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98072U - 多功能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98072U
CN202798072U CN 201220455761 CN201220455761U CN202798072U CN 202798072 U CN202798072 U CN 202798072U CN 201220455761 CN201220455761 CN 201220455761 CN 201220455761 U CN201220455761 U CN 201220455761U CN 202798072 U CN202798072 U CN 202798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unit
power source
flank
section
trailing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557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DE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D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DE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ND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557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98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98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980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包含一个本体单元、一个储能单元、一个支撑架及一个托架,该本体单元的一个顶端面与一个底端面之间的一个高度大于两个边侧面之间的一个宽度,以及一个前侧面与一个后侧面之间的一个厚度,该支撑架能相对于该本体单元由一个收合状态,操作成一个支撑状态,该托架能相对于该本体单元由一个靠合状态,操作成一个展开状态。因此,能达到支撑性佳、通用性佳及多功能使用目的。

Description

多功能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池装置(中国台湾证书号M386604),包含一个具有电池的电池盒、一个设于该电池盒的外接电源界面、一个设于该电池盒前侧面的固定卡槽及一个枢设于该电池盒后侧面的固定支架。虽然这种电池装置的电池盒能利用该固定支架展开以达到立撑使用,且使一个电子产品利用该固定卡槽卡扣定位于该电池盒上,但是因为该固定卡槽呈单一型态、单一规格,只能适用于具有相对卡扣结构的电子产品,不但限制性高、通用性差,且该电池盒使用时呈横置状,对该电子产品的支撑性不稳固,且电子产品卡扣于该电池盒时,是与该电池盒前侧面呈紧贴状,散热性不良,容易造成电子产品过热。
另一种移动电源装置(中国台湾证书号M432188),包含一个第一壳体、一个能相对于该第一壳体产生收纳的第二壳体及一个连结于该第二壳体的充电模组,该第二壳体具有一个电源输入埠、一个插设槽及一个设于该插设槽且能供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的电力连接埠,这种移动电源装置虽然能由一个收纳状态操作成一个充电状态,但是因为该插设槽的宽度固定,通用性差,且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支撑性也较不稳定。
且上述两种装置,都只具有移动电源的单一使用功能,无法产生其它附加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佳、支撑性佳、散热效果佳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包含一个本体单元、一个储能单元、一个支撑架及一个托架,该本体单元具有一个前侧面、一个与该前侧面相反的后侧面、一对连结于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的边侧面、一个连结于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且与所述边侧面相交的顶端面、一个与该顶端面相反的底端面、一个电源输入埠及至少一个电力连接埠,该顶端面与该底端面之间具有一个高度,所述边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宽度,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厚度,该高度大于该宽度,也大于该厚度;该储能单元安装于该本体单元内部,且与该电源输入埠及该电力连接埠呈电连接;该支撑架对应于该后侧面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的枢接端部及一个与该枢接端部相反的活动端部,该支撑架能由该活动端部靠合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收合状态,操作成该活动端部远离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支撑状态;该托架对应于该前侧面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且邻近于该底端面的枢转端部、一个与该枢转端部相反的末端部及数个间隔设置于该枢转端部与该末端部之间的定位部,该托架能由该末端部靠合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靠合状态,操作成该末端部远离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展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还包含有一个安装于该本体单元的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设置于该后侧面,且设置于该支撑架与该顶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个设于该后侧面的开关钮及一个同心环设于该开关钮外部的电量显示灯,该电量显示灯具有数个环设于该开关钮外部且呈间隔设置的电量显示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个由该后侧面凹设的凹槽,在收合状态该支撑架的外侧面对应于该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的凹槽由该后侧面连通至该底端面,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后侧面的竖直段及一个对应该底端面的横置段,该横置段的槽底面设有一个卡制部,该支撑架呈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竖直段的立撑段及一个连接于该立撑段末端且对应于该横置段的转折段,该枢接端部设于该立撑段,该活动端部设于该转折段,且该转折段具有一个与该卡制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嵌卡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对设置于该凹槽的竖直段中的枢轴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枢轴一侧的弹力钩,该支撑架还具有至少一个设于该立撑段且枢设于该枢轴的延伸臂,该延伸臂具有一个能相对于该弹力钩产生定位的卡齿。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的顶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该托架呈倒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该末端部的扣板,该扣板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卡合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扣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托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本体单元的宽度的面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的前侧面与该后侧面呈平行,该底端面与该前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小于90度的第一夹角,该底端面与该后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大于90度的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该本体单元的底端面具有数个止滑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支撑架能由收合状态操作成支撑状态,以及该托架能由靠合状态操作成展开状态,能产生较佳的支撑性,且利用所述定位部与该本体单元配合产生两点支撑,能产生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前视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后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直线Ⅴ-Ⅴ所取的剖视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使用示意图,说明能当支撑架使用;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侧面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说明能当台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本体单元10、一个储能单元20、一个照明单元30、一个支撑架40及一个托架50。
配合参阅图6,该本体单元10由一个本体11及一个固设于该本体11一侧的背板12组成,该本体11与该背板12共同界定出一个空间13,该本体单元10具有一个设于该本体11的前侧面111、一个设于该背板12且与该前侧面111相反的后侧面121、一对设于该背板12两侧且连结于该前侧面111与该后侧面121之间的边侧面122、一个设于该本体11且连结于该前侧面111与该后侧面121之间并与所述边侧面122相交的顶端面112、一个与该顶端面112相反的底端面123、一个设于该顶端面112的电源输入埠114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电源输入埠114两侧的电力连接埠115,该顶端面112与该底端面123之间具有一个高度h,所述边侧面122之间具有一个宽度w,该前侧面111与该后侧面121之间具有一个厚度t,该高度h大于该宽度w,也大于该厚度t。该前侧面111与该后侧面121呈平行,该底端面123与该前侧面111之间具有一个小于90度的第一夹角θ1,该底端面123与该后侧面121之间具有一个大于90度的第二夹角θ2(见图5),本实施例的第一夹角θ1约为80度,该第二夹角θ2约为100度。该前侧面111具有数个介于该顶端面112与该底端面123之间且呈间隔设置的横条116及数个由该前侧面111凹设的沉孔117(见图6),该顶端面112具有一对呈凹孔状的卡合部118,该底端面123具有数个止滑凸条124(见图4及图5)。
配合参图4及图5,该本体单元10还具有一个设于该后侧面121的开关钮14、一个同心环设于该开关钮14外部的电量显示灯15、一个由该后侧面121凹设的凹槽16、一对设置于该凹槽16中的枢轴17及一对设置于所述枢轴17一侧的弹力钩18。
该电量显示灯15具有四个环设于该开关钮14外部且呈等间隔设置的电量显示部151,所述电量显示部151能分别显示出不同的剩余电量。
该凹槽16由该后侧面121连通至该底端面123,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后侧面121的竖直段161及一个对应该底端面123的横置段162,该横置段162的槽底面设有一个呈凹槽状的卡制部163。
该枢轴17设置于该凹槽16的竖直段161顶部。
该储能单元20安装于该本体单元10的空间13内部,且与该电源输入埠114及所述电力连接埠115呈电连接,本实施例的储能单元20可采用锂离子电池(又称二次电池)。
该照明单元30安装于该本体单元10且设置于该后侧面121,并位于该凹槽16的竖直段161与该顶端面112之间。
该支撑架40对应于该后侧面121枢接于该本体单元10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10的枢接端部41及一个与该枢接端部41相反的活动端部42,该支撑架40能由该活动端部42靠合于该本体单元10的一个收合状态(见图5),操作成该活动端部42远离于该本体单元10的一个支撑状态(见图6及图7),且在收合状态时,该支撑架40的外侧面对应于该后侧面121。该支撑架40呈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竖直段161的立撑段43及一个连接于该立撑段43末端且对应于该横置段162的转折段44,该枢接端部41设于该立撑段43顶部,该活动端部42设于该转折段44,且该转折段44具有一个与该卡制部163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嵌卡部441。该支撑架40还具有一对设于该立撑段43且枢设于该枢轴17的延伸臂45,所述延伸臂45各具有一个能分别相对于所述弹力钩18产生定位的卡齿451。该照明单元30设置于该支撑架40与该顶端面112之间。
该托架50对应于该前侧面111枢接于该本体单元10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10且邻近于该底端面123的枢转端部51、一个与该枢转端部51相反的末端部52及数个间隔设置于该枢转端部51与该末端部52之间的定位部53,所述定位部53对应于所述沉孔117,该托架50能由该末端部52靠合于该本体单元10的一个靠合状态,操作成该末端部52远离于该本体单元10的一个展开状态。该托架50呈倒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该末端部52的扣板54,该扣板54具有一个与所述卡合部118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扣合部541。且该托架50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本体单元10的宽度w的面宽w1。
再如图3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未展开使用的状态,该支撑架40收合于该凹槽16中,该托架50也靠合于该本体单元10的前侧面111与该顶端面112上,在此状态下也能供电给电子产品。
又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当扳动该支撑架40的活动端部42,且使该嵌卡部441自该卡制部163脱离时,再使该活动端部42朝远离于该底端面123的外侧枢转,该支撑架40就能由收合状态操作成支撑状态。且当扳动该托架50的末端部52,且使所述定位部53自所述卡合部118脱离时,再使该末端部52朝远离于该顶端面112的外侧枢转,该托架50也由靠合状态操作成展开状态时,且使该移动电源产生稳定的定位性,且能将电子产品(例如移动式电话、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跨放于该托架50与该本体单元10之间,电子产品的底缘能抵靠于该扣板54内侧,顶部则以该前侧面111与该顶端面112衔接处产生另一个支点,对电子产品支撑的稳固性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功能如下:
一、如图6及图7所示,显示该移动电源提供电子产品稳定支撑,方便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操作。
二、如图4所示,当该支撑架40操作成收合状态,该托架50也操作成靠合状态时,利用该照明单元30可以当手电筒使用。
三、如图8所示,利用该照明单元30设置于该支撑架40与该顶端面112之间,则当该支撑架40操作成支撑状态时,可以当台灯使用。
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功效归纳说明:
(一)利用该本体单元的高度h大于该宽度w,也大于该厚度t的作用,对各种尺寸、竖放、横放的电子产品都能产生稳定的支撑性。
(二)当电子产品的底缘抵靠于该扣板54或不同位置的定位部53时,电子产品可以改变倾角,所以可以依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随时调整电子产品的倾角。
(三)利用该托架50的面宽w1对应于该本体单元10的宽度w,则该托架50在展开时具有承托电子产品的功能,在靠合状态还兼具有护盖的功能。
(四)如图6及图7所示,电子产品与该本体单元10之间具有一个散热空间,所以散热性佳。
(五)如图5及图7所示,该支撑架40的所述延伸臂45各具有能分别相对于所述弹力钩18产生定位的卡齿451,且利用所述弹性钩18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能使该支撑架40操作成收合状态或支撑状态时,都能利用所述卡齿451分别卡止于所述弹性钩18的上、下两侧,且使该支撑架40不论是在收合状态或支撑状态,都能相对于该本体单元10产生较佳的定位性,不会随意旋动。
(六)如图5及图7所示,利用该本体单元10的底端面123与该前侧面111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第一夹角θ1,以及该底端面123与该后侧面121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第二夹角θ2的作用,能使该本体单元10配合该支撑架40时具有较稳定的支撑性,又利用该底端面123设置的所述止滑凸条124,即使放置于光滑表面也能产生止滑效果。
(七)利用该托架50的所述定位部53,以及该前侧面111所设置的所述横条116的配合,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电子产品稳定跨置,且该托架50在靠合状态时,所述定位部53能收纳于所述沉孔117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除了具备移动电源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支撑架、手电筒、台灯等附加价值,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包含一个本体单元、一个储能单元、一个支撑架及一个托架;该多功能移动电源的特征在于:
该本体单元,具有一个前侧面、一个与该前侧面相反的后侧面、一对连结于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的边侧面、一个连结于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且与所述边侧面相交的顶端面、一个与该顶端面相反的底端面、一个电源输入埠及至少一个电力连接埠,该顶端面与该底端面之间具有一个高度,所述边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宽度,该前侧面与该后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厚度,该高度大于该宽度,也大于该厚度;
该储能单元,安装于该本体单元内部,且与该电源输入埠及该电力连接埠呈电连接;
该支撑架,对应于该后侧面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的枢接端部及一个与该枢接端部相反的活动端部,该支撑架能由该活动端部靠合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收合状态,操作成该活动端部远离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支撑状态;
该托架,对应于该前侧面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上,且具有一个枢接于该本体单元且邻近于该底端面的枢转端部、一个与该枢转端部相反的末端部及数个间隔设置于该枢转端部与该末端部之间的定位部,该托架能由该末端部靠合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靠合状态,操作成该末端部远离于该本体单元的一个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个安装于该本体单元的照明单元,该照明单元设置于该后侧面,且设置于该支撑架与该顶端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个设于该后侧面的开关钮及一个同心环设于该开关钮外部的电量显示灯,该电量显示灯具有数个环设于该开关钮外部且呈间隔设置的电量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个由该后侧面凹设的凹槽,在该支撑架呈收合状态时,该支撑架的外侧面对应于该后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的凹槽由该后侧面连通至该底端面,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后侧面的竖直段及一个对应该底端面的横置段,该横置段的槽底面设有一个卡制部,该支撑架呈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竖直段的立撑段及一个连接于该立撑段末端且对应于该横置段的转折段,该枢接端部设于该立撑段,该活动端部设于该转折段,且该转折段具有一个与该卡制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嵌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对设置于该凹槽的竖直段中的枢轴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枢轴一侧的弹力钩,该支撑架还具有至少一个设于该立撑段且枢设于该枢轴的延伸臂,该延伸臂具有一个能相对于该弹力钩产生定位的卡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的顶端面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该托架呈倒L形,并具有一个对应该末端部的扣板,该扣板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卡合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卡的扣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托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本体单元的宽度的面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的前侧面与该后侧面呈平行,该底端面与该前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小于90度的第一夹角,该底端面与该后侧面之间具有一个大于90度的第二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的底端面具有数个止滑凸条。
CN 201220455761 2012-09-10 2012-09-10 多功能移动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8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5761 CN202798072U (zh) 2012-09-10 2012-09-10 多功能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55761 CN202798072U (zh) 2012-09-10 2012-09-10 多功能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98072U true CN202798072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2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557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98072U (zh) 2012-09-10 2012-09-10 多功能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98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8559B (zh) 连接设备及充电装置
CN103840517B (zh) 一种终端机的无线充电固定装置
RU2013115702A (ru) Сред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CN202798072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KR101498419B1 (ko) 그래핀 시트를 활용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03707449U (zh) 一种多功能供电装置
CN202005356U (zh) 可携式电子产品的保护套
CN10324724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139776U (zh) 一种折叠式双屏幕连接装置
CN214630784U (zh) 一种桌面平板支撑装置
CN206390502U (zh) 多功能书包
CN105307437A (zh) 一种光储一体式机柜
KR101122831B1 (ko) 전지 팩
CN211319962U (zh) 一种面板开关
CN209964132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的面壳
CN204089302U (zh) 支架式移动电源
CN203800653U (zh) 移动电源
CN203025631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CN203180579U (zh) 一种充电手机座
CN210517854U (zh) 一种防短路移动充电装置
CN204012850U (zh) 充电宝卡盒
CN211853298U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支架
CN21185361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台灯
CN216414208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CN206615160U (zh) 一种汽车仪表台多功能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