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86907U -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 Google Patents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86907U
CN202686907U CN 201220410419 CN201220410419U CN202686907U CN 202686907 U CN202686907 U CN 202686907U CN 201220410419 CN201220410419 CN 201220410419 CN 201220410419 U CN201220410419 U CN 201220410419U CN 202686907 U CN202686907 U CN 202686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le
packaging bottle
finger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104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军
张海斌
张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104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86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86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869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在设计时应用了人体工程学,是仿照我们手握瓶时主要用力的三个手指——即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瓶体上凹设有对应这三个手指分别嵌入的、纵向间隔排列的、凹陷深度不同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以形成牢固的握型,并通过对三个手指握瓶指型和握力的分析设计出对应的各个凹槽的凹陷深度、长度和宽度,使得使用者抓握瓶体更牢固,起到更佳的防滑作用。

Description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瓶,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饮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色里,特别是在烈日炎炎下,冰爽的饮料能为我们解暑降温;目前的乳饮料包装瓶种类繁多,而其样式以圆形瓶居多,因其便于制造而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一般地,圆形瓶的瓶体较为光滑,当冷藏之后的饮料瓶拿到常温环境中时,会有很多冷凝水附着于瓶体外壁,容易导致瓶子从手中滑落,从而导致饮品浪费,以及洒落地面污染环境。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业内设计者设计出各种能起到防滑作用的瓶型,例如申请号为00234560.9的瓶子,在瓶体设有一个手抓的凹陷部;如申请号为01229438.1的瓶子,是在瓶体设有一环状凹槽;又如申请号为201120178793.8的瓶子,是在瓶体设有纵向的多个凹槽;再如申请号为01275099.9的瓶子,是在瓶体设有正反对应的两个凹槽,等等。以上瓶型设计,都是为了避免产品从消费者手中突然滑落,而在瓶体上凹设握持部,从而达到增大手握瓶体部位的摩擦力,以增大手对瓶体的下滑阻力。
然而,这些瓶型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滑作用,却没有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即并未考虑到使用者在握瓶时各个手指的握型、力度差异、以及手指与瓶体的接触面积差异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是这些握持部的凹度较浅,相邻凹陷部的间隔较密,握持部不适合手型等等。综上述,现有的具有凹陷的握持部的包装瓶,都只具有初步的防滑作用,在瓶体重量较大、或者瓶体被油污附着等原因的影响下,仍然会有因手指摩擦力不够而导致瓶子从使用者手中滑落的风险。
于是,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缺点,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包装瓶的瓶型,以提供一种防滑效果更佳的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这种包装瓶更适合使用者手部握持,能提供更佳的握持舒适度、握持可靠性、以及更佳的防滑脱效果。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
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在瓶体上凹设有纵向间隔排列的、凹陷深度不同的、便于手指嵌入握持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所述的三个凹槽凹设在瓶体的一侧或分别凹设在瓶体的对应两侧。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在所述的三个凹槽中,位于中间的第二凹槽供使用者的中指嵌入,且其凹陷深度大于与其相邻的上下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凹陷深度。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供使用者的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嵌入,且这两者的凹陷深度在1mm至1.5mm之间,横向宽度在20mm至25mm之间,纵向宽度在10mm至15mm之间;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凹陷深度在1.5mm至2mm之间,横向宽度在30mm至35mm之间,纵向宽度在15mm至20mm之间。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在15mm至25mm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三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在15mm至25mm之间。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所述的三个凹槽的设置位置位于距离瓶底高度为瓶体总长的13%至40%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包装瓶,是玻璃材质,或塑料材质,或纸材质,或合金材质均可。
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在设计时应用了人体工程学,是仿照我们手握瓶时主要用力的三个手指——即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设计出对应这三个手指分别嵌入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以形成牢固的握型,并通过对三个手指握瓶指型和握力的分析设计出对应的各个凹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使得这种包装瓶更适合使用者手部握持,能提供更佳的握持舒适度、握持可靠性、以及更佳的防滑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瓶体        21        第一凹槽
22       第二凹槽    23        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在设计时应用人体工程学,分析了我们手握瓶时主要用力的三个手指——即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型和握力,依据真实握持姿态的指导来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在此种设计理念指导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包装瓶的基础上,在瓶体1凹设有纵向间隔排列的、凹陷深度不同的、便于手指伸入握持的三个凹槽——即位于最上方的供食指握持的第一凹槽21,位于中间的供中指握持的第二凹槽22和位于最下方的供无名指握持的第三凹槽2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瓶体1的对应两侧均凹设有三个凹槽21、22、23,这是为了提供更多角度的握持姿态,以使使用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拿起瓶子后,手指便自然嵌入各个凹槽,无需首先旋转瓶体来对准凹槽和手指的复杂动作;同时,当食指、中指、无名指嵌入相应凹槽后,拇指还能对应嵌入位于对侧的任一个凹槽,以提供更佳的挤压握持手感和更大的握力。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而完全可以如图3所示,只在瓶体1的一侧凹设有所述的三个凹槽21、22、23。
较佳地,在使用者握持瓶体1时,一般中指与瓶体接触面积更大,且较为用力,所以在所述的三个凹槽中,位于中间的第二凹槽22被设计成,其凹陷深度大于位于上下两边的第一凹槽21和第三凹槽23的凹陷深度,以提供中指更佳的握持摩擦力。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凹陷深度a1和第三凹槽的凹陷深度a3在1mm至1.5mm之间,横向宽度c1和c3在20mm至25mm之间,纵向宽度b1和b3在10mm至15mm之间;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凹陷深度a2在1.5mm至2mm之间,横向宽度c2在30mm至35mm之间,纵向宽度b2在15mm至20mm之间。如此的尺寸设计能够符合绝大多数使用者的手型,尤其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握瓶时的握型。而各个凹槽的深度又能保证手指嵌入时,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请再参阅图2,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d1在15mm至25mm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三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d2在15mm至25mm之间。不难发现,d1>(b1+b2)/2,而d2>(b2+b3)/2,亦即各个凹槽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如此设计,能够提供使用者更佳的握瓶姿态——即各个手指呈叉开握持姿态,不至于因凹槽设置过密使握瓶的几个手指互相紧邻,而导致施力不佳和摩擦力下降的情形发生。
较佳地,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瓶在使用时能令使用者具有良好的握持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三个凹槽的设置位置位于距离瓶底高度为瓶体总长的13%至40%的范围内。如此,使用者在握瓶时,较容易掌握平衡。
上述的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可以是玻璃材质,或塑料材质,或纸材质,或合金材质均可,而各种材质的包装瓶对于加工凹槽(即加工瓶身弧面)的方法均已是现有技术。
以上所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上凹设有纵向间隔排列的、凹陷深度不同的、便于手指嵌入握持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一侧凹设有所述的三个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在瓶体的对应两侧均凹设有所述的三个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三个凹槽中,位于中间的第二凹槽供使用者的中指嵌入,且其凹陷深度大于与其相邻的上下两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凹陷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的供使用者的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嵌入,且这两者的凹陷深度在1mm至1.5mm之间,横向宽度在20mm至25mm之间,纵向宽度在10mm至15mm之间;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凹陷深度在1.5mm至2mm之间,横向宽度在30mm至35mm之间,纵向宽度在15mm至2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在15mm至25mm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位置与第三凹槽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在15mm至2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凹槽的设置位置位于距离瓶底高度为瓶体总长的13%至4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瓶是玻璃材质,或塑料材质,或纸材质,或合金材质。
CN 201220410419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6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10419 CN202686907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10419 CN202686907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6907U true CN202686907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1041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86907U (zh) 2012-07-27 2012-07-27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6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493A (zh) * 2015-12-01 2017-06-09 镇江市润州金山金属粉末厂 一种铝粉密封储存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493A (zh) * 2015-12-01 2017-06-09 镇江市润州金山金属粉末厂 一种铝粉密封储存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6010975A (es) Aza para contenedor de bebidas.
JP7004680B2 (ja) 強化されたグリップのための微細構造化されたパッケージング表面
CN202686907U (zh) 具有握持部的包装瓶
CN202213929U (zh) 新型塑料提手
CN204713631U (zh) 一种新型包装瓶
CN202365461U (zh) 一种防滑杯子
CN209667569U (zh) 一种洗衣液瓶
CN2912424Y (zh) 具有防滑落杯套结构改良
CN202014969U (zh) 防滑水杯
CN201831549U (zh) 一种防滑筷子
CN204106598U (zh) 一种奶瓶
CN210259256U (zh) 一种便于抓握储运的饮料瓶
CN213620735U (zh) 一种桶装水瓶抓手装置
CN202566811U (zh) 一种防滑化妆品容器
CN202760870U (zh) 一种防滑玻璃杯
CN214550979U (zh) 一种提高抓握能力的辅具
CN202987844U (zh) 一种促销装饮料瓶提手
CN209739572U (zh) 易于取放的瓶子
CN201806433U (zh) 新型筷子
CN201694474U (zh) 一种手提购物筐
CN102285516A (zh) 新型塑料提手
KR200453585Y1 (ko) 미끄럼 방지 배식 집게
CN201370383Y (zh) 一种杯子
CN203195266U (zh) 一种杯子
CN202609374U (zh) 一种运动饮料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