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9848U -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9848U
CN202679848U CN 201220235406 CN201220235406U CN202679848U CN 202679848 U CN202679848 U CN 202679848U CN 201220235406 CN201220235406 CN 201220235406 CN 201220235406 U CN201220235406 U CN 201220235406U CN 202679848 U CN202679848 U CN 202679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module
control device
open mode
electronic war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354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赐
买健诚
廖国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Dom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Dome Corp filed Critical First Dome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2354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9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该电子器物包括一运动模块和一机体模块;该控制装置设置在运动模块运动的路径上,包括一具有阻挡部的载体和一弹性体的组合。该弹性体常态性的使载体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在载体被压时,让载体朝一第二位置运动。并且,该控制装置容许运动模块越过该阻挡部后,即操作运动模块执行转动(开启模式);改善现有技术执行转动开启模式需露出转轴,影响视觉美观的情形。

Description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一载体和弹性体的组合,在运动模块通过载体时,即容许操作者执行转动(开启模式)的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应用因外力可往复移动或滑动自如的滑盖系统,来配装在电子器物上,例如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电子书等,使其滑盖部件可运动而具有开、闭作用,已为现有技术。
这类滑盖模块或组件通常应用移动架、连动板、多个弹性元件、连动牵引的线材或设计特别形状的导引轨道等组件的配合,来辅助该滑盖模块产生开、闭运动。为了增加滑盖模块的动作,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使滑盖模块具有移动和转动作用的结构;例如,第96215002号「具滑移及旋转功能的转轴结构」、第96205828号「滑移组件及其转轴结构(二)」专利案等,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也揭露了一种使滑盖模块具有移动和转动作用的结构;例如,US 2008/0174942A1「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相同于中国台湾第96102224号「手持式电子装置」)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在这实施例中,它包含一具有输入单元的本体和一显示部;以及,一连接机构,枢接该本体和显示部。该连接机构包含至少一转轴,固定在该本体内;一第一板件连接该显示部;以及,一第二板件,以滑动方式与该第一板件连接;并且,该第二板件的至少一边固定在该转轴上。当第一板件上的显示部滑动到暴露该转轴时,该显示部相对于该本体转动。
一个有关上述实施例在操作、运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因应电子器物轻巧、薄型化的造型设计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和空间配置型态的考量,该显示部必须滑动到该转轴被曝露后,才能开始操作该显示部转动打开的模式,影响了整个电子器物的视觉美观,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有关滑盖模块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滑盖模块(或运动模块)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增加它的应用范围等手段,而有别于现有技术;实质上,不仅可设计提供一结构精简的作用,同时也改善现有技术的操作运动模式影响整个电子器物的视觉美观等情形。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专利案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发明内容
爰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执行转动开启模式需露出转轴,影响视觉美观的情形。该电子器物包括一可往复移动的运动模块和一机体模块;该控制装置设置在运动模块运动的路径上,包括一具有阻挡部的载体和一弹性体的组合。该弹性体常态性的使载体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在载体被压时,让载体朝一第二位置运动。并且,该控制装置容许运动模块越过该阻挡部后,即操作运动模块执行转动(开启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该载体和弹性体设置在一槽室里面;所述的槽室形成在该机体模块上。该运动模块设置有一限制部,在运动模块往动使限制部到达载体时,限制部会被载体的阻挡部挡住;以及,配合操作运动模块转动或上升,让限制部越过阻挡部,而完成运动模块的转动开启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该运动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有一转轴,和一枢接转轴的基架。所述的基架和运动模块组合,使运动模块沿着基架形成往复移动自如的型态;并且,在运动模块的限制部到达载体阻挡部后,配合操作运动模块以转轴为轴支点转动或上升,让限制部越过阻挡部,而完成运动模块的转动开启模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电子器物包括:
一运动模块和一机体模块,且该两模块间能够相对移动;
一限制部,设置在该电子器物上;
该控制装置设置在该运动模块和该机体模块间相对移动的路径上,包括:
一载体和一弹性体的组合,使载体能够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以及
该控制装置在该限制部到达载体位置后,容许运动模块与机体模块间执行开启模式。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载体具有一阻挡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载体和弹性体设置在一槽室里面;所述的槽室形成在该电子器物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弹性体为一螺旋弹簧的型态;以及
该弹性体在载体被压时容许载体朝该第二位置运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槽室形成有至少一穴和一凹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指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柱状体,装配该弹性体。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柱状体,装配该弹性体;该载体也设置有至少一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指部;
该电子器物设有一槽室、至少一形成在槽室上的穴和至少一凹部;
该载体的柱状体和弹性体装设在该槽室的穴内;以及
该臂的指部组合在该槽室凹部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运动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有一转轴,和一枢接转轴的基架。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机体模块设有一凹室,配装该转轴。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限制部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形成在靠近使用者端的位置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限制部成一凸肋的型态。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基架具有一联结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联结部成一U形断面型态,配装在一槽道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槽道设置在运动模块侧边的位置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运动模块和基架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性器和一第二弹性器。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运动模块设置有一轨道;
该轨道包含一第一段、一连接第一段的弯部、和一连接弯部的第二段;
该基架设置有一第一导槽和一第二导槽;
该第一弹性器和第二弹性器分别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运动端;
该固定端固定在基架上;该第一弹性器的运动端枢接在运动模块的轨道和基架的第一导槽上;以及
该第二弹性器的运动端枢接在运动模块的轨道和基架的第二导槽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运动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具有一间距。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槽室形成在该机体模块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槽室形成在该机体模块上。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基架形成一板状物的型态。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机体模块具有一信息输入区。
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中,该限制部到达该载体时,限制部和阻挡部形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该运动模块、机体模块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结构设计和组织关系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有别于现有技术;实质上,也提供了一个结构精简的作用。例如,该载体和弹性体的组合,并且使载体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设置在槽室里面;以及,该限制部和载体阻挡部的配合结构等。
2.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上述运动模块在往动行程中,应用限制部和载体阻挡部的配合,使运动模块在还没到达转轴的位置,即必须操作运动模块转动(或上升),并且配合运动模块的移动和转动操作,改善了现有技术执行转动开启模式需露出转轴,影响视觉美观的情形。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他目的与功效,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附图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如图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模块盖合在机体模块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图中虚线部分显示了该槽室和限制部的位置;以及,该轨道、基架的第一、二导槽和第一、二弹性器配置的情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该运动模块往动行程,该限制部被载体阻挡部挡住的情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该运动模块往动行程,该限制部到达载体阻挡部的情形;以及,该第一、二弹性器和基架第一、二导槽等部份的相关位置的情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操作该运动模块转动或上升,使限制部越过载体阻挡部的情形;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操作运动模块的往(移)动和转动,及限制部离开载体,弹性体释放能量,使载体回到第一位置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器物;11-运动模块;12-机体模块;13-限制部;14-凹室;15-槽道;16-轨道;16a-第一段;16b-弯部;16c-第二段;17-槽室;18-穴;9-凹部;20-控制装置;21-载体;22-弹性体;23-臂;24-指部;25-柱状体;26-阻挡部;30-转轴;40-基架;41-第一导槽;42-第二导槽;43-联结部;50-第一弹性器;51、61-固定端;52、62-运动端;60-第二弹性器;S-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包括一电子器物和一控制装置的组合;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示。电子器物10包括一运动模块11和一机体模块12;机体模块12具有一信息输入区(例如,键盘)。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为了使运动模块11与机体模块12之间获得可相对移动和转动的作用,该运动模块11和机体模块12之间设置有一转轴30,和一枢接转轴30的基架40。在所采用的实施例中,机体模块12设有一凹室14,配装该转轴30。以及,该运动模块11包括有一成凸肋型态的限制部13,形成在靠近使用者端的位置上。
图1显示了基架40形成一板状物的型态,具有一类似U形断面型态的联结部43,配装一设置在运动模块11侧边上的槽道15。因此,槽道15可相对于基架40的联结部43,使运动模块11沿着基架40相对移动;以及,在运动模块11往动到一设定位置(这部份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时,运动模块11被容许以转轴30为轴支点执行转动或上升运动。
图1、图2也描绘了该运动模块11和基架40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性器50和一第二弹性器60。具体来说,该运动模块11设置有一轨道16;轨道16包含一第一段16a、一连接第一段16a的弯部16b、和一连接弯部16b的第二段16c。该基架40设置有一第一导槽41和一第二导槽42;以及,该第一、二弹性器50、60分别具有一固定端51、61,和一运动端52、62。该固定端51、61固定在基架40上。该运动端52枢接在运动模块11的轨道16和基架40的第一导槽41上;该运动端62枢接在运动模块11的轨道16和基架40的第二导槽42上。
请参考图1,该控制装置20设置在该运动模块11和该机体模块12间相对移动的路径上,包括一具有阻挡部26的载体21和一弹性体22的组合。该载体21和弹性体22设置在一槽室17里面;弹性体22选择一螺旋弹簧的型态,常态性的使载体21位于一第一位置,以及在载体21被压时,让载体21朝一第二位置运动。
详细来说,该槽室17形成在该机体模块12上,形成有至少一穴18和一凹部19。该载体21设置有至少一臂23和形成在臂23上的指部24;该载体21设置有至少一柱状体25(编号标示在图3),用来装配该弹性体22。因此,图3特别显示出载体21的柱状体25和弹性体22装设在该槽室17的穴18内;并且,该臂23的指部24组合在该槽室凹部19上。原则上,图3描绘载体21配合弹性体22的位置定义为第一位置。
请参阅图2,显示了运动模块11盖合在机体模块12上的情形,定义运动模块11位于初始位置。这时,第一弹性器50的运动端52位于轨道第一段16a的端点和第一导槽41中间区域的位置;第二弹性器60的运动端62位于轨道弯部16b和接近第二导槽42端点的位置,形成拉伸的储能状态。
请参考图2、图4,当运动模块11受力往动时,该第一、二弹性器50、60的运动端52、62受到轨道16牵引,第一弹性器50的运动端52相对从轨道第一段16a经弯部16b(第一弹性器50形成拉伸的储能状态),移动到第二段16c(第一弹性器50形成释能状态)的位置;这时,第一弹性器50的运动端52因位于轨道第二段16c的位置,以及第一弹性器50形成释能状态,因此该运动端52位于接近第一导槽41的端点位置上。该第二弹性器60的运动端62相对从轨道弯部16b(第二弹性器60形成拉伸的储能状态),移动到第二段16c(第二弹性器60形成释能状态)的位置;这时,第二弹性器60的运动端62因位于轨道第二段16c的位置,以及第二弹性器60形成释能状态,因此该运动端62系位于接近第二导槽42的端点位置上。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
基本上,该运动模块11的轨道16配合第一、二弹性器50、60和基架40的第一、二导槽41、42,可让使用者操作运动模块11时获得一省力的作用。可了解的是,应用其他的滑动装置也可使运动模块11与机体模块12之间达到相对移动的作用。
请参阅图3、图4,描绘了该运动模块11受力往动,限制部13到达该载体21的位置和情形。当限制部13到达载体21的位置时,限制部13会被载体21的阻挡部26挡住(或限制部13和阻挡部26形成干涉);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该运动模块11和机体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距s。所述的间距s提供使用者操作运动模块11以转轴30为支点,产生转动或上升,使该限制部13越过阻挡部26;例如,图5所描绘的情形。
图5也显示了该限制部13下压载体21,使载体21朝第二位置运动,并且迫使弹性体22储存能量的情形。因此,随着运动模块11的往(移)动和转动操作(例如,图6所描绘的情形),而完成运动模块11的转动开启模式。图6也显示了当限制部13离开载体21时,弹性体22释放先前蓄积的能量,使载体21回到第一位置的情形。
代表性的来说,这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在具备有辅助运动模块11操作运动的条件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下列的考量条件和优点:
1.该运动模块11、机体模块12或其相关结合组件在结构设计和组织关系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型态和应用范围,而有别于现有技术;实质上,也提供了一个结构精简的作用。例如,该载体21和弹性体22的组合,并且使载体21可移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设置在槽室17里面;以及,该限制部13和载体阻挡部26的配合结构等。
2.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上述运动模块11在往动行程中,应用限制部13和载体阻挡部26的配合,使运动模块11在还没到达转轴30的位置,即必须操作运动模块11转动(或上升),并且配合运动模块11的移动和转动操作,改善了现有技术执行转动开启模式需露出转轴,影响视觉美观的情形。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技术,且具有现有技术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含盖。

Claims (23)

1.一种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器物包括:
一运动模块和一机体模块,且该两模块间能够相对移动;
一限制部,设置在该电子器物上;
该控制装置设置在该运动模块和该机体模块间相对移动的路径上,包括:
一载体和一弹性体的组合,使载体能够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以及
该控制装置在该限制部到达载体位置后,容许运动模块与机体模块间执行开启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具有一阻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和弹性体设置在一槽室里面;所述的槽室形成在该电子器物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为一螺旋弹簧的型态;以及
该弹性体在载体被压时容许载体朝该第二位置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室形成有至少一穴和一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指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柱状体,装配该弹性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载体设置有至少一柱状体,装配该弹性体;该载体也设置有至少一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指部;
该电子器物设有一槽室、至少一形成在槽室上的穴和至少一凹部;
该载体的柱状体和弹性体装设在该槽室的穴内;以及
该臂的指部组合在该槽室凹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有一转轴,和一枢接转轴的基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体模块设有一凹室,配装该转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部设置在运动模块上,形成在靠近使用者端的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部成一凸肋的型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架具有一联结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结部成一U形断面型态,配装在一槽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道设置在运动模块侧边的位置上。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模块和基架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性器和一第二弹性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模块设置有一轨道;
该轨道包含一第一段、一连接第一段的弯部、和一连接弯部的第二段;
该基架设置有一第一导槽和一第二导槽;
该第一弹性器和第二弹性器分别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运动端;
该固定端固定在基架上;该第一弹性器的运动端枢接在运动模块的轨道和基架的第一导槽上;以及
该第二弹性器的运动端枢接在运动模块的轨道和基架的第二导槽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具有一间距。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室形成在该机体模块上。
2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室形成在该机体模块上。
2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架形成一板状物的型态。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体模块具有一信息输入区。
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部到达该载体时,限制部和阻挡部形成干涉。
CN 201220235406 2012-05-23 2012-05-23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79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5406 CN202679848U (zh) 2012-05-23 2012-05-23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35406 CN202679848U (zh) 2012-05-23 2012-05-23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9848U true CN202679848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50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35406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79848U (zh) 2012-05-23 2012-05-23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9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9029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9029A (zh) * 2012-05-23 2013-12-04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CN103429029B (zh) * 2012-05-23 2016-08-24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2372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子模组固定结构
CN103167070A (zh)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手持电子设备
CN104308833A (zh) 可实现半球转动的解耦型两转动并联机构
IT201600097954A1 (it) Dispositivo aptico, particolarmente per l’interazione con sistemi di realtà virtuale o realtà aumentata
CN106793646A (zh) 具有载片的伸缩装置、载片以及排线
CN202679848U (zh)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CN103118513B (zh) 电子装置
CN104635840A (zh) 电子装置
CN103429029A (zh) 执行电子器物的运动模块开启模式的控制装置
US9459662B2 (en) Display panel bumper
CN103257674B (zh) 电子装置
CN104008699B (zh) 凸轮实验教具
CN203002657U (zh) 平板电脑屏幕清洁装置
JP3145099U (ja) 半自動的な開閉機能を有するスライド式機構
CN201282488Y (zh) 滑盖手机及其滑动装置
CN204925873U (zh) 转轴与笔记本计算机
CN202358594U (zh) 齿轮齿条防护罩
CN102806564B (zh) 拟人灵巧手圆弧型基关节
CN202121894U (zh) 用于滑动模块的辅助装置
US898257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executing open mode of motion module of electric apparatus
KR101104949B1 (ko) 슬라이딩 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전자기기
CN202206685U (zh) 相对滑动组件的防干涉结构
TWM448009U (zh) 電子裝置
KR101122168B1 (ko) 힌지장치
CN101674713B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