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21401U -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21401U
CN202821401U CN 201220541619 CN201220541619U CN202821401U CN 202821401 U CN202821401 U CN 202821401U CN 201220541619 CN201220541619 CN 201220541619 CN 201220541619 U CN201220541619 U CN 201220541619U CN 202821401 U CN202821401 U CN 202821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active source
leadwork
laser lamp
low scattering
scattering radio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416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国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DIN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DIN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DIN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DIN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416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21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21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214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100a),包括组合在一起的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金属罩盖(1)内设置了铅衬板(2),金属管(6)内设置了管状铅衬(5),管状铅衬(5)和铅衬板(2)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放射源源托的腔体;和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套装在屏蔽罩(100a)的外围,并且包括外部框架部分(7)和激光灯安装部分(8),激光灯安装部分(8)中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了4-8个激光灯(9)。

Description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医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SPECT)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在SPE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项目中,有多项检测都要使用小几何尺寸放射源(非点源)。为了保证到达SPECT探测器表面的γ光子注量密度均匀(或γ照射量率均匀),检测规范中规定放射源距探测器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1.5米或大于等于探测器入射面的最大线度的5倍。因为探测器对放射源所张开的立体角很小,放射源在4Π立体角发射辐射范围中有效使用的部分不到十分之一。现有检测方法是,将1毫升左右1毫居里到10毫居里的锝-99m(99Tcm)γ放射性溶液装在小安瓶内,检测人员徒手操作,把小安瓶贴附到木架、墙壁或天花板上来照射探测器。在这种情况下,放射源的4Π立体角辐射范围中除上述有效使用部分之外的部分对检测人员造成不必要的γ辐射损害,并且在检查室内形成较高的γ散射线本底,造成对探测器成像采集的干扰从而降低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为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罩,包括组合在一起的金属罩盖和金属管,金属罩盖内设置了铅衬板,金属管内设置了管状铅衬,管状铅衬和铅衬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放射源源托的腔体;和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套装在屏蔽罩的外围,包括外部框架部分和激光灯安装部分,激光灯安装部分中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了4-8个激光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管状铅衬的下部为40±5度的锥角形。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灯倾斜设置在激光灯安装部分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铅衬板的下侧表面上设置了用于防漏的密封胶圈。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金属罩盖和金属管由铜、钢或铝制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激光灯的数目为4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于屏蔽罩中的管状铅衬和铅衬板从放射源的顶部和外周侧对其形成屏蔽,能够有效防止对检测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辐射损害,并且显著减少了检测室内的γ散射线,达到降低对探测器成像采集干扰的目的。另外,通过使用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使操作人员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裸眼观看探测器入射平面上的激光光斑相对于探测器中心点位是否成对称分布来检查和调节γ射线束垂直、对中,保证检测质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受照剂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不一定严格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将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安装在支架上对探测器进行垂直照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参考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剖视图。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包括屏蔽罩100a和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
屏蔽罩100a包括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图中示出二者通过螺纹连接。二者也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2mm,并且可以由铜、钢或铝等材料制成。为降低放射性核素锝-99m能量为140keV的γ射线源的泄漏辐射,在金属管6内设置了管状铅衬5,在金属罩盖1内设置了铅衬板2。在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的厚度为1mm的情况下,管状铅衬5和铅衬板2的厚度例如可以为3mm。
SPECT系统性能质控检测使用的都是液体放射源。为避免制作放射源和照射时放射性试剂的渗漏,设计了例如由有机玻璃制作的源托4。图中示出源托4设置在管状铅衬5和铅衬板2围合形成的腔体中。制作放射源时,在源托4中放入脱脂棉球作为放射源液体的载体(图中未示出)。源托4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尺寸,例如可以采用大、小两种尺寸(Φ5*5mm、Φ10*10mm),视试剂比活度高/低选用。为防止放射源液体的泄漏,在铅衬板2的下侧表面上设置了用于防漏的密封胶圈3。拧上金属罩盖1后,密封胶圈3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将屏蔽罩100a的放射线出线口,即管状铅衬5的下部设计成例如40±5度的锥角形。将放射源出线口设计成锥角形是为了不过分限定放射线的辐射范围,从而能够在探测器表面上形成足够大的均匀照射野。
通过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屏蔽罩100a,管状铅衬5和铅衬板2从放射源的顶部和外周侧对其形成屏蔽,锝-99mγ射线只能从屏蔽罩100a的出线口射出。在进行检测时,检测室内的散射线可减少80%以上。距源托4中心1.5-2.5m处均匀照射野约为Φ65-Φ180mm。
检测SPECT系统固有均匀性指标时,要求入射到探测器平面上的照射量率的一致性越高越好。实测结果已证明,在探测器距源托中心点2米之外(检测规范要求大于探测器表面最大线度的5倍)的情况下,只要屏蔽罩100a的中心轴线在探测器入射面中心点处与其基本垂直相交,探测器就处于均匀照射野之中。
为了在检测中快速、准确地调节照射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屏蔽罩100a上加装了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该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包括外部框架部分7和激光灯安装部分8,并且可以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牢固套装在屏蔽罩100a外围,例如可以如图1所示通过外部框架部分7上的凸起和金属罩盖1上的凹坑之间的配合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来实现。激光灯安装部分8中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了多个(例如4-8个)极低功率红色激光灯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激光灯9的数目为4个,两两相隔90°。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激光灯的数目也可以为任何其他合适的数目,例如6个、8个等等。图1中的剖视图只示出了其中两个激光灯9。激光束通过例如直径为2mm的光束孔10照射到探测器平面上形成光斑。激光灯9以适当的角度倾斜放置,使得在探测器平面上形成的光斑之间分开适当的距离。光斑在同一圆周上,两两相隔90°对称。当检查照射野是否对中(也就是放射源的照射野中心与探测器的中心重合)时,可以通过观看探测器平面上的4个光斑相对于探测器中心点位是否成对称分布即可。后文中将对此进行进一步说明。
以下说明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使用。
在检测SPECT系统的“固有空间分辨力”和“固有空间微分线性”、“能量分辨力”、“固有泛源均匀性”及“最大计数率”等指标时都要使用小几何尺寸源。
制作放射源以及组装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步骤如下:
A.根据试剂比活度选取源托4,在源托4内放入脱脂棉球作为吸附源试剂;
B.将屏蔽罩100a的金属罩盖1拧开,放入源托4,注入锝-99m试剂后拧上金属罩盖1;
C.将已加注了放射源的屏蔽罩100a组装到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中。
在检测“固有空间分辨力”和“固有空间微分线性”时,需要在距探测器1.5米外正上方垂直照射。参照图2,可以采用一个支架200来安装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该支架200例如可以通过将一个伸缩杆的粗端端面固定连接到装在摄影三脚架上的转向连接杆上来构成。测量时,使用专用螺钉将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固定到伸缩杆的细端预留孔处。通过移动摄影三脚架、调节伸缩杆长度使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处于探测器20正上方。将转向连接杆降低到最低,打开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电源开关,根据激光斑点位置将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照射野调节到探测器中心位,关闭激光灯。使用转向连接杆、摄影三脚架升降杆和激光对准/测距仪将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调整到规范要求的高度,再打开照射野中心指示灯,观察检查、调整照射野位置。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裸眼观看探测器平面上的4个光斑20a-20d相对于探测器中心点位是否成对称分布,来检查照射野是否对中。当存在偏差(例如光斑20a-20d整体偏向探测器的一端,或者光斑20a与20c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光斑20b与20d之间的距离)时,可以使用摄影三脚架作为三维调节定位支撑体,来调整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位置和角度,直到光斑20a-20d相对于探测器中心点位基本对称分布。按照上述方式调整好照射野中心位置后关闭激光灯,即可按规范要求进行垂直照射采集。
在检测“能量分辨力”、“固有泛源均匀性”及“最大计数率”等项时,需要进行水平照射(图中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专用螺钉将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直接固定到摄影三脚架上,测定被检探测器中心高并用激光对准/测距仪测量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的放射源与被检探测器中心的距离,调整摄影三脚架高度使其放射源与被检探测器中心处于等高位,然后打开照射野中心指示灯,调整好照射野中心位置,关闭激光灯,即可按规范要求进行水平照射采集。
在上述操作中,为了减少测试过程中的人员受照剂量,可以先不带放射源进行照射野粗略对中调节,基本对准后取下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装上放射源后再仔细调节到位照射采集。
以上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6)

1.一种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罩(100a),包括组合在一起的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金属罩盖(1)内设置了铅衬板(2),金属管(6)内设置了管状铅衬(5),管状铅衬(5)和铅衬板(2)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放射源源托的腔体;和
照射野中心指示灯组件(100b),套装在屏蔽罩(100a)的外围,并且包括外部框架部分(7)和激光灯安装部分(8),激光灯安装部分(8)中沿圆周方向均匀安装了4-8个激光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铅衬(5)的下部为40±5度的锥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灯(9)倾斜地设置在激光灯安装部分(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铅衬板(2)的下侧表面上设置了用于防漏的密封胶圈(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盖(1)和金属管(6)由铜、钢或铝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灯(9)的数目为4个。
CN 201220541619 2012-10-23 2012-10-23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1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1619 CN202821401U (zh) 2012-10-23 2012-10-23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41619 CN202821401U (zh) 2012-10-23 2012-10-23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21401U true CN202821401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3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4161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1401U (zh) 2012-10-23 2012-10-23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21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7090B (zh) 一种高灵敏宽量程X-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探头
CN110687583B (zh) 一种基于czt探测器的位置能量时间测试系统及装置
KR102649442B1 (ko) 감마 및 베타 방출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다수의 검출기를 갖는 방사성 동위 원소 전달 시스템
CN104067112A (zh) 扫描方法和扫描设备
CN205067759U (zh) 一种应用于放射源定位的多晶体耦合γ射线方向探测器
CN106772527B (zh) 固定式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仪现场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WO2014015490A1 (zh) 组合式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496432A (zh) 一种用于内照射测量的反宇宙射线系统及反符合方法
CN112074067A (zh) 一种用于现场校准的便携式x射线照射装置
JP6199476B2 (ja) テクネチウムおよびモリブデンの含有量に関して溶出物をアッセイ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2821401U (zh) 低散射放射源夹持器
CA3073559A1 (en) Micro-dose calibrator
CN104730558A (zh) 宇宙射线μ成像的精密漂移管位置灵敏探测器
CN203606501U (zh) γ射线准直器及其探测系统
JP6014028B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検出プローブ取付けのための機械装置、グローブボックス内の核物質の監視装置とその利用法
CN210198998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中子检测装置
CN113866188A (zh) 一种屏蔽材料热中子透射率测量装置
CN108802794B (zh) 一种放射性活度传递测量装置及其活度测量方法
US10928545B2 (en) Gamma-ray attenuator and gamma-ray shield for gamma-ray spectroscopy
CN217033709U (zh) 一种图像质量和定量测试用模体
US3197639A (en) Radioactive source holder
JPS5923273A (ja) エミツシヨンct装置用放射線検出器
Gudelis et al. A long-te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gamma-ray activity measurement laboratory in CPST, Lithuania
Karwi Measurement of Photon Density Affecting on Different Tested Phases By Spacing Technique
Bussell et al. THE PROPERTIES OF A CHERENKOV COUNTER IN THE MEASUREMENT OF NITROGEN-16 A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