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11815U - 枢纽器 - Google Patents

枢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11815U
CN202811815U CN 201220388526 CN201220388526U CN202811815U CN 202811815 U CN202811815 U CN 202811815U CN 201220388526 CN201220388526 CN 201220388526 CN 201220388526 U CN201220388526 U CN 201220388526U CN 202811815 U CN202811815 U CN 202811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axial region
pivot device
recessed
suppor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885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J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J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885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11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11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118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枢纽器,包括转轴,所述轴部上依次套设有支承座、凹轮凸轮组件、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其中通过在一个凹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与能够其相配合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形成凹轮凸轮组件,在枢纽器工作的过程中,凹轮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发生相对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凹轮交替地与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进行配合形成自锁,这样有效地增加了枢纽器自锁角度的个数,使得安装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的上盖与底座之间能够在多个角度下实现自锁。该枢纽器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枢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
背景技术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如笔记本电脑、DV摄像机等,其屏幕和设备本体之间一般设置有枢纽器来实现两者的相对开启或闭合,枢纽器上一般设置有相配合的凸轮和凹轮来使得屏幕和设备本体在相对旋转至某个角度时能够固定在该角度下。现有技术中,枢纽器往往仅能够支持屏幕和设备本体在特定的少数角度下保持固定,而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或使用者不同情况下对屏幕旋转固定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要求,现有的枢纽器不能够满足使用者对屏幕相对设备本体多角度固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枢纽器,该枢纽器安装于具有一上盖和一底座的电子设备中能够使得上盖与底座在多个角度下保持固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枢纽器,设置于具有一上盖和一底座的电子设备上,所述上盖、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枢纽器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枢纽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连接部和轴部,所述轴部大致呈圆柱形,所述轴部上具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非圆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部相接处形成一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轴部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依次套设在所述轴部上的支承座、凹轮凸轮组件、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凹轮凸轮组件包括凹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凹轮两侧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部、多个第二凹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部、所述多个第二凹部分别沿圆周方向相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依次交替地设置在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凸轮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凹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轮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分别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非圆部对应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所述支承座、所述凹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中心均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凹轮的周向端部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一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位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外侧还固定地设置有定位调整元件。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的周向端部上具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挡部,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非圆部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板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挡部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二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凹轮凸轮组件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三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均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凸部、所述两个第二凸部分别在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端面上呈180°设置,对应地,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分别在所述凹轮的两端面上呈180°设置。
优选地,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调整元件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内螺纹孔,所述定位调整元件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调整元件为螺帽。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
优选地,所述枢纽器还包括底座安装座,所述底座安装设置在所述底座安装座上,所述上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轴部,两端的所述轴部对称地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其中通过在一个凹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与能够其相配合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形成凹轮凸轮组件,在枢纽器工作的过程中,凹轮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发生相对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凹轮交替地与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进行配合形成自锁,这样有效地增加了枢纽器自锁角度的个数,使得安装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的上盖与底座之间能够在多个角度下实现自锁。该枢纽器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中凹轮凸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轴;11、连接部;12、轴部;13、限位面;2、支承座;21、限位挡部;22、第二通孔;3、凹轮凸轮组件;31、凹轮;311、第一凹部;312、第二凹部;313、第一凸柱;32、第一凸轮;321、第一凸部;33、第二凸轮;331、第二凸部;4、弹性元件;5、调整定位元件;6、限位板;61、挡块;7、第一固定片;71、第二凸柱;8、第二固定片;81、第三凸柱;9、底座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要公开的是一种枢纽器,该枢纽器主要设置在具有一上盖和一底座的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的上盖和底座通过该枢纽器相转动连接设置。
参见图1-3所示,该枢纽器包括一转轴1,转轴1包括连接部11和轴部12,轴部12大致呈圆柱形,轴部12上具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非圆部,轴部12与连接部11相接处形成一限位面13,该限位面13的面积大于轴部12的横截面面积,这主要是对安装在轴部12上的部件进行轴向的限位。轴部12上依次套设有支承座2、凹轮凸轮组件3、至少一个弹性元件4。
凹轮凸轮组件3包括凹轮31、分别设置在凹轮31两侧的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凹轮31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部311、多个第二凹部312,这多个的第一凹部311和第二凹部312分别沿圆周方向相间隔地分布在凹轮31的两侧端面上,且第一凹部311、第二凹部312依次交替地设置在凹轮31的两侧端面上,这指的是,在凹轮31上设置有第一凹部311的位置处,其另一端面不能够设置第二凹部312,而应为两个第二凹部312的连接部,而凹轮31上设置有第二凹部312的位置处,其另一端面不能够设置第一凹部312,即,在凹轮31上同一个角度的两端面上,第一凹部311和第二凹部312只能设置其中一者。第一凸轮3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第一凹部31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部321,第二凸轮33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第二凹部31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凸部331,安装时,第一凸轮32上设置有第一凸部321的一侧与凹轮31上设置有第一凹部311的一侧相对,第二凸轮33上设置有第二凸部331的一侧与凹轮31上设置有第二凹部312的一侧相对。这样,在第一凸轮32、第二凸轮33相对凹轮31发生旋转时,第一凸部321、第二凸部331能够交替地与凹轮31进行配合而使得枢纽器进行自锁,这样就增加了枢纽器实现自锁的角度的个数。第一凹部311和第二凹部312之间的角度可根据枢纽器自锁角度的要求进行设置。
第一凸轮32、第二凸轮33的中心分别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轴部12上非圆部对应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在该枢纽器工作的过程中,第一凸轮32、第二凸轮33与转轴1保持相对静止。支承座2、凹轮31、弹性元件4的中心均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轴部12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其中,弹性元件4可采用弹片,轴部12在上述圆形通孔中能够转动,在枢纽器工作时,转轴1与支承座2、凹轮31、弹性元件4均能够进行相对转动。为了保证凹轮31与支承座2保持同步旋转,在凹轮31的周向端部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柱313,支承座2上开设有能够供第一凸柱313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凸柱313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第一通孔中。在轴部12上依次套设上支承座2、凹轮凸轮组件3、弹性元件4后,在轴部12的前端部上位于弹性元件4的外侧固定地设置定位调整元件5,这样能够对设置在轴部12上的部件进行轴向的限位,以及能够对弹性元件4形成一定的挤压。该定位调整元件5可采用开设有内螺纹的螺帽,在轴部12的前端部上设置外螺纹,再将螺帽螺纹连接至轴部12的前端部上即可,这样安装和调整都较为方便。
参见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上,第一凸部321、第二凸部331分别设置有两个,且这两个第一凸部321、两个第二凸部331分别在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的端面上呈180°设置,对应地,凹轮31两端面上的第一凹部311和第二凹部312分别设置为两组,且两组第一凹部311和第二凹部312分别在凹轮31的两端面上呈180°设置。这样采取两组凸部与凹部的配合,能够使得枢纽器能够稳定可靠地保持在该旋合角度下。
参见图1-2所示,支承座2的周向端部上设置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挡部21,轴部12上设置有限位板6,限位板6设置在限位面13与支承座2之间,限位板6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轴部12的非圆部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限位板6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挡块61,挡块61位于两个限位挡部21之间。这样设置能够对支承座2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使得支承座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该角度范围取决于两限位挡部21之间的角度。为了防止支承座2与限位板6之间发生摩擦而损伤支承座2,在支承座2与限位板6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片7,第一固定片7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轴部12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第一固定片7的轴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柱71,支承座2上开设有能够供第二凸柱71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二通孔22,第二凸柱71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第二通孔22中,这样,在枢纽器工作时,第一固定片7与支承座2保持相对静止,而第一固定片7与限位板6能够发生相对转动,若磨损严重时可直接更换第一固定片7,相比支承座2直接接触限位板6而造成支承座2磨损时来更换支承座2,其成本大幅地降低。
同样地,为了避免支承座2与凹轮凸轮组件3之间直接接触而出现磨损,在轴部12上位于支承座2和凹轮凸轮组件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片8,第二固定片8的中线开设有沿轴向颜色的供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第二固定片8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柱81,支承座2上开设有能够供第三凸柱81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三凸柱81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第三通孔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通孔的个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为同一通孔,第二凸柱71和第三凸柱81均设置在该第二通孔22中。
参见图1-2所示,该枢纽器还包括底座安装座9,电子设备的底座可安装设置在底座安装座9上,上盖则固定地设置在支承座2上,通过枢纽器的工作即可实现上盖与底座的相对旋转以进行电子设备的上盖与底座的开启和闭合。当然,也可以将上盖安装在底座安装座9上,而底座安装在支承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枢纽器具有足够的扭力,转轴1的连接部11的两端均设置有轴部12,两端的轴部12对称地设置,两端的轴部12上的部件相应地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枢纽器,其中通过在一个凹轮31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其相配合的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形成凹轮凸轮组件3,在枢纽器工作的过程中,凹轮31与第一凸轮32和第二凸轮33发生相对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凹轮31交替地与第一凸轮32或第二凸轮33进行配合形成自锁,这样有效地增加了枢纽器自锁角度的个数,使得安装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的上盖与底座之间能够在多个角度下实现自锁。该枢纽器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可靠。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枢纽器,设置于具有一上盖和一底座的电子设备上,所述上盖、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枢纽器相转动连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连接部和轴部,所述轴部大致呈圆柱形,所述轴部上具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非圆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轴部相接处形成一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轴部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依次套设在所述轴部上的支承座、凹轮凸轮组件、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所述凹轮凸轮组件包括凹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凹轮两侧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部、多个第二凹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部、所述多个第二凹部分别沿圆周方向相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依次交替地设置在所述凹轮的两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凸轮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所述第一凹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轮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对应配合地嵌入所述第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中心分别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非圆部对应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所述支承座、所述凹轮、所述弹性元件的中心均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凹轮的周向端部上还设置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一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位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外侧还固定地设置有定位调整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的周向端部上具有两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挡部,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非圆部配合地穿入的非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板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向外延伸的挡块,所述挡块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挡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二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上位于所述凹轮凸轮组件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供所述轴部配合地穿入的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周向端部上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柱,所述支承座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第三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凸柱沿轴向对应配合地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均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凸部、所述两个第二凸部分别在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端面上呈180°设置,对应地,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分别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分别在所述凹轮的两端面上呈18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定位调整元件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内螺纹孔,所述定位调整元件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轴部的前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整元件为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还包括底座安装座,所述底座安装设置在所述底座安装座上,所述上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轴部,两端的所述轴部对称地设置。
CN 201220388526 2012-08-07 2012-08-07 枢纽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1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88526 CN202811815U (zh) 2012-08-07 2012-08-07 枢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88526 CN202811815U (zh) 2012-08-07 2012-08-07 枢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11815U true CN202811815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7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885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11815U (zh) 2012-08-07 2012-08-07 枢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118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240A (zh) * 2019-11-04 2020-04-03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单手操作的枢纽器
CN111077945A (zh) * 2019-11-04 2020-04-28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枢纽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240A (zh) * 2019-11-04 2020-04-03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单手操作的枢纽器
CN111077945A (zh) * 2019-11-04 2020-04-28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枢纽器
CN110953240B (zh) * 2019-11-04 2021-12-03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单手操作的枢纽器
CN111077945B (zh) * 2019-11-04 2023-08-22 苏州诚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的枢纽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7102U (zh) 枢纽装置以及翻转设备
CN204609512U (zh) 一种可以简单找回密码的密码锁结构
CN202811815U (zh) 枢纽器
CN203463480U (zh) 具有360度旋转定位和防晃动功能的双轴芯转轴
CN203181033U (zh) 一种车用旋转手机支架
CN204511126U (zh) 一种弹簧合页
CN203823368U (zh) 一种应用于设备壳体的可调整角度的夹子结构
CN202811814U (zh) 双枢纽器
CN204372478U (zh) 一种可转动角度的平板电视支架
CN201763099U (zh) 多页铰链
CN203673390U (zh) 实现0-295度翻转的笔记本电脑
CN104074288A (zh) 幕墙多自由度支撑体系
CN202906174U (zh)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复合插座
CN204175746U (zh) 一种快速旋转固定结构
CN203441234U (zh) 活动铰链
CN203449217U (zh) 一种可伸缩式扳手
CN210005985U (zh) 一种便于对内部维修的计算机机箱
CN202658969U (zh) 一种移动门锁固定装置
CN202492303U (zh) 销轴的安装结构及工程机械
CN203796502U (zh) 一种旋转滑环的止转扭力杆
CN205811150U (zh) 一种桌面插座
CN209146651U (zh) 一种万向节转动结构及摄像机
CN204497451U (zh) 方向可调的电源分配单元
CN205175226U (zh) 一种92式手枪专用夹座
CN203066708U (zh) 一种用于家具活动门的门合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