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6070U -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6070U
CN202616070U CN 201220071798 CN201220071798U CN202616070U CN 202616070 U CN202616070 U CN 202616070U CN 201220071798 CN201220071798 CN 201220071798 CN 201220071798 U CN201220071798 U CN 201220071798U CN 202616070 U CN202616070 U CN 202616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uiding
hole
shaf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717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廷良
刘国兴
汪明亮
黄安贵
王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717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6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6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60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包括切换主轴和导向装置,所述切换主轴上设有两个导向拐臂、和转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拐臂上的中间转轴;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固定在切换主轴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设有滑孔的导向板、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两导向板之间的两个设有限位孔的限位板、两个设有拨板的导向套、两个导向齿套、一个中间套、两个离合弹簧、一个导向轴、两个换向弹簧和用于定位换向弹簧的定位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在进行电源切换时,利用导向套的转动带动导向板和限位板转动,破坏传动死点,进而带动中间转轴及切换主轴转动,使切换主轴向所需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增加自动转换开关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短路接通能力、短路分断能力、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而开关电器结构与性能指标效果有直接关系。传统的630A以上规格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使用的是双机构或双电磁铁联锁结构,其缺点是在采用双机构传动其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其各个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要求高,并且出现故障的次数多;采用双电磁铁联锁结构在调试和检修中需要对电磁铁供电开关才能动作,否则,自动转换开关就不能使用。 
国内外在额定电流为630A用电要求不能停电的场所使用的切换开关电器,大多数都是采用的两台万能式断路器开关加切换控制器和机械联锁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采用两台万能式断路器就必须采用两个柜体加这两台开关的二次控制回路和这两柜体间的连接母排。这样既不经济、又浪费资源,并且占地面积大。 
采用上述两种双电源切换方式,有一定的切换效果,但是无双分位置还存在切换较长、在切换过程中有明显的停电时间、以及容易发生故障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较为优良、有效提高转换可靠性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包括切换主轴和导向装置;所述切换主轴上设有两个导向拐臂、和转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拐臂上的中间转轴;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设有滑孔的导向板、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两导向板之间的两个设有限位孔的限位板、两个设有拨板的导向套、两个导向齿套、一个中间套、两个离合弹簧、一个导向轴、两个换向弹簧和用于定位换向弹 簧的定位轴;所述中间转轴穿过各导向板的滑孔和各限位板的限位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各导向齿套沿其轴向设有轴孔,所述各导向齿套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板的远离切换主轴的一端上,另一端端面上设有摩擦齿;所述导向轴的两端位于两个导向齿套的轴孔中;各导向套套设在导向轴上,并与一个导向齿套邻接设置,所述各导向齿套在其邻接相应一个导向齿套的一端上设有离合齿,另一端设有具有导向斜边的两个缺口;所述中间套位于两导向套之间,并固定在导向轴上,所述中间套的两侧端各设有两个具有导向斜边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导向套上的缺口相配合;所述各离合弹簧设置在各导向套和与其相应一个导向齿套之间,所述导向套在离合弹簧的顶压作用下使其离合齿与导向齿套上摩擦齿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方案中,各限位板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限位导向齿套的限位轴孔和一个用于设置定位轴的定位轴孔;所述限位孔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相连组成,且所述限位孔位于其定位轴孔和限位轴孔之间。 
上述方案中,各导向板上还设有两个用于设置定位轴的定位轴孔和一个用于设置导向轴的导向轴孔,其滑孔与限位板上的限位孔相配合,所述导向轴的两端穿过导向板上的导向轴孔;所述限位板上的定位轴孔位于导向板上两个定位轴孔之间。 
上述方案中,三个定位轴中,有一个定位轴穿过两个限位板上的定位轴孔,两个定位轴穿过两个导向板上的相应定位轴孔,且该两个定位轴还各自与一个导向拐臂转动连接;各换向弹簧位于两导向板之间,且其一端位于钩挂在穿过设置在限位板上的定位轴上,另一端分别钩挂在设置在导向板上的一个定位轴上;所述导向板通过一套夹转动设置在切换主轴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板在其邻接切换主轴的一侧端设有弧线状缺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轴、定位轴以及中间转轴均与切换主轴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在进行电源切换时,利用导向套的转动带动导向板和限位板转动,破坏传动死点,进而带动中间转轴及切换主轴转动,使切换主轴向所需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增加自动转换开关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限位孔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相连组成,这种形状尤其适合本实用新型结构所用,进一步提高了其稳定可靠性,且其安装操作较为便利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换主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的一种侧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中导向板的一种侧视图; 
图5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中限位板的一种侧视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双电源触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双电源触头系统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联锁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切换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切换主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的一种侧视图;图4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中导向板的一种侧视图;图5为图2所示导向装置中限位板的一种侧视图。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见图1至图5,包括切换主轴31和导向装置8;所述切换主轴31上设有两个导向拐臂311、和转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拐臂311上的中间转轴100;所述导向装置8包括支架81、设置在支架81两侧端的两个设有滑孔821的导向板82、设置在支架81两侧端且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的两个设有限位孔831的限位板83、两个设有拨板841的导向套84、两个导向齿套85、一个中间套86、两个离合弹簧87、一个导向轴88、两个换向弹簧89和三个用于定位换向弹簧89的定位轴80;所述中间转轴100穿过各导向板82的滑孔821和各限位板83的限位孔831。 
所述各导向齿套85沿其轴向设有轴孔851,所述各导向齿套8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板82的远离切换主轴31的一端上,另一端端面上设有摩擦齿852;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位于两个导向齿套85的轴孔851中;各导向套84套设在导向轴88上,并与一个导向齿套85邻接设置,所述各导向齿套85在其邻接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的一端上设有离合齿841,另一端设有具有导向斜边的两个缺口842;所述中间套86位于两导向套84之间,并固定在导向轴88上,所述中间套86的两侧端各设有两个具有导向斜边的凸台 
861,所述凸台861与导向套84上的缺口842相配合;所述各离合弹簧87设置在各导向套84和与其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之间,所述导向套84在离合弹簧87的顶压作用下使其离合齿841与导向齿套85上摩擦齿852之间留有间隙。 
各限位板83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限位导向齿套85的限位轴孔832和一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33;所述限位孔831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8311相连组成,且所述限位孔831位于其定位轴孔822和限位轴孔832之间。 
各导向板82上还设有两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22和一个用于设置导向轴88的导向轴孔823,其滑孔821与限位板83上的限位孔831相配合,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穿过导向板82上的导向轴孔823;所述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位于导向板82上两个定位轴孔之间。 
三个定位轴80中,有一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两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导向板82上的相应定位轴孔822,且该两个定位轴80还各自与一个导向拐臂311转动连接;各换向弹簧89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且其一端位于钩挂在穿过设置在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80上,另一端分别钩挂在设置在导向板82上的一个定位轴80上;所述导向板82通过一套夹91转动设置在切换主轴31上。 
所述导向板82在其邻接切换主轴31的一侧端设有弧线状缺口824。 
所述导向轴88、定位轴80以及中间转轴100均与切换主轴31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具有积极的效果: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在进行电源切换时,利用导向套1的转动带动导向板6和限位板转动,破坏传动死点,进而带动中间转轴及切换主轴转动,使切换主轴向所需的方向转动,从而可以增加自动转换开关的可靠性。 
另外,所述限位孔831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8311相连组成,这种形状尤其适合本实用新型结构所用,进一步提高了其稳定可靠性,且其安装操作较为便利快捷。 
(应用例) 
图6至图11,显示了上述实施例1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其中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双电源触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双电源触头系统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联锁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6所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切换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应用例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见图1至图11,包括安装座1,以及设置在 安装座1上的双电源触头系统2、切换机构3和操作机构4;所述双电源触头系统2包括主电源进线端子21、副电源进线端子22、负载出线端子23、与主电源进线端子21相连的主静触头24、与副电源进线端子22相连的副静触头25、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主动触头26A、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副动触头26B;所述主电源进线端子21、副电源进线端子22、负载出线端子23设置在安装座1的同一侧端,所述负载出线端子23设置在主电源进线端子21和副电源进线端子22之间;所述操作机构4设置在安装座1的另一侧端。 
所述切换机构3包括切换主轴31、设置在切换主轴31上的换向板32、主传动转轴33、设置在主传动转轴33上的用于带动主动触头26A转动的主拐臂组件34、用于连动换向板32与主传动转轴33的主传动组件35、副传动转轴36、设置在副传动转轴36上的用于带动副动触头26B转动的副拐臂组件37、用于连动换向板32与副传动转轴36的副传动组件38;所述主传动转轴33和副传动转轴36对称设置在切换主轴31两侧;所述换向板32上设有弧形的主传动孔321和副传动孔322;所述主传动组件35包括固定在主传动转轴33上的主传动拐臂351和用于连接主传动拐臂351与换向板32的主传动连杆352;所述主传动连杆352的一端与主传动拐臂351转动连接,另一侧端则与穿过换向板32上主传动孔321的一销轴相连;所述副传动组件38包括固定在副传动转轴36上的副传动拐臂381和用于连接副传动拐臂381与换向板32的副传动连杆382;所述副传动连杆382的一端与副传动拐臂381转动连接,另一侧端则与穿过换向板32上副传动孔322的另一销轴相连。 
所述主拐臂组件34包括固定在主传动转轴33上的主拐臂341、连接主拐臂341和主动触头26A中触头支持件261的主连杆342;所述副拐臂组件37包括固定在副传动转轴36上的副拐臂371、连接副拐臂371和副动触头26B中触头支持件的副连杆372。 
所述切换机构3还包括主辅助分闸弹簧391和副辅助分闸弹簧392;所述主辅助分闸弹簧391的一端钩挂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钩挂在主拐臂341上;所述副辅助分闸弹簧392的一端钩挂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钩挂在副拐臂上。 
还包括指示机构5,所述指示机构5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中的主指示件51、用于为主指示件51提供复位弹力的主复位弹簧52、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中的副指示件53和用于为副指示件53提供复位弹力的副复位弹簧54;所述换向板32设有滑面323;所述主指示件51的一端在主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抵接在换向板32的滑面323上,所述主指示件51在主复位弹簧52的复位作用下以及在换向板32的拨动作用下可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转动,所述主指示件51的另一端设有指示标识511;所述副指示件53的一 端在副复位弹簧54的作用下,抵接在换向板32的滑面323上,所述副指示件53在副复位弹簧54的复位作用下以及在换向板32的拨动作用下可在一定角度内往复转动,所述副指示件53的另一端设有指示标识531。 
所述主指示件51和副指示件53上均设有腰形挂孔55;所述主复位弹簧52的一端钩挂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钩挂在主指示件51的腰形挂孔55中,并在主指示件51的转动过程中,从此腰形挂孔55的一端移至另一端;所述副复位弹簧54的一端钩挂在安装座1上,另一端钩挂在副指示件53的腰形挂孔55中,并在副指示件53的转动过程中,从此腰形挂孔55的一端移至另一端。 
还包括联锁机构7;所述操作机构4中设有框架41和合闸半轴42;所述联锁机构7包括联锁板71、主联锁杆72和副联锁杆73;所述联锁板71的基本形状是设有三个凸板711的Y形,其中心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操作机构4的框架41上;所述联锁板71中各凸板711上均设有一个联锁孔712,其中一个凸板711通过其连锁孔套设在合闸半轴42上,另两个凸板711通过其联锁孔712与主联锁杆72或副联锁杆73相连;所述主联锁杆72的另一端与主指示件51相连,所述副联锁杆73与副指示件53相连。 
所述主指示件51在其设有指示标识511与其转动中心之间设有一主连接轴512;所述主联锁杆7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联锁板71中一个凸板711相连的腰型孔,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该主连接轴512相连的圆孔;所述副指示件53在其设有指示标识531与其转动中心之间设有一副连接轴532;所述副联锁杆7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联锁板71中一个凸板711相连的腰型孔,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该副连接轴532相连的圆孔。 
所述双电源触头系统2还包括固定在负载出线端子23内侧端的支板28;所述主动触头26A和副动触头26B均包括铜制动触板261、绝缘材料所制触头支持件262、钢制触头罩263、紧固螺钉264和缓冲弹簧265;所述钢制触头罩263的一端与所述支板28转动连接,所述动触板261通过软连接与负载出线端子23电连接;所述缓冲弹簧265设置在触头支持件262与动触板261之间。 
所述触头罩263与切换机构相连;所述支板28上设有两个轴孔281,所述各触头罩263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板28上相应的一个轴孔281中;所述安装座1内设有具有弧形限位面111的限位件11,所述各触头支持件26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件11中弧形限位面111相配合的具有弧形导向面的限位部2621。 
还包括导向装置8;所述切换主轴31上设有两个导向拐臂311、和转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拐臂311上的中间转轴100;所述导向装置8包括支架81、设置在支架81两侧端的两个设有滑孔821的导向板82、设置在支架81两侧端且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的两个 设有限位孔831的限位板83、两个设有拨板841的导向套84、两个导向齿套85、一个中间套86、两个离合弹簧87、一个导向轴88、两个换向弹簧89和三个用于定位换向弹簧89的定位轴80;所述中间转轴100穿过各导向板82的滑孔821和各限位板83的限位孔831。 
所述各导向齿套85沿其轴向设有轴孔851,所述各导向齿套8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板82的远离切换主轴31的一端上,另一端端面上设有摩擦齿852;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位于两个导向齿套85的轴孔851中;各导向套84套设在导向轴88上,并与一个导向齿套85邻接设置,所述各导向齿套85在其邻接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的一端上设有离合齿841,另一端设有具有导向斜边的两个缺口842;所述中间套86位于两导向套84之间,并固定在导向轴88上,所述中间套86的两侧端各设有两个具有导向斜边的凸台861,所述凸台861与导向套84上的缺口842相配合;所述各离合弹簧87设置在各导向套84和与其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之间,所述导向套84在离合弹簧87的顶压作用下使其离合齿841与导向齿套85上摩擦齿852之间留有间隙。 
各限位板83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限位导向齿套85的限位轴孔832和一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33;所述限位孔831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8311相连组成,且所述限位孔831位于其定位轴孔822和限位轴孔832之间。 
各导向板82上还设有两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22和一个用于设置导向轴88的导向轴孔823,其滑孔821与限位板83上的限位孔831相配合,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穿过导向板82上的导向轴孔823;所述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位于导向板82上两个定位轴孔之间。 
三个定位轴80中,有一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两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导向板82上的相应定位轴孔822,且该两个定位轴80还各自与一个导向拐臂311转动连接;各换向弹簧89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且其一端位于钩挂在穿过设置在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80上,另一端分别钩挂在设置在导向板82上的一个定位轴80上;所述导向板82通过一套夹91转动设置在切换主轴31上。 
所述导向板82在其邻接切换主轴31的一侧端设有弧线状缺口824。 
所述导向轴88、定位轴80以及中间转轴100均与切换主轴31平行设置。 
本应用例采用独特设计的切换机构和本体结构,将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负载端共用,使本体部分成为一体,大大缩短了开关的外形尺寸,从而使得整体结构较为合理紧凑、性能较为优良,有效提高了转换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包括切换主轴(31)和导向装置(8);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轴(31)上设有两个导向拐臂(311)、和转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拐臂(311)上的中间转轴(100);
所述导向装置(8)包括固定在切换主轴(31)上的支架(81)、设置在支架(81)上的两个设有滑孔(821)的导向板(82)、设置在支架(81)上且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的两个设有限位孔(831)的限位板(83)、两个设有拨板(841)的导向套(84)、两个导向齿套(85)、一个中间套(86)、两个离合弹簧(87)、一个导向轴(88)、两个换向弹簧(89)和用于定位换向弹簧(89)的定位轴(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各导向齿套(85)沿其轴向设有轴孔(851),所述各导向齿套(8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板(82)的远离切换主轴(31)的一端上,另一端端面上设有摩擦齿(852);
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位于两个导向齿套(85)的轴孔(851)中;
各导向套(84)套设在导向轴(88)上,并与一个导向齿套(85)邻接设置,所述各导向齿套(85)在其邻接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的一端上设有离合齿(841),另一端设有具有导向斜边的两个缺口(842);
所述中间套(86)位于两导向套(84)之间,并固定在导向轴(88)上,所述中间套(86)的两侧端各设有两个具有导向斜边的凸台(861),所述凸台(861)与导向套(84)上的缺口(842)相配合;
所述各离合弹簧(87)设置在各导向套(84)和与其相应一个导向齿套(85)之间,所述导向套(84)在离合弹簧(87)的顶压作用下使其离合齿(841)与导向齿套(85)上摩擦齿(852)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各限位板(83)上还设有一个用于限位导向齿套(85)的限位轴孔(832)和一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33);所述限位孔(831)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不同心的圆弧孔(8311)相连组成,且所述限位孔(831)位于其定位轴孔(822)和限位轴孔(8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各导向板(82)上还设有两个用于设置定位轴(80)的定位轴孔(822)和一个用于设置导向轴(88)的导向轴孔(823),其滑孔(821)与限位板(83)上的限位孔(831)相配合,所述导向轴(88)的两端穿过导向板(82)上的导向轴孔(823);所述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位于导向板(82)上两个定位轴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80)的数量是三个;三个定位轴(80)中,有一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孔(822),两个定位轴(80)穿过两个导向板(82)上的相应定位轴孔(822),且该两个定位轴(80)还各自与一个导向拐臂(311)转动连接;各换向弹簧(89)位于两导向板(82)之间,且其一端位于钩挂在穿过设置在限位板(83)上的定位轴(80)上,另一端分别钩挂在设置在导向板(82)上的一个定位轴(80)上;所述导向板(82)通过一套夹(91)转动设置在切换主轴(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82)在其邻接切换主轴(31)的一侧端设有弧线状缺口(8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其结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88)以及定位轴(80)与切换主轴(31)平行设置。
CN 201220071798 2012-02-29 2012-02-29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6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1798 CN202616070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71798 CN202616070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6070U true CN202616070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7179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16070U (zh) 2012-02-29 2012-02-29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6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3868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2543495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2018932U (zh) 一种双断点式万能断路器
CN202616062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CN202443875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
CN204596670U (zh) 双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202616070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CN201663069U (zh) 一种低压双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
CN102543518B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联锁装置
CN102568877B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换向装置
CN102592860A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切换机构
WO2016186359A1 (ko) 전원절환개폐기의 작동레버 구조
CN202443884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联锁装置
CN102610403A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CN201673870U (zh) 万能式断路器操作机构
CN103337385B (zh) 电动弹簧操动机构
CN101819894A (zh) 一种低压双电源转换开关操作机构
CN210015798U (zh) 一种桥式动触头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1663071U (zh) 一种用于双电源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2423066U (zh) 电源互锁结构
CN202678722U (zh) 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
CN208208590U (zh) 一种预储能弹簧操作机构
CN105355478B (zh) 两路电源投切传动装置
CN203013570U (zh) 基于电磁铁的柔性拉索联锁机构
CN202363317U (zh) 一种环网柜双电源机械联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3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