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5406U - 水稻联合耕插机 - Google Patents

水稻联合耕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5406U
CN203015406U CN2012204910661U CN201220491066U CN203015406U CN 203015406 U CN203015406 U CN 203015406U CN 2012204910661 U CN2012204910661 U CN 2012204910661U CN 201220491066 U CN201220491066 U CN 201220491066U CN 203015406 U CN203015406 U CN 203015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rice
transplanting
slurry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910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石
陆明尚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4910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5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5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54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Abstract

一种水稻联合耕插机,由新创的水田耕整机与插秧机合成,其特征:前轴为旋耕牵引辊A,中轴外辊为左右长叶轮B,中轴内辊为表层起浆刀辊C,接表层耙式拖平器D,尾轮E,后置插秧机F。整机含耕整系统、插秧系统、控浪防溅系统、液压系统,防陷控深系统。其创新性:以多功能同步进行的高度缩时性和水田主动防陷新技术,实现一次性过机即优质地同步完成翻土、混肥、碎土、压草、起浆、拖平、插秧,可在季节和劳力极度紧张的夏收抢种环节上比现有机种数倍缩时减劳成倍节能提速,尤其有利于双季稻抢时扩种增产增收,尤其有利于集约化经营创造更高效率效益,适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调整产业劳力结构,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农业的迫切需求。

Description

水稻联合耕插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由现代技术的插秧机与新创的涉水型水田联合耕整机合成的水稻联合耕插机,是一种一次性过机同步完成水稻耕插全部工序的新机种。 
背景技术
以日本领先发展的“高性能插秧机已具世界先进的机械技术水平”(《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手册》杜华平编著);涉水整田机械的小型化发展趋势增强了水田作业的适应性。这标志着主要种植单季稻的发达国家耕、插机械技术的成熟发展。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个双季稻大国,在双季稻区全面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中已显现:现有整田机械与插秧机械分开的作业方式不能满足双季稻夏收抢种需要大幅缩短耕栽环节的要求。其原因,一是现有耕整与栽秧分机的技术配套,从整田至插秧,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反复过机耕耙压草起浆拖平的整田阶段——1至4天的沉淀阶段——最后的过机插秧阶段,这种多阶段多层次的作业务必跨延数日,大片区的耕栽拖时很长。二是现有涉水耕整机械由于欠缺主动的防陷技术而趋于小型化,在泥脚深软的南方双季稻田更成了微型化。这种被动的退让性发展结果是动力小效率低,拖时耗劳。三是插秧机的效率虽高,但整田和沉淀待插却很拖时。这在季节相对宽松的单季稻区,拖时的矛盾虽然并不突出,但也显现沿用现时耕与插分机作业的机种,仍未能全面摆脱水稻涉水耕栽环节历来繁杂、拖时、高耗劳、高成本的制约。可见,十分需要更多盛夏阳光雨水增产增收的双季稻,十分需要耕栽机械具有高度缩时性为核心的高效率,以实现即收即种,最大限度地缩短耕栽环节,增加大田高效生长期。 
为探求一次性过机同步完成耕栽的新机种,业内早有尝试。但多因未具备必要的关键技术,市场仍未见可取代现有耕栽分机的新机种。据查新报告,与本项目一次过机完成耕栽的较为近似的一例机种是:国家专利申请号为CN01107252.0名称为《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是一种“把水稻栽秧、旱作栽秧、假植、播种、浅耕灭草、肥料集中深施等多种农业机械合而为一”,“一种由机架、秧船、秧箱、栽秧、送秧系统、浅耕灭草机械、开沟机械、覆土机械、种子箱和播种系统、肥料箱和施肥系统的多功能联合作业栽秧播种机”。“秧船前面有浅耕灭草地轮或浅耕灭草旋耕机或单列双列圆盘耙,秧船底板下面有齿耙”。该专利设计为众多的综合功能,旱水多套装备。从适用性的发展前景看,其一,该机如是多行作业可能重量较大,而南方双季稻田多,年泡水时间长,泥脚软,田块小,超深田多,更需要简约轻型防陷控深能力特强的涉水机种。其二,该机如涉水作业,一次过机欲最终实现高产需要的浅栽立苗,耕整系统必须具有机过耕作层随即优质形成并即刻稳定的技术特质,且耕作层不成悬浮浆状,方可不经沉淀便浅栽立苗。其三,该机靠重载的秧船横耙拖平并同时栽秧,如水控较深,则浪大浆荡,更不能浅栽立苗;如水控稍浅则壅泥。其四,该机为浅耕灭草,不可能压埋草茬,又缺田面整平达标适秧和控制移泥起浪等保障技术结构,可见,除整田粗放外,栽秧质量也远不如现有的高技术插秧机。耕栽技术低水平、低标准的合成缺乏超越性和市场潜力。其五,可依托集约化规模生产创造更高效率效益的主流机种应是专业性更强的机种,现时适用于分散经营的“一机多能”的机种将逐步退出水稻生产大片基地而边缘化。 
与本机内含的耕整系统——水田联合耕整机同具一次过机完成整田全部工序的接近机种是,专利号为CN200720088547.7的《水田复式耕整机》,“能一次性完成水田耕、耙、滚、戗、平作业,所耕的田平整、泥烂、深浅一致、无杂草漂浮”,但未见报导其具有促成两机合成的如下关键技术:不抛泥飞溅起浪;机过随即稳定;无须经过沉淀即可浅插立苗;防陷控深能力特强。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实施以来,更可见双季稻耕栽机械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单季稻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摆脱现有耕、插分机作业需要反复过机和等待的拖时耗劳,本实用新型以自创的水田联合耕整机新技术,达成了同现有插秧机高技术的有机联合,实现一次性过机即优质地同步完成翻挖、混肥、碎土、压草、表层起浆、表层拖平、插秧等耕栽全部工序,使之比现有机种数倍缩时减劳、成倍节能提速。为突破水田机械“大则陷小则慢”的制约,本实用新型新创了主动防陷系列技术,尤其可抑制双季稻田泥脚“越耕越深”及能耗水耗时耗工耗大量的无谓浪费,保障机械耕栽的高质量低成本。 
本项技术的实施需要改变一些生产的习惯。如夏收稻草应大量转向制菇、制沼、饲料等创收换肥,避免插后突发酵热过度,成肥后回田。这是双季稻夏收夏种必须摆脱劳力特缺季节特紧的极其纠结现状的首要。 
发明内容
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为达成耕整系统与插秧系统的有序连接,实现一次性过机随耕随插的作业,需要解决如下五项技术难点:机过即刻优质地形成合理的耕作层;机过耕作层即刻稳定;无须经过沉淀即可浅插立苗;机过不移泥扒窝,使表层耙式拖平器一次拖过即可平整适秧达标;不起浪,不飞溅,保证已插下未够稳定的秧苗不受冲击。 
2、为实现比现有机种数倍缩时减劳和成倍节能提速,需使多个独立分项技术与功能都及时充分到位,协同支持合成技术。突出问题是:必须以分项技术作业时空的高度压缩支持整机实现以高度缩时性为核心的高效率节省化;必须以分项技术的节能支持整机的提速;必须以分项技术结构的简单化与轻量化支持整机的简约轻小;必须以分项技术在加工软泥过程中同步产生的主动防陷机制,支持整机作业的控深。 
3、需要新创水田机械主动防陷的新技术,使防陷能力能够在已有的轻量化技术基础上得到突破性的提升。本机是多功能合成机种,有偏重偏大和需要较大动力的倾向,为摆脱水田机械历来存在的“大则陷,小则慢”的纠结,避开水田机械功能单一化和微型化发展的消极面,需要新建一种主动的防陷机制,即在加工软泥过程中同步产生防陷机制的新技术。尤其在双季稻区,需要解决机车能够在大量存在的超深软底田实现不触底行进作业的新技术,使泥脚生态得到恢复性的保护,长远解决久已存在的机械超深作业能耗、水耗、时耗、工耗大量的无谓浪费问题。 
4、为保障稳产增产,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耕作层的优质合理和浅插立苗的关键技术。 
5、为解决本机多功能同步进行的复杂操控,需要借鉴或新创液压仿形、液压助力、液压操控技术,实现局部自动化结合人工快速简便、准确到位的操控。 
二、技术方案 
1、应对解决耕插两机合成的上述五项技术难点的技术措施,一是中轴外辊长叶轮B和中 轴内辊表层起浆刀辊C同一轴心线但轴不相连,不同步,叶轮B动力来自左右两叶轮外侧的叶轮链传动箱(6),起浆刀辊C动力来自其居中的起浆刀辊链传动箱(5)。由以上特征所构成的“一轴两辊”技术,既可使叶轮B以行走低速将土垡压细的同时把草茬从泥水中分离压下,又可令表层起浆刀辊C以高速将表层打成细粒为主的适秧浆层,在同一时相中同步完成了复杂的碎土、压草、表层起浆三项作业。这是现有机械务必反复过机才能完成的。“一轴两辊”与前轴旋耕牵引辊A合成的“两轴三辊”技术结构,可在一次过机中同步完成翻挖、碎土、压草、表层起浆多项更为复杂的作业。 
二是“两轴三辊”与紧接其后的表层耙式拖平器D合成整机耕整系统,可一次性过机同步完成翻挖、碎土、压草、表层起浆、表层拖平刮细等更为复杂的多层次作业,机过即可形成合理的优质耕作层:以细块为主体,上为以细粒为主、表面平整无垡适秧。 
三是将机车作业实际行走速度设计为2.0-2.7千米/时的低速,旋耕牵引辊A设计为3-4米/秒的较低线速,比现有旋耕机打浆需要的10米/秒左右降低2-3倍,可基本消除旋耕的移泥扒窝和起浪飞溅倾向;以叶轮B的叶片(8)朝前张开的时相,及其内的起浆刀辊C高速打浆形成的局部负压,吸纳旋耕后抛余浪;以低速旋耕的后拨动作消除机车前进的向前推浪;以叶轮端盖(9)和长叶片(8)的造型完全封堵打浆的飞溅和起浪;把靠两边的旋耕刀(1)安装为内翻,减少侧涌浪;拖平杆的外段低平,让面水易漫顶滑过,不甚拨浪;以左右水平浮块(13)拦挡后拖平杆(17)向外拨浆的侧涌余浪。以上技术,使整机实现基本无浪无溅无抛泥的“静工作”,即使在机车掉头对开时,刚插下未够稳的秧苗也不会受浪冲倒。经旋耕辊A和叶轮B加工成块径多为5厘米左右的小土垡,可随机稳定,细粒为主的面层也跟随附着不再流动,且表面以细粒为主不成悬浮浆,可实现随耕随浅插立苗。由于表水浆度低,日后的少量沉淀填入表层细粒间隙,并不加大栽深。 
2、实现比现有机种数倍缩时减劳的技术措施的总体描述。本机能够在同一时相中全部完成耕插工序,有赖于如下分项技术高度的缩时性和可靠性:依靠整机关键技术“一轴两辊”的结构特征,使之可用作业行走速度在极短的时相内同步完成碎土、压草、表层打浆三项动作复杂难度很大的工序。表层耙式拖平器可在1秒和1米的极其短小的时空内完成内拨、外拨、拖平、刮细;整机作业流程不到2米和2.2秒即可优质地完成翻挖、混肥、碎土、压草、表层起浆、表层拖平、分行插秧。整机较多采用“一部件多功能”的结构,如“两轴三辊”不但同步完成翻挖碎土压草和表层打浆,且通过加强牵引和防陷控深,大大提高整机缩时减劳的性能。又如叶轮B在行走中除承重、控速外,同时完成混肥、碎土、压草、吸浪、挡溅、限制打浆于表层等多项工作,保障缩时减劳。现有机种完成田块耕插务必反复多次过机、跨延多日;而本机以2.2-2.7千米/时的作业速度和1.2米的耕幅,实现每亩20分钟左右的一次性过机当即全部完成耕插,必然可比之数倍缩时减劳。 
3、实现比现有机种成倍地节能提速技术措施的总体描述。 
旋耕牵引辊A只切块不打浆,表层起浆辊C只局部少量打浆,比传统机种的全深度打浆可成倍节能; 
将中轴外辊叶轮B设计为与耕幅同宽,兼具压草、碎土功能,可将传统叶轮行走对软泥的无序甚至有害切挖的无谓能耗,变为有用功耗; 
以防陷新技术严控耕深,使本机在南方大量存在的超深田作业时避免更大的无谓能耗。 
以上节能,除能以较低的额定功率和燃油耗实现一次性过机的综合功能外,同时避免了 重复过机在泥水中多次行走的重复无谓能耗,达到叠加的节能目的。 
根据功率、速度、扭力的关系,以上多个分项实现的成倍节能省力,已在实用中促成了本机的成倍提速。 
4、强化防陷控深的技术措施,是在轻量化措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新创主动防陷的系列技术。 
为减小下陷倾向,大幅降低对地压强的技术措施是减重的同时增大接地面。一是尽量采用一部件多功能的设计,大大简约了结构。例如,将叶轮B设计为兼具承重、控速、碎土、压草、控浪、挡溅和限制打浆量的多功能工作叶轮;以已有机件组合成控浪挡溅结构。二是尽量简约了技术流程,以减少机件。三是使用高材质减小机件体积和重量,使用轻型发动机,使整机质量控至450千克。与此同时将叶轮B设计为125厘米长与耕幅同宽,使本项多功能机对地压强大大小于规模类同的单功能的插秧机和手扶拖拉机。 
为在加工带水软土动作中产生和强化一种主动的防陷机制,严控超深作业,本机自创的主动防陷新技术是:其一,叶片(8)的压土面安装为与叶轮端盖(9)外圆成50度的圆切角,可获得理想的行进间向上反作用的支承力;其二,装置叶轮边突齿(7),可使本机在泥脚超深未过25厘米左右超深不大的田况下,加强行走尤其转弯时的防滑防陷,保护泥脚;其三,配备叶轮和尾轮双向防陷叶片。其四,将传统旋耕机的刀尾面积加大,入土角稍变后仰,或改为耙压式刀具,使之在切挖水田软土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平牵引力和向上反作用力,凭借牵引的增强,增大叶轮和旋耕刀每次抓地幅度和附着力,遏制打滑系数(指理论速度/实际速度的比值)的上升。较大的手扶拖拉机和乘坐式插秧机,由于缺乏主动的防陷技术,在泡够的超深田块作业易于压破硬层触底,打滑系数一旦达到1.7-1.8时,叶轮扭力已经从水平牵引加速转为向下深挖。而本机在同样的田况下却较易将打滑系数控制在1.3-1.4以下,实现不触底顺畅行进作业。旋耕机的上述改变必然增加一些阻力和能耗,但实用证明面对软土的这种能耗增加很小,却可获得防陷控深带来的多倍的节能效果。以上技术措施新开和丰富了涉水机械防陷控深的技术,开创了船式机种以外不触底作业行进的新技术。由于船式机种不能有效地控浪防壅,不宜于联合耕栽机械的发挥。本实用新型以上新创的主动防陷技术应是大量双季稻田和部分单季稻田避免进一步深挖和逐年修复底板的一项重大新技术措施,可避免以往超深作业的能耗、水耗、工耗、时耗巨大的无谓浪费。 
5、为达到局部自动化和快速准确到位的人工操控,实现作业动作协调的时空配合,需要应用和/或适用性改进应用插秧器配套的液压仿形系统,旋耕液压控深系统,转弯调头尾轮液压马达助推与防陷系统,方向机液压助力连带转向离合液压程控系统,液压调控拨浆杆浮力气囊。 
本项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一次性过机优质地同步完成水稻耕插全部工序,比现有机种数倍地缩时减劳,成倍地节能提速;为多功能同步进行的较大机种增加了主动防陷新方案、新技术。其综合效益是:特别支持双季稻的抢时扩种增产增收和大规模恢复双季稻种植面积;特别支持集约化规模经营创造更高效率效益;有力支持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提高,在粮产机械化贡献率上缩小水田与早地的差距;可在农业用工极度紧张的夏收夏种环节上数倍地缩时减劳,大量地解放劳力,十分有利于产业劳力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该机成倍地节能减排、节水保水、防陷控深、保护水田泥脚生态等,均有利于稻区建设环保型节约型农业, 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双季稻区可有更为突出的贡献。该机可视为具有现代高技术插秧机功能的升级性拓展,有可能以领先的优势形成大产业,领跑水稻耕机栽机械的出口创汇。 
附图说明
图1是整机结构和原理示意侧视图 
图2是整机结构和原理示意俯视图 
图3是“两轴三辊”涉水作业流程和耕作层图示 
图中A前轴旋耕牵引辊,B中轴外辊长叶轮,C中轴内辊表层起浆刀辊,D表层耙式拖平器,E后轴尾轮,F插秧器,M发动机,N变速箱,1旋耕刀具,2旋耕链传动箱,3旋耕器起落调节液压油缸,4叶轮横传动臂,5起浆刀辊链传动箱,6叶轮链传动箱,7叶轮边突齿,8叶轮长叶片,9叶轮端盖,10辅助承重与漏耕带压草碎土被动小叶轮,11前拨浆拖平杆,12插秧系统与主机连接纵向转轴,13左右水平浮块组合,14高速相映流量控制阀,15倾斜传感器,16横向水平调控液压装置,17后拨浆拖平杆,18插秧器起落菱形框架对角液压油缸,19尾轮液压马达,20外侧辅助浮块,21内侧辅助浮块,22辅助浮块压深调节螺杆,23插秧机起落菱形框架,24插秧机动力减速传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在图1、图2中,前轴旋耕牵引辊A的实施例,与现有手扶拖拉机水田使用的同类中传动式旋耕机有如下不同的特征:一是其链传动箱(2)的上链轮轴与变速箱N内的最前轴同为一轴,上链轮在该轴上,链传动箱(2)与变速箱N成可绕该轴转动的动力连接,链传动箱(2)下安装旋耕器起落调节液压油缸(3),可令旋耕辊A起落和定位,或调节耕深,或升起掉头,或升起削埂跨越,或作辅助牵引和支撑帮助叶轮越沟和脱离坑陷等。二是旋耕牵引器设计为低转速线速,只翻挖不打浆,可大量节能,并使耕作层主体不成悬浮浆,大大减小移泥扒窝和起浪倾向,旋耕的低速还可相对增加切挖软泥过程中的附着力,有利于增加牵引效果。三是旋耕刀(1)比现有水旱两用旋耕弯刀的尾部稍为加宽和入土角的后仰角稍微加大,都会加强牵引效果和支承力,利于保持前行速度,有效地防止打滑系数增大至加剧向下深挖。四是除设两个低速工作档外,增设一个线速与机车作业行走速度相仿的行走档,备在上层支承较差时作浅入土使用,全方位加大牵引,减少下陷倾向或帮助陷车自救。此外,为减少起浪因素,外侧旋耕刀(1)安装为内翻,限制侧涌浪;旋耕器A安装在前,其刀具正转的后扒泥水动作,正好消除机车向前的推浪。 
2、在图1、图2、图3中,由中轴外层辊的长叶轮B和内层辊的表层起浆刀辊C组成的“一轴两辊”结构特征是:中轴外层辊B被起浆刀辊的链传动箱(5)中分为左右两半对称的长叶轮,分别通过左右叶轮B外端的叶轮链传动箱(6)及叶轮横传动臂(4)在变速箱N两侧固接,并在变速箱N内分别经左右转向离合爪连接变速后的动力,左右两长叶轮B各由12片长叶片(8)与两个圆形端盖(9)固焊成辊。起浆刀辊链传动箱(5)居中,将起浆刀辊C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置于左右两半长叶轮B内,与叶轮同一轴心线但轴不相连、不同步。 链传动箱(5)上与变速箱N的底面固接,其上链轮在变速箱N内的轴上,起浆刀辊C的左右两半轴上各错开、对称地安装5组朝正转动方向呈“人”字形后掠的打浆刀,旋转时不缠草,刀具旋转与叶片(8)的最近点为0.7厘米。由于B、C两辊同心不连轴,不同步的结构特征,使以上一轴两辊既可由叶轮B在承重慢行中进行碎土的同时,将草茬从泥水中分离压下,又可令表层起浆刀辊C以高转速实施少量的表浅打浆,并以叶片(8)的高度和旋耕深度的调节,实现表层少打浆的控制,由于打浆时草茬正被叶片(8)压住,不易泛起,少数上拖的长草也被打浆刀高速切碎大部分顺势带入土中。上述过程可见,“一轴两辊”可用高效节能的方式,优质地同步完成碎土、压草、表层起浆三项重要工序。 
3、在图1、图2、图3中,由前轴旋耕辊A、中轴外层辊长叶轮B和内辊表层起浆刀辊C组成的“两轴三辊”的实施例:其结构特征,能使翻挖、碎土、压草、起浆在很短小的时空内充分到位、有序连接。能以省时节能的新技术营造出较之传统整田标准更为合理的新型耕作层:整体多为块径5厘米左右的细块,上表是粒径为1厘米以下的细粒为主的表面适秧浆层,草茬埋下。其合理性在于:一是机过细块层即可随遇稳定,多为细粒的表浆附着细块层也随即稳定,为随耕随浅插立苗提供了可能;二是利于保水涵肥防草害;三是比现有机械和畜力耕整的整体成浆的优越还在于不过度耕作,保护水田良好土质结构;四是细块、细粒组成的耕作层前期可保持疏松,利于水、肥运作,在表水干耗后,可缓解泥土毛细管的加速蒸发干裂;五是耕作层的主体加工为细块,既可成为节能省工型的耕作层,又可保障高产。 
4、在图1、图2中,表层耙式拖平器D的实施例。其特征和原理、功能,一是前拨浆拖平杆(11)朝前呈向内拨浆的倒八字形,后拨浆拖平杆(17)呈向外拨浆的人字形,可增加前后和左右走浆行程进行纵横拖平,比横杆拖平效果优越。二是前后杆(11)(17)平连为一体,纵横跨度较大,利于向前平动,拨浆杆均斜向前,比横杆拖平更有利于抹平波形田面。三是前后杆(11)(17)下均立装有扁钢形、稍斜向前、朝前带弧形的短排齿,不挂草,在将突出的一些泥块压下刮细并入表层的同时,也将一些切断的草段滑压入浆下。四是拖平杆为密封的金属薄方通,截面为8×8厘米,各拨浆杆中段的上面有可调的配重块,后面贴装以液压调控气压的气囊,可随机将拖平杆浮力调节为对泥面的压力适度。由于作业过程基本不跑浪,使半浮状态的拖平器既可利用水平和浮力达到高处多刮、低处多填的目的,有助大面找平,又利于局部拖平。五是拨浆拖平杆(11)(17)外段23厘米的高度降为2厘米,使其拨浆时少拨水,减小起浪因素。六是拖平器D的整体,可在定位架内最低限位以上自由升降,随机适应耕深和泥脚变化。由于“两轴三辊”的作业过程中不扒窝移泥,使后续的表层耙式拖平器D一次拖过即能营造出表面平整无垡的适秧浆层。 
5、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插秧机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全套移植应用四轮乘坐式四行插秧插秧机的插秧部件及液压仿形平衡相关技术结构,动力从变速箱4轴端以蜗杆减速传动至插秧机,在纵向转轴(12)处连接。 
方式二:只直接应用现有插秧机通用的插植、移箱装置和株距苗数控制装置,液压仿形平衡装备另作如下适用性的配套安装使用:其一,插秧器通过其起落菱形框架(23)与整机的主体在纵转轴(12)处连接,菱形框架呈12边6面的笼形,两侧面四角以转动轴连接使其成为可变菱形,其余4面固为不变的方形,前四边随纵转轴(12)转动在同一近垂直的平面上,菱形框架对角液压油缸(18)两端连接于菱形框架前上横杆和后下横杆的中点,左右水平浮块(13)定位于前后拖平杆(11)和(17)之间的两侧边,可在定位处上下自由浮动, 左右水平浮块以横杆固接为一体,在该横杆正中处设置的高速相映流量控制阀(14),以液压管连通调控插秧机起落菱形框架(23)的对角液压油缸(18),通过(14)(18)的自动调控,使插植部与田面的间距始终保持稳定。其二,两侧倾斜传感器(15)联动横向水平调控液压装置(16),安装于插秧机起落菱形框架(23)的前下杆一端,可使菱形框架绕纵向转轴(12)转动,实施插植部的左右调平。由于两叶轮较长且接地面大,正常情况下左右倾斜很小,故横向水平多为微调,插深均衡度高。其三,外侧辅助浮块(20)和内侧辅助浮块(21)连接插秧机架,可通过调整辅助浮块深度调节螺杆(22),使其在深田行进中获得一定的辅助支撑,帮助稳定插秧器与田面的间距。 
6、不同田况下充分发挥本机优势的操作。 
其一,在水利田路泥脚较好和集约规模生产条件下,本机可充分发挥所设计的每小时过机面积4-5亩的操作效率,除去装秧、移田和意外耗时,每小时可实际完成3-4亩。按每台机管100亩的配置,一人一机可在4天内完成全部耕插;两人一机的突击性抢时作业则可在2-3天完成,使即收即种的最紧凑衔接成为可能。以20万亩的双季稻大县为例,仅需2000台机2000-4000名机手,即可担当机械耕栽主力,按每亩两季共产1吨计,可满足40万人的粮食。需要的精壮劳力仅占供粮区域人口的0.5-1.0%。双季稻的夏收夏种历来是我国农时用工的最高峰,是季节与劳力最为紧张纠结的“双抢大忙”,本机大量投入既可抢时扩种增产增收,又可大量解放劳力,大大缓解水稻生产极其艰辛的问题。 
其二,困难田况下,充分发挥本机防陷控深和水田适应性特好优势的操作方式如下。 
双季稻田常见的困难田况是:泥脚较深底较软的田块特多,夏收提前数天排干后往往上硬下软,收后泡水数天下已泡烂上仍较硬。较重的手扶拖拉机很易压破硬层触底,造成硬层高位顶挡叶轮,而泥脚支承和附着力差,形成边打滑边推进边挖深泥脚的被动。这是水田机耕历来存在的“越耕越深,越深越挖”的重要成因。本机则可依托其技术特质,采取如下多种操作方式,获得前所不能的效果。 
遇硬层较厚而泥脚深软的田块,可选择在硬层上浅作早作,最好改用传统旋耕弯刀,虽因上层未能充分泡软而能耗加大,但可抢时完成,以保护和逐年改善泥脚,短期和长期效率效益都反而高出。 
遇大量存在的上层硬度较差的深软田块,应插上防陷叶片,调慢旋耕,以充分利用硬层增加牵引力和行进间向上反作用的支承力,适度调浅旋耕以保留硬层一定厚度和承载力,在整机后部出现拖坠时,启动尾轮液压马达,通过尾轮防陷叶片增加后部牵引和防陷,在掉头转弯时也可启动尾轮液压马达,既可与长半径帮推助转,又可防止叶轮单边驱动时往往产生的深挖泥脚,保障顺畅行进作业。一旦压破硬层深陷,形成硬层高位顶挡叶轮前进的不利,应即启动进一步自救程序,安装备用的叶轮杠杆慢速脱离坑陷,重回硬层上作业。 
遇夏收不排干的超深田,可改用耙压式旋耕刀具,旋耕调成慢档或行走档,插上防陷叶片,驱动尾轮液压马达(19),总体增加行进间的向上举力和牵引力,必要时拆除打浆刀具,减少载秧量,可对仍有一定硬度的深田实施不触底的行进作业。 
底不深,夏收不排干或泥已充分泡烂的田,应将旋耕调慢调浅、停或拆打浆刀、调轻拖平器、面水控浅,以避免耕作层成悬浮水浆,保障浅插立苗。这种田况下效率最高。 
不规整田块,必须预先过机进行插或不插的补缺,预留好最后绕田补地头路线和出口。必要时以微耕机和人工插、抛秧补缺。 

Claims (6)

1.一种水稻联合耕插机,由耕整与插秧两种机械合成,其特征是:前轴为旋耕牵引辊A;中轴的外层辊为长叶轮B;中轴的内层辊为表层起浆刀辊C;紧接是表层耙式拖平器D;后轴为尾轮E;后置四行插秧机F,A、B、C辊和插秧机F分别与变速箱N动力连接,由以上部件组构成耕整系统、插秧系统、控浪防溅系统、防陷控深系统,并设置相应的液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联合耕插机,其特征是耕整系统为如下结构:旋耕牵引辊A的链传动箱(2)居中,其上链轮轴与变速箱N内的最前轴同为一轴,链传动箱(2)与变速箱N成可绕该轴转动的动力连接;中轴外辊被起浆刀辊链传动箱(5)中分为左右两半对称的长叶轮B,分别通过左右叶轮B外端的叶轮链传动箱(6)及叶轮横传动臂(4)在变速箱N两侧固接,并在变速箱N内分别经左右转向离合爪连接变速后的动力,左右两长叶轮B各由12片长叶片(8)与两个圆形端盖(9)固焊成辊,长叶片(8)左右横向为长度,将其宽度按三七开纵压折成130度角,分为大小两面,令小面与心轴在同一平面,大面呈向前下压土状;中轴内层辊为表层起浆刀辊C,被其链传动箱(5)分为左右两半轴,完全置于左右两半长叶轮B内,与叶轮B同一轴心线但不连轴、不同步,起浆刀辊链传动箱(5)居中,上与变速箱N的底面固接,其上链轮在变速箱N内,下链轮在起浆刀辊C轴上,刀辊C的两半轴上各均匀错开对称地安装5组朝正转动方向呈人字形后掠的打浆刀,旋转时与叶片(8)有0.7厘米间距;表层耙式拖平器平连为一体,悬挂于机架下,中轴后,尾轮前,可在其定位架内的最低限位以上自由升降,其拨浆拖平杆(11)(17)为轻薄型金属方通密封杆,截面为8厘米×8厘米,杆的中段上面均装置可调的配重,后面贴装液压——气压调节的气囊,前杆(11)朝前呈向内拨浆的反“八”字形,后杆(17)呈向外拨浆的“人”字形,拨浆拖平杆(11)(17)外段23厘米的高度降为2厘米,拨浆不拨水,拖平杆下均立装有稍斜向前的扁形短排齿,齿向前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联合耕插机,其特征是插秧系统为如下结构:可有两种形式,其一,插秧系统另成一体,直接移植应用现有乘坐式四行插秧机的插秧及液压仿形平衡全套装备,与耕整系统在纵转轴(12)处连接,动力从变速箱4轴端以蜗杆减速传动至插秧机;其二,插秧系统另成一体,只直接移植应用插植、移箱和株距、苗数的调控技术装置,液压仿形平衡装备另作如下适用性的配套安装使用:插秧器通过其起落菱形框架(23)与整机的主体在纵转轴(12)处连接,菱形框架呈12边6面的笼形,两侧面的四角以转动轴连接使其成为可变菱形,其余4面固为方形,对角液压油缸(18)两端连接于菱形框架前上横杆和后下横杆的中点,左右水平浮块(13)定位于前后拖平杆(11)和(17)之间的两侧边,可在定位处上下自由浮动,左右水平浮块以横杆固接为一体,在该横杆正中处设置的高速相映流量控制阀(14),以液压管连通调控插秧机起落菱形框架(23)的对角液压油缸(18),左右横向倾斜传感器(15)联动横向水平调控液压装置(16),安装于插秧机起落菱形框架(23)的前下杆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联合耕插机,其特征是控浪防溅系统为如下结构:以旋耕牵引辊A正转的向后拨水动作完全抵消机车前进的推浪,以中轴B、C辊拦挡吸纳旋耕牵引辊A后抛的较小余浪;以叶轮B的端盖(9)和叶片(8)封闭打浆侧涌浪和飞溅;旋耕牵引辊A靠两侧的旋耕弯刀(1)安装为内翻,减小侧涌浪;以水平浮块(13)限制过大的向外拨浆侧涌余浪;拖平杆(11)(17)的外段低平使之不甚向外拨浪,此外,设计上已通过减小车速和旋耕转速,也起到了减控移泥扒窝飞溅起浪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联合耕插机,其特征是液压系统为如下结构:旋耕传动 箱(2)下设置旋耕器起落调节液压油缸(3);尾轮E连轴安装液压马达(17);方向机设液压助力转向和转向自动离合的程控液压装置;插秧器配用连带的液压仿形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联合耕插机,其特征是防陷控深系统为如下结构:整机质量为450千克,两叶轮总长125厘米与耕幅同宽,叶轮叶片(8)的压土面与端盖外圆成50度的圆切角,每个叶片(8)外侧均有叶轮边突齿(7),比叶轮突出6厘米,齿宽9厘米,其内预留有双向防陷叶片的圆筒形横轴孔,外侧辅助浮块(20)和内侧辅助浮块(21)以浮块深度调节螺杆(22)连接插秧机架,辅助承重与压草碎土被动小叶轮(10)置于发动机下,旋耕牵引辊A增强防陷的结构特征一是大幅降低了转速线速,增设一个线速与作业车速相仿的行走档,二是将传统旋耕弯刀尾扩宽,入土角后仰稍微增大。 
CN2012204910661U 2012-09-25 2012-09-25 水稻联合耕插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5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10661U CN203015406U (zh) 2012-09-25 2012-09-25 水稻联合耕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10661U CN203015406U (zh) 2012-09-25 2012-09-25 水稻联合耕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5406U true CN203015406U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3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9106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5406U (zh) 2012-09-25 2012-09-25 水稻联合耕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540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904A (zh) * 2016-12-14 2017-02-15 郑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水田施肥机
CN107371416A (zh) * 2017-09-04 2017-11-24 黄忠超 一种复式整地机
CN109121691A (zh) * 2018-11-02 2019-01-04 洛阳福格森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获机玉米须分离机构
CN109479464A (zh) * 2018-12-03 2019-03-19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钵苗机插的水稻机械栽插方法
CN111742631A (zh) * 2020-08-13 2020-10-09 江西赣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旋耕机挡泥板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5904A (zh) * 2016-12-14 2017-02-15 郑州游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业用水田施肥机
CN107371416A (zh) * 2017-09-04 2017-11-24 黄忠超 一种复式整地机
CN109121691A (zh) * 2018-11-02 2019-01-04 洛阳福格森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获机玉米须分离机构
CN109479464A (zh) * 2018-12-03 2019-03-19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钵苗机插的水稻机械栽插方法
CN111742631A (zh) * 2020-08-13 2020-10-09 江西赣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旋耕机挡泥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537B (zh) 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
CN102273335B (zh) 淤泥质滨海盐土的治理与利用方法
CN102326503B (zh) 滨海重盐碱地柽柳直接扦插成林的方法
CN101558718B (zh) 一种改良板结性退化草地的方法及专用弹齿式松土机
CN102246676B (zh) 水稻粉垄栽培方法
CN203015406U (zh) 水稻联合耕插机
CN105052289B (zh) 一种盐碱稻田洗盐排盐方法
CN204377363U (zh) 一种果园秸秆与表层土壤双层覆盖机
CN202285502U (zh) 一种侧向开沟的旋耕机
CN104365198B (zh) 一种清茬机构及水稻破茬免耕旱穴直播机
CN110839356B (zh) 一种无耕轴粉垄耕具
CN201797724U (zh) 一种适合盐碱地的棉花沟播覆膜机
CN106068754B (zh) 粉砂淤泥质滨海潮滩植被恢复的方法
CN205357001U (zh) 一种旋耕起垄覆膜复式作业机
CN107409877A (zh) 一种水稻钵苗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CN104798658B (zh) 石漠化地区珍贵树种柚木的育苗造林方法
CN202068718U (zh) 耕地深松犁
CN108566861A (zh) 吴茱萸的栽培方法
CN205142810U (zh) 一种秸秆覆盖起垄播种机
CN204741677U (zh) 新型弯曲式深松犁
CN202085457U (zh) Dgz-24涉水型水稻联合耕种机
CN102246652A (zh) 一种玉米沟台互换种植方法
CN213522996U (zh) 一种薯类种植粉垄耕作整地联合作业机
CN211090528U (zh) 一种无耕轴粉垄耕具
CN107509505A (zh) 一种浅生山药种植方法及专用起垄压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