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73655U - 一种鼹鼠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鼹鼠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73655U
CN202873655U CN 201220543227 CN201220543227U CN202873655U CN 202873655 U CN202873655 U CN 202873655U CN 201220543227 CN201220543227 CN 201220543227 CN 201220543227 U CN201220543227 U CN 201220543227U CN 202873655 U CN202873655 U CN 202873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steel wire
pin joint
joint seat
wi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432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432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73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73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736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鼹鼠捕捉器。该种鼹鼠捕捉器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中形成有一空腔,其中,该基座前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的进口;一捕捉装置,该捕捉装置包括:放置于基座进口处的钢丝绳以及与钢丝绳两端连接并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上的钢线框;一用于触发捕捉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显露于基座的空腔中的触发板、活动安装于基座上并与触发板相抵触的衔接块以及活动安装于基座上并用于连接衔接块和所述钢线框的触发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且捕鼠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鼹鼠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捕抓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捕鼠效率高的鼹鼠捕捉器。
背景技术:
鼹鼠属于食虫目鼹科动物,地下穴居生活,以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蠕虫等小动物为食,因其在耕作层中打隧道觅食,而对播种后的各种作物的种子和植株造成危害。对于鼹鼠的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的措施。
民间有使用自制的由弩架、挡棍、挡棍头、橡皮筋、弩针、搭棍、弩针拉线和支架等组成的鼹鼠弩捕杀鼹鼠的传统。但是传统的鼹鼠弩结构及其简单,捕杀效率极低,且操作繁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下述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捕鼠效率高的鼹鼠捕捉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鼹鼠捕捉器,其包括:一基座,该基座中形成有一空腔,其中,该基座前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的进口;一捕捉装置,该捕捉装置包括:放置于基座进口处的钢丝绳以及与钢丝绳两端连接并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上的钢线框;一用于触发捕捉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显露于基座的空腔中的触发板、活动安装于基座上并与触发板相抵触的衔接块以及活动安装于基座上并用于连接衔接块和所述钢线框的触发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端按顺序设置有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和第三枢接座,其中,所述的触发板、衔接块和触发块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和第三枢接座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触发板包括:显露于所述基座的空腔中的板体、成型于板体上端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枢接的枢接部以及成型于枢接部上的阻挡部,其中,该阻挡部与所述的衔接块相抵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衔接块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上,另一端通过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的基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触发块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三枢接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的衔接块相抵触,其中,触发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卡嵌所述钢线框的卡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线框两末端螺旋曲卷后安装于所述的基座上,令钢线框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相对于进口的另一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钢丝绳放置于所述基座的进口内壁,且该钢丝绳两端穿过基座上端的穿孔与所述钢线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钢线框朝基座的进口方向压下,并令钢线框卡嵌于触发块上的卡槽中,此时,钢丝绳放置于基座的进口内壁,驱动装置中触发板的阻挡部与所述的衔接块一端相抵触,衔接块另一端与触发块相抵触,令捕捉装置处于待触发状态。当鼹鼠从基座的进口进入基座的空腔中,并触碰到显露于基座的空腔中的触发板的板体时,触发板中的阻挡部向下压,令触发块脱离衔接块。上述捕捉装置触发,钢线框向上猛冲,令位于基座的进口内壁的钢丝绳向上勒,将鼹鼠勒在基座的进口处,捕鼠动作完成,操作起来十分简便,且捕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除捕捉装置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触发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所示,一种鼹鼠捕捉器,其包括:一基座1,该基座1中形成有一空腔10,其中,该基座1前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10的进口11;一捕捉装置2,该捕捉装置2包括:放置于基座1进口11处的钢丝绳21以及与钢丝绳21两端连接并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上的钢线框22;一用于触发捕捉装置2动作的驱动装置3,该驱动装置3包括:显露于基座1的空腔10中的触发板31、活动安装于基座1上并与触发板31相抵触的衔接块32以及活动安装于基座1上并用于连接衔接块32和所述钢线框22的触发块33。
所述基座1上端按顺序设置有第一枢接座12、第二枢接座13和第三枢接座14,其中,所述的触发板31、衔接块32和触发块33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座12、第二枢接座13和第三枢接座14上。
所述的触发板31包括:显露于所述基座1的空腔10中的板体311、成型于板体311上端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13枢接的枢接部312以及成型于枢接部312上的阻挡部313,其中,该阻挡部313与所述的衔接块32相抵触。
所述的衔接块32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13上,另一端通过一复位弹簧4与所述的基座1连接。所述的触发块33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三枢接座14上,另一端与所述的衔接块32相抵触,其中,触发块33上还设置有用于卡嵌所述钢线框22的卡槽331。
所述的钢线框22两末端螺旋曲卷后安装于所述的基座1上,令钢线框22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相对于进口11的另一端。所述的钢丝绳21放置于所述基座1的进口11内壁,且该钢丝绳21两端穿过基座1上端的穿孔与所述钢线框22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钢线框22朝基座1的进口11方向压下,并令钢线框22卡嵌于触发块33上的卡槽331中,此时,钢丝绳21放置于基座1的进口11内壁,驱动装置3中触发板31的阻挡部313与所述的衔接块32一端相抵触,衔接块32另一端与触发块33相抵触,令捕捉装置2处于待触发状态。
当鼹鼠从基座1的进口11进入基座1的空腔10中,并触碰到显露于基座1的空腔10中的触发板31的板体311时,触发板31中的阻挡部313向下压,令触发块33脱离衔接块32。上述捕捉装置2触发,钢线框22向上猛冲,令位于基座1的进口11内壁的钢丝绳21向上勒,将鼹鼠勒在基座1的进口11处,捕鼠动作完成。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1),该基座(1)中形成有一空腔(10),其中,该基座(1)前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空腔(10)的进口(11);
一捕捉装置(2),该捕捉装置(2)包括:放置于基座(1)进口(11)处的钢丝绳(21)以及与钢丝绳(21)两端连接并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上的钢线框(22);
一用于触发捕捉装置(2)动作的驱动装置(3),该驱动装置(3)包括:显露于基座(1)的空腔(10)中的触发板(31)、活动安装于基座(1)上并与触发板(31)相抵触的衔接块(32)以及活动安装于基座(1)上并用于连接衔接块(32)和所述钢线框(22)的触发块(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端按顺序设置有第一枢接座(12)、第二枢接座(13)和第三枢接座(14),其中,所述的触发板(31)、衔接块(32)和触发块(33)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座(12)、第二枢接座(13)和第三枢接座(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板(31)包括:显露于所述基座(1)的空腔(10)中的板体(311)、成型于板体(311)上端并与所述第一枢接座(13)枢接的枢接部(312)以及成型于枢接部(312)上的阻挡部(313),其中,该阻挡部(313)与所述的衔接块(32)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块(32)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座(13)上,另一端通过一复位弹簧(4)与所述的基座(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块(33)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三枢接座(14)上,另一端与所述的衔接块(32)相抵触,其中,触发块(33)上还设置有用于卡嵌所述钢线框(22)的卡槽(3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线框(22)两末端螺旋曲卷后安装于所述的基座(1)上,令钢线框(22)以可复位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相对于进口(11)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鼹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绳(21)放置于所述基座(1)的进口(11)内壁,且该钢丝绳(21)两端穿过基座(1)上端的穿孔与所述钢线框(22)连接。
CN 201220543227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鼹鼠捕捉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73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3227 CN202873655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鼹鼠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3227 CN202873655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鼹鼠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73655U true CN202873655U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6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43227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73655U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鼹鼠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736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179A (zh) * 2014-06-19 2014-10-08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研究鼢鼠习性的风光隔离器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2179A (zh) * 2014-06-19 2014-10-08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研究鼢鼠习性的风光隔离器及方法
CN104082179B (zh) * 2014-06-19 2017-06-13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风光隔离器研究鼢鼠习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3655U (zh) 一种鼹鼠捕捉器
CN103548806B (zh) 一种拉簧灭鼠器
CN202664085U (zh) 一种新型长效连续捕鼠笼
CN206895679U (zh) 触发式灭鼠器
CN201174941Y (zh) 粘鼠纸
CN211746452U (zh) 捕鼠夹1
CN206658937U (zh) 一种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
CN202035413U (zh) 一种笼式捕鼠器
CN202406903U (zh) 弹弓-活套式捕鼠器
CN201947844U (zh) 弹簧拉线式捕鼠笼
CN201797891U (zh) 自动提示和捕杀老鼠的捕鼠装置
CN200994361Y (zh) 一种新型苍蝇拍
CN204837701U (zh) 捕鼠筒
CN203194388U (zh) 一种捕猎器
CN208159588U (zh) 一种茶叶种植灌溉装置
CN108094396A (zh) 一种嵌入式隐形套圈捕鼠装置
CN207235883U (zh) 一种蛾类诱捕装置
CN203152357U (zh) 一种捕捉器
CN203505403U (zh) 三开门踏板式捕鼠器
CN204540520U (zh) 一种粮仓用电磁式捕鼠装置
CN203152355U (zh) 机械化性诱剂释放装置
CN202489118U (zh) 一种鼠道垫板
CN201107999Y (zh) 捕鼠器
CN204733800U (zh) 一种捕苍蝇枪
CN205682271U (zh) 一种地套捕捉养殖专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