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76199U - 拖把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拖把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76199U
CN202776199U CN 201220168488 CN201220168488U CN202776199U CN 202776199 U CN202776199 U CN 202776199U CN 201220168488 CN201220168488 CN 201220168488 CN 201220168488 U CN201220168488 U CN 201220168488U CN 202776199 U CN202776199 U CN 202776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location division
mophead
link component
limi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684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K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DK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K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Ltd filed Critical DK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684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76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76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761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拖把头结构,用以可连结于拖把的杆体,包含一枢接元件、一第一板体、一第二板体、至少一连结元件及一弹性元件。枢接元件包含一固定部、一第一导引部及一第二导引部,固定部具有对称轴,第一及第二导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及第二限位导引槽,二导引部对称于对称轴设置于固定部二侧。第一及第二板体分别设有一第一及第二定位部,且第一及第二定位部分别可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第一及第二导引部内。连结元件二端连接第一及第二板体,并设有一限位部并对应地设置于固定部。弹性元件设置于枢接元件内,第一及第二定位部抵顶于弹性元件。

Description

拖把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二板体,且二板体可同步向上收合的拖把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环境的清洁上,一般大众常使用拖把做为地板的清洁用具,拖把也因而成为家家户户所具备的清洁用具,而现有的拖把是由一握杆及一结合于该握杆末端的拖把头结构所组成,并通过将拖把头结构置于一水桶中沾湿,再于清洁地板后,将该拖把头结构置于该水桶内进行清洗及拧干等动作,且清理拖布时使用者须迁就水桶弯腰,造成使用者清洁工作上的不便,而此种以手拧干拖把头结构上的布条进行脱水的方式,相当地费力与不卫生。 
为了能有效地清洁地板及迅速、省力的将该拖把头结构脱水,目前已具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拖把及其对应的脱水方式,如拖把头结构采旋转式设计,并利用离心力将拖把头上的水分甩干,而当前拖把头部多采用圆座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造成使用者在清洁地板时,角落的部分并不能完全清洁到,使得地板并不是完全干净。虽然当前已有平板式拖把的存在,然综观市面上的平板拖把结构,往往因为平板面积较大,无法直接置于水桶内做清洗的动作,需另行将拖把上的清洁元件另行拆卸下来清洗,对使用者而言又是一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 
有鉴于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当前拖把头部多采用圆座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造成使用者在清洁地板时,角落的部分并不能完全清洁到,使得地板并不是完全干净,且当前平板式拖把的结构,又有其清洗不易的缺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头结构,其设有枢接元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结元件及弹性元件,通过上述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 可进一步应用于当前旋转式设计的拖把结构,且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可同步收合,能有效解决现有平板式拖把清洗不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拖把头结构,用以连结于一拖把的一杆体,其包含: 
一枢接元件,枢接元件包含: 
一固定部,具有一对称轴; 
一第一导引部,设有一第一限位导引槽;以及 
一第二导引部,设有一第二限位导引槽,且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对称于该对称轴设置于该固定部二侧,据以固定该固定部; 
一第一板体,设有一第一定位部,且该第一定位部能够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该第一导引部内; 
一第二板体,设有一第二定位部,且该第二定位部能够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该第二导引部内; 
至少一连结元件,设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对应地设置于该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与该限位部沿该对称轴能够移动地彼此限位,且该连结元件的二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 
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枢接元件内,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抵顶于该弹性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板体位于向上收合位置,该第一定位部于该第一限位导引槽内移动,而同时该弹性元件促使该第二定位部于该第二限位导引槽内移动,并使得该限位部顺着该固定部沿该对称轴滑移,据以带动该第二板体同步朝向该对称轴收合位置移动。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还包含至少一拖板,设置于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据以设置至少一拖布。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该第一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一枢接孔,该第二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二枢接孔,且该连结元件还设有多个第一连结枢接孔及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该些第一枢接孔以一第一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 连结枢接孔连接,且该多个第二枢接孔以一第二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连接。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该连结元件还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置于该多个第一连结枢接孔及该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之间,且该限位部设置于该凹槽。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还包含一转接元件,其枢接于该枢接元件,并连接于该杆体。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该转接元件还包含一转接部、一第一卡环及一第二卡环,该转接部、一第一卡环及一第二卡环为一体成型,而该第一卡环卡合于该第一导引部,且该第二卡环卡合于该第二导引部。 
上述的拖把头结构,其中,该弹性元件包含一弹性部、一第一抵顶部及一第二抵顶部,而该第一定位部抵顶于该第一抵顶部,且该第二定位部抵顶于该第二抵顶部,藉以使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分别抵顶于该弹性部二端。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当前拖把头部多采用圆座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造成使用者在清洁地板时,角落的部分并不能完全清洁到,使得地板并不是完全干净,且当前平板式拖把的结构,又有其清洗不易的缺点。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头结构,其设有枢接元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结元件及弹性元件,通过枢接元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连结元件及弹性元件彼此带动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可同步收合。上述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在清洁地面时更彻底清洁角落。又因其可应用于旋转式拖把,藉以让使用者可利用离心力脱水而清洗拖把,且因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可同步收合而缩小二板体进入水桶的空间,能有效解决现有平板式拖把清洗不易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因可同步收合,故其在清洗拖把头时,不因为是平板式设计而需要更宽的水桶,而可适用于一般宽度的水桶中,此外,也因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可同步收合,使得二板体收合的角度都会相同,藉以使拖把头旋转脱水时,拖布可等量的脱水,而不会有脱水不均的问题存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组合示意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收合示意图;以及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连结元件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24651925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24651925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中,其相关组合实施方式不胜枚举, 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仅列举较佳的二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及图2,图1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拖把头结构1用以连结于一拖把100的一杆体2,杆体2例如是可相对于拖把头结构1而旋转的转动杆机构。拖把头结构1包含一枢接元件11、一第一板体12、一第二板体13、二连结元件14a及14b、一弹性元件15、一转接元件16及二拖板17(图中仅标示一个)。 
枢接元件11包含一固定部111、一第一导引部112及一第二导引部113,固定部111具有一对称轴1111,第一导引部112设有一第一限位导引槽1121,第二导引部113设有一第二限位导引槽1131,且第一导引部112与第二导引部113对称于对称轴1111设置于固定部111二侧,据以固定该固定部111。 
第一板体12设有一第一定位部121及二个第一枢接孔122(图中仅标示一个),而第一定位部121是可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第一导引部112内,其中,第一定位部121可以是与第一板体1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以轴件连接形成。第二板体13设有一第二定位部131及二个第二枢接孔132(图中仅标示一个),且第二定位部131是可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第二导引部113内。 
连结元件14a设有一限位部141a、一第一连结枢接孔142a、一第二连结枢接孔143a及一凹槽144a;而连结元件14b设有一限位部141b、一第一连结枢接孔142b、一第二连结枢接孔143b及一凹槽144b。限位部141a及限位部141b是对应地设置于固定部111,而固定部111与限位部141a是沿对称轴1111可移动地彼此限位,且固定部111与限位部141b是沿对称轴1111可移动地彼此限位。 
值得一提的是,限位部141a及限位部141b可以是凸块以及凹陷式设计,固定部111则配合限位部141a及限位部141b作进一步设计,即限位部141a及限位部141b是凸块式设计时,固定部111则为凹陷式设计,其中,本较佳实施例的限位部141a及限位部141b是为凹陷式设计,固定部111是为凸块式设计。 
凹槽144a是设置于第一连结枢接孔142a及第二连结枢接孔143a之间,且限位部141a是设置于凹槽144a,而连结元件14a的二端是分别连接第一板 体12及第二板体13。其中,更进一步来说,第一板体12的二第一枢接孔122是以一第一固定件3与连结元件14a的第一连结枢接孔142a连接,且第二板体13的二第二枢接孔132是以一第二固定件4与连结元件14a的第二连结枢接孔143a连接。 
凹槽144b是设置于第一连结枢接孔142b及第二连结枢接孔143b之间,且限位部141b是设置于凹槽144b,而连结元件14b的二端是分别连接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其中,更进一步来说,第一板体12的二第一枢接孔122是以一第一固定件3与连结元件14b的第一连结枢接孔142b连接,且第二板体13的二第二枢接孔132是以一第二固定件4与连结元件14b的第二连结枢接孔143b连接。 
弹性元件15是设置于枢接元件11内,包含一弹性部151、一第一抵顶部152及一第二抵顶部153,第一定位部121及第二定位部131是抵顶于弹性元件15,更进一步来说,第一定位部121是抵顶于第一抵顶部152,第二定位部131是抵顶于第二抵顶部153,藉以使第一抵顶部152及第二抵顶部153分别抵顶于弹性部151二端。 
转接元件16是枢接于枢接元件11,并连接于杆体2,且转接元件16包含一转接部161、一第一卡环162及一第二卡环163,且转接部161、一第一卡环162及一第二卡环163是为一体成型,而第一卡环162是卡合于第一导引部112,第二卡环163是卡合于第二导引部113。二拖板17(图中仅标示一个)是分别设置于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据以设置至少一拖布(图未示),其中,拖布例如是长毛、以及短毛的除尘纸、布条、布片、不织布以及布套中的其中一种组合而成,但不限于上述种类。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图3及图4,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拖把头结构收合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第一板体12向上收合时,第一定位部121是于第一限位导引槽1121内移动,而同时弹性元件15促使第二定位部131于第二限位导引槽1131内移动,并使得限位部141a以及限位部141b顺着固定部111沿对称轴1111向上滑移,据以带动第二板体13同步朝向对称轴1111向上收合,而使得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可同步收合。 
请参阅图5,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连结元件示意图。如图5 所示,与图1B不同的是,连结元件14a及连结元件14b是采用平板状设计,而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是采用圆柱状设计。更具体来说,连结元件14a的凹槽144a是设计有凸伸出一部分,且限位部141a是凹陷设置于凸伸出的部分,同样地,连结元件14b的凹槽144b是设计有凸伸出一部分,且限位部141b是凹陷设置于凸伸出的部分;而连结元件14c是将限位部141c直接凹陷而设置于凹槽144c,同样地,连结元件14d是将限位部141d直接凹陷而设置于凹槽144d。 
其中,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这样子的设计不仅可将连结元件14a及连结元件14b的工艺简单化,此外,由于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是采用圆柱状设计,因此颈部截面积(即凹槽144c及凹槽144d的剖面截面积)大于连结元件14a及连结元件14b的颈部截面积,具体来说,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可承受的剪力较连结元件14a及连结元件14b为大(即不容易断裂),因此,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不仅可长期承受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的重量,且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收合时,对连结元件14c及连结元件14d所造成的内应力不容易使其断裂。 
其中,通过以上结构让使用者拖地时,可直接将此拖把头置入水桶,使其自动同步收合,且其也可应用于当今现有的转动杆机构,因此当使用者将此拖把脱完水后,可转动拖把利用离心力将拖把头转开,使其变成打开状态并继续使用拖地。另外,使用者拖地时,由于转接元件16是随着使用者清洁地面的角度而转动,而凹槽144a、凹槽144b、凹槽144c及凹槽144d是用以增加转接元件16转动角度,藉以让使用者可深入清洁如橱柜、沙发底部的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1中,通过枢接元件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连结元件14及弹性元件15彼此带动作用下,使得第一板体12及第二板体13可同步收合,且上述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在清洁地面时更彻底清洁角落。又因其可应用于旋转式拖把,藉以让使用者可利用离心力脱水而清洗拖把。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因可同步收合,故其在清洗拖把头时,不因为是平板式设计而需要更宽的水桶,而可适用于一般宽度的水桶中,此外,也因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头结构可同步收合,使得二板体收合的角度都会相同,藉以使拖把头旋转脱水时,拖布可等量的脱水,因而不会有脱水不均的问题存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拖把头结构,用以连结于一拖把的一杆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枢接元件,枢接元件包含:
一固定部,具有一对称轴;
一第一导引部,设有一第一限位导引槽;以及
一第二导引部,设有一第二限位导引槽,且该第一导引部与该第二导引部对称于该对称轴设置于该固定部二侧,据以固定该固定部;
一第一板体,设有一第一定位部,且该第一定位部能够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该第一导引部内;
一第二板体,设有一第二定位部,且该第二定位部能够移动地容置并限位于该第二导引部内;
至少一连结元件,设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对应地设置于该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与该限位部沿该对称轴能够移动地彼此限位,且该连结元件的二端分别连接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
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枢接元件内,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抵顶于该弹性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板体位于向上收合位置,该第一定位部于该第一限位导引槽内移动,而同时该弹性元件促使该第二定位部于该第二限位导引槽内移动,并使得该限位部顺着该固定部沿该对称轴滑移,据以带动该第二板体同步朝向该对称轴收合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拖板,设置于该第一板体及该第二板体,据以设置至少一拖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一枢接孔,该第二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二枢接孔,且该连结元件还设有多个第一连结枢接孔及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枢接孔以一第一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连结枢接孔连接,且该多个第二枢接孔以一第二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元件还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设置于该多个第一连结枢接孔及该多个第二连结枢接孔之间,且该限位部设置于该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转接元件,其枢接于该枢接元件,并连接于该杆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接元件还包含一转接部、一第一卡环及一第二卡环,该转接部、一第一卡环及一第二卡环为一体成型,而该第一卡环卡合于该第一导引部,且该第二卡环卡合于该第二导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包含一弹性部、一第一抵顶部及一第二抵顶部,而该第一定位部抵顶于该第一抵顶部,且该第二定位部抵顶于该第二抵顶部,藉以使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分别抵顶于该弹性部二端。
CN 201220168488 2012-04-19 2012-04-19 拖把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6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8488 CN202776199U (zh) 2012-04-19 2012-04-19 拖把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8488 CN202776199U (zh) 2012-04-19 2012-04-19 拖把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76199U true CN202776199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0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6848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76199U (zh) 2012-04-19 2012-04-19 拖把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761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469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吴静雄 拖把及清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469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吴静雄 拖把及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893B (zh) 婴儿床及可折叠床板
US9095247B2 (en) Floor maintenance device and cloth
CN203314910U (zh) 一种可旋转甩干的平面拖把
CN202776199U (zh) 拖把头结构
CN201826172U (zh) 可调节式落地晾衣架
CN103654664A (zh) 升降旋转式拖把清洗脱水组合装置
CN201986982U (zh) 一种可折叠鞋架
CN202776205U (zh) 折叠式平板拖把
TWI394551B (zh) 平板拖把之收折式清潔布固定座
CN204378316U (zh) 一种可收拢式折叠的便携桌
CN203468528U (zh) 一种平推拖把
CN203341683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02681524U (zh) 扩展式衣架
CN200996108Y (zh) 新型折叠晾衣架
TWM435246U (en) Structure of mop head
CN202213611U (zh) 一种可收合婴儿车提篮结构
CN202776216U (zh) 拖把洗涤脱水桶及其与之配合的拖把
CN203506645U (zh) 自挤干拖把
KR20120031570A (ko) 접이식 빗자루
CN204105085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伞
CN203234696U (zh) 多功能拖把
CN203400104U (zh) 旋转拖把的平拖棉头
CN202760750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活动床板结构
CN209186596U (zh) 一种胶棉拖把的定位复位机构
TWM430953U (en) Mop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