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2239U - 铅芯研磨器 - Google Patents

铅芯研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2239U
CN203032239U CN 201320003565 CN201320003565U CN203032239U CN 203032239 U CN203032239 U CN 203032239U CN 201320003565 CN201320003565 CN 201320003565 CN 201320003565 U CN201320003565 U CN 201320003565U CN 203032239 U CN203032239 U CN 203032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aperture
retractable pencil
milling cutter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35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广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035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2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2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22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芯研磨器,包括上盖壳体、下基座壳体、下基座壳体内中央设有垂直而固定不可转动的钢轴芯和圆柱形铣刀,上盖壳体中心下面设有轴芯导套筒,上盖壳体与下基壳体彼此相互相对可旋转,上盖壳体上具有引导插入口、口内连接引导插管,引导插入口与引导插管的轴线重合且相通,铅笔插入引导插管内,使铅芯穿过背衬件,铅芯前端与铣刀面接触形成锐角,这个锐角在操作旋转过程中铅芯前端被铣刀面截成圆锥形笔尖。本实用新型易携带和存放,削笔的质量好、效力高、且在切削时不易折断。

Description

铅芯研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笔刀,尤其是是适用于2.0mm铅芯自动铅笔的铅芯研磨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基于国际市场美国、德国生产的类似产品而改进,例如以下产品
(1)由德国思斯特*菲舍尔发明的卷笔刀,美国专利号:4124048产品。它是一个可调节纵向偏芯轴的距离和角度,可削不同的笔芯和铅芯尖锐度。它设置了两个可转动插入件和一个导向插入管。而每个插入件不同方向的壁厚是不一样,是通过转动插入件不同方向的厚度,调节偏芯轴锥形通道的铅芯与铣刀面接触点的距离和角度。该产品虽然可以调节,但过多的插入件结构和频繁调试换用,在使用和制造方面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削笔的质量和效力得不到提高,增加了制造成本。
(2)由德国杰拉尔德*威廉*达勒在德国专利号:1114725产品基础上改进后,发明了美国专利号:3398773的产品卷笔刀,该产品笔芯引导器锥形通道,设计非常简洁而且配有不同内径插入引导管。但这引导管在笔杆插入旋转时容易一起转动而脱落,它的壳体外形结构空间比较大,不易携带和存放。
(3)目前有德国品牌施德楼,辉柏嘉两个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编号,而且是同一个产品,在我国市场销售类似的产品,价格比较昂贵,但从另一层面满足了新生代文化使用者的消费需求。它虽然设计小巧,紧凑,便于携带存放,但它的笔芯插入引导孔太小,而且和上壳体是一个整体,只能适用于几种笔杆细小型的笔使用,而不能适用多种笔型笔杆粗细变化的使用,使用的局限性很大,得不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目前,国内现在仍然使用的是平刀单片削笔刀,容易削断,折断铅芯造成浪费,还有自动铅笔自带削笔刀,大致分为单片和双片式,还有用钢片冲压切成开花三片式和V型对折四片式,这些削笔刀费时费力,削笔的质量和效力低下,而且铅屑会把办公台,纸张,文件以及手上搞得一塌糊涂。
如上所述的缺点是本实用新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使产品达到物美价廉简单实用,能使广大的专业美术,设计人士和普通消费者广泛认可,并得到使用者的信任和青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易携带和存放,削笔的质量好、效力高、且在切削时不易折断的这样一种铅芯研磨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壳体2、下基座壳体1,上盖壳体2相对于下基座壳体(1)能够旋转,下基座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出一5,凸出一5的中心具有插入孔一5-1,钢轴芯3的下端放入插入孔一5-1内,钢轴芯3的下端与插入孔一5-1静配合,钢轴芯3上套接有圆柱形铣刀4;
上盖壳体2上设有轴芯导套筒6,轴芯导套筒6具有插入孔二6-2,插入孔一5-1与插入孔二6-2在一条中心线上,钢轴芯3的上端放入插入孔二6-2内,钢轴芯3的外径与插入孔二6-2内径相适应,钢芯轴3在插入孔二6-2内转动;
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凸出二8-3,凸出二8-3具有一引导插入口8-1,引导插入口内放置引导插管8,引导插入口与引导插管的形状相适应,引导插入口可插入不同内径的引导插管,引导插管8的中心具有一空腔,空腔内可放置待削铅笔,空腔与待削铅笔的形状相适应,引导插入口的底端具有一小孔一9-1,铅芯9从小孔一9-1内穿过,小孔一的底端出口具有背衬件10,背衬件上具有小孔二10-1,小孔二10-1为半圆,小孔二与小孔一的直径相同,而且小孔二、小孔一、引导插入口、引导插管的轴线重合且相通,引导插入管的轴线与垂直于水平线的铅芯研磨器的轴线形成锐角。
铅芯前端与铣刀面接触成锐角,这个锐角在操作旋转过程中铅芯前端被铣刀面截成圆锥形笔尖
进一步的,引导插入口、引导插管的空腔、引导插入口底端的小孔一、背衬件的小孔二10-1共同形成铅笔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为锥形,具有偏心的纵向轴线。
进一步的,引导插管8的外圆周上具有凸出三8-2,引导插入口8-1内具有凹槽一8-4,凸出三8-2放入凹槽一8-4内,凸出三8-2与凹槽一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的,铅芯与铣刀的铣刀面接触,且铅芯与铣刀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轴芯导套筒6的底部端面向上延伸有两条轴向切口6-3,切口之间的小块内径上具有凸出点,钢轴芯的上部具有凹槽二,凸出点卡入凹槽二内,轴芯导套筒6卡住凹槽二并可转动。
进一步的,钢轴芯下端圆周上具有固定防滑的纹理,所述防滑纹理为网格状、线状或点状结构。
进一步的,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中间孔13,中间孔13内放置白色清洁垫。
进一步的,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两个小孔槽,孔槽旁边各有一个箭头,所述箭头一个是钝尖、一个锐尖。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件为半圆形,与铣刀面相对的面为平面,小孔二(10-1)位于铣刀面的平面上,铅芯抵靠在小孔二10-1上,外露的铅芯接触铣刀面。铅芯与铣刀的铣刀面接触,且铅芯与铣刀面之间具有锐角,这个锐角在操作旋转过程中铅芯被铣刀截成圆锥形笔尖。
本实用新型易携带和存放,削笔的质量好、效力高、且在切削时不易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上盖壳体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铅笔插入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5为上盖壳体剖视图
图6为引导插管示意图
图7钢轴芯与铣刀的示意图
图8为下基座壳体剖视图
图9为下基座壳体与钢轴芯剖视图
图10为上盖壳体俯视图
图11为上盖壳体侧视图
附图序号说明:下基座壳体1、上盖壳体2、钢轴芯3、铣刀4、铣刀面4'下基坐壳体内中心凸出一5,插入孔一5-1,上壳体轴芯导套筒6、轴芯导套筒切下面切口小块6-1、插入孔二6-2,轴向切口6-3,铅屑储仓7、插入引导管8、引导插入口8-1、凸出二8-3、凹槽一8-4,引导插管外圆周凸块8-2、铅芯9,引导插入口底端小孔一9-1丶背衬件10、背衬件半圆形凹槽小孔二10-1,上盖壳体锐尖孔槽11、上盖壳体钝尖孔槽12、上盖壳体中间清洁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铅芯研磨器是由下基座壳体1和上盖壳体2用塑料模压成型,彼此相互相对可转动,壳体内有钢轴芯3,钢轴芯3使用优质钢做成,钢轴芯3上套接有一个圆柱形铣刀4,圆柱形铣刀4固定在钢轴芯3上,且不可转动,钢轴芯3下端有固定防转动纹理,防滑纹理为网格状、线状或点状结构,或任何可以起到防滑、固定作用的结构。
下基座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凸出一5,凸出一5的中心具有插入孔一5-1,钢轴芯3的下端放入插入孔一5-1内,钢轴芯3的下端与插入孔一5-1静配合,钢轴芯3上套接有圆柱形铣刀4,上盖壳体2上设有轴芯导套筒6,轴芯导套筒6具有插入孔二6-2,插入孔一5-1与插入孔二6-2在一条中心线上,钢轴芯3的上端放入插入孔二6-2内,钢轴芯3的外径与插入孔二6-2内径相适应,钢轴芯3在插入孔二6-2内转动;轴芯导套筒6的底部端面向上延伸有两条轴向切口6-3,切口之间的小块内径上具有凸出点(图中未示出),钢轴芯的上部具有凹槽二3-1,凸出点卡入凹槽二3-1内,轴芯导套筒6卡住凹槽二3-1并可转动。从而形成基座下壳体铅屑储仓7容器的盖。
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凸出二8-3,即引导管,凸出二8-3具有一引导插入口8-1,引导插入口内放置引导插管8,引导插入口与引导插管的形状相适应,引导插入口可插入不同内径的引导插管,引导插管8的外圆周上具有凸出三8-2,引导插入口8-1内具有凹槽一8-4,凸出三8-2放入凹槽一8-4内,凸出三8-2与凹槽一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引导插管8插入时,凹槽一8-4与凸出三8-2卡住配合,在使用旋转时不易松动上移而脱落,能使铅芯研磨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引导插管8的中心具有一空腔8-5,空腔内可放置待削铅笔,空腔8-5与待削铅笔的形状相适应,引导插入口的底端具有一小孔一9-1,铅芯9从小孔一9-1内穿过,小孔一的底端出口具有背衬件10,背衬件上具有小孔二10-1,小孔二10-1为半圆,小孔二与小孔一的直径相同,而且小孔二、小孔一、引导插入口、引导插管的轴线重合且相通,引导插入管的轴线与垂直于水平线的铅芯研磨器的轴线形成一定的锐角。
引导插入口8-1、引导插管的空腔8-5、引导插入口底端的小孔一9-1、背衬件的小孔二10-1共同形成铅笔的导向通道,即铅笔和铅芯通过的整个通道称为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为一锥形空腔,导向通道具有一条纵向轴线,是偏心的。
引导插入口8-1内可插入不同内径的引导插管8,从而允许粗细不同的笔杆导入使用,笔杆插入引导插管8,使铅芯9通过锥形通道的空腔进入背衬件10,背衬件的平面一面纵向垂直暴露铅芯面向铣面刀4',铅芯的另一面抵靠背衬件,稳定铅芯前端接触点,使铅芯进行锐化。
为了适应各种笔型使用,配有四种内径各不相同的引导插管8,分别为:大大号为红色,大号为黄色,中号为绿色,小号为黑色,根据笔杆粗细选择适应的引导插管8插入使用。改进现有削笔刀使用的局限性。
使用时,用手握住进入引导插管8的笔杆,使上盖壳体2为手柄,绕钢轴芯3顺时针旋转,铅芯9的前端接触点围绕铣刀面4'进行滚动和旋转运动,使铣刀面4'上刀片口轻轻刮去铅芯接触点的外缘部分,因此而各方面研磨均匀,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轮廓边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一个精准完美的圆锥形笔尖。
上盖壳体2的面上有两个小孔槽11.和12,小孔槽旁边各有一个箭头,一个是锐尖,一个是钝尖,这两个小孔槽是用来测量笔尖精密画点在锐化时所需铅芯外露的长度。可以很好的适应铅芯不同的用途,可削出锐尖和钝尖粗细不同的笔尖。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顶盖中间孔13,顶盖中间孔13内放置白色垫,白色垫可擦去笔尖研磨后的铅沫,下基座壳体内设有铅屑储仓7可藏废铅屑,这样可保持环境的清洁。
铅芯研磨器采用了钢轴芯3和圆柱形铣刀4,配合了纵向偏心轴旋转切割的原理,铅芯穿过引导管锥形通道的出口处的背衬件10,背衬件10的形成:它是沿铣刀面4'上方直角距离相应的直角切口面,是引导管锥形通道的下面壳体,在绕轴3线转动时与铣刀面4'保持一定距离,即背衬件10和铣刀面4'具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导致相互磨损,影响研磨器使用寿命,背衬件10切口为平面的一面有铅芯通过的凹槽,即小孔二10-1,铅芯通过凹槽出口暴露铅芯面向铣刀面4',另一面是背衬而稳定铅芯前端接触点抵靠铣刀面4'进行锐化使铅芯在旋转和自由旋转一次全面激化,使广大的设计,绘图,素描,书写使用者改变传统的削笔方法,有助于提高削笔的质量,从力学结构上突破了原先削笔刀的设计,充分分解了原先附着于铅芯上的切削力,使铅芯在旋转切削时受力柔和并不易被削断,折断,解决了当前削笔花时间,提高削笔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壳体(2)、下基座壳体(1),上盖壳体(2)相对于下基座壳体(1)能够旋转,下基座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出一(5),凸出一(5)的中心具有插入孔一(5-1),钢轴芯(3)的下端放入插入孔一(5-1)内,钢轴芯(3)的下端与插入孔一(5-1)静配合,钢轴芯(3)上套接有圆柱形铣刀(4);
上盖壳体(2)上设有轴芯导套筒(6),轴芯导套筒(6)具有插入孔二(6-2),插入孔一(5-1)与插入孔二(6-2)在一条中心线上,钢轴芯(3)的上端放入插入孔二(6-2)内,钢轴芯(3)的外径与插入孔二(6-2)内径相适应,钢芯轴(3)在插入孔二(6-2)内转动;
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凸出二(8-3),凸出二(8-3)具有一引导插入口(8-1),引导插入口内放置引导插管(8),引导插入口与引导插管的形状相适应,引导插入口可插入不同内径的引导插管,引导插管(8)的中心具有一空腔,空腔内可放置待削铅笔,空腔与待削铅笔的形状相适应,
引导插入口的底端具有一小孔一(9-1),铅芯9从小孔一(9-1)内穿过,小孔一的底端出口具有背衬件10,背衬件上具有小孔二(10-1),小孔二(10-1)为半圆,小孔二与小孔一的直径相同,而且小孔二、小孔一、引导插入口、引导插管的轴线重合且相通,引导插入管的轴线与垂直于水平线的铅芯研磨器的轴线形成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引导插入口、引导插管的空腔、引导插入口底端的小孔一、背衬件的小孔二(10-1)共同形成铅笔的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为锥形,具有偏心的纵向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引导插管(8)的外圆周上具有凸出三(8-2),引导插入口(8-1)内具有凹槽一(8-4),凸出三(8-2)放入凹槽一(8-4)内,凸出三(8-2)与凹槽一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铅芯与铣刀的铣刀面接触,且铅芯与铣刀面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轴芯导套筒(6)的底部端面向上延伸有两条轴向切口(6-3),切口之间的小块内径上具有凸出点,钢轴芯的上部具有凹槽二,凸出点卡入凹槽二内,轴芯导套筒(6)卡住凹槽二并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钢轴芯下端圆周上具有固定防滑的纹理,所述防滑纹理为网格状、线状或点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一中间孔(13),中间孔(13)内放置白色清洁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上盖壳体上还具有两个小孔槽,孔槽旁边各有一个箭头,所述箭头一个是钝尖、一个锐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芯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件为半圆形,与铣刀面相对的面为平面,小孔二(10-1)位于铣刀面的平面上,铅芯抵靠在小孔二(10-1)上,外露的铅芯接触铣刀面。
CN 201320003565 2013-01-05 2013-01-05 铅芯研磨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3565 CN203032239U (zh) 2013-01-05 2013-01-05 铅芯研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3565 CN203032239U (zh) 2013-01-05 2013-01-05 铅芯研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2239U true CN203032239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356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239U (zh) 2013-01-05 2013-01-05 铅芯研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22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224A (zh) * 2016-01-07 2016-06-08 王文东 自动铅笔铅芯磨盒
CN108422779A (zh) * 2018-06-11 2018-08-21 郑高伟 一种可调节的削笔器滚刀刀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224A (zh) * 2016-01-07 2016-06-08 王文东 自动铅笔铅芯磨盒
CN108422779A (zh) * 2018-06-11 2018-08-21 郑高伟 一种可调节的削笔器滚刀刀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1036B (zh) 笔尖更换装置
CN203032239U (zh) 铅芯研磨器
CN202727775U (zh) 可调整笔芯削出尖钝的削笔器
CN204309483U (zh) 一种削笔刀
CN204432187U (zh) 一种绘画铅笔通用卷笔器刀芯及其应用的卷笔器
CN201020989Y (zh) 双头办公笔
CN201881780U (zh) 一种带有笔筒的转笔刀
CN205022255U (zh) 一种顶出式笔筒
CN203142207U (zh) 一种削笔器
CN203713368U (zh) 一种绘画铅笔专用卷笔器
CN202225642U (zh) 新型卷笔刀
CN205890333U (zh) 削笔器
CN212267093U (zh) 一种削笔器
CN203028428U (zh) 多功能化妆笔卷刀
CN204055097U (zh) 一种美术绘画铅笔磨铅盒
CN220428502U (zh) 一种水彩笔笔芯定距切断设备
CN202319637U (zh) 苹果卷笔刀
CN210881436U (zh) 一种军工笔
CN202911365U (zh) 一种木杆全自动铅笔
CN21166294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卷笔刀
CN203460595U (zh) 一种带卷笔刀的笔筒
CN102529535A (zh) 不易卷断铅笔芯的卷笔刀
CN202847267U (zh) 多孔铅笔刀
CN203126312U (zh) 多用双孔卷笔筒
CN203185944U (zh) 一种铅笔磨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