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8331U -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08331U
CN203008331U CN 201220748352 CN201220748352U CN203008331U CN 203008331 U CN203008331 U CN 203008331U CN 201220748352 CN201220748352 CN 201220748352 CN 201220748352 U CN201220748352 U CN 201220748352U CN 203008331 U CN203008331 U CN 203008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press strip
plate
skirt line
stri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483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GGE W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483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08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08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083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踢脚线,所述组合式踢脚线由呈板条式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组成。所述踢脚线板贴于墙面,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且贴合于地板但不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可有效覆盖地板和墙面间的缝隙完成地板和墙面的结合,而且压条板和地板间并不固定连接,给地板因湿胀干缩出现形变产生体积变化时,在平行于地板平面的方向可自由伸缩,不受踢脚线压条板的限制,这样可有效避免地板出现局部拱起或脱离踢脚线覆盖,以及基于地板和踢脚线间产生相对的应力而造成地板或踢脚线损坏等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潢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在家居装潢过程中,安装于地板和墙角结合处,其不仅可加强墙体和地板之间结合牢固度,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而且踢脚线可很好地覆盖在地板与墙面结合处为了避免地板湿胀干缩造成起拱而在地板和墙面间预留的缝隙;除此之外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踢脚线在安装时,其一面贴住墙面,另一面贴住地板。其中,贴住地板的面必须足够宽以覆盖地板与墙面间的缝隙。然而过大的宽度,直接降低了室内家具的放置空间(家具一般都靠墙放置,家具下端抵住踢脚线后,其与墙面之间会留有较大缝隙空间)。因而,为了腾出足够大的空间以放置家具,人们倾向于选择呈“L”型踢脚线。如图1所示,所述“L”型踢脚线200包括贴合墙壁110的踢脚线板210和贴合地板120的压条板220,从而使得家具可靠墙安置。然而常用的踢脚线高度在15cm左右,这种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制造时需要通过一块较厚的木料刨削而成,其制造工艺复杂,且对于材料浪费严重;其次安装时要同时兼顾踢脚线200与墙面110和地板120的结合稳定性,若墙面110或地板120平整性较差时,“L”型踢脚线安装过程中,往往通过钉子或胶水将踢脚线200与墙面110以及地板120的贴合面强行固定,以此增加踢脚线200的稳定性。但通过上述方式固定踢脚线200在墙面110和地板120的修缮过程复杂,而且地板120一旦受湿胀干缩影响,容易出现局部拱起或脱离踢脚线覆盖,从而造成地板和踢脚线损坏以及破坏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其包括贴于墙面且与墙面固定连接的踢脚线板以及贴于地板但不和地板固定连接的压条板。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地板湿胀干缩而出现形变问题,并确保踢脚线与地板以及墙面连接处的美观度、和物品放置空间,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耗材少,易于制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包括:板条式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所述踢脚线板贴于墙面,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贴合于地板,但不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的宽度大于墙面和地板间的缝隙宽度以覆盖所述缝隙;在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压条板通过贯穿所述压条板并固定于所述定位凹槽内的螺钉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抵住所述压条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条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地板。
可选地,所述螺钉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螺钉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和所述压条板的厚度之和。
可选地,在所述压条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地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凹槽位置相对应的螺孔。
可选地,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均采用实木制成。
可选地,所述踢脚线板的厚度为5~50mm,宽度为20~200mm。
可选地,所述压条板厚度为1~10mm,宽度为10~100mm。
可选地,所述组合式踢脚线的长度为500~6000mm。
可选地,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的夹角为45°~135°。
可选地,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与踢脚线板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1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由呈板条式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组成,其中,所述踢脚线板贴于墙面,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的宽度大于墙面和地板间的缝隙宽度以覆盖所述缝隙,所述压条板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其贴合于地板但不与地板固定连接,因而地板可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有效避免地板在湿胀干缩时,因受到所述压条板和踢脚线板的限制而出现拱起;
而且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相对独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尺寸,从而扩大覆盖墙面和地板的范围,所述压条板的宽度可足够大,从而确保即使地板在干缩时,地板和墙面间的缝隙也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覆盖。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适应于不同安装地域、不同宽度的缝隙,适用范围更广泛;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结构简单,不仅易于拆卸、安装而且制造工艺简单,耗材少,易于制造,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踢脚线板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定位凹槽,所述压条板通过贯穿所述压条板并固定于所述定位凹槽内的螺钉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凹槽实现用于所述压条板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的螺钉的安装定位的同时,可避免安装时,在所述踢脚线板边缘开孔从而使踢脚线板边缘直接受力而造成损坏。
可选方案中,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稍小于螺钉的直径,而螺钉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压条板和踢脚线板的定位凹槽的深度,因而当螺钉贯穿所述压条板的螺孔进入定位凹槽后,所述踢脚线板和螺钉的受力点位于定位凹槽的内侧面,进一步避免踢脚线板的开裂情况出现;
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可呈倾斜状放置结构,使得即使墙面和地板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依然可紧贴墙面和地板,确保墙面和地板连接处的美观度和踢脚线安装后墙角处的空间;
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采用相同的实木材料制成,在加工时,颜色和油漆工艺保持一致,在安装后,其视觉效果溶为一体,美观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L”型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踢脚线板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压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踢脚线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资料所述,为了覆盖地板和墙面衔接处的缝隙加强地板和墙面衔接处视觉效果,同时节省室内空间,装潢时倾向于选择包括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的“L”型踢脚线。而在安装时,为了兼顾“L”型踢脚线踢与墙面和地板连接的稳定性,在踢脚线板贴合墙壁以及压条板贴合地板的同时,采用螺钉或是粘合的方式将踢脚线板和墙壁、压条板和地板固定连接。然而木质地板极易出现湿胀干缩变化,当环境潮湿时,其含水率升高,体积增大,容易使地板连同压条板一起移动,顶住墙面而出现拱起的现象,当环境干燥时,其含水率降低,体积缩小,容易使地板连同压条板一起移动,造成地板和踢脚线损坏,并暴露所述墙面和地板间的缝隙。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踢脚线。所述组合式踢脚线包括呈板条式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安装时,所述踢脚线板的下表面贴于墙面,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的下表面贴合于地板但不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各自独立,两者间尺寸不受对方结构约束,所述压条板尺寸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足够大,即使是地板发生干缩,致使地板与墙面间缝隙变大时,也确保压条板能有效覆盖地板和墙面间的缝隙以完成地板和墙面的结合。而且压条板和地板间并不固定连接,给地板因湿胀干缩出现形变产生体积变化时,在平行于地板平面的方向可自由伸缩,不受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的限制,这样可有效避免地板与所述组合式踢脚线间因固定连接所产生的相对应力而造成地板出现局部拱起或脱离踢脚线覆盖以及地板或踢脚线损坏等现象。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组合式踢脚线300,包括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如图所示,在装修时,地板120的端面并不紧靠墙面110,两者之间形成一条缝隙130,从而给地板120因湿胀干缩发生体积变化留有空间,防止地板120和墙面110之间的作用力造成地板120出现拱起等现象。所述组合式踢脚线300的踢脚线板310的内表面贴于墙面110,并可通过如螺钉或是粘合等方式与墙面110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320下表面贴合于地板120。所述压条板320的宽度大于所述缝隙130宽度,以覆盖所述缝隙130。所述压条板320与所述踢脚线板310固定连接,但并不通过任何如螺钉或是粘合等方式与所述地板120固定连接。从而在地板120因湿胀干缩等原因出现体积变化时,可沿平行于地板120的平面方向自由伸缩,避免如传统踢脚线通过螺钉等结构与地板120固定连接致使地板无法自由伸缩而引起局部拱起,以及地板120和组合式踢脚线300损坏等缺陷。
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的具体连接机构可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线板310的下端面抵住所述压条板320的上表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穿透所述压条板320的螺钉330固定于所述踢脚线板310的下端面。所述踢脚线板310的下端面抵住所述压条板320的上表面,而所述压条板320下表面贴合所述地板120,该结构有助于加强压条板320的定位。在所述踢脚线板310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定位凹槽311,穿透压条板320后的各个螺钉330固定于所述定位凹槽311内。
在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安装时,基于所述定位凹槽311的存在,螺钉330钻入所述踢脚线板310时,所述踢脚线板310产生的受力点不会位于所述踢脚线板310的边缘的端面,其可有效缓解所述螺钉330钻入所述踢脚线板310后,螺钉330对于沿踢脚线板310厚度方向的应力作用,避免螺钉330对踢脚线板310造成损坏。而进一步优选方案中,继续结合参考图3和图4。所述定位凹槽311的宽度d1小于所述螺钉330的直径d2,而所述螺钉330的长度大于所述压条板320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压条板320的厚度和所述定位凹槽311的深度之和。安装时,当所述螺钉330端头进入由所述定位凹槽311的开口后,所述螺钉330受力点位于所述定位凹槽311的内侧面,基于所述螺钉330的外螺纹,所述螺钉330可平稳拧入并固定于所述定位凹槽311中便可实现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固定连接,其可有效避免所述螺钉330拧入所述踢脚线板310过程中,对于沿踢脚线板310厚度方向产生较大的应力而造成所述踢脚线板310损坏,对于木质材料的踢脚线板,该结构对踢脚线板310的保护效果尤其显著。
而且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可沿其长度方向作位置调整,实际安装时,可根据如墙面110和地板120的具体结构作定位位置的调整,增强踢脚线300的安装便捷性与可调性。所述组合式踢脚线300的长度(最小值大于或等于所述踢脚线板310长度和压条板320长度的较大一方的长度数值,而最大值小于踢脚线板310长度和压条板320长度之和)为500~6000mm,具体的如500mm、550mm、600mm、700mm、1000mm、2000mm……5500、6000mm等,其根据的墙面和地板的长度实际需要设定。
继续参考图4所示,在所述压条板320上还可开设螺孔321,作为螺钉330钻入所述压条板320的预设固定点,其便于安装时所述压条板320上的固定点位置确定。
而且在所述压条板320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沿所述定位板320的长度方向开设多个螺孔321,形成多个所述压条板320与踢脚线板310的固定连接点。所述多个螺孔321沿所述定位凹槽311长度方向的对应位置均匀排列,提高所述踢脚线板310与压条板320连接牢固度与稳定性。在所述压条板320的下表面上,所述螺孔321的起始端可呈圆锥形结构(图中未显示),且所述圆锥形结构与所述螺钉330的螺帽结构相匹配,从而便于所述螺钉330完全嵌入所述压条板320中,当所述地板120沿水平方向延伸后不会与所述螺钉330的螺帽发生碰撞,从而影响所述压条板320与踢脚线板310的连接稳定性,并避免所述组合式踢脚线300与所述地板120的损坏。
相比于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完全固定的结构,其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受到制备原料木材价格的限制(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一般由一整块木材刨削而成),其得到较大宽度的压条板的成本较高,如果压条板不够宽,在地板120因干燥体积收缩时,所述地板120与墙面110间的缝隙130往往脱离压条板的覆盖,而暴露在外。尤其是对于装有地热系统的地板,地板的湿胀干缩现象尤其严重,在地热系统启动后,所述地板120的收缩程度更大,现有的踢脚线很难满足足够覆盖所述缝隙130的需要(该踢脚线的压条板必须具有足够大面积,相对的在制备时,就会浪费大量的木材,经济效益差)。而且基于装修的需要,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的厚度尽可能薄,从而减小家具放置后家具与墙面110间的空间以扩大房屋的可利用空间,传统的“L”型踢脚线制备难度大。
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在组装前各自独立,因而两者的尺寸(如长度、宽度和厚度)并不受对方的限制。在制造时,所述压条板320的宽度可设定足够大,从而避免如地板在干燥而发生体积收缩时,所述地板120和墙面110间的缝隙变大而脱离压条板320覆盖的情形。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呈板条形,其对于原始制备木材的尺寸要求低,更省材,而且便于制造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对于制造尺寸进行调整。具体地,所述踢脚线板310基于实际装潢需要,其厚度和高度与现有的踢脚线的高度厚度相近变化不大,而压条板320根据材料以及地板120和墙面110间的缝隙130的宽度,其厚度间于1~10mm,如1mm、4mm、8mm、10mm等,而宽度间于10~100mm之间,如10mm、15mm、30mm、50mm、80mm。100mm;所述踢脚线板310的厚度为5~50mm,如5mm、10mm、15mm、20mm、30mm、40mm。50mm等,其宽度为20~200mm,如20mm、25mm、30mm、40mm、……190mm。200mm等,具体的数值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除此之外,相比于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完全固定的结构,在安装时必须兼顾与墙面110以及地板120的连接稳定性,安装难度高的缺陷。本实施例中的组合式踢脚线300的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通过多个固定点连接,在保持良好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柔韧性,若墙面110或地板120不平整,可更好地调整踢脚线300与墙面110或地板120的连接,提高踢脚线300的安装稳定度。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条板320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地板120表面,但不与所述地板120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板120吸湿膨胀时,所述地板120可沿水平方向自由伸展,从而避免了地板120和压条板320固定连接时,基于两者间的力而使得地板120出现拱起现象,或者地板120干燥收缩时,基于地板120和压条板320间的固定强制力而造成组合式踢脚线300和地板120的损坏。
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均采用实木制成,而相对于采用塑料或是金属等非实木材质的踢脚线板,实木材质的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的颜色和采用的油漆工艺一致,从而在组合式踢脚线300组装完成后,其视觉效果融为一体,增强视觉美观效果。当然,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的材质并不局限于实木,其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木质板材或塑料、金属等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所述地板120和墙面110呈垂直状,因而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优选采用垂直结构,这样可节省房屋空间。但在现代房屋设计中,为了美观或是特殊实际情况,墙面110和地板120可能呈一定角度倾斜。此时,传统的一体成型的“L”型踢脚线则难以符合安装要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可呈倾斜状结构。具体地,参考图5和图6所示,所述压条板320结构不变,其呈板条状且与地板120贴合。而在所述踢脚线板310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其下端面与踢脚线板310的外表面(背对墙面110的一面)可呈大于或小于90°的夹角。使得如图5和图6所示,当所述墙面110和地板120呈锐角a或是钝角b时,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依然可稳定地与墙面110和地板120贴合,提高墙面110和地板120衔接处的视觉美观效果。具体地,所述踢脚线板310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上,其下端面313与踢脚线板310的外表面呈45°~135°(优选为80°~100°)夹角,使得所述踢脚线板310和压条板320的夹角呈45°~135°(优选为80°~100°)倾斜,满足墙面110和地板120呈45°~135°(优选为80°~100°)倾斜的踢脚线安装需求。而且该过程只需通过调整踢脚线板310下端面的坡度便可迎合倾斜墙体对于踢脚线结构变化的调整要求,简化了踢脚线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条式的踢脚线板和压条板,所述踢脚线板贴于墙面,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贴合于地板,但不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条板的宽度大于墙面和地板间的缝隙宽度以覆盖所述缝隙;在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压条板通过贯穿所述压条板并固定于所述定位凹槽内的螺钉与所述踢脚线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抵住所述压条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条板的下表面贴合于所述地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深度和所述压条板的厚度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条板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地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凹槽位置相对应的螺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均采用实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的厚度为5~50mm,宽度为20~2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板厚度为1~10mm,宽度为10~1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踢脚线的长度为500~600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和压条板的夹角为45°~135°。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式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所述踢脚线板的下端面与踢脚线板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5°~135°。
CN 201220748352 2012-12-30 2012-12-30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8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8352 CN203008331U (zh) 2012-12-30 2012-12-30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8352 CN203008331U (zh) 2012-12-30 2012-12-30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08331U true CN203008331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9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4835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8331U (zh) 2012-12-30 2012-12-30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0833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7452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地板压条
CN103912110A (zh) * 2012-12-30 2014-07-09 浙江菱格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N104047414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倪国梁 一种具有收扣压条的踢脚板组件
CN105672626A (zh) * 2014-11-17 2016-06-15 浙江菱格木业有限公司 踢脚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2110A (zh) * 2012-12-30 2014-07-09 浙江菱格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N103912110B (zh) * 2012-12-30 2016-04-06 浙江菱格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N103407452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地板压条
CN103407452B (zh) * 2013-08-30 2015-10-28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地板压条
CN104047414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倪国梁 一种具有收扣压条的踢脚板组件
CN105672626A (zh) * 2014-11-17 2016-06-15 浙江菱格木业有限公司 踢脚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8331U (zh)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N203669291U (zh) 活动架空地板安装结构
CN203499175U (zh) 一种新型木饰面板
CN103912110B (zh) 一种组合式踢脚线
CN204040374U (zh) 一种墙面板的安装结构
CN203499090U (zh) 一种卫生间吊顶结构
CN203347137U (zh) 一种阳角墙面的木饰面的节点结构
CN204577722U (zh) 嵌入式开关插座
CN208456013U (zh) 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密缝安装结构
CN202287103U (zh) 一种陶瓷组合整体橱柜
CN209369189U (zh) 一种屋面覆盖瓦片
CN203499185U (zh) 一种长城型单板安装结构
CN20531426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预埋构件
CN202913594U (zh) 室内装饰饰板与家具饰板双角式的固定安装结构
CN212224368U (zh) 一种装配式灯槽装饰线条的安装结构
CN2913508Y (zh) 一种地板用牛鼻
CN214498265U (zh) 一种顶线安装结构
CN217711494U (zh) 一种墙面装饰板的阴角结构及其龙骨支架
CN220318996U (zh) 一种石材木饰面阳角节点
CN215716756U (zh) 一种抗震防裂的建筑外墙大理石板材
CN208329485U (zh) 一种环保型防水地板
CN203213465U (zh) 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10563229U (zh) 一种装饰面板侧边收口结构
CN218508873U (zh) 装配式瓷砖壁板与壁板的连接结构
CN204781796U (zh) 一种地板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