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98413U - 一种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98413U
CN202998413U CN 201220709917 CN201220709917U CN202998413U CN 202998413 U CN202998413 U CN 202998413U CN 201220709917 CN201220709917 CN 201220709917 CN 201220709917 U CN201220709917 U CN 201220709917U CN 202998413 U CN202998413 U CN 202998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muff
mounting blocks
slip band
headband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099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关
吴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0991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98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98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984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罩滑动带和耳罩,所述耳罩和所述耳罩滑动带固定连接,所述耳罩滑动带穿过所述头带的端部,与所述头带滑动连接;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旋钮,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通过锁紧旋钮,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三个部分的协同工作,能够对耳机某一位置状态的锁定。下一次调节时,用户根据耳机滑动带滑动过程中由滑动锁定部和固定锁定部相互接触产生的震动或者吸附力,从而识别出锁定之前的记忆位置,用户根据震动或者吸附力即可以将耳机滑动带一拉到位回到之前锁定的位置,不用多次反复调节,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手机、MP3、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工具。与这些电子产品一起配套使用过的耳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耳机,对于头戴式耳机,一般包括头带和耳罩。为了使不同的佩戴者佩戴耳机时都能舒适,一般还会设置耳罩滑动带,耳罩滑动带穿过头带端部,在头带内滑动自由伸缩,耳罩设于耳罩滑动带的一端,从而随着耳罩滑动带的滑动,耳罩也一起滑动调节,从而调节头戴式耳机的尺寸。然而,现有的头戴式耳机,虽然能调节尺寸,但每次使用均要不断进行多次反复调节,才能调节到前一次佩戴时调节到的舒适位置,例如耳机所有者A,使用耳机时均调节到合适自己头型大小的位置,借给朋友B后,B根据自己的头型调节了耳机尺寸,则耳机返回A时,A只有重新多次调节,才能得到自己之前的合适尺寸位置,这样给耳机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能够对耳机的位置状态进行锁定记忆,从而方便用户调节时一拉到位,不用多次反复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3),耳罩滑动带(4)和耳罩(5),所述耳罩(5)和所述耳罩滑动带(4)固定连接,所述耳罩滑动带(4)穿过所述头带(3)的端部,与所述头带(3)滑动连接;还包括锁紧装置(1),所述锁紧装置(1)包括锁紧旋钮(11),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所述锁紧旋钮(11)穿过所述头带(3),用于将所述滑动锁定部和所述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头带(3)上供所述锁紧旋钮(11)安装的端面上沿所述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固定锁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所述滑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套在所述耳罩滑动带(4)外;在所述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配合接触在一起;在所述锁紧装置(1)工作时,通过所述锁紧旋钮(11)与所述耳罩滑动带(4)固定在一起,并在滑动到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对时,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互接触产生震动或者吸附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设置锁紧装置,通过锁紧旋钮,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三个部分的协同工作,能够对耳机某一位置状态的锁定。下一次调节时,用户根据耳机滑动带滑动过程中由滑动锁定部和固定锁定部相互接触产生的震动或者吸附力,从而识别出锁定之前的记忆位置,用户根据震动或者吸附力即可以将耳机滑动带一拉到位回到之前锁定的位置,不用多次反复调节,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头戴式耳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头戴式耳机设置刻度线后耳罩滑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头戴式耳机设置刻度线后耳罩滑动带和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头戴式耳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头戴式耳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到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3,耳罩滑动带4,耳罩5和锁紧装置1。
其中,耳罩5和耳罩滑动带4固定连接,耳罩滑动带4穿过头带3的端部,与头带3滑动连接。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沿着头带滑动自由伸缩,即带动耳罩5相对头带运动,从而调节耳机的适合尺寸。
其中,锁紧装置1包括锁紧旋钮11,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
锁紧旋钮11穿过头带3,用于将滑动锁定部和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为使锁紧旋钮11后续随滑动锁定部、耳罩滑动带4一起自由滑动,头带3上供锁紧旋钮11安装的端面上沿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开设有开口槽,后续供锁紧旋钮11自由滑动。
固定锁定部固定设置在头带3的内部。
滑动锁定部设置在头带3的内部,套在耳罩滑动带4外部。在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与固定锁定部相配合连接在一起;在锁紧装置1工作时,通过锁紧旋钮11与耳罩滑动带4固定在一起,并在滑动到与固定锁定部相对时,与固定锁定部相互接触产生震动或者吸附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一安装块101,即第一安装块101固定设置在头带3的内部,且第一安装块101上设置有凹陷处,供滑动锁定部中的弹珠弹出后与凹陷契合产生震动。滑动锁定部包括第二安装块102,弹珠103和弹簧104。第二安装块102套在耳罩滑动带4外,弹簧104的一端连接第二安装块102的端面,另一端上设置弹珠103,弹珠103与第一安装块101上设置的凹处相契合。锁紧旋钮11即用于在工作时,锁紧第二安装块102和耳罩滑动带4。
这样,在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锁紧旋钮11不锁紧,此时滑动锁定部中弹簧104伸张,将弹珠103推到第一安装块101上的凹处中,与第一安装块101的凹处卡合在一起,连带第二安装块102与第一安装块101连接在一起,第二安装块102此时并不随着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而上下移动。即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滑动锁定部与固定锁定部通过弹珠和弹簧的共同作用相配合接触连接在一起。而此时,耳罩滑动带4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块102自由滑动伸缩,带动耳罩5上下运动,此时耳机同普通的可调节头型尺寸大小的耳机一样工作,仅能自由调节尺寸但没有锁定记忆功能。
在锁紧装置1工作时,例如使用者A佩戴耳机后已将耳罩滑动带4调节到适合自己头型尺寸的位置,需要对此时耳罩滑动带4的状态位置进行锁定,则使用者A即旋紧锁紧旋钮11。耳机中,锁紧旋钮11锁紧后,第二安装块102即通过锁紧旋钮11与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第二安装块102即固定在此时耳罩滑动带4上正对第一安装块101的位置上,将此位置“记忆”起来。下一次使用调节耳机尺寸时,使用者A调节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自由滑动伸缩以寻找之前的锁定位置,此时耳机内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滑动时,带动第二安装块102一起滑动。当滑动到锁紧前对应使用者A的头型的记忆位置时,也即滑动锁定部滑动到与固定锁定部相对时,滑动锁定部中的弹簧104即从前一时刻的压缩状态伸展,推动弹珠103向第一安装块101上凹陷处运动,弹珠103打在凹陷处上产生较为显著的震动声响。使用者A根据该显著的震动声响即得知耳罩滑动带4已滑动调节到锁紧前的状态位置,从而使用者A根据该震动声响可实现对耳机调节的“一拉到位”,一次性即可将耳罩滑动带滑动调节到之前锁定记忆的合适位置,不用再反复调节,方便了使用。
一方面,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设置刻度线后耳罩滑动带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设置刻度线后耳罩滑动带和头带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到,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刻度指示线6,对应地,头带3上对应所述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刻度指示线6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301。头带3上设置通孔301,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刻度指示线,则使用者A按照前述过程使用调节耳机尺寸时,可在锁紧所述锁紧旋钮11时,同时读取通孔中耳罩滑动带4上的刻度,如为刻度2档,则可记住该2档刻度线。下一次调节时,除可以根据滑动锁定部和固定锁定部的震动声响判断调节到位外,还可以根据通孔中出现该2档刻度线判断已调节到位,即通过震动和刻度同时指示调节到位,方便用户更为准确地调节耳机尺寸。
另一方面,优选地,如图2所示,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8。设置该锯齿状凸起8后,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自由滑动伸缩时,耳罩滑动带4上的锯齿8与头带3端口位置a发生轻微振动摩擦。设置锯齿状凸起后,当锁紧装置不工作时,通过该锯齿的微弱阻挡作用,可防止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从而保留耳罩滑动带4当前的位置状态,起到一种临时的记忆保存功能。进一步优选地,可直接在锯齿状凸起上设置刻度指示线,这样头带上不用单独开设通孔以供观察刻度线,直接根据头带3端口位置a处的锯齿刻度读取当前耳罩滑动带4的位置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动锁定部与固定锁定部的配合接触、产生震动是通过弹性可变形凸块和凹陷实现的;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两者的配合接触、产生震动是通过弹簧、弹珠和凹陷实现的。
如图5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耳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3,耳罩滑动带4,耳罩5和锁紧装置1。其中,头带3,耳罩滑动带4和耳罩5的连接关系设置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相同,在此不重复说明。如下针对不同之处锁紧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锁紧装置1包括锁紧旋钮11,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
锁紧旋钮11穿过头带3,用于将滑动锁定部和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为使锁紧旋钮11后续随滑动锁定部、耳罩滑动带4一起自由滑动,头带3上供锁紧旋钮11安装的端面上沿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开设有开口槽,后续供锁紧旋钮11自由滑动。
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三安装块201,第三安装块201固定设置在头带3的内部,且第三安装块201上设置有凹陷处,供滑动锁定部中的弹性可变形凸块203变形弹出后与凹陷卡合产生震动。滑动锁定部包括第四安装块202和弹性可变形凸块203。第四安装块202套在耳罩滑动带4外,弹性可变形凸块203设置在第四安装块202上,与第三安装块201上设置的凹处相卡合。锁紧旋钮11即用于在工作时,锁紧第四安装块202和耳罩滑动带4。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类似,在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锁紧旋钮11不锁紧,此时滑动锁定部中弹性可变形凸块203变形弹出到第三安装块201上的凹处中,与第三安装块201的凹处卡合在一起,连带第四安装块202与第三安装块201连接在一起,第四安装块202此时并不随着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而上下移动。即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滑动锁定部与固定锁定部通过弹性可变形凸块的变形弹出从而相配合接触连接在一起。而此时,耳罩滑动带4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块202自由滑动伸缩,带动耳罩5上下运动,此时耳机同普通的可调节头型尺寸大小的耳机一样工作,仅能自由调节尺寸但没有锁定记忆功能。
在锁紧装置1工作时,例如使用者A佩戴耳机后已将耳罩滑动带4调节到适合自己头型尺寸的位置,需要对此时耳罩滑动带4的状态位置进行锁定,则使用者A即旋紧锁紧旋钮11。耳机中,锁紧旋钮11锁紧后,第四安装块202即通过锁紧旋钮11与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第四安装块202即固定在此时耳罩滑动带4上正对第三安装块201的位置上,将此位置“记忆”起来。下一次使用调节耳机尺寸时,使用者A调节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自由滑动伸缩以寻找之前的锁定位置,此时耳机内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滑动时,带动第四安装块202一起滑动。当滑动到锁紧前对应使用者A的头型的记忆位置时,也即滑动锁定部滑动到与固定锁定部相对时,滑动锁定部中的弹性可变形凸块203即从前一时刻的压缩状态变形弹出,卡合到第三安装块201上的凹陷处,弹性可变形凸块203打在凹陷处上产生较为显著的震动声响。使用者A根据该显著的震动声响即得知耳罩滑动带4已滑动调节到锁紧前的状态位置,从而使用者A根据该震动声响可实现对耳机调节的“一拉到位”,一次性即可将耳罩滑动带滑动调节到之前锁定记忆的合适位置,不用再反复调节,方便了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滑动锁定部与固定锁定部的配合接触是通过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的相互吸附实现的,产生提示是通过磁铁块相对吸附产生阻力实现;而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中,两者的配合接触是通过弹出件和凹陷处配合实现,产生提示是通过弹出件弹出打到凹陷处产生震动声响实现。
如图6所示,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头戴式耳机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3,耳罩滑动带4,耳罩5和锁紧装置1。其中,头带3,耳罩滑动带4和耳罩5的连接关系设置同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相同,在此不重复说明。如下针对不同之处锁紧装置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锁紧装置1包括锁紧旋钮11,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
锁紧旋钮11穿过头带3,用于将滑动锁定部和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为使锁紧旋钮11后续随滑动锁定部、耳罩滑动带4一起自由滑动,头带3上供锁紧旋钮11安装的端面上沿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开设有开口槽,后续供锁紧旋钮11自由滑动。
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一磁铁块301,第一磁铁块301固定设置在头带3的内部。滑动锁定部包括第五安装块302和第二磁铁块303。第五安装块302套在耳罩滑动带4外,第二磁铁块303设置在第五安装块302上,第一磁铁块301相互吸附。锁紧旋钮11即用于在工作时,锁紧第五安装块302和耳罩滑动带4。
在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锁紧旋钮11不锁紧,此时滑动锁定部中第二磁铁块303与固定锁定部的第一磁铁块301相互吸引吸附,从而连带第五安装块302与第一磁铁块301连接在一起,第五安装块302此时并不随着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而上下移动。即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滑动锁定部与固定锁定部通过第一磁铁块301和第二磁铁块303的相互吸附从而接触连接在一起。而此时,耳罩滑动带4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块302自由滑动伸缩,带动耳罩5上下运动,此时耳机同普通的可调节头型尺寸大小的耳机一样工作,仅能自由调节尺寸但没有锁定记忆功能。
在锁紧装置1工作时,例如使用者A佩戴耳机后已将耳罩滑动带4调节到适合自己头型尺寸的位置,需要对此时耳罩滑动带4的状态位置进行锁定,则使用者A即旋紧锁紧旋钮11。耳机中,锁紧旋钮11锁紧后,第五安装块302即通过锁紧旋钮11与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第五安装块302即固定在此时耳罩滑动带4上正对第一磁铁块301的位置上,将此位置“记忆”起来。下一次使用调节耳机尺寸时,使用者A调节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自由滑动伸缩以寻找之前的锁定位置,此时耳机内耳罩滑动带4在头带3内滑动时,带动第五安装块302一起滑动。当滑动到锁紧前对应使用者A的头型的记忆位置时,也即滑动锁定部滑动到与固定锁定部相对时,滑动锁定部中的第二磁铁块303即与第一磁铁块301产生相互吸力,从之前的“自由”状态变为接受第一磁铁块301的吸力受阻状态。使用者A根据滑动过程中该显著的吸附阻力即得知耳罩滑动带4已滑动调节到锁紧前的状态位置,从而使用者A根据磁铁块之间的相互吸附力可实现对耳机调节的“一拉到位”,一次性即可将耳罩滑动带滑动调节到之前锁定记忆的合适位置,不用再反复调节,方便了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3),耳罩滑动带(4)和耳罩(5),所述耳罩(5)和所述耳罩滑动带(4)固定连接,所述耳罩滑动带(4)穿过所述头带(3)的端部,与所述头带(3)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1),所述锁紧装置(1)包括锁紧旋钮(11),固定锁定部和滑动锁定部;
所述锁紧旋钮(11)穿过所述头带(3),用于将所述滑动锁定部和所述耳罩滑动带(4)锁紧固定在一起;所述头带(3)上供所述锁紧旋钮(11)安装的端面上沿所述耳罩滑动带(4)的滑动方向开设有开口槽;
所述固定锁定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
所述滑动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套在所述耳罩滑动带(4)外;在所述锁紧装置(1)不工作时,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配合接触在一起;在所述锁紧装置(1)工作时,通过所述锁紧旋钮(11)与所述耳罩滑动带(4)固定在一起,并在滑动到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对时,与所述固定锁定部相互接触产生震动或者吸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一安装块(101),所述滑动锁定部包括第二安装块(102),弹珠(103)和弹簧(104);所述第一安装块(101)固定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所述第二安装块(102)套在所述耳罩滑动带(4)外,所述弹簧(1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102)的端面,另一端上设置所述弹珠(103),所述弹珠(103)与所述第一安装块(101)上设置的凹处相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三安装块(201),所述滑动锁定部包括第四安装块(202)和弹性可变形凸块(203);所述第二安装块(201)固定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所述第四安装块(202)套在所述耳罩滑动带(4)外,所述弹性可变形凸块(203)设置在所述第四安装块(202)上,与所述第三安装块(201)上设置的凹处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定部包括第一磁铁块(301),所述滑动锁定部包括第五安装块(302)和第二磁铁块(303);所述第一磁铁块(301)固定设置在所述头带(3)的内部,所述第五安装块(302)套在所述耳罩滑动带(4)外,所述第二磁铁块(303)设置在所述第五安装块(302)上,与所述第一磁铁块(301)相互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刻度指示线(6);所述头带(3)上对应所述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所述刻度指示线(6)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滑动带(4)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凸起(8)上设有刻度指示线。
CN 201220709917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头戴式耳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98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9917 CN202998413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9917 CN202998413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98413U true CN202998413U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6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0991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98413U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9841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278A (zh) * 2012-12-20 2013-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105232225A (zh) * 2015-09-29 2016-01-13 苏州天裁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可固定式保暖耳套
CN106576202A (zh) * 2014-08-15 2017-04-19 宗德工业国际有限公司 通过具有两个支腿的头带来互连耳承的耳部设备
WO2020110490A1 (ja) * 2018-11-27 2020-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
CN114564103A (zh) * 2022-02-09 2022-05-3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氛围调节智能穿戴设备及感应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278A (zh) * 2012-12-20 2013-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103037278B (zh) * 2012-12-20 2014-12-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106576202A (zh) * 2014-08-15 2017-04-19 宗德工业国际有限公司 通过具有两个支腿的头带来互连耳承的耳部设备
CN106576202B (zh) * 2014-08-15 2019-02-22 宗德工业国际有限公司 通过具有两个支腿的头带来互连耳承的耳部设备
CN105232225A (zh) * 2015-09-29 2016-01-13 苏州天裁纺织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可固定式保暖耳套
WO2020110490A1 (ja) * 2018-11-27 2020-06-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
CN113170249A (zh) * 2018-11-27 2021-07-23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输出装置
US11729544B2 (en) 2018-11-27 2023-08-1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output device
CN114564103A (zh) * 2022-02-09 2022-05-31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氛围调节智能穿戴设备及感应方法
CN114564103B (zh) * 2022-02-09 2023-06-02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氛围调节智能穿戴设备及感应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278B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2998413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1637939U (zh) 一种头戴式3d眼镜
DE212016000192U1 (de) Dekoratives drahtloses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Modul
CN205921723U (zh) 一种新型的无线智能耳机
WO2017045606A1 (zh) 智能多功能电子装置
CN201821392U (zh) 一种弹出式手机照相头
CN204086833U (zh) 一种具有智能模块和机械机芯的复合手表
CN203986290U (zh) 通讯帽子
CN205247579U (zh) 一种智慧型姿势矫正耳机
CN204426842U (zh) 一种蓝牙头盔
CN105763975A (zh) 一种智能耳机装置
CN203986289U (zh) 一种带分体棱镜的通讯帽子
CN203017172U (zh) 蓝牙音乐闹钟一体眼罩
CN209593688U (zh) 一种基于hfp技术的穿戴式智能调节尺寸通讯设备
CN204408581U (zh) 一种智能耳机装置
CN206892482U (zh) 一种智能太阳镜
CN209528087U (zh) 一种运动手环结构
CN203327204U (zh) 一种防噪音耳机
CN103417062A (zh) 多功能枕头
CN207689759U (zh) 一种新型动漫游戏用3d眼镜
CN102404660A (zh) 一种头带式耳机
CN205862036U (zh) 一种防近视的眼镜
CN201044648Y (zh) 带屏幕的女士手提包
CN204968069U (zh) 新型挂耳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