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91569U -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91569U
CN202991569U CN 201320003531 CN201320003531U CN202991569U CN 202991569 U CN202991569 U CN 202991569U CN 201320003531 CN201320003531 CN 201320003531 CN 201320003531 U CN201320003531 U CN 201320003531U CN 202991569 U CN202991569 U CN 202991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an
processing unit
switch
anticlockw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35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福
黄伟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035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91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91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915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包括一讯号转换单元、一处理单元及一驱动单元,该讯号转换单元根据接收的一输入讯号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准位讯号,该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的至少一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而产生多个控制风扇动作的控制讯号而驱动该驱动单元,进而控制一风扇转速或正反转,借以达到节省成本及增加布局空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控制电路,尤指一种具有节省成本及增加线路布设空间的效果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马达技术于现今自动化科技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脚色。特别是应用于风扇,由于马达能带动风扇旋转而引动气流,进而达到驱风散热的目的,因此相当适合于电子产业中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作业。
请参阅图1A,为公知的三相直流无刷马达的控制电路,包含一讯号转换单元10、一正反转判断单元11、一微处理器12及一驱动单元14,该讯号转换单元10的输入端接收一PWM(Pulse Width Modulate,简称PWM)讯号,用以将该PWM讯号转换为直流电压讯号,并通过该讯号转换单元10的输出端传送至连接的微处理器12的一转速接脚121,使该微处理器12便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讯号产生一控制讯号,该驱动单元14则根据接收的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风扇16转速。
前述正反转判断单元11的一端接收一输入讯号,其另端则连接该微处理器12的一正/反转接脚122,使该正反转判断单元11根据接收的输入讯号做判断处理,若判断出该输入讯号为正转时,则产生一正转讯号至微处理器12上,使所述微处理器12便根据接收到正转讯号产生另一控制讯号给该驱动单元14,令驱动单元14根据接收到另一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风扇16正转运作;若判断出该输入讯号为反转时,则产生一反转讯号至微处理器12上,使所述微处理器12便根据接收到反转讯号产生另一控制讯号给该驱动单元14,令驱动单元14根据接收到另一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风扇16反转运作。
虽公知三相直流无刷马达的控制电路可达到控制风扇16转速及正反转的效果,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就是对风扇16进行转速及正反转时,必需借由两个独立电路(即讯号转换单元10与正反转判断单元11)各别提供一组讯号(即要两组讯号)给微处理器12来执行,所以使微处理器12需提供一接脚(即前述转速接脚121)是专门接收控制转速的讯号,而另一接脚(即前述正/反转接脚122)则是专门接收控制正反转的讯号,且相对的势必会减少了整体电路板上的布局(layout)空间,进而致于导致成本提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
1.成本提高;
2.减少了整体电路板上的布局(layout)空间;
3.微处理器12必需提供两接脚各别给两个独立电路使用,以导致微处理器12其中一接脚无法给其他电路做运用。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公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达到降低成本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达到增加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微处理器仅单一接脚即可达到风扇转速及正反转控制的效果,令该微处理器其余接脚可有效供其他电路运用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包括一讯号转换单元、一处理单元及一驱动单元,该讯号转换单元具有一输出端及一输入端,该输入端接收一输入讯号,并该讯号转换单元根据所述输入讯号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再借由其输出端将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传送给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讯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其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其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的至少一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而产生多个控制风扇动作的控制讯号,而所述驱动单元具有多个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根据接收对应的所述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一风扇运作。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包括:
一讯号转换单元,具有一输出端及一接收一输入讯号的输入端,该讯号转换单元根据该输入端接收的一输入讯号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一处理单元,其一端电性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且该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的至少一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而产生多个控制风扇动作的控制讯号;及一驱动单元,是电性连接该处理单元的另一端,其具有多个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根据接收对应的所述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一风扇运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组件包含:
一第一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一电晶体开关及一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一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二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二电晶体开关;一第二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三电晶体开关及一第四电晶体开关,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三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三电晶体开关,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四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四电晶体开关;及一第三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五电晶体开关及一第六电晶体开关,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五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五电晶体开关,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六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六电晶体开关。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该讯号转换单元内具有一积分器,该积分器根据该输入端接收的输入讯号为一PWM讯号的工作周期而积分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并通过该输出端传送给该处理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该处理单元为一微处理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该处理单元具有十六接脚,其中该第三接脚连接一电容件的一端,并用以提供一工作电压,该第四接脚连接至一接地端及该电容件的另一端,该第五接脚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三控制讯号,该第六接脚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五控制讯号,该第七接脚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四控制讯号,该第八接脚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六控制讯号,第十接脚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该第十四接脚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一控制讯号,该第十六接脚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二控制讯号。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该风扇包含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一定子组及一转子组,该定子组具有一第一相线圈组、一第二相线圈组及一第三相线圈组,该第一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三端,该第二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三端,该第三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三端,并该第一、二、三相线圈组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小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正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等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该处理单元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包含一第一预设电压值、一第二预设电压值及一第三预设电压值,且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正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等于或大于该第三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通过本实用新型此控制电路的设计,得有效达到节省成本及增加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方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一方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讯号转换单元…2
积分器…21
输出端…23
输入端…24
处理单元…3
第一至第十六接脚…301~306
驱动单元…4
开关组件…43
第一开关组件…431
第一端…4311
第二端…4312
第三端…4313
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
第二电晶体开关…4316
第二开关组件…432
第一端…4321
第二端…4322
第三端…4323
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
第四电晶体开关…4326
第三开关组件…433
第一端…4331
第二端…4332
第三端…4333
第五电晶体开关…4335
第六电晶体开关…4336
风扇…5
马达…51
定子组…511
第一相线圈组…5111
第二相线圈组…5112
第三相线圈组…5113
转子组…513
三相霍尔元件…6
第一相霍尔元件…61
第二相霍尔元件…62
第三相霍尔元件…63
霍尔元件…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请参阅图2、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该控制电路应用于一风扇5上,于本较佳实施例的风扇5的马达51为三相无刷马达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亦可选择为单相无刷马达,依此类推,合先陈明。
前述控制电路包括一讯号转换单元2、一处理单元3及一驱动单元4,该讯号转换单元2具有一输出端23及一输入端24,该输入端24接收一外部装置(如电脑、电子装置;图中未示)传送的一输入讯号,于该较佳实施例的输入讯号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e)讯号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亦可为方波讯号。
另者,所述讯号转换单元2根据接收的输入讯号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且其内具有一积分器21,该积分器21根据该输入端24接收的PWM讯号的工作周期而积分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如PWM讯号的工作周期为20%,该讯号转换单元2的工作电压为5伏特(V),5伏特×20%的工作周期=1伏特(V),所以得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1伏特,然后借由该输出端23将转换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传送给处理单元3。
此外,前述积分器21于该较佳实施例以电阻与电容构成一RC积分器21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使用不同的积分器21,如由运算放大器(OPA)构成的积分器21,合先陈明。
再者,所述处理单元3为一微处理器(MCU)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亦可为其他处理器,如数位讯号处理器(DSP)或由微处理器与数位讯号处理器构成的一处理器。该处理单元3一端电性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2,其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该驱动单元4的一端,且该处理单元3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的至少一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而产生多个控制风扇5动作(如风扇正反转或风扇转速)的控制讯号;并于该较佳实施的所述控制讯号包含有一第一控制讯号、一第二控制讯号、一第三控制讯号、一第四控制讯号、一第五控制讯号及一第六控制讯号,该第一至第六控制讯号用以控制对应所述驱动单元4其内多个开关组件43的开启或关闭。
并前述处理单元3判断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预设电压值具有下列两种实施方式,但于该较佳实施例以第二种实施例做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是前述处理单元3内的一个预设电压值与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来比较,其中该预设电压值以1.5伏特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若处理单元3判断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1伏特(即20%的工作周期×5伏特=1V)小于预设电压值为1.5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正转的控制讯号,并传送给驱动单元4。
若处理单元3判断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1.5伏特(即30%的工作周期×5伏特=1.5V)等于预设电压值为1.5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反转的控制讯号,并传送给驱动单元4。
若处理单元3判断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2伏特(即40%的工作周期×5伏特=2V)大于预设电压值为1.5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转速的控制讯号,并传送给驱动单元4。其中该处理单元3会根据接收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的电压值而调整对应风扇5转速的转速。
第二实施方式是前述处理单元3内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包含一第一预设电压值、一第二预设电压值及一第三预设电压值,以与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来比较,其中第一预设电压值以1伏特、第二预设电压值以1.5伏特及第三预设电压值以1.55伏特至1.55伏特以上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风扇5正反转、风扇5转速需求,设计调整第一、二、三预设电压值的数值,来匹配对应控制风扇5正反转及转速的功效;
若该处理单元3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0.75伏特(即15%的工作周期×5伏特=0.75V)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为1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正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4。
若该处理单元3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1.25伏特(即25%的工作周期×5伏特=1.25V)大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为1伏特且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电压值为1.5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4。
若该处理单元3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为1.75伏特(即35%的工作周期×5伏特=1.75V)大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电压值为1.55伏特,则产生控制风扇5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4。其中该处理单元3会根据接收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的电压值而调整对应风扇5转速的转速。
续参阅图3,前述处理单元3于该较实施例以具有十六接脚301~316做说明,但并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电路及功效的需求,设计选择该微处理器的不同规格来使用,如选择使用微处理器具有8只接脚、20只接脚、24只接脚。
其中前述处理单元3的第一接脚301接收一FG(Frequency Generator)讯号,该第三接脚303连接一电容件的一端,并用以提供一工作电压(如5伏特),该第四接脚304连接至一接地端及电容件的另一端,该第五、六接脚305、306分别用以输出第三控制讯号及第五控制讯号,该第七、八接脚307、308分别用以输出该第四控制讯号及第六控制讯号,第十接脚310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2的输出端23,用以接收经积分转换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
另者,前述处理单元3的第十二、十三接脚312、313分别连接至一三相霍尔元件6具有的一第一相霍尔元件61与一第二相霍尔元件62,且该第十二、十三接脚312、313分别接收第一、二相霍尔元件61、62感应转子位置产生的感应讯号,并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五接脚315则连接至该三相霍尔元件6具有的一第三相霍尔元件63,其用以接收第三相霍尔元件63感应转子位置产生的感应讯号;而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四接脚314用以输出该第一控制讯号,该第十六接脚316用以输出该第二控制讯号。
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讯号转换单元2将接收的输入讯号(即PWM讯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并借由该处理单元3其中仅一只接脚(即第十接脚310)将接收到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风扇5即可达到进行转速或正反转控制的效果。
此外,由于风扇5转速与正反转都是在同一条控制线(即讯号转换单元2的输出端23与处理单元3的第十接脚310之间的连接线)来达成的,相对的仅需给风扇5一组控制讯号,故俾使有效达到增加电子板上的布局空间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再者,所述驱动单元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一风扇5,其根据接收对应的所述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该风扇5运作(如风扇5正转、反转及风扇5转速);并该驱动单元4具有多个开关组件43,所述开关组件43包含一第一开关组件431、一第二开关组件432及一第三开关组件433,该第一开关组件431具有一第一端4311、一第二端4312、一第三端4313、一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及一串联该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的第二电晶体开关4316,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一端4311连接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四接脚314,其将接收到的第一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二端4312则连接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六接脚316,其将接收的第二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二电晶体开关4316。其中该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与第二电晶体开关4316分别为PM0S电晶体与NM0S电晶体做说明。
续参阅图3,并辅以参阅第2图示,前述第二开关组件432具有一第一端4321、一第二端4322、一第三端4323、一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及一串联该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的第四电晶体开关4326,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一端4321连接所述处理单元3的第五接脚305,其将接收的第三控制讯号传送给相对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二端4322则连接处理单元3的第七接脚307,其将接收到的第四控制讯号传送给相对第四电晶体开关4326。其中该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与第四电晶体开关4326分别为PM0S电晶体与NM0S电晶体做说明。
另者前述第三开关组件433具有一第一端4331、一第二端4332、一第三端4333、一第五电晶体开关4335及一串联该第五电晶体开关4335的第六电晶体开关4336,该第三开关组件433的第一端4331连接前述处理单元3的第六接脚306,其将接收的第五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五电晶体开关4335,该第三开关组件433的第二端4332连接前述处理单元3的第八接脚308,其将接收到的第六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六电晶体开关4336。
其中该第五电晶体开关4335与第六电晶体开关4336分别为PM0S电晶体与NM0S电晶体做说明。另外,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一至第六电晶体开关4315、4316、4325、4326、4335、4336为构成一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所以使该处理单元3根据判断处理结果(如判断结果为正转、反转和转速)将该第一至六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的第一至第六电晶体开关4315、4316、4325、4326、4335、4336上,令该第一至第六电晶体开关4315、4316、4325、4326、4335、4336经由改变的开关顺序,以控制风扇5的运作(如风扇5正反转或风扇5转速)。
再者前述风扇5包含前述马达51(即三相无刷马达),该马达51具有一定子组511及一转子组513,该定子组511具有一第一相线圈组5111(即所称的W相线圈)、一第二相线圈组5112(即所称的U相线圈)及一第三相线圈组5113(即所称的V相线圈),其中该第一、二、三相线圈组5111、5112、5113于该较佳实施例以Y型连接做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亦可为三角型连接。该第一相线圈组5111(即W相线圈)一端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三端4313,该第二相线圈组5112(即U相线圈)一端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三端4323,该第三相线圈组5113(即V相线圈)一端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433的第三端4333,并该第一、二、三相线圈组5111、5112、5113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起。
此外,于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据应用于不同风扇无刷马达的需求,设计调整霍尔元件与开关组件43的数量匹配马达定子线圈的相数,如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若应用于单相无刷马达上,将改设计仅有1个霍尔元件及2个开关组件,如第4图示,前述处理单元3的第十二接脚312连接一霍尔元件7,用以接收该霍尔元件7感应转子位置产生的感应讯号,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一端4311连接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四接脚314,其将接收到的第一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一电晶体开关4315,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二端4312则连接该处理单元3的第十六接脚316,其将接收的第二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第二电晶体开关4316,并所述该第一开关组件431的第三端4313连接该第一相线圈组5111(即所称L1相线圈)一端;
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一端4321连接所述处理单元3的第五接脚305,其将接收的第三控制讯号传送给相对第三电晶体开关4325,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二端4322则连接处理单元3的第七接脚307,其将接收到的第四控制讯号传送给相对第四电晶体开关4326,并该第二开关组件432的第三端4323连接该第二相线圈组5112(即所称L2相线圈)一端。
请参阅图2、图3,所以当风扇5运转时,风扇5会先以顺时针方向(即正转)进行运转,则该处理单元3会随时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所述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来侦测得知外部装置传送的输入讯号(即PWM讯号)是否改变;此时若欲改变风扇5反转运转且转速运转在某一转速值(2000RPM)时,则该外部装置先传送控制风扇5反转的输入讯号给该讯号转换单元2,并通过该讯号转换单元2将接收的输入讯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传送给处理单元3,此时若处理单元3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5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4,令该驱动单元4根据接收对应的控制讯号而驱动,进而控制风扇5进行反转运作;
紧接着所述外部装置再传送控制风扇5转速的输入讯号给该讯号转换单元2,并通过该讯号转换单元2将接收的输入讯号转换为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传送给处理单元3,此时若处理单元3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5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4,令该驱动单元4根据接收对应的控制讯号而驱动,进而控制风扇5转速在2000RPM,因此,使得有达到节省成本及增加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的效果者。
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得有效让风扇5转速控制与风扇5正反转控制能在同一条控制线达成,换言之,就是通过处理单元3单一接脚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2,并由该处理单元3来判断接收的讯号,借以达到风扇5转速及正反转控制的效果,进而还有效节省成本及增加布局空间的效果。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公知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
1.节省成本;
2.增加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
3.通过处理单元3单一接脚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2,并由该处理单元3来判断接收的讯号,借以达到风扇5转速及正反转控制的效果。
惟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举凡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讯号转换单元,具有一输出端及一接收一输入讯号的输入端,该讯号转换单元根据该输入端接收的一输入讯号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准位讯号;
一处理单元,其一端电性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且该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与其内的至少一预设电压值做判断处理,而产生多个控制风扇动作的控制讯号;及
一驱动单元,是电性连接该处理单元的另一端,其具有多个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根据接收对应的所述控制讯号而驱动,以控制一风扇运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含:
一第一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一电晶体开关及一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一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二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二电晶体开关;
一第二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三电晶体开关及一第四电晶体开关,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三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三电晶体开关,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四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四电晶体开关;及
一第三开关组件,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一第五电晶体开关及一第六电晶体开关,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将接收到的一第五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五电晶体开关,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二端则将接收到的一第六控制讯号传送给对应该第六电晶体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讯号转换单元内具有一积分器,该积分器根据该输入端接收的输入讯号为一PWM讯号的工作周期而积分转换为对应的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并通过该输出端传送给该处理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为一微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具有十六接脚,其中该第三接脚连接一电容件的一端,并用以提供一工作电压,该第四接脚连接至一接地端及该电容件的另一端,该第五接脚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三控制讯号,该第六接脚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五控制讯号,该第七接脚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四控制讯号,该第八接脚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六控制讯号,第十接脚连接该讯号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以接收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该第十四接脚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一端,用以输出该第一控制讯号,该第十六接脚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二控制讯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包含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一定子组及一转子组,该定子组具有一第一相线圈组、一第二相线圈组及一第三相线圈组,该第一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三端,该第二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三端,该第三相线圈组一端连接该第三开关组件的第三端,并该第一、二、三相线圈组的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小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正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等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其内的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的所述预设电压值包含一第一预设电压值、一第二预设电压值及一第三预设电压值,且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正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大于该第一预设电压值且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反转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处理单元判断该直流电压准位讯号等于或大于该第三预设电压值,则产生控制风扇转速的控制讯号,传送给该驱动单元。
CN 201320003531 2013-01-06 2013-01-06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91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3531 CN202991569U (zh) 2013-01-06 2013-01-06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3531 CN202991569U (zh) 2013-01-06 2013-01-06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91569U true CN202991569U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6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353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91569U (zh) 2013-01-06 2013-01-06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915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9109A (zh) * 2015-02-13 2016-08-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风扇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JP2016166601A (ja) * 2015-02-13 2016-09-15 台達電子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Inc. ファンの正回転/逆回転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9109A (zh) * 2015-02-13 2016-08-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风扇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及其适用的控制方法
JP2016166601A (ja) * 2015-02-13 2016-09-15 台達電子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Inc. ファンの正回転/逆回転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iasar et al. A novel position sensorless control of a four-switch, brushless DC motor drive without phase shifter
CN102710188B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56796B (zh)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
CN202833210U (zh)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的引风机
CN104617851B (zh) 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电动自行车控制方法
CN108023335A (zh) 应用设备、电机装置及其电机驱动集成电路
Samar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r PMSM drive based on TMS320F2808 DSP controller
CN202991569U (zh) 风扇转速与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Molnár et al. Design of motor speed controller of electronic commutation
CN108023514A (zh) 应用设备、电机装置及其电机驱动集成电路
Mukherjee et al. Development of microcontroller based speed control scheme of BLDC motor using proteus VSM software
CN105471331A (zh) 无刷直流马达转速控制系统
CN105785844B (zh) 一种隔离调速接口电路及应用其的电器设备系统
CN109245659B (zh) 控制开关磁阻电机的方法、系统、控制器及厨师机
Hasen et 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esting of a three phase BLDC motor controller
CN204179902U (zh) 无刷直流马达
CN203119827U (zh) 基于mcu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CN104362909A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KM et al. Speed control of three phase induction motor using PLC under open and closed loop condition
CN104521131B (zh) 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
CN109463038A (zh) 电动工具及其无刷电机的驱动方法
US9225272B2 (en) Control circuit for speed and rotational direction of fan
Viramontes BLDC motor control with Hall effect sensors using the 9S08MP
CN204179974U (zh) 无刷直流马达转速控制装置
CN206461542U (zh) 直流无刷电机转动方向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