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3202U -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3202U
CN202663202U CN201220378406XU CN201220378406U CN202663202U CN 202663202 U CN202663202 U CN 202663202U CN 201220378406X U CN201220378406X U CN 201220378406XU CN 201220378406 U CN201220378406 U CN 201220378406U CN 202663202 U CN202663202 U CN 202663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mechanical
telecontrol
telecontroller
secondary device
primar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378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金界
唐岳柏
胡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Y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Y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Y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YI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378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63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3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32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还包括远动系统,所述远动系统包括远动控制中心、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所述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分别通过远动通道与远动控制中心连接,二次设备通过站级以太网与第一远动机连接;远动系统还包括规约转换器,所述规约转换器分别与站级以太网和第二远动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两台远动机,当其中一台远动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另一台远动机还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110KV综自变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当发生故障时能大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为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Description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特别涉及110KV综自变电系统。
背景技术
综自变电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同时实现变电站的监视、控制、测量、调节、保护、分析判断和计划决策等功能,为了能对广阔地区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在综自变电站中通过设置远动机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远距离的监控,而目前在110KV的综自变电系统中,只设置有一台远动机进行通信,由于变电站是我国工业、民生的关键设备,若远动机或网络发生错误,则会导致变电站工作瘫痪,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社会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性好、运行稳定的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包括构成电力系统主体的一次设备和用于对一次设备进行测控的二次设备,还包括对二次设备进行远距离监视和控制的远动系统,所述远动系统包括远动控制中心,还包括用于二次设备、远动控制中心间进行通信的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所述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分别通过远动通道与远动控制中心连接,二次设备通过站级以太网与第一远动机连接;远动系统还包括用于将站级以太网转换成双以太网接入的规约转换器,所述规约转换器分别与站级以太网和第二远动机相连。
其中一次设备为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电力线路、互感器、避雷器等,而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调节、保护和监测的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它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缺一不可,其中二次设备通过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获取一次设备中的相关信息,并对一次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连接至站级以太网中,为了形成双以太网系统,二次设备通过规约转换器转换成双以太网接入第二远动机中。
进一步,所述远动通道可以为以太网、互联网、电缆或光缆。
进一步,所述远动系统还包括用于提供精确时间的GPS对时装置,所述对时装置分别与第一远动机和第二远动机连接。现有的综自变电站使用的是网络时间,会因为网络延时出现计时不精确的问题,而采用GPS对时装置是从GPS卫星处获取精确的时间信号,为远动机提供更为精确的时间。
优选地,具有独立对时功能的二次设备均与GPS对时装置连接,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现场对二次设备进行监控的现场控制主机,所述现场控制主机与站级以太网相连。现场人员可通过现场控制主机在现场对二次设备进行监控,增加了本系统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二次设备包括用于对一次设备数据进行采集的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线路进行开关控制的线路开关系统、用于对线路进行保护的线路保护系统、用于对一次设备馈线进行控制的馈线开关柜和用于对一次设备线路进行控制的线路控制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线路开关系统、线路保护系统、馈线开关柜和线路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站级以太网。所有二次设备均可通过连接站级以太网与远动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及获取控制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两台远动机,当其中一台远动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另一台远动机还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110KV综自变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当发生故障时能大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为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10KV综自变电系统的整体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次设备和远动系统的系统详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图2,本实用新型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包括构成电力系统主体的一次设备2和用于对一次设备2进行测控的二次设备3,还包括对二次设备3进行远距离监视和控制的远动系统1,所述远动系统1包括远动控制中心13,还包括用于二次设备3、远动控制中心13间进行通信的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所述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分别通过远动通道与远动控制中心13连接,二次设备3通过站级以太网与第一远动机11连接;远动系统1还包括用于将站级以太网转换成双以太网接入的规约转换器14,所述规约转换器14分别与站级以太网和第二远动机12相连。
其中一次设备2为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电力线路、互感器、避雷器等,而二次设备3是对一次设备2进行控制、调节、保护和监测的设备。一次设备2和二次设备3它是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缺一不可,其中二次设备3通过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获取一次设备2中的相关信息,并对一次设备2进行有效的控制。
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连接至站级以太网中,为了形成双以太网系统,二次设备3通过规约转换器14转换成双以太网接入第二远动机12中。
本实用新型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中分别设置有两台远动机,当其中一台远动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另一台远动机还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110KV综自变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当发生故障时能大大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为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
进一步,所述远动通道可以为以太网、互联网、电缆或光缆。
进一步,所述远动系统1还包括用于提供精确时间的GPS对时装置15,所述对时装置分别与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连接。现有的综自变电站使用的是网络时间,会因为网络延时出现计时不精确的问题,而采用GPS对时装置15是从GPS卫星处获取精确的时间信号,为远动机提供更为精确的时间。
优选地,具有独立对时功能的二次设备3均与GPS对时装置15连接,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现场对二次设备3进行监控的现场控制主机16,所述现场控制主机16与站级以太网相连。现场人员可通过现场控制主机16在现场对二次设备3进行监控,增加了本系统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二次设备3包括用于对一次设备2数据进行采集的数据采集系统31、用于对线路进行开关控制的线路开关系统32、用于对线路进行保护的线路保护系统33、用于对一次设备2馈线进行控制的馈线开关柜34和用于对一次设备2线路进行控制的线路控制系统35;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1、线路开关系统32、线路保护系统33、馈线开关柜34和线路控制系统35分别连接至站级以太网。所有二次设备3均可通过连接站级以太网与远动控制中心13进行通信及获取控制信息。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包括构成电力系统主体的一次设备(2)和用于对一次设备(2)进行测控的二次设备(3),还包括对二次设备(3)进行远距离监视和控制的远动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动系统(1)包括远动控制中心(13),还包括用于二次设备(3)、远动控制中心(13)间进行通信的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所述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分别通过远动通道与远动控制中心(13)连接,二次设备(3)通过站级以太网与第一远动机(11)连接;远动系统(1)还包括用于将站级以太网转换成双以太网接入的规约转换器(14),所述规约转换器(14)分别与站级以太网和第二远动机(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动系统(1)还包括用于提供精确时间的GPS对时装置(15),所述对时装置分别与第一远动机(11)和第二远动机(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现场对二次设备(3)进行监控的现场控制主机(16),所述现场控制主机(16)与站级以太网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设备(3)包括用于对一次设备(2)数据进行采集的数据采集系统(31)、用于对线路进行开关控制的线路开关系统(32)、用于对线路进行保护的线路保护系统(33)、用于对一次设备(2)馈线进行控制的馈线开关柜(34)和用于对一次设备(2)线路进行控制的线路控制系统(35);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1)、线路开关系统(32)、线路保护系统(33)、馈线开关柜(34)和线路控制系统(35)分别连接至站级以太网。
CN201220378406XU 2012-07-30 2012-07-30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3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78406XU CN202663202U (zh) 2012-07-30 2012-07-30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378406XU CN202663202U (zh) 2012-07-30 2012-07-30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3202U true CN202663202U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5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3784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3202U (zh) 2012-07-30 2012-07-30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632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682A (zh) * 2014-04-03 2014-07-23 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替换ge远动控制装置的模拟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682A (zh) * 2014-04-03 2014-07-23 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替换ge远动控制装置的模拟系统
CN103941682B (zh) * 2014-04-03 2016-06-22 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替换ge远动控制装置的模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3964B (zh) 一种模块化ups集成配电系统
CN105977923B (zh) 一种实现即插即用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
CN106202811A (zh) 一种基于rtds的多源异构配电网故障仿真方法
CN203554074U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并网双电源接口装置
CN207408826U (zh) 矿用电力监控系统
CN204144926U (zh) 一种电弧光保护装置
CN202663202U (zh) 基于双远动机架构的110kv综自变电系统
CN203014357U (zh)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数字化改造的goose报文/开关量转换装置
CN204012921U (zh) 一种双向控制智能监控配电系统
CN202550678U (zh) 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系统
CN215681798U (zh) 能够自动切换状态的电压并列装置
CN202940644U (zh)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智能管理监控系统
CN204290503U (zh) 一体化智能交流电源箱
CN202771238U (zh) 变压器风冷控制保护装置
CN205786965U (zh) 一种供电系统发电回路接地选线的装置和综合保护装置
CN203326904U (zh) 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CN202978427U (zh) 一种矿用馈电开关微机监控保护装置
CN106981864A (zh) 快速开关消弧及人体保护系统
CN206650433U (zh) 快速开关消弧及人体保护系统
CN203465012U (zh) 一种无源无线的分层分布变电开关柜测温在线监测系统
CN106374443A (zh) 一种基于epon的层次化保护方法
CN202978436U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线上的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03997124A (zh) 一种双向控制智能监控配电系统
CN204156613U (zh)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参数配置管理系统
CN207302857U (zh) 一种智能型地下网络配电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