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2655U -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52655U CN202852655U CN2012205137651U CN201220513765U CN202852655U CN 202852655 U CN202852655 U CN 202852655U CN 2012205137651 U CN2012205137651 U CN 2012205137651U CN 201220513765 U CN201220513765 U CN 201220513765U CN 202852655 U CN202852655 U CN 2028526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circuit
- output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tr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包括外壳、内胆组件、灯架、指示灯通光组件、提手、托板、进线嘴、出线嘴和电路装置;内胆组件主要包括内胆、橡胶密封条、蓄电池防护罩和电路板防护罩;外壳和内胆组成“双层式”防护结构;灯架和提手固定安装在托板上,指示灯通光组件和进线嘴安装在外壳和内胆上;电路装置安装在内胆内。电路装置包括照明灯、开关电源、蓄电池、报警器、测试按钮、指示灯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智能控制电路;电路装置为在正常照明中断时通过照明灯提供连续8小时以上应急照明的电路装置。本实用新型抗冲击、耐压、耐辐射、防震、防潮、防腐开关转换速度快,采用组合式测试按钮使检查测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核环境下工作的应急照明灯。
背景技术
常见的应急灯通常用于消防领域和意外断电的场合。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事故应急照明、应急出口标志及指示灯,是在发生火灾或其他异常情况下导致正常照明电源切断后,为引导被困人员疏散或展开灭火救援行动而设置。应急照明灯通常以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为主,正常情况下电源接自普通照明供电回路,平时对应急灯蓄电池充电,当出现异常情况或正常电源切断时,由备用电源(蓄电池)自动供电。常见的应急灯具的内部电路除必须的变压、稳压、充电等电路外,通常还都设有逆变电路;应急灯具的外壳材质一般采用塑料或喷塑铝材,而且壁厚均较薄。外壳上通常还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格栅或通风孔;应急灯的光源多采用LED,应急照明时间通常为1.5小时左右;内部电路所采用的应急转换开关通常为继电器、可控硅或大功率三极管开关等。
所谓的核环境是指有微量核辐射的堆放核燃料的仓库或者是核反应堆附近的场所,现有的如前述的应急照明灯若用于核环境下时,至少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灯具外壳的耐压、防震、抗冲击和防辐射等性能达不到所规定的核环境下的应用要求;二是应急转换开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满足需要;三是应急照明时间不能达到连续提供8小时以上应急照明的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核环境下应用要求的应急照明的智能应急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胆组件、灯架、指示灯通光组件、托板、进线嘴、出线嘴和电路装置;
上述的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盖,前壳体固定安装在后盖上;外壳的前壳体和后盖的外表面上涂有耐辐射油漆,外壳的前壳体上设置有测试按钮安装孔、进线嘴通过槽和3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
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橡胶密封条、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指示灯安装架;内胆包括底座、前盖和连接框;内胆的底座上与外壳的测试按钮安装孔、进线嘴通过槽和3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分别对应处设有按压式开关安装孔、进线嘴安装孔和3个指示灯安装孔;连接框围绕底座设置,且固定在底座上,前盖从前向后盖在底座上,且前盖的四周边沿部位围绕底座设置,并且前盖的四周边沿部位位于连接框的前方;前盖由其四周边沿部位固定在连接框上;内胆组件的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指示灯安装架均固定安装在内胆的底座上,且位于内胆中;橡胶密封条密封设置在内胆的底座与前盖之间;灯架设有相同的2个,灯架包括支架和灯座,灯座固定在支架上;灯架通过其支架与托板固定连接;托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后盖上,且位于后盖的上方;
指示灯通光组件包括3个外铜套、3个塑料透光棒、3个内铜套和3个内塑料透光棒;各塑料透光棒穿过外壳的前壳体的相应1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后与相应1个外铜套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各外铜套和各塑料透光棒固定安装在前壳体上;各内塑料透光棒穿过内胆的相应1个指示灯安装孔后与相应1个内铜套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各内铜套和各内塑料透光棒固定安装在内胆上;
进线嘴通过内胆的底座的进线嘴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上,且穿过外壳的前壳体的进线嘴通过槽;
电路装置包括照明灯珠、开关电源、蓄电池、报警器、测试按钮、指示灯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智能控制电路;照明灯珠包括第一照明灯珠和第二照明灯珠;指示灯设有3个;测试按钮包括外部按钮和按压式开关;外部按钮与按压式开关动配合;
上述的电路装置的2个照明灯珠分别安装于2个灯架的灯座内;电路装置的开关电源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的第二安装座上;蓄电池固定在内胆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报警器和电路板均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的第三安装座上;测试按钮的外部按钮通过外壳的前壳体上的测试按钮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前壳体上;测试按钮的按压式开关通过内胆的按压式开关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上;3个指示灯固定在内胆组件的指示灯安装架上且其发光端均分别置于指示灯通光组件的3个内铜套内;上述的电路装置为在正常照明中断时通过照明灯提供连续8小时以上应急照明的电路装置。
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提手;上述的内胆组件还包括蓄电池防护罩和电路板防护罩;上述的提手焊接固定在托板的上端面上;上述的内胆组件的蓄电池防护罩和电路板防护罩均设置在内胆内;蓄电池防护罩罩住上述的电路装置的蓄电池后固定在内胆组件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电路板防护罩罩住电路装置的电路板后固定在内胆组件的第三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进线嘴包括软管密封接头和软管转换接头;进线嘴的软管密封接头通过内胆的进线嘴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上;进线嘴的软管转换接头通过外壳的前壳体的进线嘴通过槽由其上部与软管密封接头固定连接;软管转换接头的下端伸出于外壳的前壳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外壳、内胆组件的内胆、蓄电池防护罩和电路板防护罩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板。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降压稳压电路、主电检测电路、电池充电电路、电池检测保护电路、应急输出电路、光源调制检测电路、报警输出电路、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和集中控制电路;上述的电路装置的开关电源具有电源输入端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
上述的降压稳压电路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输出端;主电检测电路具有第一电源端、大地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信号输出端;电池充电电路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电平输出端;电池检测保护电路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应急输出电路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应急信号输入端;光源调制检测电路具有电源端、接地端、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调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和检测信号输出端;报警输出电路具有电源端、接地端、报警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报警信号输出端具有正极和负极;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具有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集中控制电路具有电源端、接地端、充电控制端、主电工作输出端、应急转换设定端、报警信号输出端、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和应急输出控制端;
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市电火线端电连接;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入端负极与市电零线端电连接;
降压稳压电路的第一电源端与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降压稳压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主电检测电路的第一电源端与市电火线端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的大地端与市电零线端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的第二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电池充电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应急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及蓄电池的正极共线;应急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2个照明灯的各自正极和降压稳压电路的第二电源端共线;应急输出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电源端与应急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与照明灯的第一照明灯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与照明灯的第二照明灯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报警输出电路的电源端与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正极与2个并联的报警器的电源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负极与2个并联的报警器的电源端负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集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充电控制端与电池充电电路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主电工作输出端与电池充电电路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及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转换设定端与主电检测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及电池充电电路 的电平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和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检测按钮信号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输出控制端与应急输出电路的应急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主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OC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ZW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D1、电解电容CD2、电解电容CD3、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第一保险管F1;第一保险管F1的一端即为主电检测电路的第一电源端;第一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解电容CD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共线;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W1的负极、电解电容CD3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共线;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解电容CD2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共线;电解电容C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2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ZW1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的大地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的第二电源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射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的接地端。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1、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三极管Q5、二极管D2、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和电阻R24;场效应管M1的漏极、三极管Q4的射极、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因共线而具有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阻R22的一端共线;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的电平输出端;电阻R18的另一端、场效应管M1的栅极和电阻R17的一端共线;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1的源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共线;二极管D2的负极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出端;三极管Q3的射极和三极管Q5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电池检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精密三端稳压管T2、电容C5、电容C6、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和第二保险管F2;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第二保险管F2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保险管F2的另一端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阴极和电容C5的一端共线;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射极、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电连接;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参考极、电阻R3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共线;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阳极、电阻R34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的接地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应急输出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2、三极管Q6、电阻R37、电阻R38和电阻R39;场效应管M2的漏极与电阻R39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应急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M2的源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M2的栅极、电阻R39的另一端和电阻R38的一端共线;电阻R3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3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即为应急输出电路的应急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6的射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光源调制检测电路包括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PNP型三极管Q7、三极管Q8、二极管D5、电容C7、电阻R28、电阻R31、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以及电阻R55;三极管Q7的射极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电源端;电阻R28的一端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场效应管M3的漏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3的源极、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和电阻R53的一端共线;场效应管M3的栅极与电阻R46的一端和电阻R45的一端共线;电阻R45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47的一端共线;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一端和场效应管M4的栅极共线;场效应管M4的漏极与电阻R55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4的源极、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和电阻R54的一端共线;电阻R54的另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4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与电阻R31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电阻R51的另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的接地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报警输出电路包括第三光电耦合器OC3、三极管Q9、二极管D8、电解电容CD7、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电阻R13的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电源端;电阻R13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电解电容CD7的正极和电阻R14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电解电容CD7的负极和三极管Q9的集电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负极;三极管Q9的基极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9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包括测试按钮TEST、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和电阻R41;测试按钮TEST即为电路装置的测试按钮,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和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即为电路装置的3个指示灯;测试按钮TEST具有2个接线端;测试按钮TEST的一个接线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TEST的另一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负极、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负极和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负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的接地端。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电路装置的智能控制电路的集中控制电路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40、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29和电阻R30;集成芯片IC1具有14个功能端,集成芯片IC1的输出模式开关端与电源正极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电源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控制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充电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工作输出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主电工作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转换设定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转换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报警输出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光源故障检测端与电阻R2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与电阻R3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输出控制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应急输出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源负极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的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采用304不锈钢的内胆加外壳的“双层式”防护方式,抗冲击能力强,并能承受6bar的大气压力;优选在电路板及蓄电池的前侧与内胆的前盖之间再增加一层防护罩,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灯的抗冲击性更好。所述内胆可防止潮湿和腐蚀性气体进入,防护等级达到IP65;外壳表面涂有抗50KGy辐照的耐辐射油漆。上述结构和材料,能较好地满足核环境条件对应急照明灯的耐压、防震、抗冲击、耐辐射、防潮防腐等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应急灯的电路装置的应急转换开关优选无触点电子开关,开关转换速度快,开关转换瞬间无干扰、无火花,开关寿命长,防爆性能好;而且有效克服了继电器开关启动转换瞬间大电流冲击照明光源造成光源容易损坏的不足,提高了应急光源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应急灯具有应急输出且优选具有异常报警与保护功能,当双光源中的任一个光源出现异常时,系统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该光源的供电,另一个光源仍能独立提供应急照明,从而提高了应急灯的工作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中优选采用2只高分贝报警用蜂鸣器并联同时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因壳体采用双层密封结构报警声音难以传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针对内胆加外壳的“双层式”防护结构,优选配套设置由外部按钮和按压式开关组合的测试按钮,使得检查测试的操作较为方便。
(6)本实用新型相比于通常应急照明灯只能提供1.5小时左右的应急照明,能连接提供超过1.5小时直至达到或超过8小时的应急照明,满足所规定的核环境下的特定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应急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外壳的前壳体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中的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的左视图;
图11为图1在B处进行局部剖视后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处剖视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去掉图1中的外壳的前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图15为去掉图13中的内胆的前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去掉图15中的蓄电池防护罩和电路板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第三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的电路框图;图中还画出了其与两个照明灯珠、开关电源以及蓄电池的电连接关系;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装置的电原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外壳1,前壳体11,上盖板11-1,托板让位缺口11-1-1,下盖板11-2,进线嘴通过槽11-2-1,前盖板11-3,左侧板11-4,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右侧板11-5,外壳连接螺钉孔11-6,后盖12,底板12-1,边沿板12-1-1,条状框板12-2,条状加强件12-3,
内胆组件2,内胆21,底座21-1,后板21-1-1,左板21-1-2,上板21-1-3,右板21-1-4,下板21-1-5,前盖21-2,连接边板21-2-1,连接框21-3,橡胶密封条22,第一安装座23,第二安装座24,第三安装座25,上侧边沿板25-1,上连接板25-2,主板体25-3,第一组安装螺孔25-3-1,第二组安装螺孔25-3-2,下连接板25-4,下侧边沿板25-5,安装螺孔25-6,螺钉支柱25-7,围护板26,蓄电池防护罩27,电路板防护罩28,指示灯安装架29,安装板29-1,螺栓柱29-2,
灯架3,支架31,撑杆31-1,下部连接件31-2,上部连接件31-3,灯座32,基座32-1,灯罩32-2,
指示灯通光组件4,外铜套41,塑料透光棒42,内铜套43,内塑料透光棒44,
托板5,上侧板体51,垂直板体52,
提手6,
进线嘴71,软管密封接头71-1,软管转换接头71-2,出线嘴72,
电路装置8,照明灯珠80,第一照明灯珠80a,第二照明灯珠80b,开关电源81,蓄电池82,报警器83,测试按钮84,外部按钮84-1,棒状按钮84-1-1,压簧84-1-2,按钮座84-1-3,连接套84-1-4,按压式开关84-2,开关座84-2-1,按钮84-2-2,指示灯85,电路板86,智能控制电路87,降压稳压电路87-1,主电检测电路87-2,电池充电电路87-3,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应急输出电路87-5,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报警输出电路87-7,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集中控制电路87-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方位进行描述时,以图1所朝的方向为前方,以图1背后的方向为后方,图1中的左右方仍为描述中的左右方,图1中的上下方向仍为描述中的上下方向。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20,本实施例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主要由外壳1、内胆组件2、灯架3、指示灯通光组件4、提手5、托板6、进线嘴71、出线嘴72和电路装置8组成。电路装置8主要由照明灯珠80、开关电源81、蓄电池82、报警器83、测试按钮84、指示灯85、电路板86和智能控制电路87组成。本实施例由2个灯架3和2个照明灯珠80为主要器件构成相应的2个分左右设置的照明灯。
见图1至图5,外壳1由前壳体11和后盖12组成。
参见图6至图10,外壳1的前壳体11的材质为1mm厚度的304不锈钢板,前壳体11为开口向后的整体构件,由上盖板11-1、下盖板11-2、前盖板11-3、左侧板11-4和右侧板11-5组成。前壳体11的上盖板11-1水平设置,且设有开口向后的托板让位缺口11-1-1;前壳体11的前盖板11-3为沿左右向铅垂设置的板段;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和右侧板11-5均为前部呈弧形向前盖板11-3弯曲的板段,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由其右前端与前盖板11-3的左端一体连接;前壳体11的右侧板11-5由其左前端与前盖板11-3的左前端一体连接;前壳体11的上盖板11-1从上方与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前盖板11-3和右侧板11-5的上端一体连接;前壳体11的下盖板11-2水平设置,且由其边沿从下方与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前盖板11-3和右侧板11-5的下端一体连接。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中下部靠近后端处设置有3个左右向的圆形通孔作为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下部设有1个左右向的圆形通孔作为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后部分上、下有2个外壳连接螺钉孔11-6,外壳连接螺钉孔11-6用于与外壳1的后盖用螺钉固定连接 。前壳体11的下盖板11-2的右后部设有1个开口朝向后方的进线嘴通过槽11-2-1。
见图2至图5,外壳1的后盖12由底板12-1、条状框板12-2和条状加强件12-3组成。底板12-1的材质为2mm厚度的304不锈钢板,其形状为方形,且其四周的边沿板向后折弯形成边沿板12-1-1,位于左、右两侧的边沿板12-1-1分上、下设有连接孔。底板12-1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个连接孔,用于与条状框板12-2连接;底板12-1的左右两侧的边沿板上分上、下各设有2个左右向的螺孔,用于与前壳体11固定连接。
条状框板12-2有2个,条状框板12-2是材质为2mm厚度的304不锈钢槽钢。2个条状框板12-2均铅垂设置,且分左、右设置,位于左侧的条状框板12-2的槽口朝向左侧,位于右侧的条状框板12-2的槽口朝向右侧;条状框板12-2的前板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孔,其与后盖12的底板12-1上的位于角部的相应的连接孔相对应,通过螺栓穿过相应的连接孔且旋上并旋紧螺帽,而将各个条状框板12-2固定在底板12-1上。2个条状框板12-2的各自的后板体分上下各设有1个连接孔,用于使用时与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条状加强件12-3有2个,均为2mm厚度的304不锈钢槽钢;2个条状加强件12-3均以槽口朝前的方式沿左右向水平设置,且分上、下设置。2个条状加强件12-3的左端头均焊接固定在位于左侧的条状框板12-2上,2个条状加强件12-3的右端头均焊接固定在位于右侧的条状框板12-2上。
外壳1的前壳体11从前向后罩在后盖12的底板12-1上,且在底板12-1的左右两侧的边沿板12-1-1的连接孔与前壳体11的外壳连接螺钉孔11-6相配合,通过螺钉将前壳体11与后盖12固定连接。外壳1的前壳体11和后盖12均采用304不锈钢板,其优点是耐腐蚀性能和耐压、抗冲击性能好。外壳1的前壳体11和后盖12的外表面上均涂有耐辐射油漆,可抗50KGy辐照,用于防辐射。
见图5、图13至图18,内胆组件2主要由内胆21、橡胶密封条22、第一安装座23,第二安装座24,第三安装座25,围护板26、蓄电池防护罩27、电路板防护罩28和指示灯安装架29组成。内胆组件2与外壳1构成双重防护结构。
内胆21主要由底座21-1、前盖21-2和连接框21-3组成。内胆21的底座21-1和前盖21-2的材质为2mm厚度的304不锈钢板。内胆21的底座21-1为开口向前的方盒形整体构件,由后板21-1-1和连接在后板的四周边沿上的边框板构成。所述边框板由左板21-1-2、上板21-1-3、右板21-1-4和下板21-1-5组成。连接框21-3围绕底座21-1的边框板设置,焊接固定在底座21-1的边框板上,并且底座21-1的边框板的前端向前伸出连接框21-3。内胆21的前盖21-2的大小与底座21-1相对应,其四周设有铅垂设置的连接边板21-2-1。
橡胶密封条22围绕底座21-1的边框板设置,且位于连接框21-3的前侧,并且橡胶密封条22的后部设有开口向后的嵌接槽,底座21-1的边框板的前端部位伸入橡胶密封条22的嵌接槽中,前盖21-2围绕底座21-1的边框板设置,且位于橡胶密封条22的外侧,以及位于连接框21-3的前侧,并且前盖21-2由其四周的连接边板21-2-1的后侧面与连接框21-3的前侧面相接触,由螺栓将前盖21-2的连接边板21-2-1固定连接在连接框21-3上。
内胆21的底座21-1的左板21-1-2与外壳1的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3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3个指示灯安装孔;内胆21的底座21-1的左板21-1-2在与外壳1的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相对应处设置有按压式开关安装孔。内胆21的底座21-1的下板21-1-5在与外壳1的前壳体11的下盖板11-2上的进线嘴通过槽11-2-1相对应位置设有进线嘴安装孔。第一安装座23和第二安装座24均为两面角形的不锈钢制板件,且均焊接固定在内胆21的底座21-1的后板21-1-1上,并且第一安装座23位于后板21-1-1上的左上部,第二安装座24位于后板21-1-1上的左下部。第一安装座23和第二安装座24的上侧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蓄电池防护罩27的2个螺钉孔,且第二安装座24的2个螺钉孔分别位于其上侧板的上部的左角部和右角部。第二安装座24还用于安装电路装置8的开关电源81。
参见图18,第三安装座25由依次相连的上侧边沿板25-1、上连接板25-2、主板体25-3、下连接板25-4和下侧边沿板25-5构成,其中的上侧边沿板25-1、主板体25-3和下侧边沿板25-5均铅垂设置,上连接板25-2和下连接板25-4均水平设置。第三安装座25的主板体25-3上焊接固定有向前突出的4个螺钉支柱25-7,其中的2个螺钉支柱25-7作为上侧螺钉支柱分左右位于主板体25-3的上部,另外2个螺钉支柱25-7作为下侧螺钉支柱分左右位于主板体25-3的中部的偏下部位,该4个螺钉支柱25-7用于固定电路装置8的电路板86;第三安装座25的主板体25-3上设有第一组的3个安装螺孔25-3-1,其中的2个安装螺孔25-3-1作为上侧安装螺孔分左右位于相应1个上侧螺钉支柱25-7的上方,第三个安装螺孔25-3-1位于下侧螺钉支柱25-7的下方的中央,该3个安装螺孔25-3-1用于安装电路板防护罩28。第三安装座25的主板体25-3上还设有第二组的4个安装螺孔25-3-2,该4个安装螺孔25-3-2位于主板体25-3的上部,且位于第一组安装螺孔的2个上侧安装螺孔的中部的上方。第二组安装螺孔25-3-2用于安装电路装置8的2个报警器83。
参见图16,围护板26为一基本呈方形的钢板圈,围护板26由其后部焊接固定于内胆21的底座21-1的后板21-1-1的前端面上。
参见图15,蓄电池防护罩27设置在内胆21的内部,蓄电池防护罩27的材质为1mm厚的304不锈钢板。蓄电池防护罩27从前向后罩在蓄电池82上,由2个螺钉将蓄电池防护罩27的上部边沿板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2的第一安装座23上,由另外2个螺钉将蓄电池防护罩27的下部边沿板固定在第二安装座24上。蓄电池防护罩27用于进一步加强对蓄电池82的保护。
电路板防护罩28设置在内胆21的内部,电路板防护罩28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板。电路装置8的电路板86用于设置智能控制电路87。电路板86由4个螺钉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固定在第三安装座25的相应的4个螺钉支柱25-7上。电路板防护罩28则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罩在电路板86和相应的智能控制电路87上,且由3个螺钉分别穿过设置在电路板防护罩28上的连接孔后旋紧在第三安装座25的主板体25-3的相应一个安装螺孔25-3-1上。电路板防护罩28用于进一步加强对智能控制电路87的保护。
指示灯安装架29由安装板29-1和螺栓柱29-2组成。螺栓柱29-2分上、下设有2个,螺栓柱29-2由其左端焊接固定在底座21-1的左板21-1-2的右端面上;安装板29-1为一铅垂设置的平板,安装板29-1由螺栓固定安装在2个螺栓柱29-2上。指示灯安装架29用于通过其安装板29-1固定安装电路装置8的指示灯85。
灯架3分左右设有相同的2个,各灯架3由支架31和灯座32组成。支架31为钢制件,支架31由2个撑杆31-1和下部连接件31-2和上部连接件31-3组成,支架31的2个撑杆31-1分左右设置,支架31的2个撑杆31-1由其下端与支架31的下部连接件31-2分左右焊接固定;支架31的下部连接件31-2的中部设有连接通孔;支架31的上部连接件31-3为前后向水平设置的杆体,上部连接件31-3由其后部的内侧与撑杆31-1的上部的外侧焊接固定,上部连接件31-3的前部设有左右向的连接孔。灯座32由基座32-1、灯罩32-2和灯头组成,灯座32的基座32-1为喇叭型钢制件,基座32-1的左右两侧的中部设有螺孔,由螺栓穿过支架31的相应1个上部连接件31-3的连接孔后旋合并旋紧在基座32-1的螺孔上,从而将灯座32的基座32-1固定连接在灯架3的支架31上;当需要调整灯座32上下朝向角度时,松开连接螺栓进行调整,完毕后再固定。灯座32的灯罩32-2的材质为透明玻璃钢,灯罩32-2固定设置在基座32-1内且位于基座32-1的前部,灯座32的灯头固定安装在基座32-1内的后部,灯头用于安装电路装置8的照明灯珠80。参见图11和图12,指示灯通光组件4主要由外铜套41、外塑料透光棒42、内铜套43和内塑料透光棒44组成。外铜套41和内铜套43均有3个且均为中空的铜制圆柱体,外铜套41和内铜套43均设有内螺纹,且内铜套43的内径小于外铜套41的内径。外塑料透光棒42和内塑料透光棒44均有3个,且均为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带有宽大头部的圆柱体状的塑料棒体,且所述圆柱棒体上均设有外螺纹。
3个外塑料透光棒42按照从左向右的方向由各自的圆柱棒体穿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相应1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且由其头部的右端面与左侧板11-4的左侧面相接触。3个外铜套41则作为螺母从右侧旋合在相应1个外塑料透光棒42的圆柱棒体的外螺纹上并旋紧在左侧板11-4上,从而将外塑料透光棒42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
3个内塑料透光棒44按照从左向右的方向由各自的圆柱棒体穿过内胆21的底座21-1的左板21-1-2上的相应1个指示灯安装孔,且由其头部的右端面与左板21-1-2的左侧面相接触。3个内铜套43则作为螺母从右侧旋合在相应1个内塑料透光棒44的圆柱棒体的外螺纹上并旋紧在左板21-1-2,从而将内塑料透光棒44固定安装在内胆21上。
参见图2、图14和图16,托板5是2mm厚度的304不锈钢板件,其主体形状为呈两面角的板体。该两面角的板体具有上侧板体51和垂直板体52,所述上侧板体51的大小与外壳1的前壳体11的上盖板11-1上的托板让位缺口11-1-1的大小相配合。托板5的上侧板体51上的左部分前后设有左连接孔和左通线孔,托板5的上侧板体51上的右部分前后设有右连接孔和右通线孔。托板5的左通线孔用于左照明灯的电源线走线,托板5的右通线孔用于右照明灯的走线;左连接孔和右连接孔用于相应的灯架3的固定安装。位于左侧的灯架3的支架31的下部连接件31-2通过其中部设置的上下向的连接通孔,由螺栓从上向下依次穿过位于左侧的左灯架3的连接通孔和托板5的上侧板体51的左连接孔,再由下向上在螺栓上旋上并旋紧螺母而将左灯架3固定在托板5上。由另外的螺栓和螺母通过托板5的右连接孔和位于右侧的灯架3的连接通孔而将位于右侧的灯架3固定在托板5上。托板5的垂直板体52上设有连接孔,外壳1的后盖12的底板12-1上设有前后向的连接孔,托板5的垂直板体52的后侧面与后盖12的底板12-1的前侧面的上部相接触,且相互间焊接固定,并由螺栓穿过托板5的垂直板体52上的连接孔和外壳1的后盖12的底板12-1上的连接孔,再由螺帽旋紧,从而使得托板5较牢固地固定在外壳1的后盖12的上部上。
提手6为由钢筋弯折成的倒U型的把手。提手6由其两个端头焊接固定在托板5的上侧板体51上且位于2个灯架3的左右向的中间位置。
参见图15至图17,进线嘴71包括软管密封接头71-1和软管转换接头71-2。进线嘴71的软管密封接头71-1右下向上穿过内胆21的底座21-1的下板21-1-5上的进线嘴安装孔,软管密封接头71-1由其上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内胆21的底座21-1的下板21-1-5的上端面上;进线嘴71的软管转换接头71-2由下向上穿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下盖板11-2的进线嘴通过槽11-2-1,软管转换接头71-2由其上部与软管密封接头71-1的下部固定连接;软管转换接头71-2的下部伸出外壳1的前壳体11的下盖板11-2的下方。进线嘴7用于电路装置8连接外电源的电源线走线。
出线嘴72设有2个,2个出线嘴72分别固定安装在前述的内胆组件2的内胆21的底座21-1的上板21-1-3的左、右两侧,出线嘴72用于电路装置8的照明灯的电源线。
见图19和图20,电路装置8的照明灯珠80分左右设有相同的2个,分为第一照明灯珠80a和第二照明灯珠80b。照明灯珠80可选用适用12V直流电源的卤钨灯、白炽灯、LED灯或者节能灯。本实施例中照明灯珠80优选卤钨灯。第一照明灯珠80a安装在位于左侧的灯架3的灯座32的灯头上,第二照明灯珠80b安装在位于右侧的灯架3的灯座32的灯头上。2个照明灯珠80的功率参数均优选10W/12V。图20中,标注L1和L2的即分别为2个照明灯珠80的第一照明灯珠80a和第二照明灯珠80b。
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81优选上海程时电气设备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L-A5-60-16的开关电源,开关电源81具有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其通过电源输入端将220V交流市电输入后转换为16V的直流电后输出给电路板86上的智能控制电路87使用。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具有正极和负极。图20中,标注DY1的即为开关电源81。
本实施例中,蓄电池82优选型号为KRH44/91的镍镉电池。蓄电池82充满电后可连续提供至少1.5小时以上的应急照明用电,最大可达到8小时以上输出应急用的直流电源,且蓄电池82放电8小时还留有20%的电能余量,以确保应急状态下能连续提供1.5小时到8小时以上的应急照明供电。在图20中,标注为BTA1的即为蓄电池82。
报警器83设有相同的2个,2个报警器83并联使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83优选上海财佳电子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FM27型蜂鸣器。2个报警器83工作时其报警声能达到70分贝以上,以适应在本实施例的应急灯的外壳加内胆双重防护结构下向外传出报警声。在图20中,2个报警器83分别标注为B1和B2。
见图1、图11和图12,测试按钮84由外部按钮84-1和按压式开关84-2组成。外部按钮84-1由棒状按钮84-1-1、压簧84-1-2、按钮座84-1-3和连接套84-1-4组成。按钮座84-1-3总体呈圆管状,其左端敞口,右侧设有右侧板,且右侧板上设有直径为圆管内径一半的圆形通孔,并且按钮座84-1-3的周向外部呈左细右粗的阶梯状,且所述的较细的左管段上设有外螺纹。棒状按钮84-1-1呈中部外径大、左右两侧外径小的阶梯形圆棒状。连接套84-1-4为设有左侧板的圆管状,其右端敞口,且其左侧板上设有圆形通孔,并且其圆管体上设有内螺纹。外部按钮84-1,棒状按钮84-1-1、压簧84-1-2、按钮座84-1-3,连接套84-1-4,按压式开关84-2,开关座84-2-1、按钮84-2-2,
外部按钮84-1由其按钮座84-1-3的左管段从右向左穿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左侧板11-4的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且由按钮座84-1-3朝向左方的阶梯面与左侧板11-4的右侧面相接触;压簧84-1-2套在棒状按钮84-1-1的右棒段上,棒状按钮84-1-1从左向右伸入按钮座84-1-3中,且棒状按钮84-1-1的右棒段能相对于按钮座84-1-3的右侧板的圆形通孔运动。压簧84-1-2的右端与按钮座84-1-3的右侧板的左侧面相接触,压簧84-1-2的左端与棒状按钮84-1-1的中部的右端面相接触;连接套84-1-4由左向右套在并旋合在按钮座84-1-3的左管段上,并旋紧在外壳1的前壳体11上,从而使得按钮座84-1-3固定在前壳体11上;此时的棒状按钮84-1-1的左棒段向左伸出连接套84-1-4的左侧板,且棒状按钮84-1-1在压簧84-1-2的弹性作用下,由其中部的左端面与连接套84-1-4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弹性接触。
按压式开关84-2设有开关座84-2-1-1和按钮84-2-2组成。开关座84-2-1的左端部位外径较大,其左端部位的右侧的周向外侧上设有外螺纹。按钮84-2-2设置在开关座84-2-1的左端部位的内部中,且朝向左方。开关座84-2-1由其右侧部位从左向右穿过内胆21的底座21-1的左板21-1-2上的按压式开关安装孔,且由其左端部位的朝向右方的端面与左板21-1-2的左侧面相接触,用螺母从右向左旋合在开关座84-2-1的右侧部位上,且旋紧在左板21-1-2的右侧面上,从而使得开关座84-2-1固定安装在内胆21上。工作时,通过克服压簧84-1-2的弹性阻力从左向右按动检测按钮的外部按钮84-1的棒状按钮84-1-1,则该棒状按钮84-1-1相对于按钮座84-1-3向右方运动至与按压式开关84-2的按钮84-2-2相接触,而使按压式开关84-2导通,以便进行应急灯的检测。
见图12和图20,指示灯85由绿色发光二极管、黄色发光二极管和红色发光二极管共3个发光二极管构成。3个发光二极管均固定安装在指示灯安装架29的安装板29-1上,且均以其发光端朝向左侧伸入指示灯通光组件4的3个内铜套43内。图20中,标注LEDG的为指示灯85中的绿色指示灯;标注LEDY的为指示灯85中的黄色指示灯;标注LEDR的为指示灯85中的红色指示灯。
电路装置8的开关电源81用螺钉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2的第二安装座24上;蓄电池82被包围在焊接固定于内胆21的底座21-1的后板21-1-1上的围护板26中; 2个报警器83用螺钉通过第三安装座25的主板体25-3的第二组的4个安装螺孔25-3-2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座25上。
参见图19和图20,设在电路板86上的智能控制电路87由降压稳压电路87-1、主电检测电路87-2、电池充电电路87-3、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应急输出电路87-5、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报警输出电路87-7、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和集中控制电路87-9组成。
降压稳压电路87-1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输出端;主电检测电路87-2具有第一电源端、大地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信号输出端;电池充电电路87-3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电平输出端;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应急输出电路87-5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应急信号输入端;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具有电源端、接地端、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调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和检测信号输出端;报警输出电路87-7具有电源端、接地端、报警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报警信号输出端具有正极和负极;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具有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
集中控制电路87-9具有电源端、接地端、充电控制端、主电工作输出端、应急转换设定端、报警信号输出端、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和应急输出控制端。
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一电源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降压稳压电路87-1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一电源端与市电火线端L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大地端与市电零线端N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二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入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出端及蓄电池82的正极共线;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2个照明灯80的各自正极和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二电源端共线;应急输出电路87-5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电源端与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与2个照明灯80中的第一个照明灯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与第二个照明灯80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报警输出电路87-7的电源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正极与2个并联的蜂鸣器的电源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负极与2个并联的蜂鸣器的电源端负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控制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工作输出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及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转换设定端与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及电池充电电路87-3 的电平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和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检测按钮信号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输出控制端与应急输出电路87-5的应急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降压稳压电路87-1由三端稳压芯片T1、二极管D3、D4、D6、D7、电解电容CD4、CD5、CD6、电容C3、C4、电阻R9、R10、R11和R12组成。电阻R10的一端即为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一电源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解电容CD4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以及三端稳压芯片T1的输入端Vin共线;二极管D4的一端与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即为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二电源端;三端稳压芯片T1的输出端Vout、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电解电容CD6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电源输出端;三端稳压芯片T1的控制端Adj、电阻R11的另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电解电容C5的正极因共线而具有一个公共接点;电解电容CD4的负极、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5的负极、电解电容CD6的负极和电容C4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降压稳压电路87-1的接地端。
主电检测电路87-2由第一光电耦合器OC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ZW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D1、CD2、CD3、电容C1、C2、电阻R1、R2、R3、R4、R5、R6、R7、R8和第一保险管F1组成。第一保险管F1的一端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一电源端;第一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解电容CD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共线;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W1的负极、电解电容CD3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共线;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解电容CD2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共线;电解电容C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2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ZW1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大地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二电源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射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接地端。
电池充电电路87-3由场效应管M1、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二极管D2、电阻R16、R17、R18、R19、R20、R21、R22、R23和电阻R24组成。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场效应管M1的漏极、三极管Q4的射极、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因共线而具有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阻R22的一端共线;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平输出端;电阻R18的另一端、场效应管M1的栅极和电阻R17的一端共线;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1的源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共线;二极管D2的负极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出端;三极管Q3的射极和三极管Q5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接地端。
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由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精密三端稳压管T2、电容C5、C6、电阻R25、R26、R27、R32、R33、R34、R35、R36和第二保险管F2组成。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第二保险管F2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保险管F2的另一端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出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阴极和电容C5的一端共线;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射极、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电连接;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参考极、电阻R3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共线;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阳极、电阻R34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接地端。
应急输出电路87-5由场效应管M2、三极管Q6、电阻R37、电阻R38和电阻R39组成。场效应管M2的漏极与电阻R39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M2的源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M2的栅极、电阻R39的另一端和电阻R38的一端共线;电阻R3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3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应急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6的射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接地端。
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由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三极管Q7、三极管Q8、二极管D5、电容C7、电阻R28、R31、R44、R45、R46、R47、R48、R49、R50、R51、R52、R53、R54以及电阻R55组成。三极管Q7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7的射极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电源端;电阻R28的一端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场效应管M3的漏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3的源极、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和电阻R53的一端共线;场效应管M3的栅极与电阻R46的一端和电阻R45的一端共线;电阻R45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47的一端共线;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一端和场效应管M4的栅极共线;场效应管M4的漏极与电阻R55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4的源极、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和电阻R54的一端共线;电阻R54的另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4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与电阻R31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电阻R51的另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接地端。
报警输出电路87-7由第三光电耦合器OC3、三极管Q9、二极管D8、电解电容CD7、电阻R13、R14和电阻R15组成。电阻R13的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电源端;电阻R13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电解电容CD7的正极和电阻R14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电解电容CD7的负极和三极管Q9的集电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负极;三极管Q9的基极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9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接地端。
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由测试按钮TEST、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和电阻R41组成。测试按钮TEST具有2个接线端。测试按钮TEST的一个接线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TEST的另一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负极、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负极和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负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接地端。
集中控制电路87-9由集成芯片IC1、电阻R40、R42、R43、R29和电阻R30组成。本实施例中,集成芯片IC1的型号优选CHY9010,集成芯片IC1具有14个引脚。集成芯片IC1的输出模式开关端(9脚)与电源正极(10脚)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源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控制端(1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工作输出端(2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工作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转换设定端(3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转换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报警输出端(4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报警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5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光源故障检测端(6脚)与电阻R2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8脚)与电阻R3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输出控制端(13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输出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指示输出端(11脚)与电阻R4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指示输出端(12脚)与电阻R4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指示输出端(14脚)与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源负极(7脚)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接地端。
本实施例中,三端稳压芯片T1的型号优选LM317;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型号优选TL431;3个光耦合器的型号均优选PC817;场效应管M2的型号优选F5210,场效应管M1、M3、M4的型号优选F3710。
本实施例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开关电源81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成16V的直流电给相关电路提供工作电源,降压稳压电路87-1将开关电源81提供的16V直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给集中控制电路87-9供电并同时给主电检测电路87-2的光耦合器提供正向电压;主电检测电路87-2用于检测市电是否断电以及输入的市电电压是否低于140V,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集中控制电路87-9进行处理,若市电正常,集中控制电路87-9控制电池充电电路87-3和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工作,对蓄电池82进行主充电和主充电完毕后保持涓流充电;此时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中的绿色指示灯亮,显示当前处于主电工作状态,红色指示灯亮,显示蓄电池82处于充电状态;若市电突然中断或者市电电压低于140V,集中控制电路87-9自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控制应急输出电路87-5、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和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工作,由蓄电池82给降压稳压电路87-1提供工作电源EMV+,同时点亮两个应急用的照明灯80A和照明灯80B,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将照明灯80工作状态信号取样传输到集中控制电路87-9,如果2个照明灯80中的一个故障,集中控制电路87-9控制电子开关切断该故障照明灯80的相应电路,另一个照明灯80单独继续工作,提供应急照明;同时集中控制电路87-9驱动报警输出电路87-7工作发出声音报警。
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中的黄色指示灯用于表示故障状态,当黄色指示灯以1HZ频率闪烁,表示电池故障或充电回路故障;当黄色指示灯以3HZ频率闪烁,表示照明灯80故障;当黄色指示灯常亮,表示电池放电时间小于30分钟。黄色指示灯点亮时,报警输出电路中的报警器发出声音报警。
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测试按钮TEST具有如下功能:按测试按钮1至3秒,绿色指示灯熄灭,电路转短时间应急状态;按测试按钮3至4秒,绿色指示灯以1HZ频率闪烁,转月检测试功能,自检时长40秒,月检完毕后自动转充电状态或主电通断恢复主电状态;按测试按钮6至8秒,绿色指示灯以3HZ频率闪烁,转年检测试功能;在应急照明状态下长按测试按钮8至10秒,可关断应急照明。
本实施例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具有自动控制下的自检功能:在持续主电工作状态下,每30天执行一次月自检;每360天执行一次年自检,年自检后重新启动充电; 保存自检故障直到下一次自检的执行或集中控制电路87-9中的集成芯片IC1掉电。当有故障时自动启动输出报警。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胆组件(2)、灯架(3)、指示灯通光组件(4)、托板(5)、进线嘴(71)、出线嘴(72)和电路装置(8);
所述的外壳(1)包括前壳体(11)和后盖(12),前壳体(11)固定安装在后盖(12)上;外壳(1)的前壳体(11)和后盖(12)的外表面上涂有耐辐射油漆,外壳(1)的前壳体(11)上设置有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进线嘴通过槽(11-2-1)和3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
内胆组件(2)包括内胆(21)、橡胶密封条(22)、第一安装座(23)、第二安装座(24)、第三安装座(25)和指示灯安装架(29);内胆(21)包括底座(21-1)、前盖(21-2)和连接框(21-3);内胆(21)的底座(21-1)上与外壳(1)的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进线嘴通过槽(11-2-1)和3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分别对应处设有按压式开关安装孔、进线嘴安装孔和3个指示灯安装孔;连接框(21-3)围绕底座(21-1)设置,且固定在底座(21-1)上,前盖(21-2)从前向后盖在底座(21-1)上,且前盖(21-2)的四周边沿部位围绕底座(21-1)设置,并且前盖(21-2)的四周边沿部位位于连接框(21-3)的前方;前盖(21-2)由其四周边沿部位固定在连接框(21-3)上;内胆组件(2)的第一安装座(23)、第二安装座(24)、第三安装座(25)和指示灯安装架(29)均固定安装在内胆(21)的底座(21-1)上,且位于内胆(21)中;橡胶密封条(22)密封设置在内胆(21)的底座(21-1)与前盖(21-2)之间;灯架(3)设有相同的2个,灯架(3)包括支架(31)和灯座(32),灯座(32)固定在支架(31)上;灯架(3)通过其支架(31)与托板(5)固定连接;托板(5)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后盖(12)上,且位于后盖(12)的上方;
指示灯通光组件(4)包括3个外铜套(41)、3个塑料透光棒(42)、3个内铜套(43)和3个内塑料透光棒(44);各塑料透光棒(42)穿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相应1个指示灯透光安装孔(11-4-1)后与相应1个外铜套(4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各外铜套(41)和各塑料透光棒(42)固定安装在前壳体(11)上;各内塑料透光棒(44)穿过内胆(21)的相应1个指示灯安装孔后与相应1个内铜套(43)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各内铜套(43)和各内塑料透光棒(44)固定安装在内胆(21)上;
进线嘴(71)通过内胆(21)的底座(21-1)的进线嘴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21)上,且穿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进线嘴通过槽(11-2-1);
电路装置(8)包括照明灯珠(80)、开关电源(81)、蓄电池(82)、报警器(83)、测试按钮(84)、指示灯(85)和电路板(86);电路板(86)上设有智能控制电路(87);照明灯珠(80)包括第一照明灯珠(80a)和第二照明灯珠(80b);指示灯(85)设有3个;测试按钮(84)包括外部按钮(84-1)和按压式开关(84-2);外部按钮(84-1)与按压式开关(84-2)动配合;
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2个照明灯珠(80)分别安装于2个灯架(3)的灯座(32)内;电路装置(8)的开关电源(81)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2)的第二安装座(24)上;蓄电池(82)固定在内胆(21)的第一安装座(23)和第二安装座(24)上;报警器(83)和电路板(86)均固定安装在内胆组件(2)的第三安装座(25)上;测试按钮(84)的外部按钮(84-1)通过外壳(1)的前壳体(11)上的测试按钮安装孔(11-4-2)固定安装在前壳体(11)上;测试按钮(84)的按压式开关(84-2)通过内胆(21)的按压式开关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21)上;3个指示灯(85)固定在内胆组件(2)的指示灯安装架(29)上且其发光端均分别置于指示灯通光组件(4)的3个内铜套(43)内;所述的电路装置(8)为在正常照明中断时通过照明灯(80)提供连续8小时以上应急照明的电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6);所述的内胆组件(2)还包括蓄电池防护罩(27)和电路板防护罩(28);所述的提手(6)焊接固定在托板(5)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内胆组件(2)的蓄电池防护罩(27)和电路板防护罩(28)均设置在内胆(21)内;蓄电池防护罩(27)罩住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蓄电池(82)后固定在内胆组件(2)的第一安装座(23)和第二安装座(24)上;电路板防护罩(28)罩住电路装置(8)的电路板(86)后固定在内胆组件(2)的第三安装座(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线嘴(71)包括软管密封接头(71-1)和软管转换接头(71-2);进线嘴(71)的软管密封接头(71-1)通过内胆(21)的进线嘴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内胆上;进线嘴(71)的软管转换接头(71-2)通过外壳(1)的前壳体(11)的进线嘴通过槽(11-2-1)由其上部与软管密封接头(71-1)固定连接;软管转换接头(71-2)的下端伸出于外壳(1)的前壳体(1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胆组件(2)的内胆(21)、蓄电池防护罩(27)和电路板防护罩(28)的材质均为304不锈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包括降压稳压电路(87-1)、主电检测电路(87-2)、电池充电电路(87-3)、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应急输出电路(87-5)、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报警输出电路(87-7)、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和集中控制电路(87-9);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开关电源(81)具有电源输入端正极、电源输入端负极、电源输出端正极和电源输出端负极;
所述的降压稳压电路(87-1)具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输出端;主电检测电路(87-2)具有第一电源端、大地端、第二电源端、接地端和电源信号输出端;电池充电电路(87-3)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电平输出端;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应急输出电路(87-5)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接地端、应急信号输入端;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具有电源端、接地端、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调制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和检测信号输出端;报警输出电路(87-7)具有电源端、接地端、报警信号输入端和报警信号输出端,报警信号输出端具有正极和负极;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具有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集中控制电路(87-9)具有电源端、接地端、充电控制端、主电工作输出端、应急转换设定端、报警信号输出端、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和应急输出控制端;
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入端正极与市电火线端(L)电连接;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入端负极与市电零线端(N)电连接;
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一电源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降压稳压电路(87-1)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一电源端与市电火线端(L)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大地端与市电零线端(N)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二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主电检测电路(87-2)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入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出端及蓄电池(82)的正极共线;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2个照明灯(80)的各自正极和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第二电源端共线;应急输出电路(87-5)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电源端与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与照明灯(80)的第一照明灯(80A)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与照明灯(80)的第二照明灯(80B)的负极电连接;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报警输出电路(87-7)的电源端与开关电源(81)的电源输出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正极与2个并联的报警器(83)的电源端正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的负极与2个并联的报警器(83)的电源端负极电连接;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源端与降压稳压电路(87-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控制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工作输出端与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及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转换设定端与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电源信号输出端及电池充电电路(87-3) 的电平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与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与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和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检测按钮信号输出端共线;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与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输出控制端与应急输出电路(87-5)的应急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接地端接公共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主电检测电路(87-2)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OC1)、三极管(Q1)、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DZW1)、二极管(D1)、电解电容(CD1)、电解电容(CD2)、电解电容(CD3)、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第一保险管(F1);第一保险管(F1)的一端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一电源端;第一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解电容(CD1)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共线;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ZW1)的负极、电解电容(CD3)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共线;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解电容(CD2)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共线;电解电容(CD1)的负极、电阻(R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2)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D3)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ZW1)的正极和三极管(Q1)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大地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第二电源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OC1)的三极管的射极与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射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主电检测电路(87-2)的接地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电池充电电路(87-3)包括场效应管(M1)、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三极管(Q5)、二极管(D2)、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和电阻(R24);场效应管(M1)的漏极、三极管(Q4)的射极、电阻(R23)的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因共线而具有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阻(R22)的一端共线;电阻(R2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与电阻(R2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0)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涓流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20)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平输出端;电阻(R18)的另一端、场效应管(M1)的栅极和电阻(R17)的一端共线;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主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1)的源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正极共线;二极管(D2)的负极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电源输出端;三极管(Q3)的射极和三极管(Q5)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充电电路(87-3)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精密三端稳压管(T2)、电容(C5)、电容(C6)、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和第二保险管(F2);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和第二保险管(F2)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保险管(F2)的另一端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源输出端;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阴极和电容(C5)的一端共线;第二光电耦合器(OC2)的三极管的射极、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7)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电池开路/短路及过放保护信号输出端;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电连接;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参考极、电阻(R3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共线;精密三端稳压管(T2)的阳极、电阻(R34)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阻(R27)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池检测保护电路(87-4)的接地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应急输出电路(87-5)包括场效应管(M2)、三极管(Q6)、电阻(R37)、电阻(R38)和电阻(R39);场效应管(M2)的漏极与电阻(R39)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入端;场效应管(M2)的源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电源输出端;场效应管(M2)的栅极、电阻(R39)的另一端和电阻(R38)的一端共线;电阻(R3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3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应急信号输入端;三极管(Q6)的射极即为应急输出电路(87-5)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包括场效应管(M3)、场效应管(M4)、PNP型三极管(Q7)、三极管(Q8)、二极管(D5)、电容(C7)、电阻(R28)、电阻(R31)、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2)、电阻(R53)、电阻(R54)以及电阻(R55);三极管(Q7)的射极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电源端;电阻(R28)的一端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主电工作信号输入端;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电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场效应管(M3)的漏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一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3)的源极、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49)的一端和电阻(R53)的一端共线;场效应管(M3)的栅极与电阻(R46)的一端和电阻(R45)的一端共线;电阻(R45)的另一端、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电阻(R47)的一端共线;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一端和场效应管(M4)的栅极共线;场效应管(M4)的漏极与电阻(R55)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第二电流信号输入端;场效应管(M4)的源极、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2)的一端和电阻(R54)的一端共线;电阻(R54)的另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4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与电阻(R31)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调制信号输入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电阻(R49)的另一端、电阻(R50)的另一端、电阻(R51)的另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光源调制检测电路(87-6)的接地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报警输出电路(87-7)包括第三光电耦合器(OC3)、三极管(Q9)、二极管(D8)、电解电容(CD7)、电阻(R13)、电阻(R14)和电阻(R15);电阻(R13)的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电源端;电阻(R13)的另一端、二极管(D8)的负极、电解电容(CD7)的正极和电阻(R14)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正极;二极管(D8)的正极、电解电容(CD7)的负极和三极管(Q9)的集电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负极;三极管(Q9)的基极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射极电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报警信号输入端;第三光电耦合器(OC3)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三极管(Q9)的射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报警输出电路(87-7)的接地端;
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包括测试按钮(TEST)、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和电阻(R41);测试按钮(TEST)即为电路装置(8)的测试按钮(84),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和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即为电路装置(8)的3个指示灯(85);测试按钮(TEST)具有2个接线端;测试按钮(TEST)的一个接线端与电阻(R4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测试按钮信号输出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入端;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入端;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正极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入端;测试按钮(TEST)的另一端、绿色发光二极管(LEDG)的负极、黄色发光二极管(LEDY)的负极和红色发光二极管(LEDR)的负极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指示灯及测试按钮电路(87-8)的接地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环境智能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装置(8)的智能控制电路(87)的集中控制电路(87-9)包括集成芯片(IC1)、电阻(R40)、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29)和电阻(R30);集成芯片(IC1)具有14个功能端,集成芯片(IC1)的输出模式开关端与电源正极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源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控制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工作输出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工作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转换设定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转换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报警输出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报警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电池过放保护设定端;集成芯片(IC1)的光源故障检测端与电阻(R29)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光源检测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与电阻(R3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脉宽调制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应急输出控制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应急输出控制端;集成芯片(IC1)的主电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0)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0)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主电指示信号输出/测试按钮信号输入端;集成芯片(IC1)的故障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故障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充电指示输出端与电阻(R4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43)的另一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充电指示信号输出端;集成芯片(IC1)的电源负极端即为集中控制电路(87-9)的接地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5137651U CN202852655U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5137651U CN202852655U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52655U true CN202852655U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798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51376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52655U (zh) | 2012-09-29 | 2012-09-29 |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5265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9538A (zh) * | 2012-09-29 | 2013-01-23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CN113819421A (zh) * | 2021-09-22 | 2021-12-21 | 安徽艳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核环境的高挂灯 |
-
2012
- 2012-09-29 CN CN2012205137651U patent/CN20285265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9538A (zh) * | 2012-09-29 | 2013-01-23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CN102889538B (zh) * | 2012-09-29 | 2014-12-10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CN113819421A (zh) * | 2021-09-22 | 2021-12-21 | 安徽艳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核环境的高挂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9538B (zh) | 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
CN202110763U (zh) | 具有自检功能和应急照明功能的疏散指示灯 | |
CN207934578U (zh) | 一种方便安装使用的电力安全围栏 | |
CN202852655U (zh) | 一种核环境智能应急灯 | |
CN208431674U (zh) | 一种eps消防智能应急灯 | |
CN206402991U (zh) | 一种太阳能杀虫灯直流一体板 | |
CN212323066U (zh) | 一种高效能的高压储能系统 | |
CN103138349A (zh) | 矿用本安型电源箱 | |
CN101237197B (zh) | 便携式太阳能多功能电源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5807221U (zh) | 一种充电式led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灯 | |
CN207146213U (zh) | 消防应急灯 | |
CN208369917U (zh) | 一种智能疏散配电电源箱 | |
CN209167398U (zh) | 继电保护多功能集成调试工具 | |
CN203205911U (zh) | 一种矿用本安型电源箱 | |
CN105465652A (zh) | 一种led应急灯 | |
CN214480831U (zh) | 一种用于市政管道内部检测的防水型摄像装置 | |
CN206137325U (zh) | 一种智能电力工作安全帽 | |
CN205811648U (zh) | 一种箱式灾害应急电力设备所 | |
CN202613284U (zh) | 一种无汞应急指示灯 | |
CN109915780A (zh) | 一种led智慧防爆灯 | |
CN218721295U (zh) | 一种照明灯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 |
CN210891351U (zh) | 一种空气动力电源激光照明设备 | |
CN215728552U (zh) | 一种具有线路故障检测的太阳能警示灯 | |
CN219575105U (zh) | 一种智能消防应急指示灯 | |
CN213983308U (zh) | 一种直流智慧多功能灯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0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