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85184U -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85184U
CN202885184U CN 201220540183 CN201220540183U CN202885184U CN 202885184 U CN202885184 U CN 202885184U CN 201220540183 CN201220540183 CN 201220540183 CN 201220540183 U CN201220540183 U CN 201220540183U CN 202885184 U CN202885184 U CN 202885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ower supply
spring wire
lowering
outle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401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志尧
陈俊
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401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85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85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851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所述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空调的风道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固定座的壁上限定出一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沿纵向设置;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通风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框在关闭位置和出风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出风框相连以便带动所述出风框在所述出风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和电源弹簧线,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电源弹簧线的一部分设在所述过线通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调的升降装置中连接主控板与驱动件的电源线都是普通直导线。由于出风框在升降过程中对电源线抻拉,因此电源线很容易产生松动,甚至扯断,进而造成空调的升降装置运行不平稳,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行平稳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升降装置的空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所述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空调的风道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固定座的壁上限定出一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沿纵向设置;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通风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框在关闭位置和出风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出风框相连以便带动所述出风框在所述出风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电源弹簧线,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电源弹簧线的一部分设在所述过线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通过设置分别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和所述驱动件相连的所述电源弹簧线,由于所述电源弹簧线具有伸缩性,因此当所述出风框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出风位置时,所述电源弹簧线可以随着伸长,当所述出风框从所述出风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电源弹簧线可以随着缩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直导线,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电源弹簧线,可以避免所述电源弹簧线在不断的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甚至扯断的问题。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位置处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固定在所述出风框的第二位置处,其中所述电源弹簧线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这样可以使所述空调的结构更加简单。
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且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二电源弹簧线夹,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上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这样可以将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更加容易地、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且可以将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更加容易地、稳固地固定在所述出风框上。
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这样可以将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上,同时可以将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
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筋间隔开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夹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筋之间,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三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三限位筋间隔开的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夹持在所述第三和第四限位筋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可以提高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可以提高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在所述出风框上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筋与所述固定座一体形成,所述第三和第四限位筋与所述出风框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牢固性以及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在所述出风框上的牢固性,而且可以简化所述升降装置的生产工艺,从而可以降低所述升降装置的生产成本。
所述过线通孔的上沿与所述固定座的上沿平齐。由此不仅可以使所述固定座的外观更加简洁、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使所述过线通孔更好地限位保护所述电源弹簧线。
所述出风框上设有通孔且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配合在所述通孔内。由此不仅可以使所述电源弹簧线更加稳定,而且可以使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端更加容易地与所述驱动件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和主控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机体内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机体内的风道连通,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在所述出风位置所述出风框伸出所述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通过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升降装置,从而具有性能稳定、运行平稳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在出风框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在出风框位于出风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的电源弹簧线夹的主视图;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的电源弹簧线夹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固定座11、通风孔111、固定座11的上沿112、固定座11的底壁113、后壁114、左侧壁115、右侧壁116、出风框12、通孔122、出风框12的顶壁123、后壁124、左侧壁125、凸台127、限位件13、过线通孔131、电源弹簧线14、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端141、第二端142、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第一固定孔151、第一引导部152、第二引导部1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包括固定座11、出风框12、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和电源弹簧线14。
固定座11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空调的风道连通的通风孔111,固定座11的壁上限定出一过线通孔131,过线通孔131沿纵向设置(所述纵向与上下方向平行,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图3中的箭头A所示)。出风框12上设有与通风孔111连通的出风口,出风框12在关闭位置和出风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固定座11上。所述驱动件与出风框12相连以便带动出风框12在所述出风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端141适于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且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端142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电源弹簧线14的一部分设在过线通孔13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通过设置分别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和所述驱动件相连的电源弹簧线14,由于电源弹簧线14具有伸缩性,因此当出风框12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出风位置时,电源弹簧线14可以随着伸长,当出风框12从所述出风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电源弹簧线14可以随着缩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直导线,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通过设置电源弹簧线14,可以避免电源弹簧线14在不断的外力作用下产生松动,甚至扯断的问题。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通过将电源弹簧线14的一部分设在过线通孔131内,从而可以利用过线通孔131对电源弹簧线14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即利用过线通孔131可以限制电源弹簧线14在其他方向(即除了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移动,进而可以避免因电源弹簧线14在其他方向上的移动而导致电源弹簧线14被磨损,由此可以使升降装置1的运行更加平稳、使用寿命更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件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设在固定座11上,且所述驱动件可以按照已知的方式与出风框12相连。
其中,所述关闭位置是指出风框12邻近固定座11且所述出风口关闭的位置,换言之,如图3所示,在所述关闭位置出风框12邻近通风孔111且所述出风口关闭。所述出风位置是指出风框12远离固定座11且所述出风口与外界连通的位置,换言之,如图3所示,在所述出风位置出风框12远离通风孔111且所述出风口与外界连通,即所述出风口打开。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固定座11可以包括左侧壁115、右侧壁116、后壁114和底壁113。左侧壁115的后沿可以与后壁114的左沿相连,左侧壁115的下沿可以与底壁113的左沿相连,右侧壁116的后沿可以与后壁114的右沿相连,右侧壁116的下沿可以与底壁113的右沿相连,后壁114的下沿可以与底壁113的后沿相连。固定座11具有结构简单、耗材量小等优点。其中,通风孔111可以设在固定座11的底壁113上。
出风框12可以包括左侧壁125、右侧壁(图中未示出)、后壁124和顶壁123。左侧壁125的后沿可以与后壁124的左沿相连,左侧壁125的上沿可以与顶壁123的左沿相连,所述右侧壁的后沿可以与后壁124的右沿相连,所述右侧壁上沿可以与顶壁123的右沿相连,后壁124的上沿可以与顶壁123的后沿相连。出风框12具有结构简单、耗材量小等优点。
其中,前后方向如图1-图3中的箭头B所示,左右方向如图1-图3中的箭头C所示。具体地,所述后方是指远离用户的方向。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可以固定在固定座11的第一位置处,且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可以固定在出风框12的第二位置处,其中电源弹簧线14的所述一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通过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固定在固定座11的第一位置处,从而可以将电源弹簧线14更加方便地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同时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固定在出风框12的第二位置处,从而可以将电源弹簧线14更加方便地与所述空调的所述驱动件相连。这样可以使所述空调的结构更加简单。具体地,固定座11的第一位置处可以设在固定座11的底壁113上且固定座11的第一位置处可以邻近过线通孔131,这样可以使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更加方便、更加容易地与固定座11的第一位置处相连,进而可以将电源弹簧线14更加方便地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这样可以使所述空调的结构更加简单。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11上可以设有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且出风框12上可以设有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可以固定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上且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通过在固定座11上设置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利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更加容易地、稳固地固定在固定座11上,且通过在出风框12上设置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利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更加容易地、稳固地固定在出风框12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上可以设有第一固定孔151,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可以设有第二固定孔,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可以过盈地配合在第一固定孔151内,且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可以过盈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通过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上设置第一固定孔151,可以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一部分143通过第一固定孔151牢固地固定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上,且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的结构简单。通过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可以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的结构简单。
有利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具有第一引导部152和第二引导部153,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电源弹簧线14安装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的第一固定孔151内。更为有利地,第一引导部152和第二引导部153可以形成倒八字结构,即远离第一固定孔151的开口大于邻近第一固定孔151的开口,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电源弹簧线14安装在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的第一固定孔151内,且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的结构简单。
同样地,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具有第三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电源弹簧线14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更为有利地,所述第三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可以形成倒八字结构,即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开口大于邻近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开口,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电源弹簧线14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内,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的结构简单。
此外,固定座11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上可以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11上,出风框12上可以设有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可以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的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出风框上。换言之,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11上,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出风框12上。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螺栓。由此可以将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牢固地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11上,且可以将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牢固地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出风框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座11上可以设有第一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筋间隔开的第二限位筋,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夹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出风框12上可以设有第三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三限位筋间隔开的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夹持在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之间。例如,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可以沿左右方向定位且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可以沿左右方向定位且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开。通过在固定座11上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可以将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夹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从而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对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进行限位以防止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以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轴转动。通过在出风框12上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可以将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夹持在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之间,从而可以利用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对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以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轴转动。换言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可以提高第一电源弹簧线夹15在固定座11上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可以提高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在出风框12上的稳定性。
有利地,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可以与固定座11一体形成,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可以与所述出风框12一体形成。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在固定座11上的牢固性以及所述第三限位筋和所述第四限位筋在出风框12上的牢固性,而且可以简化升降装置1的生产工艺,从而可以降低升降装置1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过线通孔131的上沿可以与固定座11的上沿112平齐。由此不仅可以使固定座11的外观更加简洁、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使过线通孔131更好地限位保护电源弹簧线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1还可以包括限位件13,限位件13可以设在固定座11的壁上,且限位件13可以与固定座11的壁之间限定出过线通孔131。有利地,限位件13可以与固定座11的内壁一体形成。换言之,限位件13可以设在固定座11的内壁上且限位件13可以与固定座11一体形成。也就是说,固定座11内具有过线通孔131。这样可以使过线通孔131邻近于固定座11的内壁,从而可以使电源弹簧线14的所述一部分邻近固定座11的内壁,进而可以使升降装置1的外观更加简洁、更加优美。同时,通过将限位件13与固定座11的内壁一体形成,从而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固定座11的结构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地简化固定座11的生产工艺,可以大大地降低固定座11的生产成本。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12上可以设有通孔122,且升降装置1还可以包括紧固件,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端可以穿过通孔122,所述紧固件可以配合在通孔122内。换言之,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可以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通孔122内,即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可以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出风框12上。由此不仅可以使电源弹簧线14更加稳定,而且可以使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端更加容易地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具体地,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钉。
可选地,出风框12上可以设有凸台127,通孔122可以贯穿凸台127。通孔122的壁上可以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牢固地将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部分144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出风框12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包括机体和升降装置。
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和主控板,所述升降装置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升降装置1设在所述机体内,且通风孔111与所述机体内的风道连通,电源弹簧线14的第二端142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在所述出风位置出风框12伸出所述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通过设置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从而具有性能稳定、运行平稳等优点。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的工作过程。所述空调开机后,出风框12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出风位置且所述出风口打开,所述风道内的风通过通风孔111由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空调停机后,出风框12从所述出风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以隐藏在所述空调的机体内且所述出风口关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空调的风道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固定座的壁上限定出一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沿纵向设置;
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上设有与所述通风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框在关闭位置和出风位置之间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出风框相连以便带动所述出风框在所述出风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和
电源弹簧线,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空调的主控板相连且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电源弹簧线的一部分设在所述过线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第一位置处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固定在所述出风框的第二位置处,其中所述电源弹簧线的所述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且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二电源弹簧线夹,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上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一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且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部分过盈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一限位筋间隔开的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电源弹簧线夹夹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筋之间,所述出风框上设有第三限位筋和与所述第三限位筋间隔开的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二电源弹簧线夹夹持在所述第三和第四限位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限位筋与所述固定座一体形成,所述第三和第四限位筋与所述出风框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通孔的上沿与所述固定座的上沿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上设有通孔且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紧固件配合在所述通孔内。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和主控板;和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机体内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机体内的风道连通,所述电源弹簧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在所述出风位置所述出风框伸出所述机体。
CN 201220540183 2012-10-19 2012-10-19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85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0183 CN202885184U (zh) 2012-10-19 2012-10-19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0183 CN202885184U (zh) 2012-10-19 2012-10-19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85184U true CN202885184U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7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4018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85184U (zh) 2012-10-19 2012-10-19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851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85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85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85204U (zh) 空气调节器
CN202792438U (zh) 导风组件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103776093A (zh) 空气调节器和该空气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CN104596076A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2885184U (zh) 用于空调的升降装置和具有该升降装置的空调
CN203869269U (zh) 空调器
CN202885200U (zh) 用于空调器的升降装置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202792435U (zh) 导风件及具有其的用于空调的出风口组件
CN204063298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3083234U (zh) 冰箱
CN204438458U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2885203U (zh) 空调器及其升降装置
CN202792446U (zh) 结构稳定的面板组件和具有该面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CN203024329U (zh) 具有防漏电件的空调器
CN202835703U (zh) 空调机的出风框及具有其的空调机
CN204438460U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5137828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及空调室内机
CN202927970U (zh) 便于维修的空调室内机
CN204165198U (zh) 面板格栅装置
CN202835721U (zh) 快拆式空调器顶盖装置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CN202928019U (zh) 空调器
CN202841774U (zh) 防水防尘的遥控器
CN206666757U (zh) 一种用于织机的新型停经片
CN104596075A (zh) 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5423516A (zh) 面板格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129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Beijiao, Foshan, Shunde District, the town of Guangdong,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No. 6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OLDING CD.,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