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2874U -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2874U
CN202672874U CN 201220053782 CN201220053782U CN202672874U CN 202672874 U CN202672874 U CN 202672874U CN 201220053782 CN201220053782 CN 201220053782 CN 201220053782 U CN201220053782 U CN 201220053782U CN 202672874 U CN202672874 U CN 202672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pulling plug
slide opening
major axi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537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ne To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ne To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ne To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ne Top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0537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2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2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28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包括头部竖直向下的拉栓,拉栓下方是锁体,所述锁体内与拉栓头部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竖直向下的拉栓槽,拉栓可在拉栓槽内滑动,在拉栓槽内装有触动杆,触动杆可在拉栓槽内滑动;锁体内与拉栓槽垂直方向水平开有控制滑孔,控制滑孔内右侧装有制动模块,左侧装有顶出模块,制动模块或/和顶出模块可在控制滑孔内滑动,所述顶出模块与顶出控制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制动模块中制动短轴和制动长轴的位置实现通电和断电状态下都可以锁紧的目的,同时采用了拉栓伞与制动模块相结合方式提供锁紧力,变点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极大地提高了锁具的锁紧力,增强了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锁具结构,具体讲就是一种可实现通电状态下上锁,断电状态下解锁或者断电状态下上门,通电状态下解锁且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贵重物品越来越多,将贵重物品进行安全的保管也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在保管贵重物品过程中,各种锁具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防线,锁具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挂锁式,到现在的机械锁、电磁感应锁,甚至更先进的指纹识别锁,各种锁具层出不穷,结构也日益精巧和复杂,但做为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昂贵复杂的锁具经济上极不划算,一旦出现质量和技术问题,普通老百姓也无法很快解决,维修不方便,对于日常生活会带来诸多不便。 
一般来说,锁具就是一种用于将两个不相关联的部件紧密的锁紧在一起不可分离,一旦解锁,紧密锁紧的两个部件又可快速分离的机构,目前常见的锁具中有一种是用电磁力做为锁紧力能量源的电控锁具结构 
电磁力门锁的主要结构是,将电磁铁固定在一侧门或门框上,继铁板固定在另一侧。此类门锁具有一种特殊的优点,即门关合时,两者之间由磁力相吸而紧闭,平稳且吸力较大,不易被一般的外力所开启,当需要开门时,切断电源,电磁铁与继铁板释放而自动开启,开启门锁的地点可以远离门,甚至可以遥控操作电磁铁的通断电,使用非常方便。 
中国专利CN201486255U披露了一款锁门不耗电由永久磁铁作为吸力的拉栓式电控锁具结构,此技术方案的主要结构如下: 
它包括一侧竖直突起的拉栓,在拉栓两边设置铁板;另一侧设置一个圆筒式的容球腔和套置在容球腔外圈,可轴向移动的止动环,在所述止动环上,在与铁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永久磁铁,在永久磁铁与铁板对应的面上设置磁力消除机构。所述的磁力消除机构为机械式或者电气式转动结构,此技术方案在长时间的关门、锁门状态中并不使用消耗能源,而仅在开启门板的瞬时才使用一些能量,需要的能量动作既可以是机械机构又可以是电气机构提供的,容易获得,是一种十分简单、省能、安全的门锁机构。 
但在实际使用时,发现该技术方案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此技术方案是因为止动环上设置的永久磁铁被对方的铁板吸住,在拉开门时永久磁铁带动止动环向外移动,止动环里的小台阶孔将滚珠沿容球腔径向孔向轴心压动,滚珠抱住了拉栓头部的圆球,从而产生锁紧力使门锁无法被打开,这种滚珠与拉栓头部的圆球接触产生的阻力来保证安全系数,但这种结构产生的阻力有限,对于在锁具技术领域来说是一个致命缺陷;其次,此技术方案通过铁板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带动止动环向外移动,一旦铁板与永久磁铁之间的吸力失效,止动环就无法和铁板一起运动整个电控锁具结构也就失去了工作能力,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电或断电状态情况下都可以实现锁紧要求,即不需要依赖电力能源的有无就可以实现锁具的锁紧或开锁状态,避免了锁紧力受磁力影响的弊端,且能稳定获得较大锁紧力的电控锁具结构,在锁具技术领域拥有较高的安全系数,符合锁具安全性能要求。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包括头部竖直向下的拉栓,拉栓头部为伞状,伞中心是竖直向上的拉栓杆,拉栓下方是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内与拉栓头部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竖直 向下的拉栓槽,拉栓可在拉栓槽内滑动,在拉栓槽内装有触动杆,触动杆底部装有触动弹簧,触动弹簧放置在拉栓槽底部,触动杆可在拉栓槽内滑动;锁体内与拉栓槽垂直方向水平开有控制滑孔,控制滑孔和拉栓槽相交,控制滑孔内位于相交处右侧装有制动模块,左侧装有顶出模块,制动模块或/和顶出模块可在控制滑孔内滑动,所述顶出模块与顶出控制机构相连接;所述锁体外位于顶出模块一侧固定装有左盖板,制动模块一侧固定装有右盖板;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通过制动连杆连接在一起,制动模块右侧装有制动弹簧,制动弹簧装在控制滑孔右侧孔底部,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内缘到拉栓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杆半径小于拉栓伞半径,制动连杆内缘到拉栓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伞半径,制动连杆长度大于拉栓伞外径;所述顶出模块右端装有顶出板,顶出板或/和制动模块可在控制滑孔内滑动;所述触动杆中心到制动连杆内缘距离大于触动杆半径,制动连杆长度大于触动杆直径。 
锁紧状态时,拉栓伞位于制动长轴或制动短轴对应下方位置,触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解锁状态时,触动杆位于制动连杆两端面之间,触动杆上端面高于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下缘面。 
进一步,所述制动长轴位于控制滑孔内左盖板一侧,制动短轴位于控制滑孔内右盖板一侧,顶出模块右端装有顶出板,顶出板可推动制动长轴在控制滑孔内向右滑动,所述制动长轴右端面向右最少滑到临界点位置,最多滑到死点位置,所述临界点位置为制动长轴右端面向右刚越上拉栓伞外圆面时制动长轴右端面所在位置,所述死点位置为顶出板右端面能在控制滑孔内的滑行的最右端位置,所述顶出板位于死点位置时,制动弹簧和触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制动弹簧可推动制动短轴在控制滑孔内向左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左端面靠近触动杆右缘面位置。 
进一步,所述制动短轴位于控制滑孔内左盖板一侧,制动长轴位于控制滑孔内右盖板一侧,制动弹簧可推动制动长轴在控制滑孔内向左滑行,滑行到的 最小位置为制动长轴左端面向左刚越上拉栓伞外圆面时制动长轴左端面所处位置,滑行的最大位置为顶出板左端面能在控制滑孔内滑行的最左位置,所述制动长轴位于滑行最小位置时,制动弹簧和触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顶出板可推动制动短轴在控制滑孔内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右端面靠近触动杆左缘面位置。 
进一步,所述制动长轴右端面向右刚越上拉栓伞外圆面至少2mm; 
制动短轴在控制滑孔内向左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为制动短轴左端面靠近触动杆右缘面距离至少2mm。 
进一步,所述制动长轴在控制滑孔内向左滑行,滑行到的最小位置为制动长轴左端面向左刚越上拉栓伞外圆面时至少2mm; 
顶出板推动制动短轴在控制滑孔内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右端面靠近触动杆左缘面距离至少2mm。 
进一步,所述制动模块以拉栓轴中心成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触动杆底部有凸台,拉栓槽内触动杆凸台对应处有行程限位槽,开锁状态时,触动杆上表面与锁体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拉栓头部为半圆形,制动长轴、制动短轴和制动连杆为方杆形。 
进一步,所述拉栓头部为圆球形,制动长轴、制动短轴和制动连杆为圆轴形。 
进一步,所述制动模块受记忆合金控制可在控制滑孔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顶出控制机构为电磁式,在顶出模块外装有螺线管电磁铁,由螺线管电磁铁控制顶出模块在控制滑孔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顶出控制机构为机械手动式,即利用手动推动顶出模块在控制滑孔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顶出控制机构为电气式,即由电动马达控制顶出杆在控制滑孔内滑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通过改变制动短轴和制动长轴的位置实现通电和断电状态下都可以锁紧的目的,同时采用了拉栓伞与制动模块相结合方式提供锁紧力,变点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极大地提高了锁具的锁紧力,增强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开锁状态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开锁状态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紧状态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锁紧状态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开锁状态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开锁状态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锁紧状态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锁紧状态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第四实施例放大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第五实施例中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为方杆形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第六实施例中制动长轴和制动短轴为圆轴形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锁紧力增强的 电控锁具结构,包括头部竖直向下的拉栓1,拉栓1头部为伞状,伞中心是竖直向上的拉栓杆,拉栓1下方是锁体2,其中,所述锁体2内与拉栓1头部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竖直向下的拉栓槽3,拉栓1可在拉栓槽3内滑动,在拉栓槽3内装有触动杆4,触动杆4底部装有触动弹簧5,触动弹簧5放置在拉栓槽3底部,触动杆4可在拉栓槽3内滑动;锁体2内与拉栓槽3垂直方向水平开有控制滑孔6,控制滑孔6和拉栓槽3相交,控制滑孔6内位于相交处右侧装有制动模块7,左侧装有顶出模块8,制动模块7或/和顶出模块8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所述顶出模块8与顶出控制机构801相连接。 
所述锁体2外位于顶出模块8一侧固定装有左盖板8a,制动模块7一侧固定装有右盖板7a。 
所述制动模块7包括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通过制动连杆7d连接在一起,制动模块7右侧装有制动弹簧9,制动弹簧9装在控制滑孔6右侧孔底部,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内缘到拉栓1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杆半径小于拉栓1伞半径,制动连杆7d内缘到拉栓1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1伞半径,制动连杆7d长度大于拉栓1伞外径。 
所述顶出模块8右端装有顶出板8b,顶出板8b或/和制动模块7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所述触动杆4中心到制动连杆7d内缘距离大于触动杆4半径,制动连杆7d长度大于触动杆4直径。 
所述制动长轴7b位于控制滑孔6内左盖板8a一侧,制动短轴7c位于控制滑孔6内右盖板7a一侧时,顶出模块8右端装有顶出板8b,顶出板8b可推动制动长轴7b在控制滑孔6内向右滑动,与顶出模块8连接的顶出控制机构801为螺线管电磁铁802,螺线管电磁铁802一直保持通电状态,顶出模块8一直保持向右受力状态,当拉栓伞部向下运动位于制动长轴7b下方时,顶出模块8受力的作用推动制动长轴7b越上拉栓伞外圆面,越过2mm稳定,制动长轴7b继续向右滑行直到顶出板8b滑动受限停止,整个电控锁具是处于锁紧 状态,制动弹簧9和触动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螺线管电磁铁802一直保持通电状态,则整个电控锁具一直处于锁紧状态,当螺线管电磁铁802断电,制动模块7在制动弹簧9作用下向左滑行,滑行到制动短轴7c左端面靠近触动杆4右缘面2mm位置,拉栓1和触动杆4位于制动连杆7d两端面之间,拉栓1可从拉栓槽3中退出,触动杆4在触动弹簧5作用下向上运动,与锁体2上表面平齐,避免了灰尘进入拉栓槽3中,实现电控锁具的解锁,这种结构在螺线管电磁铁802通电状态下实现电控锁具上锁,断电状态下实现电控锁具解锁。 
如附图5、6、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是实现螺线管电磁铁802断电状态下实现电控锁具上锁,通电状态下实现电控锁具解锁。 
将所述制动短轴7c置于控制滑孔6内左盖板8a一侧,制动长轴7b位于控制滑孔6内右盖板7a一侧,制动弹簧9可推动制动长轴7b在控制滑孔6内向左滑行,顶出模块8右端的顶出板8b可推动制动短轴7c在控制滑孔6内向右滑行,与顶出模块8连接的顶出控制机构801为螺线管电磁铁802,螺线管电磁铁802一直保持断电状态,当拉栓伞部向下运动位于制动长轴7b下方时,制动模块7在制动弹簧9作用下向左滑行,制动长轴7b越上拉栓伞外圆面,越过2mm稳定,制动长轴7b继续向左滑行直到顶出板8b滑动受限停止,整个电控锁具处于锁紧状态,制动弹簧9和触动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螺线管电磁铁802通电,顶出模块8在电磁力作用下向右滑行,滑行到制动短轴7c右端面靠近触动杆4左缘面2mm位置,拉栓1和触动杆4位于制动连杆7d两端面之间,拉栓1可从拉栓槽3中退出,触动杆4在触动弹簧5作用下向上运动,与锁体2上表面平齐,避免了灰尘进入拉栓槽3中,实现电控锁具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是所述制动模块7数量至少有一个,以拉栓轴中心成对称分布的。 
如附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是所述触动杆4底部有凸台,拉栓槽3内触动杆4凸台对应处有行程限位槽。 
如附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是所述拉栓1头部为半圆形, 制动长轴7b、制动短轴7c和制动连杆7d为方杆形。 
如附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例是所述拉栓1头部为圆球形,制动长轴7b、制动短轴7c和制动连杆7d为圆轴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例所述制动模块7受记忆合金控制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例所述顶出控制机构801为机械手动式,即利用手动推动顶出模块8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种实施例所述顶出控制机构801为电气式,即由电动马达控制顶出模块8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通过改变制动短轴和制动长轴的位置实现通电和断电状态下都可以锁紧的目的,同时采用了拉栓伞与制动模块相结合方式提供锁紧力,变点接触为线接触或面接触,极大地提高了锁具的锁紧力,增强了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中所讲上、下、左、右为各零部件相对位置关系,不是零件在整个结构中的绝对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实施例中所所列举得各种方式,还及于受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启示所能想到的各种技术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包括头部竖直向下的拉栓(1),拉栓(1)头部为伞状,伞中心是竖直向上的拉栓杆,拉栓(1)下方是锁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2)内与拉栓(1)头部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竖直向下的拉栓槽(3),拉栓(1)可在拉栓槽(3)内滑动,在拉栓槽(3)内装有触动杆(4),触动杆(4)底部装有触动弹簧(5),触动弹簧(5)放置在拉栓槽(3)底部,触动杆(4)可在拉栓槽(3)内滑动;锁体(2)内与拉栓槽(3)垂直方向水平开有控制滑孔(6),控制滑孔(6)和拉栓槽(3)相交,控制滑孔(6)内位于相交处右侧装有制动模块(7),左侧装有顶出模块(8),制动模块(7)或/和顶出模块(8)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所述顶出模块(8)与顶出控制机构(801)相连接;
所述锁体(2)外位于顶出模块(8)一侧固定装有左盖板(8a),制动模块(7)一侧固定装有右盖板(7a);
所述制动模块(7)包括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通过制动连杆(7d)连接在一起,制动模块(7)右侧装有制动弹簧(9),制动弹簧(9)装在控制滑孔(6)右侧孔底部,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内缘到拉栓(1)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杆半径小于拉栓(1)伞半径,制动连杆(7d)内缘到拉栓(1)中心的距离大于拉栓(1)伞半径,制动连杆(7d)长度大于拉栓(1)伞外径;
所述顶出模块(8)右端装有顶出板(8b),顶出板(8b)或/和制动模块(7)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所述触动杆(4)中心到制动连杆(7d)内缘距离大于触动杆(4)半径,制动连杆(7d)长度大于触动杆(4)直径;
锁紧状态时,拉栓(1)伞位于制动长轴(7b)或制动短轴(7c)对应下方位置,触动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
解锁状态时,触动杆(4)位于制动连杆(7d)两端面之间,触动杆上端面高于制动长轴(7b)和制动短轴(7c)下缘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长轴(7b)位于控制滑孔(6)内左盖板(8a)一侧,制动短轴(7c)位于控制滑孔(6)内右盖板(7a)一侧,顶出模块(8)右端装有顶出板(8b),顶出板(8b)可推动制动长轴(7b)在控制滑孔(6)内向右滑动,所述制动长轴(7b)右端面向右最少滑到临界点位置,最多滑到死点位置,所述临界点位置为制动长轴(7b)右端面向右刚越上拉栓(1)伞外圆面时制动长轴(7b)右端面所在位置,所述死点位置为顶出板(8b)右端面能在控制滑孔(6)内滑行的最右端位置,所述顶出板位于死点位置时,制动弹簧(9)和触动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制动弹簧(9)可推动制动短轴(7c)在控制滑孔(6)内向左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7c)左端面靠近触动杆(4)右缘面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短轴(7c)位于控制滑孔(6)内左盖板(8a)一侧,制动长轴(7b)位于控制滑孔(6)内右盖板(7a)一侧,制动弹簧(9)可推动制动长轴(7b)在控制滑孔(6)内向左滑行,滑行到的最小位置为制动长轴(7b)左端面向左刚越上拉栓(1)伞外圆面时制动长轴(7b)左端面所处位置,滑行的最大位置为顶出板(8b)左端面能在控制滑孔(6)内滑行的最左位置,所述制动长轴(7b)位于滑行最小位置时,制动弹簧(9)和触动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顶出板(8b)可推动制动短轴(7c)在控制滑孔(6)内向右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7c)右端面靠近触动杆(4)左缘面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长轴(7b)右端面向右刚越上拉栓(1)伞外圆面至少2mm;
制动短轴(7c)在控制滑孔(6)内向左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为制动短轴(7c)左端面靠近触动杆(4)右缘面距离至少2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长轴(7b)在控制滑孔(6)内向左滑行,滑行到的最小位置为制动长轴(7b)左端面向左刚越上拉栓(1)伞外圆面时至少2mm;
所述顶出板(8b)推动制动短轴(7c)在控制滑孔(6)内向右滑行,滑行最大位置位于制动短轴(7c)右端面靠近触动杆(4)左缘面距离至少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7)以拉栓轴中心成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杆(4)底部有凸台,拉栓槽(3)内触动杆(4)凸台对应处有行程限位槽,开锁状态时,触动杆(4)上表面与锁体(2)上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1)头部为半圆形,制动长轴(7b)、制动短轴(7c)和制动连杆(7d)为方杆形。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1)头部为圆球形,制动长轴(7b)、制动短轴(7c)和制动连杆(7d)为圆轴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7)受记忆合金控制可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控制机构(801)为电磁式,在顶出模块(8)外装有螺线管电磁铁(802),由螺线管电磁铁(802)控制顶出模块(8)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控制机构(801)为机械手动式,即利用手动推动顶出模块(8)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控制机构(801)为电气式,即由电动马达控制顶出杆(8)在控制滑孔(6)内滑动。
CN 201220053782 2012-02-18 2012-02-18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72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3782 CN202672874U (zh) 2012-02-18 2012-02-18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3782 CN202672874U (zh) 2012-02-18 2012-02-18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2874U true CN202672874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53782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72874U (zh) 2012-02-18 2012-02-18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28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821A (zh) * 2012-02-18 2012-07-11 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CN103590667A (zh) * 2013-11-05 2014-02-19 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旋上锁的拉栓式磁力锁
CN106761078A (zh) * 2017-01-18 2017-05-31 苏州缔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窗弹性磁力锁紧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821A (zh) * 2012-02-18 2012-07-11 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CN103590667A (zh) * 2013-11-05 2014-02-19 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旋上锁的拉栓式磁力锁
CN103590667B (zh) * 2013-11-05 2018-08-31 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旋上锁的拉栓式磁力锁
CN106761078A (zh) * 2017-01-18 2017-05-31 苏州缔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窗弹性磁力锁紧装置
CN106761078B (zh) * 2017-01-18 2019-02-22 苏州欢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幕墙窗弹性磁力锁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8598U (zh) 共享充电宝箱专用电磁锁
CN202672874U (zh)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CN201794405U (zh) 电动注塑机防护移门自锁机构
CN102230344B (zh) 密码锁永磁体组件锁紧器
CN102561821B (zh) 一种锁紧力增强的电控锁具结构
CN208294271U (zh) 一种新型电子锁芯装置
CN202467371U (zh) 一种磁控锁
CN201236551Y (zh) 新型电子门锁
CN2704659Y (zh) 电磁锁
CN202731492U (zh) 单电极磁控式挂锁
CN101481988B (zh) 防盗门停电开门装置
CN202767675U (zh) 防盗门锁及其锁具系统
CN102235120B (zh) 磁流体密码锁
CN202945879U (zh) 双插防盗锁
CN202144687U (zh) 一种磁性门锁
CN104047477B (zh) 微功耗简易智能电子锁头
CN201756847U (zh) 玻璃门电子锁
CN202249265U (zh) 一种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
CN206352429U (zh) 一种机械锁钥匙
CN202990620U (zh) 一种磁力锁
CN204326716U (zh) 一种机械旋转结构及锁具
CN203613893U (zh) 复合式连动锁装置
CN104420723A (zh) 一种防盗电子锁芯
CN102235118B (zh) 磁流体电子密码锁
CN204175047U (zh) 防盗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0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