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6183U -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 Google Patents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6183U
CN202616183U CN 201220274321 CN201220274321U CN202616183U CN 202616183 U CN202616183 U CN 202616183U CN 201220274321 CN201220274321 CN 201220274321 CN 201220274321 U CN201220274321 U CN 201220274321U CN 202616183 U CN202616183 U CN 202616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tube
triggering
trigger
shap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43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军
赵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743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6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6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61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包括相对应的两个金属电极、支撑在金属电极之间的两个金属化陶瓷管以及卡持在金属化陶瓷管之间的两个触发电极,金属电极、金属化陶瓷管和触发电极围成一个密封的触发空腔,触发空腔内设有‘⊥’形电流通道,触发空腔内还填充有带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利用‘⊥’形电流通道可有效增加电流导出时两个电弧间的距离和电弧间的绝缘强度,从而实现切断续流;同时,通过调整触发端距离和利用惰性气体,还可降低触发电压的保护水平,保证高工作电压下切断续流的可靠性,扩大了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放电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放电管可应用于防雷与过电压保护,可有效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电及其它过电压的冲击。陶瓷放电管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和多电极管,电压范围从75V-3500V,品种超过一百多种规格。陶瓷放电管常用于多级保护电路中的第一级或前两级,起泄放雷电暂态过电流和限制过电压作用。
陶瓷放电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陶瓷放电管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放电,当外加电压增大到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时,两极间的间隙将放电击穿,由原来的绝缘状态转化为导电状态,导通后放电管两极之间的电压维持在放电弧道所决定的残压水平,通常称其为弧光电压。当电场强度超过气体的击穿强度时,就引起间隙放电,从而限制极间电压。也就是说,在无浪涌时,处于开路状态;浪涌来时,放电管内的电极板闭合导通;浪涌消失时,电极板恢复到原来的开路状态。
现有陶瓷放电管应用在防雷领域里已有多年历史,它具有响应时间快,通流能力强,电压保护水平低等优点。缺点是:有续流情况发生,不利于对强电交流线路进行保护。主要应用在通信线,信号线的防雷和过电压保护,而通信线和信号线的工作电压及电流较小,特别是工作电流大多为毫安级别,因此在通信线路上使用陶瓷放电管时,不会出现续流。
目前市场上的放电产品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空气式放电间隙,另一种为陶瓷放电管。空气式放电间隙不可以密封充气,使得电压保护水平高,不利于被保护设备。如果工作电压高的话,产品内部要求两个放电电极的距离要增大,这样会使产品体积增加。优点是切断工频后续电流能力强。它采用的是续流分流的原理,拉大两个续流电弧之间的距离,利用空气的绝缘特性,使两个续流电弧之间的绝缘电阻增大,从而实现其断续流功能。陶瓷放电管内部可以充入惰性气体,通过0调整放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充气气体混合比例以及充入气体的压力,可以提供一个较低的电压保护水平,有利于被保护设备。而断续流功能主要通过在陶瓷放电管内部放置多层电极片,提高整体弧光电压来实现的。但放置多层电极片同样会使陶瓷放电管体积增大,另外当有续流发生时,靠近续流进入端的电极片会因过度承载续流电流而烧熔或变形,使陶瓷放电管减弱或丧失断续流功能。
如何对现有陶瓷放电管进行性能和结构改进,提高断续流能力,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压保护水平低、切断续流能力强、工作电压高的可切断续流陶瓷放电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包括相对应的两个金属电极、支撑在金属电极之间的两个金属化陶瓷管以及卡持在金属化陶瓷管之间的两个触发电极,金属电极、金属化陶瓷管和触发电极围成一个密封的触发空腔,触发空腔内设有电流通道,电流通道为‘⊥’形,‘⊥’形电流通道的顶端对应于触发空腔内两个触发电极的触发端,‘⊥’形电流通道的底端两侧通过部分触发空腔与对应的金属电极连通;触发空腔内还填充有惰性气体;
两个金属电极的外端分别连接有金属连接螺杆。
所述‘⊥’形电流通道由三块金属块体组合而成,其中两块金属块体对应固定在一端金属化陶瓷管的内侧,另一块金属块体固定在对应的一端金属电极的内端面上。
所述触发空腔内触发电极的触发端靠近一端金属电极。
所述触发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采用在触发空腔中设置‘⊥’形电流通道的方式,将后续电流由电流导入孔引入,并经相互间呈180度夹角的两个电流导出孔向两边分流,增大了两个电弧间的距离,增加了电弧间的绝缘强度,从而实现切断续流的功能;同时,通过调整触发电极的触发端距离,以及在触发空腔中填充带有压力的惰性气体,还可降低触发电压的保护水平,保证高工作电压下切断续流的可靠性,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扩大了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的适用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耐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包括相对应的上、下金属电极2,6,支撑在金属电极之间的两个金属化陶瓷管以及卡持在金属化陶瓷管之间的两个触发电极4。其中,两个金属化陶瓷管分为上金属化陶瓷管3和下金属化陶瓷管5,上金属化陶瓷管3的宽度较窄,使得触发电极4靠近上金属电极2,沿长了触发电极4与下金属电极6的距离,提高了受保护工作电压。两个触发电极4的横截面形状分别为‘L’形,‘L’形触发电极4的内端相互对应,并形成触发电极4的触发端12。‘L’形触发电极4依靠直角转弯处支撑在下金属化陶瓷管5的顶端,并形成良好的固定和支撑,同时,使触发电极4的连接端保持外露。组合连接后的上、下金属电极2,6,上、下金属化陶瓷管3,5和触发电极4围成了一个密封的触发空腔13,根据触发电路电压的需要,对触发空腔13内填充带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较低的电压保护水平,有利于设备的保护。
为进一步提高可切断续流陶瓷放电管的断续流能力,在触发空腔13内还设有电流通道14,电流通道14为‘⊥’形,‘⊥’形电流通道14由三块金属块体10组合而成,金属块体10为钨铜制成,其中两块金属块体对应固定在下金属化陶瓷管5的内侧,另一块金属块体固定在下金属电极6的内端面上。‘⊥’形电流通道14的顶端为电流导入孔11,其对应于触发空腔13内两个触发电极4的触发端12,‘⊥’形电流通道14的底端两侧为两个电流导出孔9,其通过部分触发空腔13与下金属电极6连通。随着触发端12的触发,电流通过‘⊥’形电流通道14的电流导入孔11流向电流导出孔9,从而完成上金属电极2与下金属电极6之间的导通,完成触发放电过程。
当然,为便于连接和使用,在上、下金属电极2,6的外端还分别连接有金属连接螺杆1,金属连接螺杆1焊接在金属电极上,通过金属连接螺杆1可将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方便地连接在被保护电路中。
使用时,通过两端的金属连接螺杆1将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连接在被保护交流电路上,放电管上的两个触发电极4与触发电路连通。当有电击时,触发电路通过触发电极4的触发端12发生放电现象,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被击穿,雷电流和工频续流由电流导入孔11引入,经‘⊥’形电流通道14和电流导出孔9流向下金属电极6。由于两个电流导出孔9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因此,可最大限度的增大两股电弧的空间距离,增大两股电弧之间的绝缘电阻,从而实现切断续流,保证了高工作电压下的切断续流的可靠性,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扩大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切断续流陶瓷放电管的适用性。

Claims (4)

1.一种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应的两个金属电极、支撑在金属电极之间的两个金属化陶瓷管以及卡持在金属化陶瓷管之间的两个触发电极,金属电极、金属化陶瓷管和触发电极围成一个密封的触发空腔,所述触发空腔内设有电流通道,电流通道为‘⊥’形,‘⊥’形电流通道的顶端对应于触发空腔内两个触发电极的触发端,‘⊥’形电流通道的底端两侧通过部分触发空腔与对应的金属电极连通;所述触发空腔内还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两个金属电极的外端分别连接有金属连接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电流通道由三块金属块体组合而成,其中两块金属块体对应固定在一端金属化陶瓷管的内侧,另一块金属块体固定在对应的一端金属电极的内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空腔内触发电极的触发端靠近一端金属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极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
CN 201220274321 2012-06-12 2012-06-12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6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4321 CN202616183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4321 CN202616183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6183U true CN202616183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9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43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6183U (zh) 2012-06-12 2012-06-12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6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735A (zh) * 2013-07-05 2013-11-20 广西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极触发型放电管及其放电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0735A (zh) * 2013-07-05 2013-11-20 广西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极触发型放电管及其放电方法
CN103400735B (zh) * 2013-07-05 2016-02-10 广西新全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电极触发型放电管及其放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8520U (zh) 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
CN203103947U (zh) 一种防雷电保护器
CN1902795A (zh) 具有被同时触发的并联火花隙的电涌保护设备
CN101882757A (zh) 一种高弧光电压的气体放电管
CN102110562A (zh) 高压放电管
CN205791502U (zh) 一种防雷模块
CN202616183U (zh) 可切断续流的陶瓷放电管
CN203871821U (zh) 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装置
CN202759220U (zh) 气体放电管的保护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5610140B (zh) 一种防雷电涌保护器
CN203180507U (zh) 高能容过电压吸收器
CN109638650A (zh) 一种基于多腔室线路防雷装置
CN100377447C (zh) 防雷同轴连接器
CN207149878U (zh) 一种带有切断功能的气体放电管
CN205960229U (zh) 一种柔性石墨防雷接地体复合接地引下线
CN105261433A (zh) 一种避雷器
CN102082427A (zh) 一种压敏芯片串石墨片的电涌保护器
CN206727419U (zh) 一种自带固定外间隙型避雷器
CN104952564A (zh) 一种绝缘子
CN104377551A (zh) 一种带有触发电极的气体放电管
CN204517398U (zh) 低残压氧化锌避雷器
CN204720778U (zh) 一种高频双路气体放电管
CN204166070U (zh) 稳定型防爆式避雷器监测器
CN109449866B (zh) 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固定限压器放电路径下金具
CN202502978U (zh) 多端平衡放电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