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8636U - 条形插座和插头 - Google Patents

条形插座和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8636U
CN202678636U CN 201220338555 CN201220338555U CN202678636U CN 202678636 U CN202678636 U CN 202678636U CN 201220338555 CN201220338555 CN 201220338555 CN 201220338555 U CN201220338555 U CN 201220338555U CN 202678636 U CN202678636 U CN 202678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groove
conductive
plug
conduc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385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小杰
颜荣兴
唐计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ght & View Light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ght & View Light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ht & View Light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ght & View Light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385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8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8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86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形插座和插头。其中,条形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呈长条形,具有沿插座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电凹槽,通电凹槽的内部形成电极配合区域;导电金属,沿通电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通电凹槽的电极配合区域内;以及插座防反接结构,设置在通电凹槽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插座和插头之间的连接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条形插座和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条形插座和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插座在室内空间中都是在墙体中固定无法移动的,俗称86盒,用电器一般都是围绕着插座周围使用。在外观上传统的86盒在室内墙体上都不是很美观,在室内设计师的中眼中会尽可能地将其隐藏掉。而且,由于目前国内用于插座的供电电压一般都是220V,所以86盒形式的插座在安装中需要离地面一定距离,以防发生安全事故,专利号为94227995.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电源条插座及插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需要固定安装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插座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时,均容易造成插座和插头之间出现电极接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插座和插头之间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插座或插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形插座和插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条形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呈长条形,具有沿插座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电凹槽,通电凹槽的内部形成电极配合区域;导电金属,沿通电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通电凹槽的电极配合区域内;以及插座防反接结构,设置在通电凹槽上。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插座防反接结构设置在通电凹槽的开口处,导电金属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埋设在第一电极凹槽内;以及第二电极凹槽,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下表面上,第二导电金属片埋设在第二电极凹槽内。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插座防反接结构设置在通电凹槽的开口处,导电金属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第一导电金属片埋设在第一电极凹槽内,第二导电金属片埋设在第二电极凹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第一电极凹槽的槽宽大于第二电极凹槽的槽宽。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导电金属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多个导电金属片非等间距垂直设置在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上,其中,插座防反接结构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导电金属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多个导电金属片等间距垂直设置在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上,并且第一导电金属片距离通电凹槽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导电金属片距离通电凹槽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其中,第一导电金属片为多个导电金属片中靠近通电凹槽的上表面的导电金属片,第二导电金属片为多个导电金属片中靠近通电凹槽的下表面的导电金属片,其中,插座防反接结构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导电金属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凹槽内;以及第二电极凹槽,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下表面上,第二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二电极凹槽内,第一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其中,插座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导电金属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凹槽内,第二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二电极凹槽内,其中,插座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凹槽和第二电极凹槽。
进一步地,通电凹槽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第二电极凹槽和第三凹槽,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上表面上,其中,第二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第三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第四电极凹槽、第五电极凹槽和第六凹槽,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的下表面上,其中,第六凹槽的中心轴线与第三凹槽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第五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四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第六凹槽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五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第四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一电极凹槽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以及第七电极凹槽,设置在内侧表面上,导电金属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凹槽内;第二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二电极凹槽内,第三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四电极凹槽内;第四导电金属片,设置在第五电极凹槽内;以及第五导电金属片,铺设在第七电极凹槽内,其中,插座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凹槽、第二电极凹槽、第四电极凹槽和第五电极凹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头,包括:手持部;以及连接部,与手持部相连接,连接部上还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插头电极;以及插头防反接结构,设置在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插头防反接结构设置在手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二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插头防反接结构设置在手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并列设置在连接部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第一导电电极位于第二导电电极远离插头防反接结构的一侧,第一导电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电极的宽度。
进一步地,插头防反接结构设置在手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插头电极包括:设置在连接部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其中,第一导电电极位于第二导电电极远离插头防反接结构的一侧,第一导电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电极的宽度;以及设置在连接部的下表面上的第三导电电极和第四导电电极,其中,第三导电电极位于第一导电电极的正下方,并且第三导电电极与第一导电电极为相同的导电电极,第四导电电极位于第二导电电极的正下方,并且第四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为相同的导电电极,手持部包括:弹性部件;按压部件;以及联动杆,设置在弹性部件与按压部件之间,第一端与弹性部件相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第三导电电极和第四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的导电电极上具有导引面。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包括:多个导电电极,多个导电电极非等间距垂直设置在连接部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其中,插头防反接结构包括多个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包括:多个导电电极,多个导电电极等间距垂直设置在连接部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并且连接部的上表面距离手持部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与连接部的下表面距离手持部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其中,插头防反接结构包括多个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其中,插头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并列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插头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第二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电电极距离连接部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导电电极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第三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以及第四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上并沿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三导电电极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四导电电极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第三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一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第四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导电电极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其中,插头防反接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第三导电电极和第四导电电极。
进一步地,插头电极还包括:第五导电电极,设置在连接部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手持部和连接部通过公母头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插头防反接结构设置在手持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连接部包括:固定部,具有沿固定部的轴向延伸的内腔和设置在内腔内并朝向插入方向向前延伸的驱动杆,驱动杆具有驱动斜面;活动部,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内腔通孔,插头电极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通孔内,并且插头电极具有与驱动斜面配合的受驱斜面,并具有凸出于活动部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收回于活动部外表面的第二位置;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活动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相连接;以及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插头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动部相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以下结构的条形插座:插座本体,呈长条形,具有沿插座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电凹槽,通电凹槽的内部形成电极配合区域;导电金属,沿通电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通电凹槽的电极配合区域内;以及插座防反接结构,设置在通电凹槽上。通过在通电凹槽上设置插座防反接结构,当插头的导电电极颠倒插入通电凹槽时,由于插座防反接结构的设计会使插头无法插到插座内的指定位置,实现避免插头上的电极和插座上的电极接触,进而达到避免出现电极接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插座和插头之间的连接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头的正剖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头的立体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8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的正视图;
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的分解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插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形插座,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条形插座进行具体介绍。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的整体示图和右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条形插座包括:插座本体21、通电凹槽22(包括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导电金属23(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防反接结构24。
具体地,插座本体21呈长条形,通电凹槽22沿插座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通电凹槽22可以做成长方体空腔,也可以做成三角棱体等其它结构形式的凹槽空腔,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均以通电凹槽22为长方体空腔进行具体说明,具体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电极凹槽221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埋设在第一电极凹槽221内,第二电极凹槽222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埋设在第二电极凹槽222内,防反接结构24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开口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处,防反接结构24可以为通电凹槽22的开口处向内凹进的凹槽,也可以为通电凹槽22的开口处向外凸出的凸起,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示意性示出了防反接结构24为通电凹槽22的开口处向内凹进的凹槽。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形成与插头的电极配合区域。同时,通电凹槽22的上下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滑动配合平面,假设第一电极凹槽221与通电凹槽22的开口侧上边缘之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一电极凹槽221与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上边缘之间的平面为第二平面,假设第二电极凹槽222与通电凹槽22的开口侧下边缘之间的平面为第三平面,第二电极凹槽222与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下边缘之间的平面为第四平面,则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构成相互平行的滑动配合平面,第二平面和第四平面构成相互平行的滑动配合平面,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平面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平面构成相互平行的滑动配合平面。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条形插座的一种变形方式,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还可以都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分别相应地埋设在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通电凹槽22上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和各个凹进的平面均可以和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构成相互平行的滑动配合平面。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条形插座的另一种变形方式,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还可以都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分别相应地埋设在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通电凹槽22下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和各个凹进的平面均可以和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构成相互平行的滑动配合平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两种变形方式中,如果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则设置第一电极凹槽221的槽宽大于第二电极凹槽222的槽宽,以避免插头插入的过程中出现电极接反,进一步提高插座和插头之间的连接安全性。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座相比,二者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座包括四个电极凹槽和四个导电金属片,四个电极凹槽分别为设置在上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以及设置在下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四个导电金属片分别为埋设在上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的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以及埋设在下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的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座中的导电金属23包括垂直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上的多个导电金属片,在图3a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导电金属片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插头上匹配电极的具体个数设置导电金属23的实际个数。其中,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以非等间距形式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上,即第一导电金属片231与第二导电金属片232之间的间距不等于第二导电金属片232与第三导电金属片233之间的间距,由此将插座防反接结构24设计成由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构成。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如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座中的导电金属23包括垂直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上的多个导电金属片,在图3b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导电金属片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插头上匹配电极的具体个数设置导电金属23的实际个数。其中,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以等间距形式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上,即第一导电金属片231与第二导电金属片23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导电金属片232与第三导电金属片233之间的间距,但是,第一导电金属片231与通电凹槽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不等于第三导电金属片233与通电凹槽下表面之间的间距,由此将插座防反接结构24设计成由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和第三导电金属片233构成。
通过由通电凹槽内设置的导电金属片构成插座的防反接结构,实现了无需额外设置插座防反接结构的效果。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座的右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座包括:第一电极凹槽221、第二电极凹槽222、第三凹槽223、第四电极凹槽224、第五电极凹槽225、第六凹槽226、第七电极凹槽227、第一导电金属片231、第二导电金属片232、第三导电金属片233、第四导电金属片234和第五导电金属片235。
具体地,第一电极凹槽221、第二电极凹槽222和第三凹槽223,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其中,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22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第三凹槽223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第四电极凹槽224、第五电极凹槽225和第六凹槽226,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其中,第六凹槽226的中心轴线与第三凹槽22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第五电极凹槽225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四电极凹槽224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第六凹槽226的中心轴线距离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其中,第五电极凹槽225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四电极凹槽224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第七电极凹槽227,设置在内侧表面上;第一导电金属片231,设置在第一电极凹槽221内;第二导电金属片232,设置在第二电极凹槽222内,第三导电金属片233,设置在第四电极凹槽224内;第四导电金属片234,设置在第五电极凹槽225内;第五导电金属片235,铺设在第七电极凹槽227内。
通过将通电凹槽22的电极配合区域设置成上下不对称的电极凹槽,并在相应的电极凹槽内设置导电金属片,实现了无需额外设置插座防反接结构的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座的一种变形方式,通电凹槽22内的电极凹槽的个数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设置,以通电凹槽22内包括两个电极凹槽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电极配合区域包括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设置在下表面上的第二电极凹槽222,并且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通电凹槽22的与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座的另一种变形方式,以通电凹槽22内包括两个电极凹槽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电极配合区域包括并列设置在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条形插座的电极凹槽及与之相应的导电金属片或导电金属片的个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的个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能够和下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对应形成滑动配合平面,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的各个凹进的平面能够和下表面上的各个凹进的平面对应形成滑动配合平面。
通过在通电凹槽上设置插座防反接结构,该插座防反接结构可以是专门设计在通电凹槽上的一个部件,也可以由通电凹槽的内部组成构成,当插头的导电电极颠倒插入通电凹槽时,由于插座防反接结构的设计会使插头无法插到插座内的指定位置,实现避免插头上的电极和插座上的电极接触,进而达到避免出现电极接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插座和插头之间的连接安全性的效果。同时,由于通电凹槽的上下相对表面上分别形成滑动配合平面,当插头插入插座时,由于滑动配合平面的作用,使得插头和插座之间存在大面积的面接触,保证插头和插座紧密相连接,避免插头和插座之间产生松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头,该插头能够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条形插座对应相配合,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进行具体介绍。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的示意图和正视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包括手持部11和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设置有插头电极和插头防反接结构14。
具体地,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连接部12和手持部11的连接处,该插头防反接结构14与插头所使用的插座上的防反接结构相匹配,即,当所使用的插座上的插座防反接结构为凸起时,插头防反接结构相应地为凹槽;当所使用的插座上的插座防反接结构为凹槽时,插头防反接结构相应地为凸起。插头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连接部12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连接部,相应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均为沿垂直于连接部12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插头电极,图5a和图5b中的标号2表示外界导线。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导电电极可以设计成电极簧片,连接部12上表面上的平面和下表面上的平面对应形成插头滑动配合平面,第一导电电极131平面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平面对应形成插头滑动配合平面。插头滑动配合平面与所使用的插座上的滑动配合平面相匹配,以使得插头和插座之间存在大面积的面接触,保证插头和插座紧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插头上的电极个数及插座上的凹槽可以根据不同的用电设备的需要而设计,二者相连接时,将插头的连接部插入通电槽内,依靠导电簧片自身的弹性将其卡死在槽内,二者之间相互匹配的电极接触;为了防止插头和插座出现反插,采用凸凹设计的防反接结构,当插头上下颠倒后插入通电凹槽内时,凹凸结构使插头无法插到指定位置,插头上的导电簧片无法与插座内的导电金属片相接触,由此达到了防止电极接反。
为方便插头的插入和拔出,可以在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上均设置导引面,该导引面可以为设计在导电电极内侧端和外侧端上的倒角、斜面或弧面等。相应地,还可以将导引面设计在插座的导电凹槽上,在导电凹槽的开口上设置倒角、斜面或弧面等。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的一种变形方式,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还可以并列设置在连接部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如果第一导电电极131位于第二导电电极132远离插头防反接结构14的一侧,则设置第一导电电极131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电极132的宽度,以避免插头插入插座内时出现插头上的电极接触到插座内的不匹配电极所导致的用电设备的损坏,进一步提高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安全性。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的整体示图和正视图,如图6a和图6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相比,二者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包括四个导电电极,分别为设置在连接部12上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以及设置在连接部12下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其中,各个导电电极也均可设计成导电簧片。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插头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使用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插头和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的原理相同。
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头的正剖视图和立体剖视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头包括:连接部12(包括第一导电电极131、第二导电电极132、第三导电电极133和第四导电电极134)、手持部11(包括弹性部件111、按压部件112和联动杆113)、插头防反接结构14和导线2。
具体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设置在连接部12的上表面上,第一导电电极131位于第二导电电极132远离插头防反接结构14的一侧,第一导电电极131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电极132的宽度;第三导电电极133和第四导电电极134设置在连接部12的下表面上,第三导电电极133位于第一导电电极131的正下方,并且第三导电电极133与第一导电电极131为相同的导电电极,第四导电电极134位于第二导电电极132的正下方,并且第四导电电极134与第二导电电极132为相同的导电电极;联动杆113设置在弹性部件111与按压部件112之间,第一端与弹性部件111相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导电电极131、第二导电电极132、第三导电电极133和第四导电电极134。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插头也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二者相连接时,将手持部上的按压部件向中心挤压使与联动杆相连接的导电电极收回插头内部,插入通电凹槽内,插到底后松开按键按钮使得导电电极从插头内部伸出并与插座内对应的导电金属相接触,拔出时上下挤压手持部按钮使导电电极收回插头内部,拔出即可,为避免插头插入插座内时出现插头上的电极接触到插座内的不匹配电极所导致的用电设备的损坏,将内侧端和外侧端的导电电极设计成不同的接触面积,使其只有插到与其匹配的凹槽内时才能进入;为了防止插头和插座出现反插,采用凸凹设计的防反接结构,当插头上下颠倒后插入通电凹槽内时,凹凸结构使插头无法插到指定位置,插头上的导电电极无法与插座内的导电金属片相接触,由此达到了防止电极接反。
第一导电电极131的外侧端和第二导电电极132的外侧端均具有倒角、斜面或弧面等,这样,可以不通过按压直接将插头插入插座,到位后卡死,拔出时再通过按压按钮来拔出。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头的整体视图和正视图,如图8a和图8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头包括垂直设置在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的导电电极,在图8a和图8b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导电电极包括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插头上匹配电极的具体个数设置导电电极的实际个数。其中,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以非等间距形式设置在连接部12的前端面上,即导电电极131与导电电极132之间的间距不等于导电电极132与导电电极133之间的间距,由此将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计成由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构成。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插头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二者相连接时,直接将连接部插入插座即可,依靠插头内部簧片自身的弹性夹住插座内的导电金属片。
图8c和图8d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整体视图和正视图,如图8c和图8d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包括垂直设置在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的导电电极,在图8c和图8d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导电电极包括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插头上匹配电极的具体个数设置导电电极的实际个数。其中,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以等间距形式设置在连接部12的前端面上,即导电电极131与导电电极132之间的间距等于导电电极132与导电电极133之间的间距,但是,连接部12的上表面距离手持部11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与连接部12的下表面距离手持部11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由此将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计成由导电电极131、导电电极132和导电电极133构成。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二者相连接时,直接将连接部插入插座即可,依靠插头内部簧片自身的弹性夹住插座内的导电金属片。
图9a和图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的整体视图和正视图,如图9a和图9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的连接部12包括:第一导电电极131、第二导电电极132、第三导电电极133、第四导电电极134和第五导电电极135。
具体地,第一导电电极131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第二导电电极132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电电极131距离连接部12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二导电电极132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第三导电电极133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第四导电电极134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三导电电极133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小于第四导电电极134距离前端面的垂直距离,第三导电电极133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一导电电极13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第四导电电极134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导电电极13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第五导电电极135,设置在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
通过将连接部12的插头电极设置成上下不对称的导电电极,实现了在保证避免插头脱落的同时又能够省略掉防反接结构的效果。
其中,如图9c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连接部12和手持部11可以设置成可脱开的结构,脱开部分采用传统的公母头的原理拔插,通过将连接部12和手持部11设计成以公母头方式活动连接,当插头旋转插入插座后,如果外界导线2受到外力牵绊,则连接部12和手持部11脱开,以避免造成用电器处的导线连接处受力损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一种变形方式,连接部12上的导电电极的个数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设置,以连接部12上包括两个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导电电极131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第二导电电极132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电电极13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第二导电电极13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即,将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2的两个端面上,并且两个导电电极上下不对称。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插头的一种变形方式,连接部12上的导电电极的个数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设置,以连接部12上包括两个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并列设置在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即,将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并列设置在连接部12的任意一个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二者相连接时,将连接部横向插入插座的通电凹槽内,插到位后旋转90度与通电凹槽内的导电金属片卡死。为了防止使用时旋转方向出现错误造成电极接触错误,插头与插座内部电极采用间距不同的方式设计。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插头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插头包括:固定部121、内腔122、驱动杆125、驱动斜面124、活动部126、内腔通孔123、受驱斜面129、第一弹性件127和第二弹性件128。
具体地,内腔122沿固定部121的轴向延伸,驱动杆125设置在内腔122内并朝向插入方向向前延伸,驱动杆125上具有驱动斜面124,其中,驱动斜面124与受驱斜面129为相匹配的斜面,其个数根据插头上插头电极13的具体个数而设定;内腔通孔123沿活动部126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插头电极13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通孔123内,并且电极具有与驱动斜面配合的受驱斜面129,并具有凸出于活动部126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收回于活动部126外表面的第二位置;第一弹性件127的一端与活动部126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121相连接;第二弹性件128的一端与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动部12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插头也可以和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条形插座配合使用,二者相连接时,插头的连接部和手持部可以做前后活塞运动,连接部上的电极在未插入插座内时隐藏在插头内部,将连接部插入插座通电凹槽后,当前端插到凹槽底部时,受到阻挡停止运动后,手持部继续向前带动内部结构将导电电极滑出插头外与插座内的导电金属片接触,不使用时,用力拔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插头连接部上的插头电极的个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的个数,连接部的上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能够和下表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对应形成插头滑动配合平面,或者连接部的左端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能够和右端面上的各个凸起的平面对应形成插头滑动配合平面。
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插头防反接结构,该插头防反接结构可以为专门设计在连接部上的一个部件,也可以由连接部上的导电电极构成,当插头的导电电极颠倒插入通电凹槽时,由于插头防反接结构的设计会使插头无法插到插座内的指定位置,实现避免插头上的电极和插座上的电极接触,进而达到避免出现电极接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座和插头相连接时容易引起电极接反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插座和插头之间的连接安全性的效果。同时,由于连接部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形成相互滑动配合平面,当插头插入插座时,由于滑动配合平面的作用,使得插头和插座之间存在大面积的面接触,保证插头和插座紧密相连接,避免插头和插座之间产生松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本体(21),呈长条形,具有沿所述插座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通电凹槽(22),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部形成电极配合区域;
导电金属(23),沿所述通电凹槽(2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电极配合区域内;以及
插座防反接结构(24),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开口处,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所述电极配合区域包括:
第一电极凹槽(221),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埋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内;以及
第二电极凹槽(222),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埋设在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开口处,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所述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和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并列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埋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内,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232)埋设在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的槽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非等间距垂直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上,
其中,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包括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多个导电金属片,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等间距垂直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上,并且第一导电金属片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与第二导电金属片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为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中靠近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的导电金属片,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为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中靠近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的导电金属片,
其中,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包括所述多个导电金属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所述电极配合区域包括:
第一电极凹槽(221),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3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内;以及
第二电极凹槽(222),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23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内,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
其中,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和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第一导电金属片(231)和第二导电金属片(232),所述电极配合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凹槽(221)和第二电极凹槽(222),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和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并列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23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内,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23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内,
其中,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和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形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凹槽(22)包括:开口侧、与所述开口侧相对的内侧表面、以及两个相对表面,
所述电极配合区域包括:
第一电极凹槽(221)、第二电极凹槽(222)和第三凹槽(223),并列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上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通电凹槽(22)的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所述第三凹槽(223)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
第四电极凹槽(224)、第五电极凹槽(225)和第六凹槽(226),并列设置在所述通电凹槽(22)的下表面上,其中,所述第六凹槽(22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凹槽(223)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所述第五电极凹槽(225)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四电极凹槽(224)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大于所述第六凹槽(226)的中心轴线距离所述内侧表面的垂直距离,其中,所述第五电极凹槽(225)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所述第四电极凹槽(224)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以及
第七电极凹槽(227),设置在所述内侧表面上,
所述导电金属(23)包括:
第一导电金属片(23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内;
第二导电金属片(232),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内,
第三导电金属片(233),设置在所述第四电极凹槽(224)内;
第四导电金属片(234),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极凹槽(225)内;以及
第五导电金属片(235),铺设在所述第七电极凹槽(227)内,
其中,所述插座防反接结构(24)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凹槽(221)、所述第二电极凹槽(222)、所述第四电极凹槽(224)和所述第五电极凹槽(225)。
10.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部(11);以及
连接部(12),与所述手持部(11)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还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插头电极;以及
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所述手持部(11)与所述连接部(12)的连接处,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1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上表面上;以及
第二导电电极(13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下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所述手持部(11)与所述连接部(12)的连接处,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并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远离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所述手持部(11)与所述连接部(12)的连接处,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
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远离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的宽度;以及
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下表面上的第三导电电极(133)和第四导电电极(134),其中,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的正下方,并且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为相同的导电电极,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位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的正下方,并且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为相同的导电电极,
所述手持部(11)包括:
弹性部件(111);
按压部件(112);以及
联动杆(113),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111)与所述按压部件(112)之间,第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111)相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和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电极的导电电极上具有导引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多个导电电极,所述多个导电电极非等间距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
其中,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包括所述多个导电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多个导电电极,所述多个导电电极等间距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并且所述连接部(12)的上表面距离所述手持部(11)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与所述连接部(12)的下表面距离所述手持部(11)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不同,
其中,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包括所述多个导电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1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导电电极(13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
其中,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包括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电极包括第一导电电极(131)和第二导电电极(132),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并列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包括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电极包括:
第一导电电极(1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一横向方向延伸;
第二导电电极(13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所述第一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距离所述连接部(12)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距离所述前端面的垂直距离;
第三导电电极(13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第二横向方向延伸;以及
第四导电电极(134),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上并沿所述第二横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距离所述前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距离所述前端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和/或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与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的中心轴线所位于的垂直平面为不同的垂直平面,
其中,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包括所述第一导电电极(131)、所述第二导电电极(132)、所述第三导电电极(133)和所述第四导电电极(134)。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或19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电极还包括:第五导电电极(135),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2)的朝向插入方向的前端面上,
所述手持部(11)和所述连接部(12)通过公母头方式活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防反接结构(14)设置在所述手持部(11)与所述连接部(12)的连接处,
所述连接部(12)包括:
固定部(121),具有沿所述固定部(121)的轴向延伸的内腔(122)和设置在所述内腔(122)内并朝向插入方向向前延伸的驱动杆(125),所述驱动杆(125)具有驱动斜面(124);
活动部(126),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内腔通孔(123),所述插头电极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通孔(123)内,并且所述插头电极具有与所述驱动斜面配合的受驱斜面(129),并具有凸出于所述活动部(126)外表面的第一位置和收回于所述活动部(126)外表面的第二位置;
第一弹性件(127),一端与所述活动部(126)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21)相连接;以及
第二弹性件(128),一端与所述插头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部(126)相连接。
CN 201220338555 2012-07-12 2012-07-12 条形插座和插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8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555 CN202678636U (zh) 2012-07-12 2012-07-12 条形插座和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38555 CN202678636U (zh) 2012-07-12 2012-07-12 条形插座和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8636U true CN202678636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3855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8636U (zh) 2012-07-12 2012-07-12 条形插座和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86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980A (zh) * 2015-08-04 2017-02-22 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母线槽及取电插头
CN106505337A (zh) * 2016-11-09 2017-03-15 江门市金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充的通电与承重连接架及连接件
CN109088290A (zh) * 2018-08-21 2018-12-25 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活动导电装置及板式结构的家具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0980A (zh) * 2015-08-04 2017-02-22 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母线槽及取电插头
CN106450980B (zh) * 2015-08-04 2020-05-19 深圳市振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母线槽及取电插头
CN106505337A (zh) * 2016-11-09 2017-03-15 江门市金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充的通电与承重连接架及连接件
CN106505337B (zh) * 2016-11-09 2018-11-30 江门市金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充的通电与承重连接架及连接件
CN109088290A (zh) * 2018-08-21 2018-12-25 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活动导电装置及板式结构的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8636U (zh) 条形插座和插头
CN203388267U (zh) 电子烟
CN203367628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2842817A (zh) 连接器组合
CN203589383U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结构
CN205029067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04045804U (zh) 带防护门的五孔插座
CN204179293U (zh) 线缆快速插头
CN205724066U (zh) 高压接插件
CN203300933U (zh) 一种电源排插座
CN213989479U (zh) 一种安全电路插头
CN203883285U (zh) 一种led灯带连接头
CN202121163U (zh) 防脱插头插座
CN201540915U (zh) 电池防误插连接器
CN207517969U (zh) 用于模块化led光源器件中的标准模块
CN204497796U (zh) 一种对讲机充电器
CN203326277U (zh) 易插拔的条形连接器
CN203351869U (zh) 一种插座的插套
CN219760128U (zh) 一种防反插的插拔式电连接器
CN207368273U (zh) 一种防松脱灯具连接器
CN204923663U (zh) 一种冰箱及其多功能组合式门框条
CN206685638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头
CN101728706B (zh) 快速连接头
CN204577743U (zh) 一种防反插的插头装置
CN206148660U (zh) 一种探测器与互感器的插拔式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