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7671U -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7671U
CN202617671U CN 201220214122 CN201220214122U CN202617671U CN 202617671 U CN202617671 U CN 202617671U CN 201220214122 CN201220214122 CN 201220214122 CN 201220214122 U CN201220214122 U CN 201220214122U CN 202617671 U CN202617671 U CN 202617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
transplanting
chest
waist
h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41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仲雄
高福强
胡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o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o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o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o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141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7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7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76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与苗槽之间以及取秧口之间均可进行间距调整所述的回转箱设有使得插植臂与所述的取秧口相对应的轴向调整机构。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转动变向机构。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窄行三围强化插秧的可调式机构。

Description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稻栽培一般都采用等行距、等株距的插植方法,但是这种插植方法植株与植株之间必然会出现遮阳的问题,而且对泥土中的养分的利用不均匀,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宽窄行的水稻栽培方法,是窄行距与宽行距间隔栽培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该栽培方式既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穴数合理,又具有植株群体分布合理,通风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率高等优点,因此单产水平较高,是高产攻关常选择的栽培方式之一。同时,由于通风透光性增强,使稻株间湿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危害,最终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但是宽窄行水稻栽培技术的栽培间距不同,其对泥土中的养分利用更不均匀,太阳光照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植株相互遮挡。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三围强化栽培技术。在三围强化栽培技术中,植株间构成三角形分布(优选等腰三角形分布)光线无论从哪一面来都不会互相遮挡,大大提高了秧苗对阳光的摄取量,增加了光合作用。三围强化栽培技术每两行为一组,每组分布有若干个三角形植株,三角形植株内的各植株的间距完全相同,使得植株对泥土中养分的吸收非常均匀,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地力。同时这种栽培技术使得在相同密度的栽培条件下,各植株的间距大到了最大化,有利于通风,减少了病虫害。但是目前还没有适合于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机械,因此,一般只能通过人工插秧完成,极大的限制了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
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植株的光照率,我公司的研究发现,在三围强化插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宽窄行插植技术,即进行三围强化插植的两行植株与下两行之间的间距一宽、一窄交错变化,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植株的通风率、光照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但是,目前,虽然宽窄行的插秧设备已经比较多,但将这种插秧设备用在三围强化插秧技术上仍然有很大的技术瓶颈,如公开号为公开号为CN1017909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万向节驱动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在链轮轴两侧分别安装结构相同的传动箱和栽植臂;链轮轴通过万向节输出轴与链轮轴成一倾角,万向节输出轴端与行星架固接,在行星架内,太阳齿轮通过轴承支撑在万向节输出轴上,并通过法兰、调整垫片与万向节端传动箱体上的法兰固定连接,太阳齿轮经中间齿轮分别与各自的行星齿轮连接,与行星齿轮固定连接的行星轮轴分别连接各自的栽植臂。本实用新型使行星轮驱动的栽植臂上的秧针在相对链轮轴的倾斜平面内运动,则秧针在取秧后,由于行星架的倾斜产生相对于前进方向的侧向运动,使秧苗入土点相对取秧位置左移或右移,在取秧口等距分布前提下使得插秧位置形成农艺要求的宽窄行不等行距分布。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结合三围强化插植和宽窄行插植的新型插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相应的机械能进行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高速进行三围强化插秧,同时结构宽窄行插秧技术的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与苗槽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苗槽与苗槽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的苗台支架上设有一个挡板导轨,该挡板导轨上设有与之适配,并与所述的苗槽一一对应的挡板,相邻挡板之间相互搭接,各挡板上设有取秧口,所述的回转箱设有使得插植臂与所述的取秧口相对应的轴向调整机构,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转动变向机构。现有的类似插秧机一般各回转箱都是同步转动的,因此,各回转箱上插植臂都同步取秧,同步插植,形成矩阵式的植株。本技术方案中,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零时,各回转箱同步转动,形成矩阵式的植株,而当左右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不为零时,插植臂的取秧、插植过程均不同步,同时调整苗槽间距、取秧口间距以及回转箱的轴向位置,使得对插秧驱动箱两侧回转箱对应的两个插植臂会插出两行植株,且会构成三角形,实现三围强化插秧的目的。又由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转动变向机构,使得回转箱的转动平面与输出轴不垂直,其取秧的位置均匀,但通过一定角度的回转,到达插秧位置时,同一分插机构上的两个秧苗的位置会并拢或散开,而相邻两个分插机构的相邻秧苗又会散开或并拢(它的情况与同一分插机构上的并拢或散开情况正好相反,这与公开号为CN101790917的专利的原理类似),这种机构就可以完成宽窄行的插秧过程。
作为优选,输出轴包括主动段和从动段,主动段由一个万向节分割为两段,这两段之间构成一个夹角,所述的转动变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主动段相连的摩擦盘,所述的摩擦盘分别与一个与其相对应的从动摩擦盘相适配,该从动摩擦盘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输出轴上的动力通过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传动到回转箱上,当取秧口结的泥巴过多,出现卡死时,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之间就相互打滑,摩擦盘以及输出轴可以继续转动,而从动摩擦盘静止,这种对整个分插机构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动摩擦盘由一个定盘和一个动盘构成,所述的定盘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所述的动盘与所述的摩擦盘相适配,并通过若干个滑动导柱与所述的定盘相连,各滑动导柱上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设于动盘与定盘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盘在转动的同时还要进行摆动,因此,其与从动摩擦盘之间难以完全重合,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甚至可能出现摩擦轮或从动摩擦轮之间因某个角度的过度挤压而变形。同时,当出现插秧臂卡死时,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摩擦会很严重,极容易对两者造成伤害。而本技术方案中,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压缩弹簧受压缩短,而动盘与定盘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造成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摩擦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不会对摩擦轮本身造成损害。
作为优选,所述的摩擦盘上设有两个方向均朝向链轮轴转动的相反方向的半圆楔面,两个半圆楔面首尾相连,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也设有两个同向的半圆楔面,这两个半圆楔面也首尾相连,所述的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与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的朝向相反且相互贴合。在正常运行中,摩擦盘上的两个半圆楔面与从动摩擦盘上的两个半圆楔面对应贴合,达到传动动力的目的。当插植臂出现卡死时,相互贴合的半圆形楔面会出现相对滑移,在其相对滑移的过程中,从动摩擦盘的动片受力挤压压缩弹簧,使得动片与定片之间的间距减小。摩擦盘对从动摩擦盘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插植臂对其卡住的位置的力也逐渐加大,在此过程中,既保护了分插机构,又通过这个逐渐加大的力对插植臂被卡住的位置,尽可能的对结在取秧口的泥巴进行破坏,使其重新进行正常的插植。一旦结在取秧口的泥巴被破坏,插植臂可以在压力弹簧和半圆楔面的作用下迅速转动一个因卡死而滞后的角度,进行正常的插植。如果在摩擦片转动半圆的角度,结在取秧口的泥巴还没有被破坏,则两两对应贴合的半圆楔面发生切换,对应贴合的半圆楔面发生交叉变换,重新形成两两对应贴合的情形。这种结构使得在摩擦盘与从动摩擦盘之间发生打滑后,插植臂在恢复正常时,仍能够准确的进行插秧。
作为优选,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转箱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分别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固定。该技术方案使得同一个插秧驱动箱的两侧的回转箱的角度差可以是0°和90°,当需要调整该角度差时,松开螺母,将凸起与凹槽分离,转动90°,然后将凸起与凹槽配合后,拧紧螺母,实现回转箱的角度差的90°与0°的切换。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90°,即实现植株的等腰三角形的插植方法,这种插植方法是阳光利用率最高,通风性能最好,地力的利用率最高的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间距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每个苗槽右侧均设有滑槽片,滑槽片上设有调节滑槽,从左侧起第二个苗槽开始,每个苗槽左侧均设有与所述的调节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苗槽的锁止装置。当调整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时,由于两个对应插植臂之间的取秧时间就具有一个时间差,而在插秧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各苗槽是同步运动的,所以,需要调整苗槽间距来适应插植臂的取秧时间的变化。苗槽与苗槽之间的调节滑槽以及与之相适配的滑块正好起到该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偶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和第n-1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2),b=a/2。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指的是滑块能在其中移动的最长距离。苗台横送量指的是回转箱转动180°的时间内,苗台的移动距离。根据本技术方案,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0时,滑块均移动到调节滑槽的最左端,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90°时,滑块均移动到调节滑槽的最右端。这种调节方式方便、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导轨设有若干个导槽,该导槽与左起第三个开始的苗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导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导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3的位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第n-1个和第n-2个导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3),b=a/2。苗台横送量指的是回转箱转动180°的时间内,苗台的移动距离。根据本技术方案,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0°时,挡板移动到导槽的最左端,当两个回转箱的角度差为90°时,挡板移动到导槽的最右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板导轨和苗台导轨为一体式结构,构成组合导轨。挡板导轨的导向面在该组合导轨的前侧面,苗台导轨的导向面在组合导轨的上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有相应的机械能进行三围强化栽培技术的插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速进行三围强化插秧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且结构紧凑、调整方便、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盘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4个插秧驱动箱1、每个插秧驱动箱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回转箱2,每个回转箱2上设有两个回转角度差为180°的插植臂3,供苗台包括9个苗槽4,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51相适配。每个插秧驱动箱1上右侧的回转箱2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8,在回转箱2与插秧驱动箱1的输出轴6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8分别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7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的苗槽与苗槽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苗槽与苗槽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间距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每个苗槽右侧均设有滑槽片,滑槽片上设有调节滑槽,从左侧起第二个苗槽开始,每个苗槽左侧均设有与所述的调节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苗槽的锁止装置。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偶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和第n-1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2),b=a/2。所述的苗台支架上设有一个挡板导轨52,挡板导轨和苗台导轨为一体式结构,构成组合导轨5。挡板导轨52上设有与之适配,并与所述的苗槽一一对应的挡板9,相邻挡板9之间相互搭接,各挡板上设有取秧口10。挡板导轨设有6个导槽,该导槽与左起第三个开始的苗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导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导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3的位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第n-1个和第n-2个导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3),b=a/2。所述的回转箱设有使得插植臂与所述的取秧口相对应的轴向调整机构,该轴向调整机构由设于插秧驱动箱的轴出轴上,与回转箱之间的若干个垫片11构成,可以通过调整该垫片的个数来调整回转箱的轴向位置。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转动变向机构。输出轴包括主动段和从动段,主动段由一个万向节12分割为两段,这两段之间构成一个夹角,所述的转动变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主动段相连的摩擦盘13,所述的摩擦盘13分别与一个与其相对应的从动摩擦盘相适配,该从动摩擦盘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从动摩擦盘由一个定盘16和一个动盘14构成,所述的定盘16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所述的动盘14与所述的摩擦盘13相适配,并通过若干个滑动导柱与所述的定盘相连,各滑动导柱上设有压缩弹簧15,该压缩弹簧15设于动盘14与定盘16之间。摩擦盘13上设有两个方向均朝向链轮轴转动的相反方向的半圆楔面131,两个半圆楔面首尾相连,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也设有两个同向的半圆楔面,这两个半圆楔面也首尾相连,所述的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与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的朝向相反且相互贴合。
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调整方便、性能可靠,有效实现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的机械化作业的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包括苗台支架、供苗台、若干插秧驱动箱、回转箱以及插植臂,供苗台包括若干苗槽,供苗台与一个设于苗台支架上的苗台导轨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插秧驱动箱上设有左右两个回转箱,回转箱上设有两个插植臂,其中右侧的回转箱设有用于调整左右两个回转箱角度差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的苗槽与苗槽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苗槽与苗槽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的苗台支架上设有一个挡板导轨,该挡板导轨上设有与之适配,并与所述的苗槽一一对应的挡板,相邻挡板之间相互搭接,各挡板上设有取秧口,所述的回转箱设有使得插植臂与所述的取秧口相对应的轴向调整机构,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转动变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包括主动段和从动段,主动段由一个万向节分割为两段,这两段之间构成一个夹角,所述的转动变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的主动段相连的摩擦盘,所述的摩擦盘分别与一个与其相对应的从动摩擦盘相适配,该从动摩擦盘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摩擦盘由一个定盘和一个动盘构成,所述的定盘与所述的从动段相连,所述的动盘与所述的摩擦盘相适配,并通过若干个滑动导柱与所述的定盘相连,各滑动导柱上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设于动盘与定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盘上设有两个方向均朝向链轮轴转动的相反方向的半圆楔面,两个半圆楔面首尾相连,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也设有两个同向的半圆楔面, 这两个半圆楔面也首尾相连,所述的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与所述的从动摩擦盘上的半圆楔面的朝向相反且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相差90°的凸起,在回转箱与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的套接处的内孔设有两个与所述的两个凸起分别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回转箱通过螺母与所述的插秧驱动箱的输出轴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调整机构由以下结构构成:每个苗槽右侧均设有滑槽片,滑槽片上设有调节滑槽,从左侧起第二个苗槽开始,每个苗槽左侧均设有与所述的调节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的苗槽的锁止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偶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和第n-1个调节滑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2),b=a/2。
8.根据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导轨设有若干个导槽,该导槽与左起第三个开始的苗槽一一对应,所述的导槽的有效长度具有如下特征:若第一个导槽的有效长度为b,n为3的位数,苗台横送量为a,则第n个、第n-1个和第n-2个导槽的有效长度均为b(n/3),b=a/2。
9.根据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导轨和苗台导轨为一体式结构,构成组合导轨。 
10.根据要求8的述的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导轨和苗台导轨为一体式结构,构成组合导轨。 
CN 201220214122 2012-05-14 2012-05-14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7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4122 CN202617671U (zh) 2012-05-14 2012-05-14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4122 CN202617671U (zh) 2012-05-14 2012-05-14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7671U true CN202617671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7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4122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7671U (zh) 2012-05-14 2012-05-14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76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419A (zh) * 2012-05-14 2012-08-15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419A (zh) * 2012-05-14 2012-08-15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WO2013170689A1 (zh) * 2012-05-14 2013-11-21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0419B (zh)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02804960A (zh) 双向螺杆式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02648676B (zh) 一种独立动力非同步插秧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2551664U (zh) 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CN103125197A (zh) 花生挖掘条铺机
CN202722010U (zh) 双向螺杆式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01569260A (zh) 一种收获机
CN202617671U (zh) 宽窄行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03975825A (zh) 一种联排植树机器人
CN202197542U (zh) 一种移栽机用打孔移栽装置
CN102696321A (zh) 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CN203206730U (zh) 花生挖掘条铺机
CN218244873U (zh) 取苗覆土联动装置
CN207135504U (zh) 一种水稻播种插秧平台移动装置
CN201263304Y (zh) 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
CN100356829C (zh) 钵苗移分机
CN202713941U (zh) 链夹式小行距移栽机
CN202603195U (zh) 一种独立动力非同步插秧机构
CN105123120A (zh) 一种坚果采摘机械手
CN202551665U (zh) 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2836430Y (zh) 大棚耕作机
CN102792812A (zh) 双向螺杆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CN202722011U (zh) 双向螺杆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CN107306544A (zh) 手扶式水稻旱地直播机
CN210959430U (zh) 一种可调节马铃薯幼苗间距的栽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50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