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7431U -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7431U
CN202677431U CN 201220316405 CN201220316405U CN202677431U CN 202677431 U CN202677431 U CN 202677431U CN 201220316405 CN201220316405 CN 201220316405 CN 201220316405 U CN201220316405 U CN 201220316405U CN 202677431 U CN202677431 U CN 202677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channel enhancement
enhancement field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164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ng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164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7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7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74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第二电容两端分别串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后与第一电容并联构成串并联线路,该串并联线路设有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之间的线路连接,其另一端接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两者的栅极均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阻之间的线路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且在实现天线的电压限幅时不会对功率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技术领域,具体是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非接触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之一,其具有非接触、读写灵活、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阅读器的能量会受作用距离、与阅读器天线之间的角度影响,电子标签感应到的电压可能会比较大,所以必须有单独的模块电路实现限幅,将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接收MOS管栅极被击穿。限幅的最简单直接的措施是降低耦合系数,现今人们常常通过调整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或者调整电子标签的输入电容来降低耦合系数,其中,采用调整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很难把握的,该方法不切合实际;改电子标签的输入电容,即是改变谐振频率,降低耦合系数,电子标签中传送的功率也会降低,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电容的实现会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而且电容的参数浮动相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控制,结构简单,且在进行电压限幅时不会影响传送功率的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均为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和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连接,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连接,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两端分别串联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后与第一电容并联构成串并联线路,该串并联线路设有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极之间的线路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两者的栅极均与第二电容和第四电阻之间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和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其中,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和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用于外接天线。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是将MOS管的栅极和源极连接在一起,由于MOS管在一定电压下存在漏电流,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二极管连接的MOS管用来模拟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并且可以通过调整MOS管的参数来实现对阻值的控制。
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和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电阻与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连接在第二电阻与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漏极之间的线路上。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及第一电容用于采样射频信号,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为泄流管,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并联在天线两端进行限幅分流。当采样的信号高于参考电平时,流经第四电阻的电流增加,因此控制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两者栅极的电位提高,增加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导通能力,流经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电流增加,降低标签天线的有效负载,从而限制天线信号的电压幅度。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构成的串并联线路为滤波回路,该滤波回路反馈调整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的导通程度,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电压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本实用新型使用电子元件的数量少,整体结构简单,集成在模块上时体积小,便于实现、成本低,且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通过提高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和第二增强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不会对功率产生影响,在输入电压高于一定电压值时使并联分流电路导通,使电路的电流变大,从而使电压稳压在一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N1—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Ant1—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Ant2—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在此二极管连接的MOS管为MOS管中的栅极与源极连接。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漏极和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连接,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的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源极连接,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源极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源极均接地。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串联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后与第一电容C1并联构成串并联线路,该串并联线路设有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漏极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漏极之间的线路连接,其另一端接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 两者的栅极均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线路连接。
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和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与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Ant1。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与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漏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Ant2。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3)

1.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均为二极管连接的MOS管,所述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漏极和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连接,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的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源极连接,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源极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串联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后与第一电容(C1)并联构成串并联线路,该串并联线路设有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漏极和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漏极之间的线路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 两者的栅极均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和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Ant1),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漏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An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和第三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3)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漏极与第四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4)源极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第二电阻(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信号输入端(Ant1)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漏极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二天线信号输入端(Ant2)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漏极之间的线路上。
CN 201220316405 2012-07-03 2012-07-03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6405 CN202677431U (zh) 2012-07-03 2012-07-03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6405 CN202677431U (zh) 2012-07-03 2012-07-03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7431U true CN202677431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164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7431U (zh) 2012-07-03 2012-07-03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7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0670A (zh) * 2012-07-03 2014-01-22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0670A (zh) * 2012-07-03 2014-01-22 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570C (zh) 一种适用于射频识别标签芯片的静电保护电路
CN102244502A (zh) Q值自动调节限幅电路
CN103731046A (zh) 一种动态整流控制电路与无源rfid及动态整流控制方法
CN202677442U (zh) 用于电子标签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CN202677431U (zh)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CN202663107U (zh) 电子标签中天线信号的电压限幅系统
CN202679349U (zh) 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CN202632345U (zh) 射频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限幅电路
CN101801152A (zh) 一种实现射频端口防静电的方法
CN203747781U (zh) 内外天线切换电路
CN202632348U (zh) 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限幅器
CN106845600B (zh) 一种应用于超高频标签的解调电路
CN103532119A (zh) 电子标签中天线信号的电压限幅系统
CN202677432U (zh) 电子标签中调制负载电压的系统
CN103530677A (zh) 射频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限幅电路
CN103530670A (zh) 电子标签中天线的限幅电路
CN203689529U (zh) 无线射频读卡器
CN103926965B (zh) 自偏置恒流稳压电路
CN103530676A (zh) 用于电子标签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CN202632147U (zh) 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
CN203011996U (zh) 开关电源的极限峰值电流检测电路
CN103532578A (zh) 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CN103532406A (zh) 用于电子标签的整流器
CN103530678A (zh) 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签的天线限幅器
CN202633912U (zh) 电子标签中高频接口的整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