发射管45内孔的发射保护透镜49,发射保护透镜49与发射管45内壁上凸设的环形凸台挡止配合,并在发射管45内同轴螺纹连接有处于发射保护透镜49之前的发射防尘套48,发射防尘套48将发射保护透镜49压紧在所述环形凸台上,以使发射保护透镜49通过发射防尘套48固定在发射管45内。 
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光信号接收器13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设置的接收板8、接收座131和接收管。接收板8固定在接收座131的后侧面上,并在接收板8上设置有用于件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光电二极管88。在接收座131开设有与所述光电二极管88对应分布的接收孔,该接收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并使所述的光电二极管88处于所述接收孔的后端孔口内;在接收孔的大端内装设有接收透镜132,接收透镜132为半球形凸透镜,接收透镜132的平面部分与接收孔的前端孔壁上加工的环形挡止面挡止配合,并在接收孔内同轴螺纹连接有处于接收透镜132之间的接收压紧套133,接收压紧套133将接收透镜132压紧在所述环形挡止面上,以使接收透镜132通过接收压紧套133固定在接收孔中。接收管一体连接在接收座131的前端上,并与接收孔同轴设置,在接收管的外周上设有处于前壳体3之后的环形突肩和处于前壳体3之前的外螺纹,发射管55处于环形突肩和外螺纹之间的部分插装在前壳体3上开设的开口内,并通过接收锁紧套137将前壳体3压紧在所述环形突肩的前端面上,以使接收管通过接收锁紧套137固定在前壳体3上;用于保护接收镜头的接收保护罩12通过同轴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接收锁紧套137的外周上,以使接收保护罩12通过接收锁紧套137固定在发射管55上;在接收管内装设有封堵接收管的接收保护透镜135,该接收保护透镜135通过接收管内同轴螺纹连接的接收防尘套136被压紧在接收管的内壁上凸设的环形内沿上,以使接收保护透镜135通过接收防尘套136被固定在接收管内。在接收管的外周上通过该螺钉连接固定有接收管加热器134,该接收管加热器134处于接收管上的环形突肩之后,以通过接收管对接收保护透镜135进行加热。在接收座131上穿设有一对处于其左右两侧的导光棒138,该导光棒138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导光棒138的前端从接收管内壁上的所述环形内沿前端面露出、后端与接收板8上设置的一对检测头相对,这一对检测头为用于向一个导光棒138发射红外检测光线的红外发光体1316和用于接收经保护透镜后表面反射并穿过另一个导光棒138的红外接收体1317。 
如图1和图2所述,本实施例中第三、四、五发光体63、64、65可通过三个发射透镜410照射路面上的指定位置,形成三个相对平行的照面10,用于路面120状态的定性定量分析,而第六发光体66不通过透镜,发散角较大,受空气中的颗粒影响较大,用于检测能见度进行检测结果的补偿修正。四个发光体分时轮流以1K的调制频率发射预定功率的稳定红外激光,红外激光通过路面120和其覆盖物形成包含丰富信息的后向散射光,后向散射光通过接收透镜132汇聚于接收板8上的光电二极管88上,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整流、AD采样进入处理器,利用实验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输出路面120状况检测结果。 
在使用时,将传感器固定在路边的电线杆、路灯杆或树木枝干上,通过发射角调整机构使发射板6上的三个发光体的照面10都落在光信号接收器13的接收视窗范围110内;在路面120干燥时进行干标定,获得干参数DP1、DP2、DP3,一旦传感器位置角度等变化都会引起干参数变化,需要重新进行干标定;各条件不变时干参数相对稳定,传感器有干信号自动调整功能,补偿路面120和镜头污染引起的干参数的微量变化;各条件不变化时,一旦路面120潮湿、积水、结冰、积雪,入射光180由于照面覆盖物表面210反射及水分子和固体颗粒对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共同作用,实测到的三个后向反射光200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三个信号的大小关系可以判别路面120状态,根据判断的覆盖物种类进入不同的厚度计算公式;根据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覆盖物厚度,测量理论基础为修正的朗伯-比尔定律采用三波长测量能够减小覆盖物颗粒度等引起的测量误差,比单波长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例如根据路面120状况水吸收光谱、冰吸收光谱、雪散射光谱筛选出三个波长红外光λ1=1300nm、λ2=1400 nm、λ3=1500 nm,由于照面覆盖物表面210反射及水分子和固体颗粒对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共同作用,实测到的后向散射信号的表现如下,其中水对三个波长的主要为反射和吸收,后向散射系数ε11 >ε13>ε12;冰对三个波长的后向散射系数ε21 >ε22>ε23;雪对三个波长的后向散射系数ε31 >ε32>ε33;根据三个后向反射光200与路面120干燥时光信号的比值的大小及差值,可以定性分析路面120状况并定量检测水冰雪厚度。 
覆盖物厚度测量公式推导如下: 
Ln( Io/I)= εCd    ----公式1
公式1中:  Io----入射光180强度;
I----通过样品后的透射光强度;
ln(Io/I)----称为吸光度;
C----为样品浓度,我们测量的是纯物质水,C=1;
d----为光程;
ε----为光被吸收的比例系数,它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180的波长λ有关。
适用于本传感器的原理公式为: 
Ln( os/dp)= εd+k  ----公式2
公式2中:  dp----干信号;
os----有覆盖物时的光信号;
d----覆盖物厚度;
k----常数,路面120等条件的影响。
实际吸光系数未知,是从大量的试验中线性回归获得,公式推导: 
表一、水冰雪吸收率图表
Figure DEST_PATH_343563DEST_PATH_IMAGE001
干标定信号:DP1、 DP2、 DP3;接收信号:OS1、 OS2、 OS3;水冰雪厚度:d1、d2、d3。
Figure DEST_PATH_157936DEST_PATH_IMAGE002
分析结果:因为Ln(DP/OS)与覆盖物厚度具有线性关系,所以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数据,获得βxx和常数项K。 
由以上可知,只要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就可以求出对应水冰雪厚度的3组系数,达到物质辨别和测量厚度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基于水、冰、雪的红外光谱特性实现了,路面120状况的非接触测量,数据采集器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设计,实现对各层传感器的数据采样、远程命令控制、数据计算处理、质量控制、通信和传输,并通过大容量存储器扩展技术,实现数据记录的存储和传输。 
另外,本实施例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加入了自动干标定功能、干扰数据剔除算法、自动调温功能、清洁度检测功能。所述自动干标定功能将最近1个小时内的光信号取平均值作为干参数;所述干扰数据剔除算法利用分段统计方法,将由车辆或行人引起的少量突变信号剔除;所述自动调温功能根据热敏电阻测到的激光二极管温度与20℃的差值,对光信号发射器5和光信号接收器13上的加热器加热功率进行阶梯调整,直至找到一个能够保持温度稳定的加热功率;所述清洁度检测功能检测保护玻璃是否被污染,具体实现方法,将一束红外光通过导光棒138照射到保护玻璃一侧,通过底面反射进入保护玻璃,经过数次全反射至保护玻璃另一侧,经过导光棒138进入接收端,一旦保护玻璃表面有污染物,全反射条件将被破坏,接收端的信号会减小,污染程度越高,全反射条件被破坏的越严重,接收到的信号越小,达到污染程度检测的目的。 
清洁度检测原理是:红外发光体1316将850nm的一束红外光通过导光棒138照射到保护透镜一侧,通过底面反射进入保护透镜,经过数次全反射至保护透镜的另一侧,经过导光棒138进入红外接收体1317,一旦保护透镜的前后表面有污染物,全反射条件将被破坏,接收端的信号会减小,污染程度越高,全反射条件被破坏的越严重,接收到的信号越小,达到污染程度检测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传感器通过调整支架的作用,达到调节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俯仰角度的目的,从而使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可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去除该调整支架,通过简单的抱箍、螺栓连接、焊接、铰接等连接方式将传感器装设在路边物体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分别具有保护罩,并将保护罩的前端端口设置为斜口,以避免外界光线、污染物和雨雪对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镜头的损害,在其他实施例中,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的保护罩也可以整合成一个大的保护罩,即将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的镜头设置在一个管径较大的保护罩一端管口内;或者去除保护罩,直接使用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自身进行相应的光学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发射管和接收管上的锁紧套将两者固定在前壳体上,并通过环形密封垫对固定连接时的缝隙进行密封,达到防水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射管和接收管也可以通过焊接、胶封等方式固定在前壳体上,并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传感器上设置防水罩,以将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罩设起来,达到遮蔽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去除防水罩,利用传感器安装位置处的屋檐或遮阳板对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遮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射角调整机构由调节螺栓、前调节螺母、后调节螺母和隔套构成,以通过调节螺栓的旋转达到精确调整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隔套也可以用弹簧来代替,以实现柔性调节;或者整个发射角调整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气缸、液压缸等常用的距离调整机构代替;或者去除该发射角调整机构,使光信号发射器的发射角为一个固定角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特定环境中快捷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中,四个发光孔相互平行,以使四个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通过简单的折射就能达到光路相互平行的目的,在他实施例中,四个发光孔也可以相互错开一定角度,这样通过调整发光孔内发光透镜的角度,就能使四个发光体所散发的光信号相互平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红外激光的波长分别为λ1=1300nm、λ2=1400 nm、λ3=1500 nm,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以上朗伯比尔定律可知,可通过任意三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计算出路面上覆盖物的厚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三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水、冰、雪类型的识别和厚度的确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传感器检测区域中仅存在水和雪两种类型的覆盖物时,可只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就能识别覆盖物类型,并测量中覆盖物的厚度,以此类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检测环境中路面上的覆盖物可能出现的类型总和确定。 

Claims (10)

1.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包括用于向路面发射光信号、以供光信号接收器接收路面上的反射光信号的光信号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路面反射回光信号的光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发射器包括发射座,发射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发光孔,发光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有发光孔的前端开口、后端分别装设有用于发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发光体,发光体与发光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并在发光孔内装设有处于发光体之前的用于使发光体所发射的光信号相互平行的发射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发光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发射透镜处于发射孔的前端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座上连接有处于发射孔前的发射管,发射管沿发射透镜折射后光信号的光路延伸,所有发射孔的前端开口处于发射管的后端端口内,并在发射管内装设有处于发射座之前的用于封堵发射管的发射保护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座的一侧铰接在发射管的后端端口处管壁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撑开发射座的前侧面与发射管的后端环端面、以调节两者之间夹角的发射角调整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座的外围包裹有箱体状的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与发射管插接配合的开口,并固定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在壳体上还开设有前后延伸的螺栓过孔,所述发射角调整机构包括从所述螺栓过孔中穿过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杆部伸入壳体内,并从发射座上开设的调节通孔中穿过,在调节螺栓杆部的外周上从前往后依次装设有前调节螺母、隔套和后调节螺母,且隔套和后调节螺母分别处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前后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座和调节螺母之间装设有套设在调节螺栓杆部外周上的隔套或弹簧,所述隔套或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通孔的前端孔沿和调节螺母的后端端面挡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的外周上凸设有处于开口之后的环形挡沿,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同轴螺纹连接有处于开口之前的用于将壳体压紧在环形挡沿上的锁紧套,所述壳体通过锁紧套固定在发射管的外周上,并在锁紧套和壳体之间装设套设在发射管外周上的环形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的远离发射座的一端同轴套设有管状的发射保护罩,所述发射保护罩的前端从发射管的前端伸出,且保护罩的前端端面处于从前往后倾斜的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上装设有用于供光信号沿轴向通过、以进入光信号接收器的接收管,接收管内装设有用于封堵其内孔的接收保护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接收器上处于将红外光导入接收保护透镜的两个导光棒,两个导光棒处于接收保护透镜的相对两侧、且延伸方向与接收保护透镜的镜面方向垂直,在光信号接收器上装设有处于导光棒远离接收保护透镜的一端、并用于通过导光棒向接收保护透镜内发生红外光的红外发光体和用于接收从导光棒内穿过的红外光的红外接收体,红外发光体与红外接收体分别与两个导光棒一一对应设置。
CN 201220679928 2012-12-11 2012-12-11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7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9928 CN203037223U (zh) 2012-12-11 2012-12-11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9928 CN203037223U (zh) 2012-12-11 2012-12-11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7223U true CN203037223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992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7223U (zh) 2012-12-11 2012-12-11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7223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7090A (zh) * 2014-11-19 2015-04-01 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在复杂路况下行车安全系统
CN105485621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湖州巨力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雨天照明功能的路灯灯罩
CN105485625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湖州巨力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雨天照明的路灯灯罩
CN108444527A (zh) * 2018-03-21 2018-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窨井防填埋监测装置及系统
CN108759945A (zh) * 2018-08-07 2018-11-06 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水表的光脉冲传感器
CN109916318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道面的便携式冰雪感测装置
CN110072443A (zh) * 2016-12-13 2019-07-30 阿莫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贴片型传感器模块
CN111553455A (zh) * 2020-05-11 2020-08-18 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无线试验计数器
CN113040645A (zh) * 2019-12-26 2021-06-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清洁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52596A (zh) * 2021-07-15 2021-08-13 四川九通智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的新型公路路面状态监测方法
CN116358485A (zh) * 2023-06-01 2023-06-30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船体姿态动态监测传感器及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7090A (zh) * 2014-11-19 2015-04-01 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在复杂路况下行车安全系统
CN105485621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湖州巨力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带雨天照明功能的路灯灯罩
CN105485625A (zh) * 2016-01-29 2016-04-13 湖州巨力铝型材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雨天照明的路灯灯罩
CN105485621B (zh) * 2016-01-29 2017-03-08 中山市和泰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带雨天照明功能的路灯灯罩
CN107850286A (zh) * 2016-01-29 2018-03-27 柳超 一种路灯灯罩及路灯
CN110072443A (zh) * 2016-12-13 2019-07-30 阿莫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贴片型传感器模块
CN108444527A (zh) * 2018-03-21 2018-08-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力窨井防填埋监测装置及系统
CN108759945A (zh) * 2018-08-07 2018-11-06 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水表的光脉冲传感器
CN109916318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道面的便携式冰雪感测装置
CN113040645A (zh) * 2019-12-26 2021-06-29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清洁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40645B (zh) * 2019-12-26 2022-08-0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清洁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553455A (zh) * 2020-05-11 2020-08-18 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无线试验计数器
CN111553455B (zh) * 2020-05-11 2023-07-25 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无线试验计数器
CN113252596A (zh) * 2021-07-15 2021-08-13 四川九通智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的新型公路路面状态监测方法
CN116358485A (zh) * 2023-06-01 2023-06-30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船体姿态动态监测传感器及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方法
CN116358485B (zh) * 2023-06-01 2023-08-25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船体姿态动态监测传感器及传感器的安装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37223U (zh)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
CN104596990B (zh) 双通道光纤浊度测量方法及传感器
CN102967561B (zh) 一种后向多波长红外光谱非接触式路面状况检测方法
Libois et al. Summertime evolution of snow specific surface area close to the surface on the Antarctic Plateau
US8248255B2 (en) Optical fluid tester
CN102495030B (zh) 同源双目标透射能见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6710302U (zh) 一种利用直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谱测量大气水汽含量的装置
CN204679040U (zh) 一种路面状况传感器
CN105157842B (zh) 一种带重复性优化装置的双光路分光测色仪和优化方法
CN108693145B (zh) 一种植物叶片含水率检测方法
CN104406693A (zh) 一种田间水果的可见与近红外光谱采集装置与方法
CN108763782A (zh) 应用于林火热点判别的modis传感器多时相红外辐射归一方法
CN101949825B (zh) 光开放环境下的叶片水分近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4373610U (zh)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的光信号发射器
Tagesson et al. Deriving seasonal dynamics in ecosystem properties of semi-arid savanna grasslands from in situ-based hyperspectral reflectance
CN113252596B (zh) 一种基于红外激光的新型公路路面状态监测方法
CN206515232U (zh) 水质检测分析仪
CA1141191A (en) Forward-scatter visibility meter
CN2556638Y (zh) 水质浊度测量仪的光电检测装置
CN108761577A (zh) 基于积分球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外场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04568845A (zh) 水下全角度浊度测量设备与测量方法
CN205958583U (zh) 检测仪
CN202649105U (zh) 一种双光路分光检测系统
CN114460022A (zh) 一种拖曳式高光谱吸光度传感器系统及其校正方法
CN101806734A (zh) 基于冠层光谱的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方法及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