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2428U -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12428U
CN202712428U CN 201220072250 CN201220072250U CN202712428U CN 202712428 U CN202712428 U CN 202712428U CN 201220072250 CN201220072250 CN 201220072250 CN 201220072250 U CN201220072250 U CN 201220072250U CN 202712428 U CN202712428 U CN 202712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digital
medium substrate
feed line
microstrip
microstrip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722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会清
李桐
李桂红
李龙
梁昌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0722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12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12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124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陷波特性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它由介质基板(1)和位于介质基板(1)上下表面的金属镀层组成,该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设有辐射单元(2)、微带馈线(4)以及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微带馈线(4)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的微带线组成;两个不同尺寸的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印制在微带馈线两侧,用以形成陷波频段;该金属地板由矩形(3)和倒L形(5)组成,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频段覆盖3.1-10.6GHz,通过调节相关参数,能按照需求滤除多个窄带频段的干扰信号,保留有用频段,具有频带宽、阻带窄、小型化、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应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超宽带UWB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系统结构简单等特点,符合高速通信发展的需求,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部件,超宽带天线的特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对其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将3.1-10.6GHz作为超宽带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窄带干扰信号,比如频段位于5.15-5.35GHz和5.725-5.825GHz的无线局域网WLAN。为了避免这些频段信号的干扰,就需要设计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同时,由于现有的消费电子类设备,特别是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都具有很小的体积和很高的集成度,超宽带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之一。
为了抑制超宽带系统与窄带系统之间的潜在干扰,通常需要在超宽带系统内引入带阻滤波器,但这无疑将增大系统的体积、复杂度以及成本。另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超宽带天线中引入陷波结构,包括在天线的辐射单元或地板上刻蚀不同形状的缝隙,或者在天线结构中引入寄生枝节等。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71241.7,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滤除干扰信号功能的超宽带天线》的中国专利,就提出了一种具有单个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的辐射单元为一微带馈电的扇形单极子,由此单极子产生超宽带特性,天线覆盖频段为3GHz-10.6GHz,同时在扇形单极子上开了一个U型缝隙,该缝隙在4.85-5.95GHz频段形成陷波,但此实用新型仅仅滤除了WLAN一个频段信号的干扰。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31935.X,专利名称为《带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的中国专利,又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由微带馈电的矩形辐射单元及共面波导接地面构成,通过在辐射单元和地板上分别刻蚀双U型槽及矩形槽形成了3.8GHz-6GHz、7.5GHz-9GHz两个陷波波段,但此实用新型中陷波频段带宽过宽,远超出了干扰信号的频段范围,这无疑造成了超宽带天线本身工作频段的缩减。再如文献″Planar Ultrawideband Antennas With Multiple NotchedBands Based on Etched Slots on the Patch and/or Split Ring Resonators on theFeed Line,Yan Zhang,Wei Hong,Chen Yu,Zhen-Qi Kuai,Yu-Dan Don,and Jian-YiZhou,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VOL.56,NO.9,SEPTEMBER2008″中设计的一种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天线的辐射单元为一微带馈电的圆形单极子,通过在馈线两侧加载3对不同尺寸的开环谐振器形成了2.24GHz-2.62GHz,3.78GHz-4.03GHz以及5.94GHz-6.4GHz频段的陷波,但该天线使用了6个开环谐振器,天线体积较大,同时位于5.2GHz与5.8GHz频带中间的有用频段也被滤除,造成了频带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频带宽,增益大,具有多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的工作带宽覆盖3.1-10.6GHz,同时通过调节相关参数,能够按照需求滤除多个窄带频段的干扰信号,保留有用频段,实现高质量的超宽带无线通信。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关键是:利用近年来出现的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设计新型谐振结构,并将其应用于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中。整个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辐射单元、金属地板和微带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单元与微带馈线的上部相连,该微带馈线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R的取值为60-90欧姆;
所述微带馈线的两侧分别印制有两个不同尺寸的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和,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与微带馈线之间设有间隙t,t的取值为0.2mm-1mm,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通过与微带馈线的耦合,实现双陷波特性;
所述辐射单元、微带馈线以及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均印制在介质基板的上表面;
所述金属地板,由矩形加倒L形组合而成,印制在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其中矩形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下部,在矩形的顶边边缘处连接倒L形,该倒L形与微带馈线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中轴线的两侧。
所述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为矩形形状,由开口谐振环部分与交指部分组成,其中开口谐振环部分开口向上。
所述交指部分由数对交指条交叉构成,交指条的指尖处为开路,末端连接在开口环的开口处,且各交指条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辐射单元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贴片。
所述辐射单元和微带馈线位于介质基板中轴线的左侧或右侧,与介质基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5mm。
所述倒L形位于介质基板中轴线的右侧或左侧,该倒L形的水平枝节的长度为2mm-6mm,宽度为0.3mm-2mm;垂直枝节的长度不小于12mm,宽度为0.3mm-2mm。
所述开口谐振环部分的长度为3mm-7mm,宽度为3mm-7mm,环宽为0.2mm-2mm。
所述交指部分的交指数目为2-4对,交指长度为1mm-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微带馈线由一段50欧姆微带线、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可以更好的实现阻抗匹配。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金属地板由矩形加倒L形组合而成,增加了地板上的电流路径,减小了天线的尺寸。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尺寸的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形成双陷波,而常规的对称加载方式则需要4个谐振环单元,因此缩短了馈线的尺寸,减小了天线体积。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形成陷波,与一般形成陷波的结构相比,体积小巧,形成陷波的频带很窄,有效的滤除了超宽带频段内的窄带干扰信号,保留有用频段,滤波效果较好。
5、本实用新型采用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形成双陷波,代替了滤波器的设计,降低了设计成本和系统复杂性,使得天线结构简单,紧凑小巧,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便于生产。
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平面单极子天线形式,结构简单,便于与射频前端的微波电路集成。
7、本实用新型能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辐射单元与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的尺寸,来改变天线性能,滤除频带内各种干扰信号,具有陷波可调性能。同时,通过增加交指电容谐振环的个数,可以实现更多的陷波特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仿真与实测驻波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4GHz的测试辐射方向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6GHz的测试辐射方向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9GHz的测试辐射方向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测试增益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金属地板、微带馈线4以及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该辐射单元2、微带馈线4以及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均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辐射单元2采用圆形贴片,该辐射单元2与微带馈线4的上部相连。微带馈线4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R的取值为60-90欧姆,通过调节R的大小,可以优化工作频段内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本实施例中R的取值为75欧姆,辐射单元2和微带馈线4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左侧,与介质基板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mm。
金属地板由矩形3加倒L形5组合而成,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其中矩形3位于介质基板1下表面的下部,在矩形3的顶边边缘处连接倒L形5,该倒L形5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右侧,其尺寸可根据天线所需的最低工作频率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天线的最低工作频率为3GHz,倒L形5的尺寸为:水平枝节的长度为5mm,宽度为0.5mm,垂直枝节的长度为13.5mm,宽度为1mm。
所述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为矩形形状,两环的尺寸不同,分别印制于微带馈线4的两侧,且与微带馈线4之间设有间隙t,两环通过与微带馈线4的耦合,实现双陷波特性,根据陷波频段带宽的要求,可以确定t的取值。
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均由开口谐振环部分8与交指部分9组成,其中开口谐振环部分8开口向上,交指部分9由数对交纸条交叉构成,交纸条的指尖处为开路,交纸条的末端连接在开口环的开口处,交纸条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的超宽带天线,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分别形成了频段位于5.15-5.4GHz和5.725-5.94GHz的两个陷波,两环距离微带馈线4的距离t为0.5mm,两环尺寸如下: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5.9mm,宽度为4mm,环宽为0.6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2,交指长度为1.8mm;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7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4.3mm,宽度为4mm,环宽为0.6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2,交指长度为1.6mm。
本实施例中的介质基板1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65,基板厚度为1mm,介电损耗为0.0015。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超宽带天线的辐射单元2为椭圆形贴片,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超宽带天线一样,各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与实施例1中的超宽带天线一样。本实施例中微带馈线4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R为75欧姆,辐射单元2和微带馈线4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左侧,与介质基板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mm。
本实施例中倒L形5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右侧,天线的最低工作频率为3.16GHz,倒L形5的尺寸为:水平枝节的长度为2mm,宽度为0.3mm,垂直枝节的长度为13.5mm,宽度为0.3mm。
本实施例中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分别形成了频段位于3.5-4.9GHz和7.5-8.4GHz的陷波,两环距离微带馈线4的距离t为0.2mm,两环的尺寸如下: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7mm,宽度为7mm,环宽为2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4,交指长度为5mm;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7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3mm,宽度为3mm,环宽为0.2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2,交指长度为1mm。
本实施例中的介质基板1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65,基板厚度为1mm,介电损耗为0.0015。
实施例3: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超宽带天线的辐射单元2为矩形贴片,辐射单元2和微带馈线4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右侧,与介质基板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2mm,倒L形5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左侧,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超宽带天线一样,各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与实施例1中的超宽带天线一样,本实施例中微带馈线4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R为75欧姆。
本实施例中天线的最低工作频率为2.93GHz,倒L形5的尺寸为:水平枝节的长度为6mm,宽度为2mm,垂直枝节的长度为13.5mm,宽度为2mm。
本实施例中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和7分别形成了频段位于3.2-3.27GHz和7.31-7.4GHz的陷波,两环距离微带馈线4的距离t为1mm,两环的尺寸如下: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7mm,宽度为7mm,环宽为2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4,交指长度为5mm,;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7的开口谐振环部分8长度为3mm,宽度为3mm,环宽为0.2mm,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2,交指长度为1mm。
本实施例中的介质基板1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65,基板厚度为1mm,介电损耗为0.0015。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可通过以下测试图进一步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驻波比进行测试,其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的测试驻波曲线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工作频段覆盖3.1-10.6GHz,且形成了频段位于5.1-5.36GHz和5.72-5.85GHz的两个陷波。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在4GHz,6GHz和9GHz的辐射方向图分别进行测试,其结果如图6、图7、图8所示,由图6、图7、图8的测试辐射方向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具有水平全向性。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增益进行测试,其结果如图9所示,由图9的测试增益曲线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的增益在工作频段内基本处于2-6dBi之间在陷波频段的中心频率处增益显著下降,比工作频段内的增益约低10dB以上,天线在陷波频段处几乎不工作,达到了抑制干扰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辐射单元(2)、金属地板和微带馈线(4),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单元(2)与微带馈线(4)的上部相连,该微带馈线(4)由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的微带线和一段特性阻抗从50欧姆线性渐变到R欧姆的渐变微带线组成,R的取值为60-90欧姆;
所述微带馈线(4)的两侧分别印制有两个不同尺寸的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7),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与微带馈线(4)之间设有间隙t,t的取值为0.2mm-1mm,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7)通过与微带馈线(4)的耦合,实现双陷波特性;
所述辐射单元(2)、微带馈线(4)以及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7),均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上表面;
所述金属地板,由矩形(3)加倒L形(5)组合而成,印制在介质基板(1)的下表面,其中矩形(3)位于介质基板(1)下表面的下部,在矩形(3)的顶边边缘处连接倒L形(5),该倒L形(5)与微带馈线(4)分别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交指电容加载谐振环(6,7)为矩形形状,由开口谐振环部分(8)与交指部分(9)组成,其中开口谐振环部分(8)开口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交指部分(9)由数对交指条交叉构成,交指条的指尖处为开路,末端连接在开口环的开口处,且各交指条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单元(2)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辐射单元(2)和微带馈线(4)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左侧或右侧,与介质基板(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倒L形(5)位于介质基板(1)中轴线的右侧或左侧,该倒L形(5)的水平枝节的长度为2mm-6mm,宽度 为0.3mm-2mm;垂直枝节的长度不小于12mm,宽度为0.3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开口谐振环部分(8)的长度为3mm-7mm,宽度为3mm-7mm,环宽为0.2mm-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交指部分(9)的交指数目为2-4对,交指长度为1mm-5mm。 
CN 201220072250 2012-03-01 2012-03-01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12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2250 CN202712428U (zh) 2012-03-01 2012-03-01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2250 CN202712428U (zh) 2012-03-01 2012-03-01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12428U true CN202712428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9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7225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12428U (zh) 2012-03-01 2012-03-01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1242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916A (zh) * 2012-03-01 2012-07-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陷波特性的小型超宽带天线
WO2015014200A1 (zh) * 2013-07-31 2015-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天线和终端设备
CN106816701A (zh) * 2017-01-16 2017-06-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9509975A (zh) * 2018-12-23 2019-03-22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基于液晶聚合物的柔性5g多频天线
CN109672020A (zh) * 2019-01-28 2019-04-23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双陷波柔性天线
CN111342213A (zh) * 2020-02-28 2020-06-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开口谐振环双陷波超宽带单极天线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0916A (zh) * 2012-03-01 2012-07-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陷波特性的小型超宽带天线
CN102610916B (zh) * 2012-03-01 2014-08-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陷波特性的小型超宽带天线
WO2015014200A1 (zh) * 2013-07-31 2015-02-0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印制天线和终端设备
US9847580B2 (en) 2013-07-31 2017-12-19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nted antenna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816701A (zh) * 2017-01-16 2017-06-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双频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9509975A (zh) * 2018-12-23 2019-03-22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基于液晶聚合物的柔性5g多频天线
CN109672020A (zh) * 2019-01-28 2019-04-23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超宽带双陷波柔性天线
CN111342213A (zh) * 2020-02-28 2020-06-26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开口谐振环双陷波超宽带单极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0916B (zh) 具有陷波特性的小型超宽带天线
Li et al. A reconfigurable triple-notch-band antenna integrated with defected microstrip structure band-stop filter for ultra-wideband cognitive radio applications
CN202712428U (zh) 一种小型超宽带天线
CN202712416U (zh) 一种超宽带天线
US10084236B2 (en) Tunable antenna and terminal
CN102570023A (zh) 具有四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
CN102522630B (zh) 一种超宽带开关重构天线及实现不同频率的陷波方法
CN102800958A (zh) 一种四陷波超宽带天线
Mighani et al. A CPW dual band notched UWB antenna
Panda et al. A wide-band monopole antenna in combination with a UWB microwave band-pass filter for application in UWB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43960A (zh) 一种在馈线和贴片同时加载阻带单元的新型多陷波超宽带天线
CN103441327A (zh) 多陷波超宽带天线
CN103531908A (zh) 多频带平面印刷天线
CN105406185A (zh) 一种小型双频带宽带贴片天线
CN103094676B (zh) 带有t型结构和匹配枝节的具有带阻特性的超宽带天线
CN111864324A (zh) 一种基于csrr的小型双频带通滤波器
CN105470643A (zh) 具有高共模抑制比和高矩形度陷波的差分uwb天线
CN203503783U (zh) 具有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天线
CN205122768U (zh) 一种双陷波超宽带天线
CN101252218B (zh) 基于两段型阶梯阻抗谐振器实现多阻带超宽带天线
CN112366457A (zh) 一种小型化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单极子天线
CN105406182B (zh) 一种陷波带宽可控的uwb mimo天线
CN201188454Y (zh) 利用阶梯阻抗谐振器双频特性实现抗多频干扰超宽带天线
CN104681956A (zh) 阻带陡峭的超宽带带阻天线
Gandhi et al. A planar four-port integrated UWB and NB antenna system for CR in 3.1 GHz to 10.6 GH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8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