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2829U - 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2829U
CN202662829U CN 201120396689 CN201120396689U CN202662829U CN 202662829 U CN202662829 U CN 202662829U CN 201120396689 CN201120396689 CN 201120396689 CN 201120396689 U CN201120396689 U CN 201120396689U CN 202662829 U CN202662829 U CN 202662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coaxial cable
connection element
port connection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3966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蒙特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PC Broadband Inc
Original Assignee
PPC Broadba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906,5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075338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906,55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323053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PPC Broadband Inc filed Critical PPC Broadband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2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28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邻近第二端的凸缘;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能围绕接线柱旋转;和位于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凸缘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这确保通过连接器的接地连续性,且建立和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电和物理连通。

Description

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同轴电缆通信应用中的连接器,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恒定接触接线柱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实施例,所述接线柱将电连续性延伸通过连接器。 
背景技术
宽带通信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电磁信息交换形式,且同轴电缆是用于传输宽带通信的常用管线。同轴电缆通常设计成使得传送通信信号的电磁场仅仅在电缆的内部和外部同轴导体之间的空间中存在。这允许同轴电缆用以紧接金属物体安装,而没有在其它传输线路中发生的功率损失,且提供对通信信号的保护以防外部电磁干扰。同轴电缆的连接器通常连接到互补接口端口上,以将同轴电缆与各种电子装置和电缆通信设备电气地集成。连接通常通过将连接器的带内螺纹螺母围绕相应带外螺纹接口端口旋转来进行。完全拧紧同轴电缆连接器到接口端口的螺纹连接有助于确保连接器和相应接口端口之间的接地连接。然而,连接器通常未适当地拧紧或以其它方式安装。此外,常用连接器的结构可允许接地损失和电磁屏蔽的不连续性,电磁屏蔽旨在从电缆延伸通过连接器到达相应同轴电缆接口端口。 
因而,存在对具有恒定接触接线柱的改进连接器的需要,用于确保通过连接器的接地连续性,且建立和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电和物理连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总体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邻近第二端的凸缘;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能围绕接线柱旋转;和位于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凸缘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本发明的第二总体方面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能围绕接线柱旋转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内表面;和邻近所述第二端的多个接合指形物,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干涉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总体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带槽凸缘,所述带槽凸缘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和附连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的定位径向压缩所述带槽凸缘,另外其中,所述带槽凸缘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壁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建立并保持端口联接元件和接线柱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而与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位置无关。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邻近第二端的凸缘;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能围绕接线柱旋转;和位于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凸缘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根据段落1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凸缘的外边缘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施加恒定径向力,以建立并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 
根据段落1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接线柱的一部分和凸缘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凸缘的径向移动。 
根据段落1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能围绕接线柱旋转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内表面;和邻近所述第二端的多个接合指形物,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干涉的位置。 
根据段落1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中的每个的外边缘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施加恒定径向力,以建立并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 
根据段落1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根据段落1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由轴向对齐的槽隔开,所述槽位于接线柱上靠近第二端。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带槽凸缘,所述带槽凸缘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和附连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的定位径向压缩所述带槽凸缘,另外其中,所述带槽凸缘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壁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建立并保持端口联接元件和接线柱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而与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位置无关。 
根据段落18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带槽凸缘包括多个轴向对齐的开口,所述开口将凸缘和接线柱的部分隔开。 
根据段落18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根据段落18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部和相对的第二端部以及邻近第二端部的凸缘;可旋转地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位于端口联接元件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端口联接元件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根据段落3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抵靠接线柱的外边缘施加恒定径向力,以建立并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 
根据段落3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端口联接元件在第二端附近的径向移动。 
根据段落3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邻近第二端部的凸缘,所述凸缘具有外边缘;能围绕所述接线柱旋转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邻近第二端的多个接合指形物,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接线柱干涉的位置。 
根据段落3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中的每个的内表面抵靠凸缘的外边缘施加恒定径向力,以建立并保持接线柱和端口联接元件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 
根据段落3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根据段落3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由轴向对齐的槽隔开,所述槽位于端口联接元件上靠近第二端。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带槽端口联接元件,所述带槽端口联接元件具有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带槽端口联接元件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以及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其中,接线柱的定位径向扩张所述带槽端口联接元件,另外其中,所述带槽端口联接元件抵靠接线柱的外表面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建立并保持带槽端口联接元件和接线柱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而与接线柱和带槽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位置无关。 
根据段落3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多个槽是多个轴向对齐的开口,所述开口将带槽端口联接元件的部分隔开。 
根据段落3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紧固件构件,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 
根据段落3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能围绕接线柱旋转;和位于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根据段落5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邻近第二端的凸缘。 
根据段落5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凸缘和接线柱的一部分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凸缘的径向移动。 
根据段落5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由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限定的多个接合指形物。 
根据段落5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干涉的位置。 
根据段落5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端口联接元件的定位径向地压缩第二端。 
根据段落57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壁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 
根据段落58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部和相对的第二端部;可旋转地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位于端口联接元件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端口联接元件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根据段落6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端口联接元件在第二端附近的径向移动。 
根据段落6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由端口联接元件上的多个开口限定的多个接合指形物。 
根据段落6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接线柱干涉的位置。 
根据段落60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接线柱的定位径向地扩张端口联接元件。 
根据段落6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抵靠接线柱的外表面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 
根据段落6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根据结合附图得到的以下详细公开,将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全面地认识本发明的构造和操作的前述和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参考下述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实施例的元件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剖视图;
图2示出了连接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剖视图;和
图3示出了接线柱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显示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绝不限于仅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公开的组成部件的数量、部件的材料、部件的形状、部件的相对布置等。 
作为详细说明的前序,应当注意,如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指示。 
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同轴电缆连接器100可接收已制备同轴电缆10,且可操作性地附接到同轴电缆10,从而电缆10固定地附连到连接器100。同轴电缆10可包括保护性外部护套12、导电接地屏蔽件14、电介质箔层15、内部电介质16和中心导体18。同轴电缆10可以制备成图1体现的那样,通过去除保护性外部护套12且往回拉导电接地屏蔽件14,以暴露环绕内部电介质16的电介质箔层15的一部分。所体现的同轴电缆10的进一步制备可包括剥离电介质箔层15和电介质16以暴露中心导体18的一部分。保护性外部护套12旨在保护同轴电缆10的各个部件不受损害,所述损害可能由暴露于灰尘或水分和由腐蚀引起。此外,保护性外部护套12在某种积度上可用于以包含电缆(contained cable)设计紧固同轴电缆10的各个部件,保护电缆10不受与电缆安装期间的移动有关的损害。导电接地屏蔽件14可以由适合于提供电接地连接的导电材料形成。 
可以采用屏蔽件14的各个实施例,以遮蔽不想要的噪音。例如,屏蔽件14可包括围绕电介质16卷绕的金属箔或者围绕电介质16以连续编织物形成的多个导电束。可以使用箔和/或编织束的组合,其中,导电屏蔽件14可包括箔层,然后编织层,然后箔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实施各种层组合,以便导电接地屏蔽件14实现电磁缓冲,从而有助于防止可能破坏宽带通信的环境噪音的进入。电介质16可包括适合于电绝缘的材料。应当注意的是,形成同轴电缆10的所有各个部件的各种材料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从而允许电缆10根据常规宽带通信标准、安装方法和/或设备折曲或弯曲。还应当认识到,同轴电缆10、保护性外部护套12、导电接地屏蔽件14、电介质箔层15、内部电介质16和/或中心导体18的径向厚度可基于通常认为与宽带通信标准和/或设备相对应的参数变化。 
进一步参考图1,连接器100配置成附连到同轴电缆接口端口,例如接口端口20。同轴电缆接口端口20包括导电插孔,用于接收同轴电缆中心导体18的足以进行充分电接触的部分。同轴电缆接口端口20还可以包括带螺纹外表面23。应当认识到,同轴电缆接口端口20和/或端口20的导电插孔的径向厚度和/或长度可基于通常认为与宽带通信标准和/或设备相对应的参数变化。此外,可以在同轴电缆接口端口20的带螺纹外表面23上形成的螺纹的节距和高度也可基于通常认为与宽带通信标准和/或设备相对应的参数变化。此外,应当认识到,接口端口20可以由单种导电材料、多种导电材料形成,或者可以配置有导电和不导电材料两者,与端口20的与连接器100的有效电接口相对应。然而,接口端口20的插孔22应当由导电材料形成。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接口端口20可以由同轴电缆通信装置、电视、调制解调器、计算机端口、网络接收器或其它通信改进设备(例如信号分配器、电缆线路扩展器、电缆网络模块和/或类似物)的连接接口部件实施。 
继续参考图1,同轴电缆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端口联接元件30、具有凸缘44的接线柱40、连接器主体50和紧固件构件6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可以包括:附连到接线柱40的连接器主体50,所述接线柱40包括第一端41、第二端42和邻近第二端42的凸缘44;附连到所述接线柱40的端口联接元件30,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30能围绕接线柱40旋转;和位于接线柱40上的多个开口140,所述多个开口140从凸缘44朝向第一端41延伸一定距离。在可选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可包括:附连到接线柱40的连接器主体50,所述接线柱40具有第一端41和相对的第二端42;能围绕接线柱旋转的端口联接元件30,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30具有内表面35;和邻近所述第二端42的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被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干涉的位置。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可包括:附连到接线柱40的连接器主体50,所述接线柱40具有第一端41、相对的第二端42和带槽凸缘44,所述带槽凸缘44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和附连到接线柱40的端口联接元件30,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30的定位径向压缩所述带槽凸缘44,另外其中,所述带槽凸缘44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壁35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建立并保持端口联接元件30和接线柱40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而与接线柱40和端口联接元件30的轴向位置无关。 
此外,同轴电缆连接器100的实施例的端口联接元件30或带螺纹螺母30具有第一端31和相对的第二端32。带螺纹螺母30可旋转地紧固到接线柱40,以允许围绕接线柱的旋转运动。例如,带螺纹螺母30可围绕固定接线柱40自由地旋转或转动。带螺纹螺母30可包括内部唇缘34,内部唇缘34定位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32,且配置成妨碍接线柱40的轴向移动。带螺纹螺母30还可包括内螺纹33,该内螺纹33从第一端31的边缘轴向地延伸足够的距离,以提供与标准同轴电缆接口端口20的外螺纹23的可操作有效的螺纹接触。螺母30的结构构造可根据同轴电缆连接器100的不同功能变化,以适应同轴电缆连接器100的不同功能。例如,螺母30的第一端31可包括内部结构和/或外部结构,例如脊部凹槽、弯曲部、掣子、槽、开口、斜面或其它结构特征等,它们可有利于诸如不漏水的密封件的环境密封构件的可操作结合,当与接口端口20配合时,环境密封构件可帮助防止环境污染物在螺母30的第一端31处进入。此外,螺母30的第二端32可延伸较大的轴向距离,以径向地接留连接器主体50的范围,但是螺母30的延伸部分不需要接触连接器主体50。螺母30或端口联接元件包括大致轴向的开口,如图1所示,且具有可包括内螺纹33的内表面35。螺母30的内表面35还可以是内壁、内侧表面等。在内表面35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沿该表面任何点处螺母30的内直径可以认为是螺母的内表面35。在连接器100的许多实施例中,接线柱40与螺母30的靠近内部唇缘34的内表面35接触。 
带螺纹螺母30可由导电材料制成,从而有利于通过螺母30进行接地。因此,螺母30可配置成:在连接器100前进到端口20上时,通过电接触接口端口20的导电表面来延伸电磁缓冲。另外,带螺纹螺母30可由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两者制成。例如,螺母30的外表面可由聚合物制成,而螺母30的其余部分可由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构成。带螺纹螺母30可由金属或聚合物或将有利于刚性成型螺母主体的其它材料制成。带螺纹螺母30的制造可包括铸造、挤压、切割、压花、车削、攻丝、钻孔、注射模制、吹气模制或可提供有效部件生产的其它制造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螺母30的各个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没有螺纹的联接器构件,但是定尺寸为可操作连接到相应接口端口,例如接口端口20。 
仍然参照图1,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可包括接线柱40。接线柱40包括第一端41和相对的第二端42。此外,接线柱40包括位于接线柱40的第二端42处的凸缘44,例如在外部延伸的环形凸起。凸缘44可包括面向接线柱40的第一端41的渐缩表面。另外,接线柱40的实施例可包括诸如唇缘或凸起的表面特征47,该表面特征47可接合连接器主体50的一部分,以固定接线柱4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50的轴向运动。然而,接线柱可不包括这种表面特征47,且同轴电缆连接器100可以依赖于压配合和摩擦配合力和/或其它部件结构来帮助将接线柱40保持在相对于连接器主体50的轴向和旋转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连接器主体相对于接线柱40紧固的位置附近或以其它方式相邻的位置可包括表面特征43,例如脊部、凹槽、凸起或压花,这可以增强接线柱4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50的固定位置。此外,接线柱40包括配合边缘46。配合边缘46可配置成与接口端口20的对应配合边缘进行物理接触和电接触。接线柱40应当形成为使得已制备同轴电缆10的部分(包括电介质箔层15、电介质16和中心导体18)可轴向地通入第二端42中以及/或者穿过接线柱40的管状主体的一部分。此外,接线柱40应当定尺寸使得接线柱40可在环绕电介质16的电介质箔层15周围以及在保护性外护套12和导电接地屏蔽件14的下面插入已制备同轴电缆10的端部中。因此,在接线柱40的实施例可在往回拉的导电接地屏蔽件14下面插入已制备同轴电缆10的端部中时,可实现与屏蔽件14的实质上的物理接触和/或电接触,从而有利于通过接线柱40进行接地。接线柱40可由金属或将有利于刚性成型接线柱主体的其它导电材料制成。另外,接线柱40可由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两者的组合制成。例如,可将金属涂层或层施用到聚合物或其它不导电材料上。接线柱40的制造可包括铸造、挤压、切割、车削、钻孔、压花、注射模制、喷涂、吹气模制、部件包覆模制(overmolding)或可提供有效部件生产的其它制造方法。 
继续参考图1且另外参考图3,接线柱40包括位于接线柱40上或周围一些位置且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42的多个槽140。多个槽140可以是位于接线柱40的一部分和凸缘44上且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接线柱40的第二端42的多个开口、空间、空隙、孔隙、孔、切口、槽道、凹槽等。例如,槽140可以与接线柱40轴向对齐;此外,槽140可以从第二端42通过凸缘44朝向第一端41轴向地延伸一定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槽140从第二端42延伸至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表面特征47。在其它实施例中,槽140可以延伸至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接线柱40长度的三分之一。在许多实施例中,取决于在压缩时可见的偏转量和/或建立和保持与端口联接元件30的物理和电连续性所需的任何反作用径向向外力的量,槽轴向延伸通过凸缘44的距离可以不同。具有沿接线柱40朝向第一端41轴向延伸过远的槽140的接线柱40可能在接线柱40的结构整体性方面有部分或显著损失的风险,且可能不能实现将其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30干涉的位置的合适径向力的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槽130可以用于使得螺母30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因而,槽130可以在尺寸、形状、外观等方面变化。螺母30可以在螺母30的各部分之间不引入空隙的情况下制成有弹性的。例如,取代空隙,如槽140,接线柱40可以具有通过织带(webbing)、垫片、网格(meshing)、柔性材料、网等分开的部分。 
此外,槽140的宽度可以基于通常认为与宽带通信标准和/或设备相对应的参数变化。槽140的宽度减小可导致凸缘44的外边缘45的表面面积增加,反之亦然。凸缘44的外边缘45可以与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物理接触;因而,槽140的宽度应当与凸缘44的外边缘45的期望表面面积量平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考虑用于制造接线柱40、凸缘44和其它连接器100部件的材料的结构属性(例如,材料的弹性模量、延展性、屈服强度等),以确定位于接线柱40上的槽140的尺寸(即,长度、宽度、深度)和数量。表面上,槽140具有与接线柱40厚度(即,从接线柱40的内表面到接线柱40的外表面)相等的深度。换句话说,槽140可以是凸缘44和接线柱40的部分已经被去除、挤出、切割、取出等的空间。此外,槽140的数量和槽140的轴向长度应当优化,以提供与螺母30的可靠干涉或接触的最佳平衡。要考虑的其它因素可以是实现减少的阻力,降低与连接器100的制造、生产和操作有关的任何成本。 
在可选实施例中,接线柱40可包括两个槽140,彼此相对靠近地定位,从而产生单个柔性指形物。减少槽140以包括仅仅两个通常窄的槽将增加部件的总体强度。然而,由两个槽140形成的单个柔性指形物仍可以是有弹性的,使得其由于与螺母30干涉而径向向内扩张,抵靠螺母30恒定地施加径向向外的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相同效果可以用多于两个槽140实现,保持总槽140的总体数量低。 
仍参考图1,将接线柱凸缘44开槽使得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例如,凸缘44可以在径向向外方向和径向向内方向折曲、偏转、移动、弯曲等。槽140允许凸缘44在经受外力(例如,螺母30的内表面35(在操作性地配置时))时从初始位置径向压缩(即,径向向内方向)。凸缘44的初始位置的一个示例可以是稍微扩张的位置,其中,将螺母30附连到接线柱40可需要或导致凸缘44的稍微压缩。由于具有多个槽140的接线柱凸缘44在径向方向(例如,径向向内和向外)是有弹性的、柔性的、能够偏转等,因而,凸缘44可以偏压至与螺母30干涉的位置。例如,螺母30操作性附连到接线柱40可以经由凸缘44的外边缘45和螺母30的内表面35之间的接触以径向向内方向从扩张初始位置或休息位置稍微压缩凸缘44。因而,有弹性凸缘44可以往回折曲或“回弹”,从而抵靠螺母30的内表面35施加恒定向外径向力(即,偏压力、反作用力等),以使其恢复至稍微压缩之前的初始休息位置。由凸缘44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施加的恒定向外径向力建立且保持接线柱40和端口联接元件30之间的电连续性,而与其轴向位置无关。凸缘44基于来自于端口联接元件30的任何压缩在径向向内方向偏转或移动不需要是显著的或容易看到的;由于凸缘44和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之间的偏压关系,凸缘44在径向向内方向的稍微偏转足以激发恒定径向向外力。 
在连接器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凸缘44的外直径可以稍大于螺母30的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32的内直径,这可能需要或导致在螺母30附连到接线柱40时凸缘44的稍微压缩。在操作性地配置时,凸缘44的外边缘45抵靠螺母30的内表面35的恒定偏压力可以建立且保持接线柱40和螺母30之间的物理和电接触,如图2所示。在可能不希望将连接器100完全拧紧到端口(类似于接口端口20,例如,消耗装置,其中,可能关心端口20破裂或断裂)上的安装情况下,抵靠螺母30表面的恒定偏压力有助于建立和保持接线柱40和螺母30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此外,在连接器100有意地不完全拧紧到端口20上时,带槽凸缘44的恒定径向力有助于建立和保持物理和电连续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涉及本文所述之外的连接器100的情况下,期望接线柱40和端口联接元件30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 
参考图3且继续参考图1,连接器10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接线柱40,接线柱40具有第一端41、第二端42和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42的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接合指形物145可以是接线柱40的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42的部分,且由槽140分开或隔开,槽140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第二端42轴向延伸通过接线柱40的一部分和凸缘44。接合指形物145还可以是弹性构件、偏压构件、指形物、偏压指形物、接线柱指形物、齿、接合齿、接线柱齿、扩张构件、柔性构件等。接合指形物145的数量取决于位于接线柱40上的槽140的数量。例如,如果接线柱40具有从第二端42轴向延伸的6个槽140,那么将形成6个接合指形物145。此外,由槽140或开口隔开的接合指形物145在径向方向(例如,径向向内和向外)是有弹性的。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当螺母30操作性地附连到接线柱40上时,接合指形物145可以径向向内稍微压缩,以适应螺母30的附连。当螺母30附连到接线柱40上时(即,在操作性地配置时),有弹性接合指形物145应当在径向向外方向往回折曲、扩张或“回弹”,从而对螺母30(具体地,螺母30的内表面35)施加恒定径向接触力。由接合指形物145抵靠螺母30的内表面施加的恒定径向接触力可以建立并保持接线柱40和螺母30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在许多实施例中,接合指形物145的外边缘45与螺母30的内表面35接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合指形物145与端口联接元件处于偏压关系。 
再次参考图1,诸如连接器100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实施例可包括连接器主体50。连接器主体50可包括第一端51和相对的第二端52。此外,连接器主体可包括邻近或以其它方式靠近主体50的第一端51的接线柱安装部分57,接线柱安装部分57构造成以防止两个部件相对于彼此在平行于连接器100轴线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将主体50相对于接线柱4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紧固地定位,从而连接器主体50相对于接线柱40轴向地紧固。另外,连接器主体50可包括定位邻近或靠近连接器主体50的第一端51的外部环形凹部58。此外,连接器主体50可包括半刚性而柔顺的外表面55,其中,外表面55可构造成在第二端52由于紧固件构件60的操作而抵靠所接收同轴电缆10可变形地压缩时,形成环形密封。连接器主体50可包括定位邻近或靠近连接器主体50的第二端52的外部环形掣子53。另外,连接器主体50可包括内表面特征,例如靠近或邻近连接器主体50的第二端52的内表面形成且构造成通过与电缆的齿状相互作用来增强已插入和接收的同轴电缆10的摩擦约束和夹紧的环形锯齿。连接器主体50可由诸如塑料、聚合物、可弯曲金属或有利于半刚性而柔顺的外表面55的复合材料的材料制成。另外,连接器主体50可由导电材料或不导电材料或其组合制成。连接器主体50的制造可包括铸造、挤压、切割、车削、钻孔、压花、注射模制、喷涂、吹气模制、部件包覆模制或其组合或可提供有效部件生产的其它制造方法。 
进一步参照图1,同轴电缆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可包括紧固件构件60。紧固件构件60可具有第一端61和相对的第二端62。另外,紧固件构件60可包括内部环形凸起,该内部环形凸起位于紧固件构件60的第一端61附近,且构造成与连接器主体50的外表面55上的环形掣子53配合且实现支撑(purchase)。此外,紧固件构件60可包括限定在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之间且轴向地延伸穿过紧固件构件60的中央通路65。中央通路65可包括斜面表面,该斜面表面可设置在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开口或内孔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开口或内孔之间,第一开口或内孔设置成紧邻紧固件构件60的第一端61,第二开口或内孔设置成紧邻紧固件构件60的第二端62。当紧固件构件60操作以固定同轴电缆10时,斜面表面可用于可变形地压缩连接器主体50的外表面55。例如,当紧固件构件被压缩在连接器主体上的紧贴和紧固位置时,变窄的几何形状将压缩挤压电缆。另外,紧固件构件60可包括设置成紧邻或靠近紧固件构件60的第二端62的外表面特征69。表面特征69可有利于在连接器100的操作期间夹紧紧固件构件60。虽然将表面特征69显示为环形掣子,但是表面特征69可具有各种形状和大小,例如脊部、凹口、凸起、压花或其它摩擦或夹紧型设置。紧固件构件60的第一端61可延伸一定轴向距离,从而在紧固件构件60在同轴电缆100上压缩到密封位置时,紧固件构件60接触或保持大致邻近或大体上靠近螺母30。必要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紧固件构件60可由刚性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硬塑料、聚合物、复合物等和/或其组合。此外,可通过铸造、挤压、切割、车削、钻孔、压花、注射模制、喷涂、吹气模制、部件包覆模制或其组合或可提供有效部件生产的其它制造方法来制造紧固件构件60。 
同轴电缆连接器100可紧固到所接收同轴电缆10的方式也可类似于将电缆紧固到具有可插入压缩套筒的连接器上的方式,所述压缩套筒被推动到连接器主体50内以压靠并紧固电缆10。同轴电缆连接器100包括具有第一端51和第二端52的外部连接器主体50。主体50至少部分地环绕管状内接线柱40。管状内接线柱40具有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该第一端41包括带槽凸缘44,第二端42构造成与同轴电缆10配合且接触电缆10的外部导电接地屏蔽件或鞘套14的一部分。连接器主体50相对于管状接线柱40的邻近或靠近管状接线柱40的第一端41的部分紧固,且协作或者以与内接线柱40径向隔开的关系功能性地定位,以限定具有后部开口的环形室。管状锁定压缩构件可通过环形室的后部开口轴向地凸起到环形室中。管状锁定压缩构件可以可滑动地联接或其它方式可移动地固定到连接器主体50上以压缩到连接器主体内且保持电缆10,且可在第一打开位置(接纳管状内接线柱40插入已制备电缆10端部中,以接触接地屏蔽件14)和第二夹紧位置(将电缆10可压缩地固定在连接器100的室内)之间轴向地或者在连接器100的大致轴线方向移置或移动,因为压缩套筒被挤压成保持与连接器主体50内的电缆10接触。在内接线柱40的前端处的端口联接元件或螺母30用来将连接器100附连到接口端口上。 
现在参考图1-3,一种用于保持连接器100的自由转动螺母30和固定接线柱40之间的接地连续性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可包括步骤:提供附连到接线柱40的连接器主体50,所述接线柱具有第一端41、相对的第二端42、以及在其上设置有多个开口140的凸缘44;以及将凸缘44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30干涉的位置,所述端口联接元件30附连到接线柱40。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凸缘44的外边缘45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施加恒定径向接触力,以及紧固件构件60,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60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50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50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10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10。所述方法可包括参考本文所述多个实施例的步骤。 
一种保持与端口的电连续性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可包括步骤:提供:附连到接线柱40的连接器主体50,所述接线柱40具有第一端41和相对的第二端42;能围绕接线柱40旋转的端口联接元件30,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30具有内表面35;和邻近所述第二端42的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在径向方向是有弹性的;以及在径向向内方向压缩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其中,通过定位端口联接元件30来压缩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导致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其中,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的径向向外的力建立并保持接线柱40和端口联接元件30之间的物理和电连续性,而与接线柱40和端口联接元件30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置无关。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抵靠端口联接元件30施加径向向外的力时,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中的每个的外边缘45与端口联接元件30的内表面35恒定地接触;紧固件构件60,其中,所述紧固件构件60配置成在连接器主体50上操作且使连接器主体50变形,从而将其抵靠同轴电缆10密封地压缩且将其固定到同轴电缆10;以及通过轴向对齐的槽140隔开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145,所述槽140位于接线柱40上靠近第二端42。 
尽管已经结合上述特定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显然地,多种改变、修正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旨在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化。权利要求提供了本发明的覆盖范围并且不应当限于本文所提供的特定示例。 

Claims (15)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
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能围绕接线柱旋转;和
位于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邻近第二端的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接线柱的一部分和凸缘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凸缘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由接线柱上的多个开口限定的多个接合指形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端口联接元件的内表面干涉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端口联接元件的定位径向地压缩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抵靠端口联接元件的内壁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9.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
附连到接线柱的连接器主体,所述接线柱包括第一端部和相对的第二端部;
可旋转地附连到所述接线柱的端口联接元件,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和
位于端口联接元件上的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端口联接元件的第二端朝向第一端延伸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开口是跨过端口联接元件的轴向延伸槽,从而允许端口联接元件在第二端附近的径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由端口联接元件上的多个开口限定的多个接合指形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合指形物被偏压至与接线柱干涉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接线柱的定位径向地扩张端口联接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口联接元件抵靠接线柱的外表面施加相反的径向接触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相反的径向接触力是恒定的。
CN 201120396689 2010-10-18 2011-10-18 同轴电缆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28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06,503 US8075338B1 (en) 2010-10-18 2010-10-18 Connector having a constant contact post
US12/906,503 2010-10-18
US12/906,559 US8323053B2 (en) 2010-10-18 2010-10-18 Connector having a constant contact nut
US12/906,559 2010-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2829U true CN202662829U (zh) 2013-01-09

Family

ID=46773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62875A Pending CN102664316A (zh) 2010-10-18 2011-10-18 具有恒定接触接线柱的连接器
CN 20112039668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2829U (zh) 2010-10-18 2011-10-18 同轴电缆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62875A Pending CN102664316A (zh) 2010-10-18 2011-10-18 具有恒定接触接线柱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26643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5760A1 (en) * 2014-08-13 2016-02-18 Ppc Broadband, Inc. Thread to compress connector
US10559920B1 (en) * 2018-08-07 2020-02-1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mating interf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4316A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50108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2503118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2839992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2460853B (zh) 同轴电缆连续性连接器
CN202474279U (zh) 一种用于联接同轴电缆的端部的连接器
CN102449849B (zh) 具有改进的实体密封和rf密封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5119067B (zh) 具有电连续性构件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2454741U (zh) 连接器
US7255598B2 (en) Coaxial cable compression connector
US7892005B2 (en) Click-tight coaxial cable continuity connector
US7845976B2 (en) 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ve memb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7297023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weather seal
US7021965B1 (en) Coaxial cable compression connector
US8491334B2 (en) Connector with deformable compression sleeve
CN110073550A (zh) 具有接地连续性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04798265A (zh) 具有电容耦合连接器接口的同轴连接器和制造方法
CN202662829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11213288A (zh) 电气互连密封套的适配器
US20220384988A1 (en) Signal Outlet Assembly
AU2018206740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al Continuity Member
WO2010117790A2 (en) 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ve memb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