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8304U - 可折叠的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的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8304U
CN202858304U CN 201220466315 CN201220466315U CN202858304U CN 202858304 U CN202858304 U CN 202858304U CN 201220466315 CN201220466315 CN 201220466315 CN 201220466315 U CN201220466315 U CN 201220466315U CN 202858304 U CN202858304 U CN 202858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unit
unit
long span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663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宪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E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E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E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E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663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8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8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83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的置物架,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一个侧框架单元、一个层架单元及一个包括数支长跨杆的支撑架单元,该侧框架单元包括平行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两相反侧的一个左框架及一个右框架,该层架单元包括数个等宽且平行间隔枢接于该左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的左层架,及数个等宽且平行间隔枢接于该右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的右层架,所述侧框架单元与层架单元能相对该中框架单元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间变换,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侧框架单元与层架单元朝该中框架单元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层架单元呈水平展开,且,每一长跨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左框架后侧部与该右框架后侧部。

Description

可折叠的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一般的折叠置物架,如中国台湾第I284105公告号专利案所揭露,具有一个连接件及两个架体单元。
所述架体单元分别设置于该连接件的相反两侧,各具有分别枢接于该连接件的上端与下端且呈平行的一个上框件与一个下框件、一个平行于该连接件且两端枢接于该上框件与该下框件的侧框件、一个能沿该连接件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该连接件的滑动件,及一个两端枢设于该滑动件与该侧框件的连杆。
所述架体单元能相对该连接件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间变换。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上框件、所述下框件与所述侧框件分别朝该连接件贴靠,所述滑动件分别沿该连接件由所述上框件朝所述下框件移动。
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侧框件分别远离该连接件,所述上框件与所述下框件呈水平展开,所述滑动件沿该连接件抵靠所述上框件,所述连杆分别由所述滑动件朝所述侧框架且朝所述下框件的方向延伸。
由于该折叠置物架的每一架体单元都需设置连杆,且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连杆借由所述滑动件分别连接于该连接件与相对应的侧框件间,位于该连接件相反两侧的所述侧框件并没有直接的支撑连接,因此,该折叠置物架所采用的局部支撑设计,对于整体支撑度仍稍嫌不足,具有稳固性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整体结构稳定度的可折叠的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一个侧框架单元、一个层架单元及一个支撑架单元。
该侧框架单元包括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左右两侧的一个左框架及一个右框架。该层架单元包括数个等宽的左层架及数个等宽的右层架,所述左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左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所述右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右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该支撑架单元包括数支长跨杆。
其中,该侧框架单元及该层架单元能相对该中框架单元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间变换,在该折叠状态时,该左框架与该右框架及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分别朝该中框架单元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左框架与该右框架分别远离该中框架单元,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呈水平展开,每一长跨杆的其中一端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左框架后侧部,另一端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右框架后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该支撑架单元包括两支长跨杆,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长跨杆呈交叉状。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后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后侧部,且所述长跨杆枢转至与该中框架单元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该支撑架单元的长跨杆长度不大于该中框架单元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该支撑架单元的长跨杆长度大于该中框架单元的长度,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至低于该中框架单元一半高度的位置,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顶端不超出该中框架单元的顶端,所述长跨杆的底端不超出该侧框架单元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该中框架单元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中框架,及数个等宽的中层架,所述中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所述中框架间,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中框架彼此贴靠,所述中层架彼此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中框架彼此远离,所述中层架呈水平展开。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一个可拆卸的外罩,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外罩包覆在该侧框架单元与该支撑架单元展开后的顶面、背面及两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数个收纳箱,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收纳箱分别置放于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数个分别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及该侧架单元底端的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每一长跨杆的两端在该展开状态时,分别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左框架后侧部与该右框架后侧部,因此,相较于一般折叠置物架的局部支撑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每一长跨杆的两端都能分别连接位于最外侧的该左框架与该右框架,而能提升该侧框架单元及该层架单元展开后的整体结构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一展开状态的一个后视图;
图4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折叠状态的一个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局部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在一展开状态的一个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四个较佳实施例在一展开状态的一个后视图;
图8该第四个较佳实施例在一折叠状态的一个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五个较佳实施例在一展开状态的一个后视图;及
图10是该第五个较佳实施例在一折叠状态的一个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1、一个侧框架单元2、一个层架单元3及一个支撑架单元4。
该侧框架单元2包括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1左右两侧的一个左框架21及一个右框架22。
该层架单元3包括数个等宽的左层架31及数个等宽的右层架32。所述左层架31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左框架21及该中框架单元1间,所述右层架32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右框架22及该中框架单元1间。
该支撑架单元4包括数支长跨杆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跨杆41的数目为二,且分别利用数个固设于该中框架单元1与该侧框架单元2上的螺栓42、数个开设于所述长跨杆41且分别供所述螺栓42穿置的固定孔43及数个可拆卸地螺合于所述螺栓42的螺帽44,而可拆卸地设置于该中框架单元1后侧部与该侧框架单元2后侧部,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长跨杆41也可以用嵌合或者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该中框架单元1的后侧部与该侧框架单元2的后侧部。
参阅图3与图4,该侧框架单元2及该层架单元3能相对该中框架单元1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间变换。
在该折叠状态时,该左框架21与该右框架22及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分别朝该中框架单元1贴靠,而所述长跨杆41被拆离于该中框架单元1与该侧框架单元2,利用该左框架21与该右框架22以及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分别朝该中框架单元1贴靠,而使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能够减少整体体积,方便收纳。
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时,先将该左框架21与该右框架22分别朝远离该中框架单元1的方向拉开,使得所述左层架31呈水平展开于该中框架单元1与该左框架21间,而所述右层架32呈水平展开于该中框架单元1与该右框架22间,接着,再将每一长跨杆41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该左框架21后侧部,另一端连接于该右框架22后侧部,使得所述长跨杆41呈交叉状,并将所述长跨杆41的交叉点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1后侧部,此时,该侧框架单元2及该层架单元3变换至该展开状态,而能将物品置放于呈水平展开的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上方。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每一长跨杆41的两端在该展开状态时,分别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左框架21后侧部与该右框架22后侧部,因此,相较于一般折叠置物架的局部支撑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每一长跨杆41的两端都能分别连接位于最外侧的该左框架21与该右框架22,而能提升该侧框架单元2及该层架单元3展开后的整体结构稳定度。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1、一个侧框架单元2、一个层架单元3及一个支撑架单元4。
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还包含一个外罩5、数个收纳箱6,及数个分别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1及该侧架单元2底端的脚轮7。
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外罩5利用数组设置于周缘的魔鬼毡51,而可拆卸地包覆在该侧框架单元2与该支撑架单元4展开后的顶面、背面及两侧面,所述收纳箱6则能分别置放于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上。
如此,该第二个较佳实施例除了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还利用该外罩5与所述收纳箱6,可以避免放置于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上的物品因久放而沾附灰尘,再利用所述脚轮7能轻松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预定的使用地点,进一步提高产品美观度以及使用便利性。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三个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1、一个侧框架单元2、一个层架单元3及一个支撑架单元4。
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支撑架单元4的长跨杆41长度不大于该中框架单元1的长度。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41的交叉点仍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1后侧部而长跨杆41两端则解除螺锁,且所述长跨杆41能枢转至与该中框架单元1重叠。
如此,该第三个较佳实施例除了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还利用所述长跨杆41在该折叠状态时仍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1且能枢转至与该中框架单元1重叠,可以避免所述长跨杆41在搬运过程中遗落,进而提高使用便利性。
参阅图7与图8,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四个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1、一个侧框架单元2、一个层架单元3及一个支撑架单元4。
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支撑架单元4的长跨杆41长度大于该中框架单元1的长度,且所述长跨杆41的交叉点连接至低于该中框架单元1高度一半的位置,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41的顶端不超出该中框架单元1的顶端,所述长跨杆41的底端不超出该侧框架单元2的底端。
如此,该第四个较佳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参阅图9与图10,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置物架的第五个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包含一个中框架单元1、一个侧框架单元2、一个层架单元3及一个支撑架单元4。
不同的地方在于,该中框架单元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中框架11,及数个等宽的中层架12。所述中层架12平行且间隔枢接于所述中框架11间。
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中框架11彼此贴靠,所述中层架12彼此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中框架11彼此远离,所述中层架12呈水平展开于所述中框架11间。
如此,该第五个较佳实施例除了可以达到与上述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还利用该中框架单元1的所述中层架12增加储物空间,且,配合所述中层架12、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的数量、宽度以及上下间距的变化,而具有增加产品应用性的功效。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长跨杆4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最外侧的该左框架21与该右框架22,可以提升该侧框架单元2及该层架单元3展开后的整体结构稳定度。此外,还可以增加所述左层架31与所述右层架32的配置灵活度,若是搭配该外罩5、所述收纳箱6与所述脚轮7使用,还能进一步提高整体美观与产品质感,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长跨杆41除了交叉设置于该中框架单元1与所述侧框架单元2外,也可以采用间隔横跨的设置方式,达到整体支撑的设计,并提高整体结构稳定度。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个中框架单元;
一个侧框架单元,包括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左右两侧的一个左框架及一个右框架;
一个层架单元,包括数个等宽的左层架及数个等宽的右层架,所述左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左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所述右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该右框架及该中框架单元间;及
一个支撑架单元,包括数支长跨杆;
其中,该侧框架单元及该层架单元能相对该中框架单元在一折叠状态及一展开状态间变换,在该折叠状态时,该左框架与该右框架及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分别朝该中框架单元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左框架与该右框架分别远离该中框架单元,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呈水平展开,每一长跨杆的其中一端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左框架后侧部,另一端为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右框架后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单元包括两支长跨杆,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长跨杆呈交叉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后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于该中框架单元后侧部,且所述长跨杆枢转至与该中框架单元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单元的长跨杆长度不大于该中框架单元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单元的长跨杆长度大于该中框架单元的长度,所述长跨杆的交叉点连接至低于该中框架单元一半高度的位置,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长跨杆的顶端不超出该中框架单元的顶端,所述长跨杆的底端不超出该侧框架单元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中框架单元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中框架,及数个等宽的中层架,所述中层架平行且间隔枢接于所述中框架间,在该折叠状态时,所述中框架彼此贴靠,所述中层架彼此贴靠,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中框架彼此远离,所述中层架呈水平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一个可拆卸的外罩,在该展开状态时,该外罩包覆在该侧框架单元与该支撑架单元展开后的顶面、背面及两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数个收纳箱,在该展开状态时,所述收纳箱分别置放于所述左层架与所述右层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折叠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叠的置物架还包含数个分别设置在该中框架单元及该侧架单元底端的脚轮。
CN 201220466315 2012-09-13 2012-09-13 可折叠的置物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58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6315 CN202858304U (zh) 2012-09-13 2012-09-13 可折叠的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66315 CN202858304U (zh) 2012-09-13 2012-09-13 可折叠的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8304U true CN202858304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5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663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58304U (zh) 2012-09-13 2012-09-13 可折叠的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8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686A (zh) * 2017-05-18 2017-09-15 韩珠龙 一种新型医疗机械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686A (zh) * 2017-05-18 2017-09-15 韩珠龙 一种新型医疗机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4780U (zh) 一种鞋架
CN201067222Y (zh) 一种充气床、折叠床以及折叠式床架
CN202858304U (zh) 可折叠的置物架
CN204032741U (zh) 折叠式简易衣柜
CN204363360U (zh) 收纳柜
CN201115526Y (zh) 一种可折叠的布衣橱橱架结构
CN207912488U (zh) 一种快速收纳和展开的展示柜
CN202567012U (zh) 便携置物架
CN201480704U (zh) 一种折叠床
CN203802074U (zh) 箱柜式折叠床
CN202750984U (zh) 可收缩式鞋架
CN203247433U (zh) 一种落地式折叠晾衣架
CN202496702U (zh) 一种新型折叠书架
CN203723727U (zh) 一种新型可翻折座椅
CN204599921U (zh) 一种折叠床架
CN203016400U (zh) 可折叠婴儿床
CN205107478U (zh) 一种折叠碗碟架
CN202760750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
CN201585627U (zh) 可折叠壁柜式迷你桌椅
CN203182486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折叠百货架
CN215685707U (zh)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
CN103385625A (zh) 一种花架
CN202760649U (zh) 一种收纳组合架
CN201082028Y (zh) 折叠搁物层架
CN204599924U (zh) 折叠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