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8328U -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38328U CN202938328U CN 201220569928 CN201220569928U CN202938328U CN 202938328 U CN202938328 U CN 202938328U CN 201220569928 CN201220569928 CN 201220569928 CN 201220569928 U CN201220569928 U CN 201220569928U CN 202938328 U CN202938328 U CN 2029383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mney
- feeder
- collection device
- mozzle
- internal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烟囱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收集槽内部设有固定板,收集槽底部设有导流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且经济实用、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用于火力发电电厂、化工、冶金等行业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属于重点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多和最成熟的工艺,也是国内火电厂脱硫的主导工艺。我国300MW以上的火电机组超过90%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技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在50℃左右,而我国《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T5196-2004)规定“设计工况下脱硫后烟囱入口的烟气温度一般应达到80℃以上排放”,所以早期安装的WFGD系统基本上都配套有烟气换热器(Gas-gas heater,GGH)。但是在实际运行中,GGH部件会出现严重的腐蚀、换热元件堵塞等问题,影响WFGD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鉴于《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在满足环保要求且烟囱和烟道有完善的防腐和排水措施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也可以不设烟气换热器”,所以后期设计的WFGD系统很少安装GGH,原有的WFGD系统也开始取消GGH装置。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GGH的WFGD系统的饱和净烟气直接通过湿烟囱排向大气时,易产生“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带来新的环保问题。
“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成因分析如下:
(1)烟气的夹带液
原烟气经过喷淋层洗涤,并经除雾器除雾后,从吸收塔出口、经连接烟道至烟囱顶部排放的过程中,小于50um直径的液滴,随烟气流一起排放。
(2)烟气的冷凝液
原烟气经过喷淋层洗涤,并经除雾器除雾后,从吸收塔出口、经连接烟道至烟囱内衬顶部排放的过程中,通常会有0.5~1.0℃的温降,从而导致了烟气的饱和-冷凝产生了小液滴。
(3)烟气二次夹带液
从除雾器带走的液滴及冷凝产生的液滴,会在烟囱内筒壁的内表面上聚集。随着液滴的不断沉积,它们便会受到自身重力的向下拉力,同时,烟气也会对液体施加一个与烟气流同一方向的拉力,当来自烟气的力达到或超出液滴自身重力和内表面的附着力时,液体便会从烟囱内筒壁上脱落。然后,液体会重新进入或被二次夹带,进入烟气流并被夹带出烟囱。
从烟囱内筒壁的冷凝液被重新带走的液滴都比较大,通常它们是造成“烟囱雨”或酸雾沉降现象的主要因素。
目前常规的湿烟囱结构大都没有考虑烟囱内筒壁会结露的潮湿环境,也没有设置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可靠性高的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能够有效收集烟囱内筒壁的冷凝液,并通过导流管排出烟囱外部,有效避免烟囱内筒壁的冷凝液被烟气流二次夹带排到大气中,从而避免烟囱附近的酸雾沉降或烟囱雨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烟囱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收集槽内部设有固定板,收集槽底部设有导流管。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为U型、V型或梯型。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与烟囱径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与烟囱径向呈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为0°≤α≤60°。
优选地,所述收集槽与烟囱径向夹角α为15°。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管径为DN32~DN300。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管径为DN100。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设于所述烟囱内壁或穿过所述烟囱外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材料,并对各部件的设计、尺寸作合理调整,能够有效收集烟囱内筒壁的冷凝液,并通过导流管排出烟囱外部,能够有效避免烟囱内筒壁的冷凝液被烟气流二次夹带排到大气中,大大减少了烟气中的液滴含量,从而有效避免烟囱附近的酸雾沉降或烟囱雨现象的发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混凝土、砖等烟囱内筒。
(2)能耗低:烟囱内壁安装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后,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无需能量运行,较常用的二次加热方式解决烟囱酸雨问题,能耗低。
(3)效果好:可以完全或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脱硫烟囱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烟囱附近的酸雾沉降或烟囱雨现象的发生,另外该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烟囱顶部结冰问题。
(4)安全可靠:由于该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无传动设备及活动部件,投入使用后安全可靠,基本无需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故障率低,使用效果好,安全可靠,且经济实用、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实施例3中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导流管穿过烟囱外壁);
图2为实施例1~实施例3中图1中A1-A1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图2中B1-B1剖视图(收集槽为U型);
图4为实施例2中图2中B1-B1剖视图(收集槽为梯型);
图5为实施例3中图2中B1-B1剖视图(收集槽为V型);
图6为实施例4~实施例6中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导流管位于烟囱内壁);
图7为实施例4~实施例6中图6中A2-A2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4中图7中B2-B2剖视图(收集槽为U型);
图9为实施例5中图7中B2-B2剖视图(收集槽为梯型);
图10为实施例6中图7中B2-B2剖视图(收集槽为V型);
附图标记说明
1-烟囱;2-收集槽;3-导流管;4-固定板;α、β、γ-收集槽与烟囱径向夹角;W1-收集槽高度;W2-收集槽宽度;W3-固定板高度;W4-固定板离收 集槽顶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六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2,收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1中导流管3穿过烟囱1外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3,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垂直,收集槽2为U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收集槽宽度W2一般取50~200mm,优选为1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实施例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2,收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1中导流管3穿过烟囱1外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 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4,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呈一定夹角β,夹角β的范围为30°≤β≤80°,优选为60°收集槽2为梯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收集槽宽度W2一般取50~200mm,优选为1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实施例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2,收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1中导流管3穿过烟囱1外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5,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呈一定夹角γ,夹角γ的范围为30°≤γ≤80°,优选为60°。收集槽2为V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实施例4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7,收 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6中导流管3位于烟囱1内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8,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垂直,收集槽2为U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收集槽宽度W2一般取50~200mm,优选为1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实施例5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7,收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6中导流管3位于烟囱1内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9,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呈一定夹角β,夹角β的范围为30°≤β≤80°,优选为60°。收集槽2为梯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收集槽宽度W2一般取50~200mm,优选为1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实施例6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固定在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可设计成U型、V型或梯型。结合图7,收集槽2内部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可通过铆接、焊接或粘结将收集槽2固定在烟囱1内壁上,收集槽2底部装有导流管3。导流管3的开口位置主要根据方便导流管3布置走向来确定,图6中导流管3位于烟囱1内壁。
收集槽2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或聚丙烯塑料(PP)或合金材料,固定板4与收集槽2材料一致。导流管3采用FRP或PP或合金材料,内筒壁可以为混凝土、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结合图10,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呈一定夹角γ,夹角γ的范围为30°≤γ≤80°,优选为60°。收集槽2为V型。
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优选为DN100。
收集槽高度W1一般取200~600mm,优选为300mm;固定板高度W3一般取100~200mm,优选为150mm;固定板离收集槽顶部距离W4一般取10~50mm,优选为30mm。
Claims (8)
1.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烟囱(1)内筒壁上的至少一圈收集槽(2),收集槽(2)内部设有固定板(4),收集槽(2)底部设有导流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为U型、V型或梯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呈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为0°≤α≤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与烟囱(1)径向夹角α为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管径为DN32~DN3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管径为DN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设于所述烟囱(1)内壁或穿过所述烟囱(1)外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69928 CN202938328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69928 CN202938328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38328U true CN202938328U (zh) | 2013-05-15 |
Family
ID=4832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6992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8328U (zh) | 2012-10-31 | 2012-10-31 |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3832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023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CN103438471A (zh) * | 2013-08-27 | 2013-12-11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烟囱内筒冷凝液收集排放系统及烟囱 |
-
2012
- 2012-10-31 CN CN 201220569928 patent/CN2029383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44023A (zh) * | 2012-10-31 | 2013-02-27 | 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CN103438471A (zh) * | 2013-08-27 | 2013-12-11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烟囱内筒冷凝液收集排放系统及烟囱 |
CN103438471B (zh) * | 2013-08-27 | 2016-06-08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烟囱内筒冷凝液收集排放系统及烟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44023A (zh) | 一种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2938329U (zh) | 一种湿烟囱入口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103453537B (zh) | 一种湿烟囱顶部内筒壁外侧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102087021B (zh) |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硫一体化系统 | |
CN203464304U (zh) | 一种湿烟囱顶部内筒壁外侧冷凝液收集装置 | |
EP2799524B1 (en) | Process for cooling and washing biomass syngas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02168888A (zh) | 一种接触式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3438470B (zh) | 一种湿烟气烟道内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2937951U (zh) | 烟囱膨胀节 | |
CN202938328U (zh) | 湿烟囱内筒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3258666U (zh) | 悬挂式烟囱的液滴回收装置 | |
CN202933506U (zh) | 湿烟气烟道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4193674U (zh) | 一种湿烟囱烟气导流板顶端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3857475U (zh) | 湿烟囱入口导流叶片装置 | |
CN204006049U (zh) | 用于湿烟气烟道的导流叶片及湿烟气烟道 | |
CN102908800A (zh) | 一种湿烟气烟道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203240597U (zh) | 含水平膨胀节的悬挂式烟囱 | |
CN209292376U (zh) | 一种高炉水渣工艺蒸汽消白及热能回收系统 | |
CN204006051U (zh) | 一种蒸汽加热湿烟囱内筒壁防治烟囱雨、石膏雨的装置 | |
CN208287715U (zh) | 一种螺旋叶片式气体均布器 | |
CN203464303U (zh) | 一种湿烟气烟道内壁冷凝液收集装置 | |
CN102563678B (zh) |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防烟气液滴携带装置 | |
CN102913710A (zh) | 一种烟囱膨胀节 | |
CN202277775U (zh) | 多功能方形脱硫塔 | |
CN204006064U (zh) | 电伴热带加热湿烟囱内筒壁防治烟囱雨、石膏雨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