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2310U -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2310U
CN203012310U CN 201320018590 CN201320018590U CN203012310U CN 203012310 U CN203012310 U CN 203012310U CN 201320018590 CN201320018590 CN 201320018590 CN 201320018590 U CN201320018590 U CN 201320018590U CN 203012310 U CN203012310 U CN 203012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agnetic pole
display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185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坤
张智钦
高永益
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185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2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2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23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控制显示球的旋转角度,提高显示球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丰富的彩色画面显示,以及减小显示装置的功耗。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显示球,所述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

Description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电泳显示技术由于结合了普通纸张和电子显示器的优点,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电子显示技术之一。
目前,利用电泳显示技术的电子纸由于具有功耗低、视角广及可弯曲等优点,因此,利用电泳技术的电子纸使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电泳显示技术主要有微粒子反射式显示方法和显示球旋转显示方法。现有技术中,利用磁场来实现显示球旋转的方法,每次只能通过对显示球上的一个磁子进行作用来旋转显示球,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中,第一磁极120产生的磁场通过每次对显示球13的一个磁子130进行作用,以旋转显示球13。
然而,这种旋转显示球的方法,由于每次只能对显示球的一个磁子进行作用,因此,存在旋转角度小、旋转速度慢等缺点,难以实现色彩丰富的画面显示和比较快速的画面切换,若需达到较快的旋转速度,则需提高磁极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大了显示装置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能够控制显示球的旋转角度,提高显示球的旋转速度,从而实现丰富的彩色画面显示,以及减小显示装置的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
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
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显示球,所述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
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
一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所构成的一个空腔对应于一个显示球。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大于所述显示球的半径。
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半球体,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半球体。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极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为电磁极;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极为电磁极。
所述第一磁极的数量大于1个,所述第一磁极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表面均匀分布;和/或,所述第二磁极的数量大于1个,所述第二磁极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均匀分布。
所述显示球为彩色旋转球。
所述显示球两极的磁子的磁性互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设置于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设置于空腔内的显示球,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以及设置于空腔与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通过该方案,由于在电泳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基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以及在每个第一凹槽和每个第二凹槽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因此,在显示面板显示时,显示球两极的磁子同时受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从而可控制显示球的旋转角度,提高显示球的旋转速度,进而实现丰富的彩色画面显示,以及减小显示装置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九;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十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外”只是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不作为限定用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
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
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显示球,所述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
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1,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11,设置于第一基板10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12,设置于第一凹槽12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120,设置于第二基板11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14,设置于第二凹槽14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140,其中,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4之间形成有空腔15,设置于空腔15内的显示球13,显示球13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130,设置于空腔15与显示球13之间的电泳液,其中,显示球13的两极定义为显示球13的直径的两个端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12的数量和第二凹槽14的数量需根据显示球13的实际数量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优选地,一个第一凹槽12与一个第二凹槽14所构成的一个空腔15对应于一个显示球13。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2和/或第二凹槽14的深度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显示球13的半径。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4的深度均大于显示球13的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凹槽12和/或第二凹槽14的深度等于显示球13的半径,则这种情况要求显示球13与第一凹槽12和/或第二凹槽14的接触面是光滑、无摩擦的。
特别的,由于显示球13设置于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4形成的空腔15内,因此,为了显示球13能更好地、稳定地旋转,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4的深度不能同时小于显示球13的半径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在制造第一凹槽12时,第一凹槽12可以与第一基板10一次成型制成,或可以单独制成第一凹槽12后,再将第一凹槽12固定在第一基板10的内侧;在制备第二凹槽14时,第二凹槽14可以与第二基板11一次成型制成,或可以单独制成第二凹槽14后,再将第二凹槽14固定在第二基板11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第一凹槽12在第一基板10上的固定方式,以及将第二凹槽14在第二基板11上的固定方式,可以为使用胶带粘贴,也可以为其他任意满足要求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磁极120可以突出于第一凹槽12的内表面;如图4所示,第一磁极120也可以嵌于第一凹槽12的内表面;如图5所示,第一磁极120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凹槽12的内表面以下。同样的,第二磁极140可以突出于第二凹槽14的内表面;也可以嵌于第二凹槽14的内表面;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凹槽14的内表面以下,第二磁极140设置于第二凹槽14内表面的方式与第一磁极120设置于第一凹槽12内表面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特别地,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可以分别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组合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磁子130可以突出于显示球13的表面;如图7所示,磁子130也可以嵌于显示球13的表面;如图8所示,磁子130还可以设置于显示球13的表面以下;磁子130还可以设置为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4之间形成有空腔15,显示球13设置于空腔15内,即显示球13容纳于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4所形成的空腔15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若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相对设置后,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全部为不接触的状态,则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形成的空腔15的个数为一个;如图10所示,若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相对设置后,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全部为接触的状态,则多个第一凹槽12与多个第二凹槽14形成的空腔15的个数为多个。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2和/或第二凹槽14的材料可以为透明塑料,还可以为玻璃、石英等其他任意满足要求的透明材料,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4均为透明材料,则可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还可实现双面显示。
进一步地,磁子130的材料可以为铁、钴、镍等其他任意满足设计要求的导体,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优选地,第一凹槽12的形状可以为半球体,和/或第二凹槽14的形状也可以为半球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12及第二凹槽14的形状也可以为长方体等任意满足设计要求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同时,第一凹槽12的形状和第二凹槽14的形状可以同时为半球体或长方体;或者第一凹槽12为半球体,第二凹槽14为长方体;或者第一凹槽12为长方体,第二凹槽14为半球体,也就是说,第一凹槽12的形状与第二凹槽14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120与至少一个第二磁极140相对于显示球13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极120的数量与第二磁极140的数量分别可以为大于等于1个,以使得磁极之间能形成磁场。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120为电磁极;至少一个第二磁极140为电磁极。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极即为带有电荷的磁极,第一磁极120为电磁极,该电磁极可由第一基板10上设置的信号线连接至驱动装置的信号源,以使得驱动装置为电磁极提供电荷;同样的,第二磁极140也为电磁极,该电磁极可由第二基板11上设置的信号线连接至驱动装置的信号源,以使得驱动装置为电磁极提供电荷,这样,在电泳显示面板显示时,驱动装置的信号源为对应的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提供电荷,以使得磁极之间形成磁场,该磁场的磁场作用力通过对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130的转动力矩,控制显示球13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画面显示。
优选地,若第一磁极120的数量为大于1个,则第一磁极120在第一凹槽12的内表面均匀分布;相应的,若第二磁极140的数量为大于1个,则第二磁极140在第二凹槽14的内表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显示球13为彩色旋转球。
示例性的,显示球13可以为表面形成有全彩色系的可旋转球,当显示球13通过旋转使得某一种颜色对准人眼时,人眼即可观看到该颜色的显示画面;显示球13还可以为表面形成有三基色中某一种颜色的可旋转球,也就是说,连续三个显示球13分别设置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这三个形成有三基色的显示球组成一个整体,通过显示球旋转角度及显示亮度的控制,可使这三个形成有三基色的显示球13显示出不同色彩的显示画面,从而实现全彩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旋转显示球来显示不同的颜色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彩色旋转球的概念为显示球实现彩色显示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控制显示球进行旋转,才能使得电泳显示面板实现彩色显示。
优选地,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130的磁性互异。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球13两极设置的磁子130的磁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当然,为了更好的实现显示球13的旋转,也就是说,只要有较小的磁场力作用于显示球13,显示球13则可旋转,显示球13两极设置的磁子130的磁性可以设置为不同的磁性,从而实现较快的显示球13的旋转速度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颜色的转换速度,进而提供快速切换显示画面的显示技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1,如图11所示,在非显示状态时,显示球可在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4内处于任意的旋转状态。在显示状态时,由驱动装置的信号源分别给对应的第一凹槽12内表面的第一磁极120和第二凹槽14内表面的第二磁极140电信号,使得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场作用力通过对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130进行作用,从而控制显示球13的旋转。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可通过预先设置,使显示球13处于某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显示球13显示为某一种颜色,然后可计算出显示球13从当前显示颜色旋转到预期显示颜色所需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从而通过驱动装置的信号源分别向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提供电信号,进而通过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产生的磁场控制显示球13进行旋转,由于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分别受到了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即显示球13两极均受到了磁场作用力,因此,显示球13可快速的旋转到预期的状态,从而显示出预期的颜色。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假设为显示球13的预设状态,同时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130的磁性互异,若显示球13需旋转到如图12所示的目标状态,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130分别对应相应的第一磁极120和第二磁极140。若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分别以b和a表示,第一凹槽12内表面的第一磁极120和第二凹槽14内表面的第二磁极140分别以B和A表示,则显示球13旋转的目标状态为A和a对应,同时B和b对应。驱动装置的信号源通过分别为相应的第一磁极B和第二磁极A提供与磁子b和a所带电荷相反的电信号,即若b带负电荷,则驱动装置的信号源为相应的第一磁极B提供正电荷;相反的,若a带正电荷,则驱动装置的信号源为相应的第二磁极A提供负电荷,这样,显示球13两极的磁子a和b分别受到方向相反的磁场作用力,该作用力同时作用于显示球13上,以使得显示球13在这两个相反作用力力矩的作用下在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4内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显示球的两极设置磁子,同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内侧分别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当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产生磁场时,处于该磁场中的显示球两极上的磁子同时受到该磁场的作用力,从而显示球立刻进行旋转以显示出相应的颜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面板,通过较小的磁场强度即可实现显示球的旋转,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功耗,实现了较快的颜色转换速度,提供了快速切换显示画面的显示技术。
特别的,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电泳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的其他部件均为透明材料制备,电泳显示装置还可实现双面彩色显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设置于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设置于空腔内的显示球,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以及设置于空腔与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通过该方案,由于在电泳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二基板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以及在每个第一凹槽和每个第二凹槽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因此,在显示面板显示时,显示球两极的磁子同时受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从而可控制显示球的旋转角度,提高显示球的旋转速度,进而实现丰富的彩色画面显示,以及减小显示装置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中,电泳显示面板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电泳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主要为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提供电信号,从而使得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可产生磁场,并控制显示球进行旋转。其中,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泳显示面板的组成部分即设置于电泳显示面板内,驱动装置也可以独立于电泳显示面板即设置于电泳显示面板外,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泳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并利用电泳显示技术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内侧的多个第二凹槽;
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表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磁极,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空腔;
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显示球,所述显示球的两极各设置有一个磁子;
设置于所述空腔与所述显示球之间的电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一凹槽与一个第二凹槽所构成的一个空腔对应于一个显示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大于所述显示球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半球体,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半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极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磁极为电磁极;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磁极为电磁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的数量大于1个,所述第一磁极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表面均匀分布;和/或,所述第二磁极的数量大于1个,所述第二磁极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球为彩色旋转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球两极的磁子的磁性互异。
10.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泳显示面板。
CN 201320018590 2013-01-14 2013-01-14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2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8590 CN203012310U (zh) 2013-01-14 2013-01-14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8590 CN203012310U (zh) 2013-01-14 2013-01-14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2310U true CN203012310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1859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2310U (zh) 2013-01-14 2013-01-14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23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5007A (zh) * 2022-08-03 2022-09-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电泳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5007A (zh) * 2022-08-03 2022-09-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电泳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0118U (zh) 一种动态磁性展示装置
CN101199209A (zh) 组合单视图/多视图显示器
CN106842758B (zh) 一种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41391A (zh) 一种光栅结构及显示装置
US8383010B2 (en) Active optical element,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40247198A1 (en) Dual-screen display and display method
CN103576407B (zh) 液晶透镜及可切换二维与三维显示模式的显示装置
CN203012310U (zh) 电泳显示面板及电泳显示装置
CA2291400A1 (en) Multichromal twisting ball displays
CN107193170A (zh) 显示装置及彩色显示方法
CN205356599U (zh)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
US20200075873A1 (en) Flexible fiber substrat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14292A (zh) 一种反射式彩膜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773156U (zh) 一种光栅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2654710A (zh) 一种电子纸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33383A (zh) 电子纸装置
CN203178578U (zh) 3d眼镜镜片及3d眼镜
KR101845362B1 (ko) 전계구동 셀 및 그 작동방법
CN202256977U (zh) 电泳显示装置
CN103969910A (zh) 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方法
CN209765970U (zh) 静电式信息显示屏
CN101628179A (zh) 玩具黑眼球及具有该玩具黑眼球的玩具眼球
CN10727227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464590B (zh) 3d图像显示设备
CN104238106A (zh) 扭转球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