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48272U -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48272U
CN202648272U CN 201220034593 CN201220034593U CN202648272U CN 202648272 U CN202648272 U CN 202648272U CN 201220034593 CN201220034593 CN 201220034593 CN 201220034593 U CN201220034593 U CN 201220034593U CN 202648272 U CN202648272 U CN 202648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mouthpiece
pipe
hot water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34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 filed Critical York Guangzhou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345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48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48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482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该储液器包括第一接口管和第二接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还包括使第二接口管与储液器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可以防止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在冬季停机状态下,过多的液体制冷剂迁移到盘管中,从而避免造成再次起动时盘管中过多的液体对压缩机产生的液压缩风险。

Description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在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中,由于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需要的制冷剂量会有差异,多余的制冷剂需要储存到储液器中。常规的储液器在储存液体的过程中,特别在寒冷的冬天,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会逐步迁移到盘管中,由于储液器和蒸发器相通,储液器中的制冷剂液体会流到蒸发器中,继而也慢慢地迁移到盘管中,这很容易在下次开机的时候使压缩机严重带液运行,这对压缩机的可靠性是极其不利的。 
如图1所示,常规应用中,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101、压缩机102、四通阀103、节流装置105、盘管104和储液器106。储液器106通常与蒸发器101相通,由于通常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需求量相比制冷模式下要少,因此,制热运行时,多余的制冷剂就会在流出蒸发器101后进入储液器106中暂存起来;在制热停机的时候,在多台机组并联的条件下,蒸发器101中的水也许还在循环,并且水温比较高,如果这时的环境温度比较低,那么,蒸发器101中的制冷剂液体就会以气体的形式迁移到盘管104中,并在盘管104中冷凝下来并储存在盘管104中,随着蒸发器101中液体制冷剂的不断迁移,原来储存在储液器106中的液体制冷剂也会以液体的形式回流到蒸发器101中,并继续迁移到盘管104中,久而久之,储液器106中的制冷剂液体也会全部迁移到盘管中,从而导致再次起动运行时盘管中过多的液体对压缩机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能够防止冬季停机状态下,过多的液体迁移到盘管中,从而避免再次起动运行时盘管中过多的液体对压缩机造成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 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包括第一接口管(206a)和第二接口管(206b),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06)还包括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储液器(206)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在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小口径的平衡孔(208)。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208)在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位置设置在储液器(206)的内腔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是从储液器(206)的底部引出的外接管,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一段小口径管(307)。 
优选地,所述小口径管(307)连通储液器(206)的内腔和第二接口管(206b)的高于储液器的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201)、压缩机(202)、四通阀(203)、盘管(204)、节流装置(205)和储液器(206),所述储液器(206)包括第一接口管(206a)和第二接口管(206b),所述第一接口管(206a)与节流装置(205)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蒸发器(20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06)还包括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储液器(206)的底部,所述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有气体连通的装置为在所述接口管(206b)上的小口径的平衡孔(208)。 
优选地,所述平衡孔(208)在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位置设置在内腔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是从储液器(206)的底部引出的外接管,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与储液器(206)的内腔有气体连通的装置为一段小口径管(307)。 
优选地,所述小口径管(307)连通储液器(206)的内腔和第二接口 管(206b)的高于储液器的管段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一方面保留了常规储液器的制冷‘通过’和制热‘储液’功能,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止储存于储液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迁移到系统中其它地方的功能,可以防止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在冬季停机状态下,过多的液体迁移到盘管中,从而避免造成再次起动时盘管中过多的液体对压缩机的危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应用于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中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使用图2a中的具有防液体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使用图3a中的具有防液体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的功能的储液器206包括第一接口管206a、第二接口管206b,和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第二接口管206b可以是从储液器206的底部引出的外接管,也可以是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直到储液器的底部的内接管。第一接口管206a在储液器上的高度位置取决于系统设计与控制,第一接口管206a和第二接口管206b都是系统的主液体管路,其口径大小取决于制 冷系统的能力。 
图2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应用于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中的储液器20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储液罐206是压力容器,必须符合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其大小取决于标准工况下制冷模式运行和制热模式运行时优化后的制冷剂充注量的差异。如图所示,第二接口管206b是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直到储液器的底部的内接管,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在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小口径的平衡孔208,所述平衡孔208在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位置应该尽可能靠近储液器内腔顶部。第二接口管206b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储液器206的底部。平衡孔208的直径以1到10毫米为宜,优选为4毫米,平衡孔208可以不是贯穿接口管206b的通孔,也可以设置成通孔。 
如图2b示出了使用图2a中的具有防液体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组成示意图,所述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201、压缩机202、四通阀203、盘管204、节流装置205和储液器206,所述第一接口管206a与节流装置205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蒸发器201相连通。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206,其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一段小口径管307,所述小口径管307连通储液器206的内腔和第二接口管206b连接于高于储液器的管段上。小口径管307以大小1到10毫米内径的短管为宜,优选为内径4毫米的短管。小口径管307与储液罐连接处位于储液罐顶端最佳,越靠近顶端,被迁移的液体制冷剂就会越少。小口径管307的长度应尽可能短,它可以是铜管、钢管或其他可以承受系统设计压力的任何材料,优选为铜管。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罐连接处应在储液罐的最底部位置,储液器的两条口接管都是制冷系统的主液体管路,其大小可以按照制冷系统管路设计方法根据制冷系统的能力确定。 
图3b示出了使用图3a中的具有防液体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所述空气源冷/热水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201、压缩机202、四通阀203、盘管204、节流装置205和储液器206,所述第一接口管206a与节流装置205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蒸发器201相连通。 
这样,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防液体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206完全可以满足正常制热运行时的‘储液’功能,也可以满足制冷模式下,储液器206的‘通过’功能,另一方面,在机组停机的时候,由于有了平衡孔208或者小口径管307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第二接口管206b内的液位与储液器206中的液位相同,从而避免了储液器206中的液体由于与其相连的蒸发器201等压力的变化或重力的作用流回到蒸发器201中,继而迁移到盘管204中。 
正常制冷模式下,压缩机202的排气从压缩机202的排气口202b排出,经四通阀3的接口203b进入四通阀3中并从接口203a出来进入盘管204,与空气换热冷凝成液体从盘管的排液口204b流出,经节流装置205从接口206a进入储液器206中,节流后的液体从储液器206中出来从蒸发器201的进液口201a进入蒸发器201中,在蒸发器1中蒸发产生的气体经过四通阀203后进入压缩机202,不断的循环往复,其中,在制冷模式下,储液器6的作用只是液体通过的一种装置,通常这时储液器206是中空的。 
正常制热模式下,压缩机202的排气经四通阀203进入蒸发器201(此时作冷凝器)中,冷凝下来的液体,首先从接口206b进入储液器206中,储液器206中的液位逐步上升,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液体从储液器206中的接口206a出来,通过节流装置205节流后,进入盘管204(此时作蒸发器)中,与空气进行换热蒸发,产生的气体经四通阀203流回压缩机202中继续压缩,如此循环往复,其中,在制热模式下,储液器206的作用才真正体现出来,储存了部分制冷剂液体在储液器206中。 
在冬天制热停机状态下,蒸发器201的水侧水温可能比较高,并且在循环,而如果这时外部环境温度比较低,这样在蒸发器201中的制冷剂液体就会不断的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四通阀3或其他途径迁移到盘管204中,在盘管204中气体冷凝成液体并储存在盘管204中,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防止制冷剂迁移式储液器206,储液器206中的液体不可能流回蒸发器201中,从而避免过多的液体迁移到盘管204中。 
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冬季停机状态下,过多的液体迁移到盘管中,从而避免造成再次起动时盘管中过多的液体对压缩机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 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206),包括第一接口管(206a)和第二接口管(206b),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06)还包括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20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储液器(206)的底部,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在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小口径的平衡孔(2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206),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208)在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位置设置在储液器(206)的内腔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20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是从储液器(206)的底部引出的外接管,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为一段小口径管(30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206),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口径管(307)连通储液器(206)的内腔和第二接口管(206b)的高于储液器的管段上。
6.一种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201)、压缩机(202)、四通阀(203)、盘管(204)、节流装置(205)和储液器(206),所述储液器(206)包括第一接口管(206a)和第二接口管(206b),所述第一接口管(206a)与节流装置(205)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与蒸发器(20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206)还包括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相互气体连通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从储液器(206)的顶部插入储液器(206)的底部,所述使第二接口管(206b)与储液器(206)的内腔有气体连通的装置为在所述接口管(206b)上的小口径的平衡孔(2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孔(208)在第二接口管(206b)上的位置设置在内腔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是从储液器(206)的底部引出的外接管,所述第二接口管(206b)上与储液器(206)的内腔有气体连通的装置为一段小口径管(30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口径管(307)连通储液器(206)的内腔和第二接口管(206b)的高于储液器的管段上。
CN 201220034593 2012-02-03 2012-02-03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8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4593 CN202648272U (zh) 2012-02-03 2012-02-03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4593 CN202648272U (zh) 2012-02-03 2012-02-03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8272U true CN202648272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1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3459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8272U (zh) 2012-02-03 2012-02-03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48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015A (zh) * 2017-03-27 2017-08-08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冰箱及冰箱的制冷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4015A (zh) * 2017-03-27 2017-08-08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冰箱及冰箱的制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9333B2 (ja) 給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864621B (zh) 一种四管制双蒸发器制冷系统
CN103868233A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01897350U (zh) 一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
CN209600211U (zh) 具有储液功能的双向热交换器
CN102721225B (zh) 高温热泵及其使用方法
CN203010922U (zh) 单级压缩双级加热式高温热泵热水机
CN201449014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
CN202648272U (zh) 具有防止制冷剂迁移功能的储液器及空气源冷/热水热泵机组
CN101130978A (zh) 挤扩支盘机液压站
CN204901710U (zh) 热泵蒸气发生器系统
CN202133170U (zh) 一种满液式制冷机组的液位控制系统
CN216557763U (zh) 空气源热泵两联供机组
CN207907342U (zh) 一种节水节能型热泵热水系统
CN104964476A (zh) 风冷热泵机组
CN205783242U (zh) 一种利用液压油热供暖系统
CN207486937U (zh) 一种co2空气源热泵增效供暖装置
CN105937856A (zh) 带防冲击蓄能散热器的工业制冷机
CN212133035U (zh) 一种双位控温装置
CN206073446U (zh) 一种防结霜热水系统
CN201593892U (zh) 一种新型满液式空调机组蒸发器
CN201062905Y (zh) 一种热泵机组使用的增强型闪蒸器
CN205807830U (zh) 一种具有低温热泵除霜功能的制热设备
CN206496558U (zh) 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
CN203719121U (zh) 热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