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46434U -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46434U CN202946434U CN 201220591263 CN201220591263U CN202946434U CN 202946434 U CN202946434 U CN 202946434U CN 201220591263 CN201220591263 CN 201220591263 CN 201220591263 U CN201220591263 U CN 201220591263U CN 202946434 U CN202946434 U CN 202946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otor
- filled pore
- seal
- centrifugal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离心压缩机转子上套有各段的多级叶轮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平衡盘,各段的级间隔板与相应级的叶轮之间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中间隔板与平衡盘之间分别设有密封;中间隔板与套在转子上的平衡盘之间的密封为蜂窝密封,各段的级间隔板与相应级的叶轮之间的密封为口圈密封;蜂窝密封与中间隔板上分别开有向蜂窝密封与平衡盘之间的间隙充气的反充气孔,进入间隙的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的转向相反;口圈密封上设有导流槽。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气体激振的问题,提高转子稳定性,减缓了密封内转子四周的压力脉动,消除了气流涡旋对转子产生的激振,增加了转子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迷宫密封在压缩机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转速和介质压力的提高,转子柔性的增加和密封间隙的减小,密封腔流体激振已成为许多转子引发强烈振动的根源。密封腔内由气流激振引起转子的自激振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高速、高压、大功率转子运行稳定性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由于密封装置引起转子的自激激振,严重影响机组的运行,甚至产生重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害。
透平压缩机中的密封在防止流体泄漏的同时,还会产生重要的流体激振力,从而使转子的振动过大,影响转子的稳定性。气流激振属于自激振动范围,自激振动是系统受到其自身运动诱发出来的激励作用而产生的维持的振动。此时,系统包含有补充能量的能源;这种振动不能由动平衡的方法消除,密封间隙动力失稳对设备工作介质的压力和负荷变化极为敏感。由于振动会随着负荷的增加而加剧,因此,气流激振易在较高负荷情况下发生。密封气体激振失稳振动有一个门槛负荷,超过此负荷,立即激发气体振动;相反,气流激振在小于某一负荷下会消失。气流激振在负荷增加过程中,易重复发生;另外,气流激振的振动频率等于或者略高于一阶临界转速。
由此,可以得出气体密封力的特点:1、随着介质压力的增加,振动越大;2、密封前后的压差越大振动越大;3、密封的间隙越小,越易发生振动。
根据现场的描述:机械运转试车时,运行平稳;现场有介质输入时,进出口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突然振动过大。机械运转试验,是指在机组没有介质情况下进行的,密封内的气体激振力也就不存在。当现场有介质的输入时,密封的间隙内就会有密封气体激振力的产生;而且随着压差的增加突然振动变大,当减小压差时,机组的振动消失。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该机组的振动过大,是由于密封气体激振引起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离心压缩机组存在的上述气体激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离心压缩机转子上套有各段的多级叶轮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平衡盘,各段的级间隔板与相应级的叶轮之间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中间隔板与平衡盘之间分别设有密封;所述中间隔板与套在转子上的平衡盘之间的密封为蜂窝密封,各段的级间隔板与相应级的叶轮之间的密封为口圈密封;所述蜂窝密封与中间隔板上分别开有向蜂窝密封与平衡盘之间的间隙充气的反充气孔,进入所述间隙的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的转向相反;所述口圈密封上设有导流槽。
其中:所述中间隔板与蜂窝密封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缓冲槽;所述中间隔板朝向高压侧的一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反充气孔,每个第一反充气孔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反充气孔与所述缓冲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反充气孔沿转子的径向设置,第二反充气孔沿转子的轴向设置,第一反充气孔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充气孔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反充气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缓冲槽;所述蜂窝密封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第三反充气孔,由高压侧引入的高压气体通过各第三反充气孔充入蜂窝密封与平衡盘之间的间隙,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的转向相反;所述第三反充气孔的一端与缓冲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中间隔板与套在转子上的平衡盘之间的密封用蜂窝密封代替,拥有比迷宫密封大的阻尼系数,同时还能消弱密封内的周向速度,进而减小了密封的交叉刚度,从而提高转子的稳定性,解决了密封气体激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压差较大的压缩机平衡盘位置,从高压侧引入了反向旋转的气流,旋转方向与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抵消一部分的气体周向速度,可使周向速度降低43%,使其气流紊乱,减缓了密封内转子四周的压力脉动,消除了气流涡旋对转子产生的激振,增加了转子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在口圈密封周向上加工了导流槽,可以改变口圈密封进口的周向速度,从而减小口圈密封的交叉耦合刚度,减小口圈密封激振力的作用,达到增加整个转子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心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蜂窝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隔板与蜂窝密封反充气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衡盘蜂窝密封的反预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级间隔板与相应级叶轮之间口圈密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口圈密封的部件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其中:1为转子,2为中间隔板,3为蜂窝密封,4为平衡盘,5为缓冲槽,6为级间隔板,7为叶轮,8为口圈密封,9为导流槽,10为第一反充气孔,11为第二反充气孔,12为第三反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产生气体激振的离心压缩机,如图1所示,离心压缩机分为多段,一个进气口与一个出气口即为一段;离心压缩机的转子1上套有各段的多级叶轮7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平衡盘4,各段的级间隔板6与相应级的叶轮7之间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中间隔板2与平衡盘4之间分别设有密封。
本实用新型解决转子1激振从两个方面考虑:增加结构的阻尼和减小密封腔内的周向平均速度。具体结构为:
现有离心压缩机中间隔板2与平衡盘4之间的密封采用的是迷宫密封,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密封的稳定性,将中间隔板2与套在转子1上的平衡盘4之间的密封用蜂窝密封3代替;如图2所示,蜂窝密封是一种阻尼密封,由于和平衡盘4相接触的部分采用蜂窝结构,使得这种蜂窝密封3拥有比迷宫密封大的阻尼系数,同时还能消弱蜂窝密封3内的周向速度,进而减小了蜂窝密封3的交叉刚度,从而提高转子1的稳定性,解决了密封气体激振问题。
如图3~5所示,蜂窝密封3与中间隔板2上分别开有向蜂窝密封3与平衡盘4之间的间隙充气的反充气孔,进入所述间隙的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1的转向相反。中间隔板2与蜂窝密封3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缓冲槽5,可以保证气体的均匀平稳;中间隔板2朝向高压侧的一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反充气孔10(本实施例为8个),第一反充气孔10沿转子1的径向设置,每个第一反充气孔10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反充气孔11与所述缓冲槽5相连通;第二反充气孔11沿转子1的轴向设置,第一反充气孔10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充气孔1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反充气孔1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 述缓冲槽5;第一、二反充气孔均采用直孔加工。蜂窝密封3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第三反充气孔12(本实施例为12个),第三反充气孔12的一端与缓冲槽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由高压侧引入的高压气体通过各第三反充气孔12充入蜂窝密封3与平衡盘4之间的间隙,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1的转向相反。
在叶轮机械中,由于各部件的旋转作用或设计时就带有预旋,密封进气口的气流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周向速度。密封内较大的周向速度会对转子的稳定性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进口预旋对密封内周向速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周向速度的增大,会加大密封系统的交叉耦合刚度,交叉刚度的增加,有效阻尼就会相应的减小。本实用新型在压差较大的压缩机平衡盘位置,从高压侧引入的反向旋转的气流,即气体依次通过第一反充气孔10、第二反充气孔11、缓冲槽5、第三反充气孔12充入蜂窝密封3与平衡盘4之间的间隙,充气的旋转方向与转子1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抵消一部分的气体周向速度,使其气流紊乱,减缓了密封内转子四周的压力脉动,消除了气流涡旋对转子产生的激振,增加了转子的稳定性。
如图6~8所示,在各段的级间隔板6与相应级的叶轮7之间的密封为口圈密封8,该口圈密封8上设有导流槽9。通过在口圈密封8的周向上加工导流槽9的形式,可以改变口圈密封8进口的周向速度,从而减小口圈密封8的交叉耦合刚度,减小口圈密封8激振力的作用,达到增加整个转子稳定性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离心压缩机转子上套有各段的多级叶轮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平衡盘,各段的级间隔板与相应级的叶轮之间以及位于相邻段之间的中间隔板与平衡盘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与套在转子(1)上的平衡盘(4)之间的密封为蜂窝密封(3),各段的级间隔板(6)与相应级的叶轮(7)之间的密封为口圈密封(8);所述蜂窝密封(3)与中间隔板(2)上分别开有向蜂窝密封(3)与平衡盘(4)之间的间隙充气的反充气孔,进入所述间隙的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1)的转向相反;所述口圈密封(8)上设有导流槽(9)。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与蜂窝密封(3)之间沿圆周方向设有缓冲槽(5)。
3.按权利要求2所述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朝向高压侧的一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反充气孔(10),每个第一反充气孔(10)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反充气孔(11)与所述缓冲槽(5)相连通。
4.按权利要求3所述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充气孔(10)沿转子(1)的径向设置,第二反充气孔(11)沿转子(1)的轴向设置,第一反充气孔(10)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充气孔(1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反充气孔(11)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缓冲槽(5)。
5.按权利要求2所述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密封(3)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第三反充气孔(12),由高压侧引入的高压气体通过各第三反充气孔(12)充入蜂窝密封(3)与平衡盘(4)之间的间隙,充气方向与压缩机转子(1)的转向相反。
6.按权利要求5所述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充气孔(12)的一端与缓冲槽(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91263 CN202946434U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91263 CN202946434U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46434U true CN202946434U (zh) | 2013-05-22 |
Family
ID=48422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9126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46434U (zh) | 2012-11-09 | 2012-11-09 |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4643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052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锦州新锦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离心式压缩机平衡盘装置 |
CN106194829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山西巨龙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鼓风机叶轮进口处的密封结构及加工方法 |
CN106574635A (zh) * | 2014-08-13 | 2017-04-19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式旋转机械 |
CN109869329A (zh) * | 2019-03-14 | 2019-06-11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离心式压缩机级间分级密封系统 |
CN112253491A (zh) * | 2020-09-03 | 2021-01-22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级离心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
-
2012
- 2012-11-09 CN CN 201220591263 patent/CN2029464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4635A (zh) * | 2014-08-13 | 2017-04-19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离心式旋转机械 |
CN105805052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锦州新锦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离心式压缩机平衡盘装置 |
CN106194829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山西巨龙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鼓风机叶轮进口处的密封结构及加工方法 |
CN109869329A (zh) * | 2019-03-14 | 2019-06-11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离心式压缩机级间分级密封系统 |
CN112253491A (zh) * | 2020-09-03 | 2021-01-22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级离心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46434U (zh) | 一种降低离心压缩机气体激振的密封结构 | |
CN101297118A (zh) | 用于离心压缩机的静止密封环 | |
CN102889237B (zh) | 一种应用带尖角前缘的大小叶片叶轮及压气机 | |
CN110173442B (zh) | 流量可调的局部进气超临界工质闭式离心压缩机组及方法 | |
CN209180085U (zh) | 一种导流式进风离心风机 | |
CN103742200B (zh) | 一种气动马达 | |
CN204921480U (zh) | 离心压缩机模型级 | |
CN104653515B (zh) | 一种双吸式离心通风机 | |
CN215860885U (zh) | 一种单级双吸、双定转子的磁悬浮鼓风机 | |
CN207246048U (zh) | 一种多级离心空气压缩机 | |
CN113819077A (zh) | 一种单级双吸、双定转子的磁悬浮鼓风机 | |
CN202926661U (zh) | 离心压缩机 | |
CN116641912A (zh) | 一种迷宫气封结构电动离心风机 | |
CN204284449U (zh) | 一种圆弧形阻旋栅密封结构 | |
CN107605804B (zh) | 离心压气机的机匣 | |
CN111396328A (zh) | 一种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离心压缩装置 | |
CN204283504U (zh) | 一种矩形阻旋栅密封结构 | |
CN113357189B (zh) | 径向外流叶轮背腔引气结构和燃气涡轮发动机 | |
CN202811498U (zh) | 阶梯形篦齿封严结构 | |
CN210637242U (zh) | 一种多级泵流致振动抑制装置 | |
CN209908792U (zh) | 一种应用在psa空气分离系统中的涡轮驱动离心鼓风机 | |
CN209430499U (zh) | 用于透平压缩机维护的清洗装置 | |
CN207961076U (zh) | 一种采用双层导叶叶片的离心泵结构 | |
CN202673700U (zh) | 透平涡轮式气动水泵 | |
CN206320074U (zh) | 一种双排叶轮离心抽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