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6810U -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6810U
CN202856810U CN 201220479544 CN201220479544U CN202856810U CN 202856810 U CN202856810 U CN 202856810U CN 201220479544 CN201220479544 CN 201220479544 CN 201220479544 U CN201220479544 U CN 201220479544U CN 202856810 U CN202856810 U CN 20285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flat spring
contact flat
double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795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Ltd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795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68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包括: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的第一接触弹片、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的第二接触弹片和用于固定双SIM卡座的金属框;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内;通过金属框定位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使得用户将SIM卡无论正反面插入卡槽里面都能正常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SIM卡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各种误操作;还在一个卡槽里面实现双卡的功能,节省了PCB的面积,减少了移动终端的厚度,为用户带来了大大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其功能越来越强大,产品也越来越小型化。移动终端内部的结构也更加复杂。
以手机为例,用户在使用单一的SIM卡手机时,由于SIM卡设计原因,经常会误操作,譬如SIM卡插错和插反等操作问题。并且单一SIM卡手机已不能满足很多用户的需求,现有单一个手机配备两张SIM卡已经是十分常见,但现有的双卡手机的SIM卡卡槽是叠加在一起设计的,即SIM1卡槽上面叠加SIM2卡槽,这种设计给手机增加了两个结构的厚度,一个是SIM卡槽上的钢片的厚度和SIM卡槽底部的厚度;另一种双卡的设计是两个SIM卡槽在PCB上是分开的,相当于两个单SIM卡的设计,这种双卡设计增加了PCB的面积,不利于降低手机成本。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手机SIM卡时,用户经常出现误操作从而不方便用户使用,及现有技术中的双SIM卡移动终端厚度高不易薄型化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SIM卡座,其中,包括: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的第一接触弹片、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的第二接触弹片和用于固定双SIM卡座的金属框;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内。
所述的双SIM卡座,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弹片与第二接触弹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单个SIM卡的厚度。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双SIM卡控制电路和如上所述的双SIM卡座;
所述双SIM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用于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通讯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47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时钟信号端,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48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复位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复位端,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VDD_P1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电压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电压端,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5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输入输出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输入输出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VDD_P8端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的负载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负载端悬空。
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由于采用了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的第一接触弹片、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的第二接触弹片和用于固定双SIM卡座的金属框;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内;通过金属框定位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使得用户将SIM卡无论正反面插入卡槽里面都能正常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SIM卡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各种误操作;还实现了在一个卡槽里面实现双卡的功能,节省了PCB的面积,减少了移动终端的厚度,为用户带来了大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SIM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双SIM卡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SIM卡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SIM卡座包括第一接触弹片110、第二接触弹片120和金属框130;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和第二接触弹片120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130内。
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使得第一SIM卡与主板电连接,从而进行通讯。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20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使得第二SIM卡与主板电连接,从而进行通讯。
所述金属框130用于固定双SIM卡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和第二接触弹片120设置在金属框130内,呈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即第一接触弹片110与第二接触弹片120呈上下结构,并且弹片相对,譬如第一接触弹片110朝上,第二接触弹片120朝下。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设置在主板上。第二接触弹片120在第一接触弹片110的上面并且与第一接触弹片110错开一段距离而不是完全覆盖第一接触弹片110。
所述金属框130定位了第一接触弹片110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相对位置。所述金属框的外形与原有的SIM卡结构大小相同或更小,实现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共用一个卡槽,大大减少了移动终端的厚度,节省了PCB的面积。所述金属框130设置在主板上,并连接主板地,从而保护了SIM卡信号不受其他信号干扰。所述金属框130可为钢框、铝框或铜框。在具体应用时,可采用钢片做成的钢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与第二接触弹片12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单个SIM卡的厚度。当用户插入单个SIM卡芯片时,若金手指朝下插入,则第一接触弹片110接触SIM卡芯片的金手指,那么第二接触弹片120的弹片抵住SIM卡芯片背面从而固定SIM卡,使得SIM卡通讯。反之,若金手指朝上插入,则第二接触弹片120接触SIM卡芯片的金手指,那么第一接触弹片110的弹片抵住SIM卡芯片背面从而固定SIM卡,使得SIM卡通讯。这样,有效地避免了误操作,譬如SIM卡插错、插反以及SIM卡插槽之间的变换而出现卡等操作问题,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用户还可以插入两个SIM卡芯片,从而实现双卡功能。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SIM卡座,大大降低了双SIM卡移动终端的厚度以及PCB面积,易于移动终端薄型化,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双SIM卡座和双SIM卡控制电路。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双SIM卡控制电路的原理图。所述双SIM卡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所述中央处理器U1的GPIO_47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110的时钟信号端SIMCLK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时钟信号端SIMCLK2;所述GPIO_47端还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U1的GPIO_48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110的复位端SIMRESET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复位端SIMRESET2;所述GPIO_48端还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U1的VDD_P1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110的电压端SIMVCC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电压端SIMVCC2;所述VDD_P10端还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U3的GPIO_5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110的输入输出端SIMIO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输入输出端SIMIO2,还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U1的VDD_P8端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的接地端GND1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20的接地端GND2均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的负载端DOWNLOAD1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20的负载端DOWNLOAD2悬空。
所述中央处理器U1用于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通讯,即控制双SIM卡的通讯,选择是第一SIM卡还是第二SIM卡进行通讯。所述中央处理器U1可为MSM7000系列,譬如MSM7225或MSM7227。
所述第一接触弹片110和第一SIM卡接触,所述第二接触弹片120和第二SIM卡接触。所述中央处理器U1的GPIO_47端控制第一接触弹片110的时钟信号端SIMCLK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时钟信号端SIMCLK2,GPIO_48端控制第一接触弹片110的复位端SIMRESET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复位端SIMRESET2,GPIO_50控制端第一接触弹片110的输入输出端SIMIO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输入输出端SIMIO2,VDD_P10端给第一接触弹片110的电压端SIMVCC1和第二接触弹片120的电压端SIMVCC2供电。而一般的双SIM卡需要用两个SIM卡模块分别控制SIM1和SIM2的信号,并且需要在双SIM卡的每个信号上加滤波电容。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SIM卡控制电路,中央处理器U1分别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信号,只使用四个滤波电容,在四个总控制信号上滤除干扰信号,电路使用的滤波电容少,降低了成本。
中央处理器U1有两个UART总线UART2和UART3控制双SIM卡的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与手机的接口通讯。在实施例中,采用一个UART总线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接口通讯。
以UART2为例,UART2控制双SIM卡的通讯,UART2的接收和发射信号由中央处理器U1的输入输出端控制。UART2控制第一SIM卡通讯时,中央处理器U1的UART2发送SIM卡的复位信号SIMRESET1给第一SIM卡时,第一SIM卡的4路信号状态为低,接收复位信号成功。在第一SIM卡复位答应期间,UART2发送3.251MHZ的时钟信号激活第一SIM卡,第一SIM卡的供电信号SIMVCC1给第一SIM卡加电,第一SIM卡的输入输出端SIMIO1被置于接收状态,第一SIM卡与手机接口开始数据传输。在UART2发送SIM卡的复位信号SIMRESET1和时钟信号SIMCLK1给第一SIM卡时,第二SIM卡同时会接收到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在UART发送时钟命令之后到第二SIM卡开始接收该时钟命令开始之前,如果第二SIM卡停止接收时钟信号,则第二SIM卡的接口同时可停止时钟信号,第二SIM卡不会被激活,使得第二SIM卡不会影响第一SIM卡的工作。反之,第一SIM卡不会影响第二SIM卡的工作。
即UART2控制第一SIM卡通讯时,中央处理器U1的输入输出端GPIO口控制第一SIM卡的信号,根据SIM卡的通讯协议,设置第二SIM卡停止接收UART2发送的时钟命令,此时第二SIM卡的接口也不会有时钟信号,则第二SIM卡与它的接口停止通讯,第二SIM卡不工作。同理,当UART2控制第二SIM卡通讯时,中央处理器U1的输入输出端GPIO口控制第二SIM卡的信号,根据SIM卡的通讯协议,设置第一SIM卡停止接收UART2发送的时钟命令,此时第一SIM卡的接口也不会有时钟信号,则第一SIM卡与它的接口停止通讯,第一SIM卡不工作。当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都在双SIM卡槽时,如果选择第一SIM卡工作,则需要设置第一SIM卡通讯为优先级,如果选择第二SIM卡工作,则需要设置SIM2卡通讯为优先级。
同理,如果用UART3控制双SIM卡的通讯,原理与UART2的控制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由于采用了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的第一接触弹片、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的第二接触弹片和用于固定双SIM卡座的金属框;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内;通过金属框定位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使得用户将SIM卡无论正反面插入卡槽里面都能正常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SIM卡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各种误操作;还实现了在一个卡槽里面实现双卡的功能,节省了PCB的面积,至少减少了一个钢片的厚度,减少了移动终端的厚度,无需SIM卡固定槽和定位槽从而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成本,为用户带来了大大的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双SIM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第一SIM卡接触的第一接触弹片、用于与第二SIM卡接触的第二接触弹片和用于固定双SIM卡座的金属框;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和第二接触弹片垂直方向上上下设置在金属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与第二接触弹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单个SIM卡的厚度。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SIM卡控制电路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双SIM卡座;
所述双SIM卡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用于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通讯的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47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时钟信号端,还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48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复位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复位端,还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VDD_P1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电压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电压端,还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GPIO_50端连接第一接触弹片的输入输出端和第二接触弹片的输入输出端,还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的VDD_P8端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接地端均接地;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的负载端和所述第二接触弹片的负载端悬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
CN 201220479544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5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79544 CN202856810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79544 CN202856810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6810U true CN202856810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795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56810U (zh) 2012-09-20 2012-09-20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68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85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卡槽、结构以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850A (zh) * 2016-10-10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卡槽、结构以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2130A1 (en) Smart card connection circuit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99921A (zh)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智能卡及基于它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1757903U (zh) USB Key装置
CN201904834U (zh) 一种四sim卡的移动终端
CN104102359A (zh) 具有切换有线及无线功能的电子装置
CN201114245Y (zh) 双面双屏多媒体手机
CN104079719A (zh) 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蓝牙电子书
CN202856810U (zh) 一种双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2711386U (zh) 一种nfc手机支付系统
CN202077195U (zh)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多功能智能卡及基于它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1348780Y (zh) 一种接口扩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2995719U (zh) Usb接口扩展设备以及电子终端
CN201957080U (zh) 外接sim卡移动终端及外接sim卡装置
CN205140520U (zh) 一种带扩展存储的电源
CN204315001U (zh) 一种具有无线路由和充电功能的移动pos机
CN202771456U (zh) 一种无线存储sd卡
CN203104804U (zh) 一种手持终端
CN203027309U (zh) 手机保护壳
CN202735961U (zh) 一种移动键盘
CN20457709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存储设备
CN206212058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201869223U (zh) 机器对机器终端、通信模块、数据发送装置
CN205179123U (zh) 一种高度集成用于手机操作管理的通用手机主板
CN204652437U (zh) 一种支持可视和省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103366144A (zh) 一种多功能读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