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0597U -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30597U
CN202930597U CN 201220586457 CN201220586457U CN202930597U CN 202930597 U CN202930597 U CN 202930597U CN 201220586457 CN201220586457 CN 201220586457 CN 201220586457 U CN201220586457 U CN 201220586457U CN 202930597 U CN202930597 U CN 202930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etal contact
socket
plug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864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福军
王坚
林昌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864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30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30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305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插接组件及具有该电源插接组件的电视,所述电源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上设有金属触头,所述金属触头与所述插头弹性连接,插座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金属接触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插头和插座的触点式连接,因此更加便于电视机的移动。

Description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插接组件及应用该电源插接组件的电视机。
背景技术
彩电从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到现在的平板走过了一条技术革新的辉煌道路。现在的电视一般有两种使用方式:一、通过挂架挂在墙上使用;二、安装于底座上使用。现在最新的技术已经实现了电视信号的无线传输,例如使用WIFI或其它的无线传输方法,从而使得电视的信号输入就摆脱了输入连线的束服,但是电源仍然需要连接线。为方便用户移动使用,通常在电视机中安装电池,从而实现无线的供电方式。其中安装的电池一般为可以充电的电池,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但电池仍然需要充电,现有技术中通常外接一连接线从而对电视机充电,由于采用连接线对电视机的电池充电,因此使得电视机的移动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接组件,旨在实现插头和插座的触点式连接,便于电视机的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接组件,该电源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上设有金属触头,所述金属触头与所述插头弹性连接,插座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金属接触片。
优选地,所述插头包括外壳、连接片和弹簧,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且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片固定于外壳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触头连接;所述金属触头贯穿第一开口部,并通过所述弹簧与连接片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相对的第一面设有贯穿该插座的通孔;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固定与所述第一面的接触部,以及由接触部向所述通孔延伸、并贯穿通孔的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插座的第一面设有容置所述接触部的容置部。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凹面。
优选地,所述插座靠近所述通孔的边缘设有导向部。
优选地,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至少两第一接触片和两第二接触片,其中第一接触片的延伸部相对于所述插座靠近通孔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接触片的延伸部相对于所述插座靠近通孔的边缘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金属触头包括至少两短触头和至少两长触头,其中短触头凸出所述插头的高度小于长触头凸出所述插头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电源插接组件,该电源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上设有金属触头,所述金属触头与所述插头弹性连接,插座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金属接触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上设置与该插头弹性连接的金属触头,在插座上设置与该金属触头适配的金属接触片,通过金属触头和金属接触片配合使得插头和插座电气连接,实现了插头和插座的触点式连接,从而可省去电视机的电源连接线,更加方便电视机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接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接组件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接组件包括插头10和插座20,其中插头10上设有金属触头101,该金属触头101与插头10弹性连接,插座20上设有与金属触头101适配的金属接触片201。
具体地,上述插头10包括外壳102、连接片103和弹簧104,外壳102设有第一开口部1021和第二开口部1022,且第一开口部1021和第二开口部1022相对设置;连接片103固定于外壳102的外壁,且位于第二开口部1022处;弹簧104的一端与连接片103连接,另一端与金属触头101连接;金属触头101贯穿第一开口部1021,并通过弹簧104与连接片103电气连接。
上述插座20与插头10相对的第一面设有贯穿该插座20的通孔202;金属接触片201包括固定与第一面的接触部,以及由接触部向通孔202方向延伸、并贯穿通孔202的延伸部。
本实施例中,可将上述金属触头101与供电电源连接,将金属接触片201的延伸部与用电器连接。使用时,通过插头10和插座20配合,将金属触头101和金属接触片201抵接,从而实现对用电器进行供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10上设置与该插头10弹性连接的金属触头101,在插座20上设置与该金属触头101适配的金属接触片201,通过金属触头101和金属接触片201配合使得插头10和插座20电气连接,实现了插头10和插座20的触点式连接,从而可省去电视机的电源连接线,更加方便电视机的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插座20的第一面设有容置接触部的容置部203。本实施例中,容置部203由插座20的第一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的深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优选地凹陷的深度与接触部的厚度一致,从而使得金属接触片201安装至插座20后,接触部与插头10相对的一面和插座20的第一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从而提高了插座20的美观度,更加适于人们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降低插头10与插座20的插接难度,还可在插座20靠近通孔202的边缘设置导向部204。该导向部204斜面设置,在使用时,若将金属触头101从插座20靠近通孔202的一侧水平移动至与金属接触片201接触时,由导向部204对金属触头101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从而可降低插头10与插座20配合的操作难度。
具体地,由于多电源供电时,存在上电时序需求,即每一个电源上电的时间具有先后顺序,从而可保证电源供电的稳定性。以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接触片20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接触片2011和两个第二接触片2012,其中第一接触片2011的延伸部2011b相对于插座20靠近通孔202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接触片2012的延伸部相对于插座20靠近通孔202的边缘的距离。以4个金属接触片201为例,该4个金属接触片201呈直线设置在插座20的第一面上,并且可将中间两个设置为第二接触片2012,两端的设置为第一接触片2011。在使用时,若将金属触头101从插座20靠近通孔202的一侧水平移动至与金属接触片201接触时,首先由设置在两端的金属触头101与第一接触片2011接触,以供与该第一接触片2011相连的电路供电;然后再由设置在中间的两金属触头101与第二接触片2012接触,以供与该第二接触片2012相连的电路供电。由于从机械结构的改进达到多电源供电时序要求,因此提高了电源插接组件的实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通过设置金属触头101的长短,以满足供电时序的需求。金属触头101包括至少两短触头101a和至少两长触头101b,其中短触头101a凸出插头10的高度小于长触头101b凸出插头10的高度。以4个金属触头101为例,该4个金属触头101呈直线设置在插头10上,并且可将中间两个设置为短触头101a,两端的设置为长触头101b。在使用时,若将插头10沿插座20第一面的垂直方向靠近插座20并与金属接触片201接触时,首先由设置在两端的长触头101b与金属接触片201接触,以供与该长触头101b对应连接的电路供电;然后再由设置在中间的两短触头101a与金属接触片接触,以供与短触头101a对应连接的电路供电。由于从机械结构的改进达到多电源供电时序要求,因此提高了电源插接组件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上述接触部设有与金属触头101适配的凹面。本实施实例中,以第一接触片2011为例,该第一接触片2011的接触部2011a的凹面与上述金属触头101的凸出插头10的部分适配。使用时,可由接触部2011a的凹面容置金属触头101,从而增加了金属触头101和金属接触片20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减小金属触头101和第一接触片2011的发热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电源插接组件,该电源插接组件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电视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电源插接组件技术方案,因此该电视机具有上述电源插接组件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上设有金属触头,所述金属触头与所述插头弹性连接,插座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金属接触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外壳、连接片和弹簧,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且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片固定于外壳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触头连接;所述金属触头贯穿第一开口部,并通过所述弹簧与连接片电气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与所述插头相对的第一面设有贯穿该插座的通孔;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固定与所述第一面的接触部,以及由接触部向所述通孔延伸、并贯穿通孔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第一面设有容置所述接触部的容置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设有与所述金属触头适配的凹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靠近所述通孔的边缘设有导向部。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至少两第一接触片和两第二接触片,其中第一接触片的延伸部相对于所述插座靠近通孔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第二接触片的延伸部相对于所述插座靠近通孔的边缘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触头包括至少两短触头和至少两长触头,其中短触头凸出所述插头的高度小于长触头凸出所述插头的高度。
9.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插接组件。
CN 201220586457 2012-11-08 2012-11-08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0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86457 CN202930597U (zh) 2012-11-08 2012-11-08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86457 CN202930597U (zh) 2012-11-08 2012-11-08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30597U true CN202930597U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20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8645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0597U (zh) 2012-11-08 2012-11-08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30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858A (zh) * 2017-07-13 2017-10-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弹碰式密封电插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858A (zh) * 2017-07-13 2017-10-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弹碰式密封电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03125U (zh) 大电流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US20210119470A1 (en) Multi-functional smart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for cell phone in horizontal placement and vertical placement
CN104124719A (zh) 磁力吸附式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202930597U (zh) 电源插接组件及电视机
CN204651997U (zh) 壁挂式无线充电器
CN204067654U (zh) 一种智能手机及其最底壳天线的连接器
CN20651711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音响
CN209593058U (zh) 一种充电宝
CN205122670U (zh) 纽扣电池固定结构和终端
CN208445312U (zh) 易于拆装的充电装置
CN109594725B (zh) 一种太阳能天窗玻璃的连接装置
CN102228745B (zh) 玩具动力机构
CN21089779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插座
CN203984054U (zh) 一种镍氢电池大电流快充的装置
CN209313003U (zh) 移动终端设备
CN205911456U (zh) 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1167186Y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12230647U (zh) 一种便捷组装式开关插座结构
KR101699621B1 (ko) 무선 충전용 연결 장치
CN203850488U (zh) Fpc/ffc连接器端子
CN208352649U (zh) 一种充电线装置
CN208079055U (zh) 一种用于家电电器设备的无线电传送接收设备
CN204597082U (zh) 一种充电器电源插头
CN219180822U (zh) 一种新型网关工具箱
CN209344455U (zh) 传输高频信号的抗干扰连接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