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88817U - 湍流凝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湍流凝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88817U
CN202988817U CN 201220642192 CN201220642192U CN202988817U CN 202988817 U CN202988817 U CN 202988817U CN 201220642192 CN201220642192 CN 201220642192 CN 201220642192 U CN201220642192 U CN 201220642192U CN 202988817 U CN202988817 U CN 20298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disturbance
coagulation device
grizzly bar
water flow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421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东明
陈井义
郭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TER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TER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TER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TERL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421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8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8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888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湍流凝聚装置,包括:呈箱体结构的主体支架;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网格状分布的水流扰动层,每层水流扰动层由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流扰动部件构成,相邻层的水流扰动层中的水流扰动部件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相互垂直状态。本实用新型利用各层纵横交错的栅板水流扰动层和隔板水流扰动层组成的网格加强了对水流的扰动作用,水流在其表面形成了边界层分离现象,形成了丰富的涡旋,迅速形成了密实且易沉淀的矾花。

Description

湍流凝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湍流凝聚装置。 
背景技术
絮凝是指小颗粒或小颗粒团块在凝聚剂或絮凝剂作用下生成大块絮凝物的过程,是目前水处理行业的最重要的工艺环节,出水水质主要由絮凝效果决定的。传统廊道反应、回转孔室反应以及回转组合式隔板反应的絮凝工艺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水中尚有较多絮凝不完善的小颗粒。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普通网格反应;国外推出了折板式、波形板以及机械搅拌反应设备,使絮凝效果有了明显改善,由于其对絮凝的动力学本质认识不够深入,而妨碍了絮凝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进一步开发出一种简单、经济、易行,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实用新型絮凝技术尤显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絮凝装置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湍流凝聚装置,该湍流凝聚装置利用各层纵横交错的栅条隔板网格组合加强了对水流的扰动作用,水流在其表面形成了边界层分离现象,形成了丰富的涡旋,迅速形成了密实且易沉淀的矾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箱体结构的主体支架; 
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网格状分布的水流扰动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层水流扰动层由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流扰动部件构成,相邻层的水流扰动层中的水流扰动部件的轴线与水流方 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相互垂直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支撑筒和呈交叉辐射状设置在支撑筒上的栅条和隔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与隔板之间的夹角为30~1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与隔板之间的夹角为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有水流扰动层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中的栅条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垂直,所有水流扰动层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中的隔板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水流扰动层中的隔板之间距离为50~10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中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0~10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水流扰动层中的栅条之间距离为20~8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之间的距离为20~8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栅条的辐宽为10~2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栅条轴向长度与隔板的轴向长度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水头损失小,运行成本低。该絮凝工艺从机理上认识到增加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是惯性效应,而小尺度的涡旋能很好利用了颗粒的惯性效应,在空间上增加颗粒的碰撞几率,从而在最小的能耗下,达到最好的反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湍流凝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湍流凝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湍流凝聚装置中栅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湍流凝聚装置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中给出的湍流凝聚装置,包括:呈箱体结构的主体支架100;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100上,且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网格状分布的水流扰动层2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层水流扰动层200由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流扰动部件300构成,相邻层的水流扰动层200中的水流扰动部件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相互垂直状态。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300包括一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支撑筒400和呈交叉辐射状设置在支撑筒上的栅条500和隔板6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300中栅条500与隔板600之间的夹角为30~1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水流扰动部件300中栅条500与隔板600之间的夹角为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有水流扰动层200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300中的栅条500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垂直,所有水流扰动层200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300中的隔板600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水流扰动层200中的隔板600之间距离为50~10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200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300中隔板600之间的距离为50~10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水流扰动层200中的栅条500之间距离为20~8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200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300中栅条 500之间的距离为20~8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栅条500的辐宽为10~2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栅条500轴向长度与隔板600的轴向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均采用不锈钢或PVC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水流以一定的流速沿水流扰动方向、流经本实用新型的湍流凝聚装置时,利用栅板500和隔板600加强了对水流的扰动作用,水流在其表面形成了边界层分离现象,形成了丰富的涡旋,迅速形成了密实且易沉淀的矾花。 
利用颗粒碰撞发生凝聚的效应,通过改变水流结构形式创造絮凝条件,兼具水力反应池和机械反应池的优点,并根据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控制湍流强度,从而形成不同强度的微涡旋,控制碰撞强度和有效碰撞次数,在短时间内发生凝聚,通过水力分级和可变受控流态控制,使得水流剪切力逐级递减,絮体不断长大和密实,有效地提高了絮凝效果。 
采用栅板500和隔板600相结合絮凝技术,通过科学地布设栅板500和隔板600,栅板500和隔板600是将絮凝池细分,尽量接近实验时的水流状态,使水流过本实用新型的湍流凝聚装置时时产生强烈的惯性效应和对矾花的柔动作用,控制矾花合理的有效碰撞,迅速形成密实且易沉淀的矾花,在反应池全程分级布设栅条网格,使矾花颗粒由小到大,由松散到密实,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箱体结构的主体支架; 
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架上,且在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网格状分布的水流扰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水流扰动层由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水流扰动部件构成,相邻层的水流扰动层中的水流扰动部件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投影面上呈相互垂直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水流扰动部件包括一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支撑筒和呈交叉辐射状设置在支撑筒上的栅条和隔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与隔板之间的夹角为30~1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与隔板之间的夹角为9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水流扰动层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中的栅条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垂直,所有水流扰动层中的所有水流扰动部件中的隔板平行设置且水流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水流扰动层中的隔板之间距离为50~10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中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0~1000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水流扰动层中的栅条之间距离为20~800mm;同一水流扰动层中相邻水流扰动部件中栅条之间的距离为20~800m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的辐宽为10~200mm。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轴向长度与隔板的轴向长度相等。 
CN 201220642192 2012-11-29 2012-11-29 湍流凝聚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8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42192 CN202988817U (zh) 2012-11-29 2012-11-29 湍流凝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42192 CN202988817U (zh) 2012-11-29 2012-11-29 湍流凝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88817U true CN202988817U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6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4219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88817U (zh) 2012-11-29 2012-11-29 湍流凝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888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1570A (zh) * 2013-12-04 2014-05-07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变流式网格絮凝反应装置
CN10723554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哈尔滨市多相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涡街小孔眼网格反应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1570A (zh) * 2013-12-04 2014-05-07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变流式网格絮凝反应装置
CN103771570B (zh) * 2013-12-04 2016-01-13 南京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变流式网格絮凝反应装置
CN10723554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哈尔滨市多相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涡街小孔眼网格反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263A (zh) 高密度养殖水污分离过滤增氧系统
CN202988817U (zh) 湍流凝聚装置
CN213141478U (zh) 一种多齿型微涡发生器微涡发生器
CN201356992Y (zh) 涡流网格絮凝反应器
CN202052360U (zh) 平流蜂窝槽沉淀装置
CN105714731B (zh) 一种测试水库下泄水温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CN209254162U (zh) 一种精馏塔塔板和精馏塔
CN114931793A (zh) 循环水养殖池
CN202860462U (zh) 一种多点气脉冲调和釜
CN108016567A (zh) 一种孔板式格栅结构
CN2743334Y (zh) 导流微旋絮凝反应池
CN203095820U (zh) 一种曝气搅拌装置
CN203128300U (zh) 一种可转换工艺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4524821A (zh) 蝶式沉淀器
CN206888074U (zh) 一种取水泵站进水穿孔配水花墙
CN202784861U (zh) 一种改进的煤泥水入料箱分流挡板
CN213294809U (zh) 微涡流絮凝设备及絮凝系统
CN103663657A (zh) 网格涡街反应器
CN203954757U (zh) 一种缓冲式稳流筒
CN205953622U (zh) 组合式涡街小孔眼网格反应设备
CN201632099U (zh) 局部小孔眼絮凝反应网格装置
CN204952918U (zh) 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
CN211611726U (zh) 装配式网格絮凝设备
CN204522698U (zh) 一种海水脱硫循环系统
CN104815543B (zh) 一种海水脱硫循环系统及脱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