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20444U - 双球囊导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球囊导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20444U
CN202620444U CN 201220086958 CN201220086958U CN202620444U CN 202620444 U CN202620444 U CN 202620444U CN 201220086958 CN201220086958 CN 201220086958 CN 201220086958 U CN201220086958 U CN 201220086958U CN 202620444 U CN202620444 U CN 202620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catheter
expandable
outer catheter
fo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869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赟辉
王正民
袁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inetic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inet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inetic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inetic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869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20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20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204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介绍的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各设有一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B)、以及分别连接两球囊导管(A、B)的分支管(12)、连接两分支管的两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由此构成可同时对骨折塌陷处进行双侧同步扩张的双球囊导管结构。

Description

双球囊导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可以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椎体治疗时导入介质前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椎体骨折可以导致持续数月的功能障碍性疼痛,这种疼痛可以使患者丧失劳动力和运动能力,可以迅速地引起肢体功能的丧失、肺不张和肺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此外,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往也是很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原因。使用大量的药物治疗,常常引起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物依赖,患者大多不接受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常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来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它是在C臂机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到骨折椎体,然后通过穿刺针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加以固定椎体。但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即,一方面,通过穿刺针注入骨水泥容易造成骨水泥泄漏,引起多种并发症,另一方面,该技术只能部分减轻疼痛,不能恢复椎体高度,同时,在注入骨水泥时需要较大的压力,容易对患者造成其它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由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提出一种专利号为ZL2009200073797.2的“一种高压扩张球囊结构”,采用一个可膨胀球囊、柔性的内、外导管、容置于内导管内的具有弹性的支撑导丝以及一个分叉型连接部件,由分叉型部件的一个分支关于外导管于内导管之间的间隙与设于外导管末端和内导管尾部的可膨胀球囊构成一个封闭通道,通过对可膨胀气囊的操控实现对患者椎体压缩性病变处的扩张。通过在外导管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使可膨胀球囊充气膨胀时首先实现的是垂直于导管方向 的膨胀,这既对理想膨胀受压缩椎体极为有利,同时也可减小其纵向膨胀量,为手术过程提供有效的复位功能;同时通过观察标志和标记位置推断可膨胀球囊的位置,使可膨胀球囊能自如地到达患处。 
但是,考虑到一些特定患者的体质,以及加快手术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的需要,如何对现有产品进行必要的改进,可以同时对患者患处进行需求的椎体扩张导管,就成为产品制造商需要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在骨折塌陷椎体中形成理想空腔的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既达到快速扩张支起骨折塌陷,同时又能减轻患者痛苦。 
这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各设有一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B、以及分别连接两球囊导管A、B的分支管12、连接两分支管的两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 
所述的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通过旋塞通道与单根球囊导管导通,或者同时与两根球囊导管导通。 
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包括一个可膨胀球囊,还包括外导管、穿置于外导管内的柔性中空内导管、以及Y型连接部件;Y型连接部件的一个分支管与外导管、内导管和可膨胀球囊构成一个封闭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可膨胀球囊区的一段外导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的通孔8围绕外导管按相邻90°角展布,且每相邻的两个通孔不在管体的同一横截面内。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通过在外导管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使可膨胀球囊充气膨胀时首先实现的是垂直于导管方向的膨胀,这既对理想膨胀受压缩椎体极为有利,同时也可减小其纵向膨胀量,为手术过程提供有效的复位功能;同时通过观察标志和标记位 置推断可膨胀球囊的位置,使可膨胀球囊能自如地到达患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球囊导管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球囊膨胀后的扩张部位导管局部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  2-三通道旋塞  3-单向阀  4-导丝帽  5-标记6-外导管  7-可膨胀球囊  8-通孔  9-内导管  10-间隙  11-Y型连接部件  12-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设有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球囊导管B、以及连接两球囊导管分支管12的两节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节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由此构成可同时对骨折塌陷处进行双侧同步扩张的双球囊导管结构。使用中通过对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的操控,既可以实现单根球囊导管的扩张,也可以同时将分设于两根球囊导管端部的可扩张球囊7同时完成对受伤塌陷的骨腔实施双侧扩张。 
附图3给出的是球囊扩张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的球囊导管,包括一个可膨胀球囊7,还包括外导管6、穿置于外导管内的柔性中空内导管9、以及Y型连接部件11;Y型连接部件11的一个分支管12与外导管6、内导管9和可膨胀球囊7构成一个封闭通道,其特征在于:位于可膨胀球囊区的一段外导管6上设有若干个通孔8;所述的通孔8在外导管6管体上按相邻90°角展布,且每相邻的两个通孔8不在管体的同一横截面内。 
采用上述这种方式设计通孔位置,主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的外导管本身 是口径在2-3mm的薄壁软管,需要设置“通孔”的管体的长度在仅有12-15mm。如果将通孔排成一列、设置在管体的一侧,不仅会造成球囊膨胀的左右部队称,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导管的弯曲变形或断裂。因此当采用本技术方案:将通孔8在外导管6管体上按相邻90°角展布,且每相邻的两个通孔8不在管体的同一横截面内时,外导管6上布置通孔8的这一段管体的受力是均衡的。呈“十”字交错布设的多个“通孔”不仅能使球囊体均衡膨胀,而且也不会造成外导管6的异常变形或损坏;同时也能克服条状多个通孔设置所存在的多种缺陷。 
操作者手用注射器一类抽气装置连接三通道旋塞2的单向阀3一端的端口处,启动抽气装置活塞把可膨胀球囊7和外导管6中空气抽掉,使可膨胀球囊7成为束紧状态,以便顺利的通过工作通道进入工作区域。在进入椎体内部,手持Y型连接部件11,轻轻送入工作通道,观察导管上标记5判断导管进入的位置,同时也可观察设置在外导管6或者内导管9上、位于可膨胀球囊7内部不透放射标志铂金环5的位置,确保两个不透放射标志完全伸出工作通道,整个可膨胀球囊7处于手术部位范围内部。通过单项阀3的端口用带有刻度表的压力装置向可膨胀球囊7内缓慢注入造影剂,待可膨胀球囊7慢慢膨胀成形,逐渐撑起骨折椎体。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外导管6上设置的通孔8向外输出造影剂,因此能使与通孔8相垂直方向的可膨胀球囊囊体向骨折椎体部扩张,待这种扩张达到理想高度时,就使骨折椎体同步撑起。而后再用压力装置抽空可膨胀球囊7中的造影剂,使可膨胀球囊7处于束紧状态,通过工作通道抽出装置,装置抽出后,在椎体内留下了一个成形的空腔,便于进行下一步定位治疗程序。 
这种通过在位于可膨胀球囊区的一段外导管6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8的新结构,与现有的通功能ZL200620041715.2专利相比较,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这些通孔使可膨胀球囊首先向垂直于外导管的方向膨胀,而不会像ZL200620041715.2专利所示的球囊结构那样:极易 首先向沿着外导管的轴线方向膨胀。这种首先膨胀方向的改变不仅可以将受到损伤或压缩的人体脊椎骨的直接、理想复位,而且也可以避免由于采用ZL200620041715.2专利所示的球囊结构导致的先行纵向膨胀现象,因为这种纵向膨胀的产生会使横向扩张减少,不能有效地起到复位的作用,有可能会造成手术的失败。正是由于本技术方案采用的上述两项创新技术,所以才使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使用缺陷。 

Claims (3)

1.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各设有一可膨胀球囊(7)的球囊导管(A、B)、以及分别连接两球囊导管(A、B)的分支管(12)、连接两分支管的两连接管(1),并在所述的两连接管(1)之间设有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由此构成可同时对骨折塌陷处进行双侧同步扩张的双球囊导管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单向阀(3)的三通道旋塞(2)通过旋塞通道与单根球囊导管导通,或者同时与两根球囊导管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囊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导管,还包括外导管(6)、穿置于外导管内的柔性中空内导管(9)、以及Y型连接部件(11);Y型连接部件(11)的一个分支管(12)与外导管(6)、内导管(9)和可膨胀球囊(7)构成一个封闭通道,在位于可膨胀球囊区的一段外导管(6)上设有若干个通孔(8);所述的通孔(8)围绕外导管(6)按相邻90°角展布,且每相邻的两个通孔(8)不在管体的同一横截面内。 
CN 201220086958 2012-03-09 2012-03-09 双球囊导管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20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6958 CN202620444U (zh) 2012-03-09 2012-03-09 双球囊导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86958 CN202620444U (zh) 2012-03-09 2012-03-09 双球囊导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20444U true CN202620444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3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8695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20444U (zh) 2012-03-09 2012-03-09 双球囊导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20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609A (zh) * 2012-03-09 2012-07-04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609A (zh) * 2012-03-09 2012-07-04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
CN102525609B (zh) * 2012-03-09 2013-06-12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05092Y (zh) 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CN201426912Y (zh) 一种高压扩张球囊结构
CN101537223A (zh) 一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
CN201814973U (zh)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CN101999924B (zh) 一种可调节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
CN102525609B (zh) 一种双球囊导管结构
CN202620444U (zh) 双球囊导管结构
CN101999925B (zh) 一种自限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
CN103393472B (zh) 一种手术通道扩张装置
CN201862128U (zh) 可调节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
CN201658411U (zh) 一种椎体扩张球囊
CN103584902A (zh) 一种加压止血带
CN202161387U (zh) 椎体扩张球囊导管
CN201862127U (zh) 自限位高压扩张球囊的扩张结构
CN205083737U (zh) 脚跟跟骨护理充气垫
CN205163204U (zh) 一次性球囊宫颈引产扩张器
CN207871258U (zh) 球囊扩张导管
CN205007082U (zh) 充气防压护套
CN205994537U (zh) 一种鼻腔填塞止血器
CN201612934U (zh) 简易空间扩张器
CN204683689U (zh) 一种心内科用止血装置
CN206687798U (zh) 一种骨科牵引架
CN209404964U (zh) 一种乳腺微创手术用挤压环绕乳房固定装置
CN206342637U (zh) 一种下肢制动器
CN204364233U (zh) 一种用于外科腹部手术的分区加压腹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1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