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5883U -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95883U CN202595883U CN2012202516552U CN201220251655U CN202595883U CN 202595883 U CN202595883 U CN 202595883U CN 2012202516552 U CN2012202516552 U CN 2012202516552U CN 201220251655 U CN201220251655 U CN 201220251655U CN 202595883 U CN202595883 U CN 2025958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control valve
- flow
- abandoned stream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是一种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该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和雨水池,该弃流井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的雨水池进水管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其中:该弃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该雨水池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该弃流管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雨水池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及水位对弃流井的雨水进行双重弃流控制,既可弃掉水质差的雨水,又可弃掉多余雨水,实现雨水的自动弃流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具体是一种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大部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而雨水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种‘天赐’之宝,雨水作为一种最根本、最直接与最经济的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城市水资源及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面积扩大,生活方式改变,直接后果是不透水面积增大,城市居民供水不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增加和绿地减少等,使城市水环境系统进入不健康的循环中。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危机的新途径,并受到广泛关注。城市雨水缺乏综合利用的问题,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背景下,怎样收集开发利用宝贵的雨水资源,如何让城市多“喝”雨水“解渴”,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雨水利用系统中,雨水收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目前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能力是有限,并不能将所有雨水都进行收集、处理。因此需要设置雨水弃流装置,把水质差的、多余的雨水弃流,需要弃流的情形有:
1、降雨初期污水弃流。雨水将地面污物(汽车滴漏的汽油、运输中掉落的化学粉末或液体、泥沙、细小的悬浮物等等)冲刷到雨水管道内,造成初期雨水严重污染。为了减少雨水处理的成本和降低雨水处理的难度,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不让初期雨水进入雨水处理设施,在雨水收集池之前设置弃流井。
2、超过雨水收集池处理容量时弃流。当雨水收集池达到高水位时,雨水收集管道不能再向雨水收集池进水,这时也需要对雨水进行弃流处理。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弃掉水质差的雨水,又可弃掉多余雨水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以及具有该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弃掉水质差的雨水,又可弃掉多余雨水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以及具有该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和雨水池,该弃流井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的雨水池进水管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其中:该弃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该雨水池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该弃流管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雨水池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二控制装置。
改进之一:所述流量检测装置为流量计,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水位计。
改进之二: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弃流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8),该弃流管通过该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连接。
改进之三: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流量值低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当该流量值高于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水位值低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当该水位值高于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系统和用于对该雨水收集系统所收集的雨水进行自动弃流和回收处理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其中:所述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和雨水池,该弃流井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的雨水池进水管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此外,该弃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该雨水池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该弃流管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雨水池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二控制装置。
改进之一:所述流量检测装置为流量计,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水位计。
改进之二: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弃流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该弃流管通过该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连接。
改进之三: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流量值低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当该流量值高于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
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水位值低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当该水位值高于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及水位对弃流井的雨水进行双重弃流控制,既可弃掉水质差的雨水,又可弃掉多余雨水,实现雨水的自动弃流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系统11和用于对该雨水收集系统11所收集的雨水进行自动弃流和回收处理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该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4和雨水池10,该弃流井4与该雨水收集系统11连接,弃流井4上还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2、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10的雨水池进水管9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7。弃流管7通过雨水检查井8排入市政雨水管。
为对弃流井4所收集的雨水进行自动弃流,该弃流管7上设有第一控制阀5,该雨水池进水管9上设有第二控制阀3,并且该系统还设有用于检测该弃流管7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该雨水池10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1、第一控制装置14和第二控制装置15。在本实施例中,该流量检测装置6为流量计,该水位检测装置1为水位计。
其中,该第一控制装置14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6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3进行开闭控制,当流量值低于第一控制装置14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5开启,第二控制阀3关闭;当流量值高于第一控制装置14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5关闭,第二控制阀3开启;
其中,该第二控制装置15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1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5和第二控制阀3进行开闭控制,当水位值低于第二控制装置15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5关闭,第二控制阀3开启;当水位值高于第二控制装置15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5开启,第二控制阀3关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弃流管7及雨水池进水管9上均设有控制阀,并通过流量及水位对弃流井4的雨水进行双重弃流控制,自动选择将雨水直接通过弃流管7弃流或者通过雨水池进水管9进入雨水池10。
流量弃流控制:降雨初期的雨水污染较严重,应弃流3~5mm径流厚度,流量未达到预设值,第一阀控制阀5开启,第二控制阀3关闭,雨水将直接通过弃流管7进行弃流处理,即初期雨水不会进入雨水处理设施(雨水池);经过一段时间,当流量达到预设值后,雨水水质已大致符合收集标准,此时第一控制阀3关闭,第二控制阀5开启,弃流井4的雨水将通过雨水池进水管9进入雨水池10。
水位弃流控制:当雨水池10收集满雨水,即达到预设的高水位,雨水收集管道不能再向雨水池10进水,此时第一控制阀5开启,第二控制阀3关闭,雨水再次通过弃流管7进行弃流处理。
因此本实例可以根据流量和水位在弃流管7和雨水池进水管9之间自动流向的切换,整个过程都由流量控制装置以及水位控制装置自动控制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无需手动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Claims (8)
1.一种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和雨水池,该弃流井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的雨水池进水管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其特征在于:该弃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该雨水池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该弃流管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雨水池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二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为流量计,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水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弃流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该弃流管通过该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流量值低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当该流量值高于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水位值低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当该水位值高于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
5.一种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系统和用于对该雨水收集系统所收集的雨水进行自动弃流和回收处理的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包括弃流井和雨水池,该弃流井上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雨水收集管、用于将雨水输送至该雨水池的雨水池进水管和用于弃流雨水的弃流管,其中:该弃流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该雨水池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该弃流管流量的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雨水池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的第二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装置为流量计,所述水位检测装置为水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弃流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该弃流管通过该雨水检查井与市政雨水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流量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流量值低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当该流量值高于第一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该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位值对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进行开闭控制,当该水位值低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当该水位值高于第二控制装置的预设值时,第一控制阀开启,第二控制阀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516552U CN202595883U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516552U CN202595883U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95883U true CN202595883U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731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51655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95883U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95883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2202A (zh) * | 2013-07-12 | 2013-10-23 | 浙江海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初期雨水收集自动切换系统 |
CN103774715A (zh) * | 2014-01-16 | 2014-05-07 | 安徽锋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节能型庭院式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系统 |
CN104612210A (zh) * | 2015-01-30 | 2015-05-13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动态渗透雨水塘系统 |
CN104763038A (zh) * | 2015-04-10 | 2015-07-08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及其弃流方法 |
CN106049650A (zh) * | 2016-07-29 | 2016-10-26 | 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分流井 |
CN106368287A (zh) * | 2016-10-21 | 2017-02-01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
CN107227784A (zh) * | 2017-06-14 | 2017-10-03 | 杭州耐立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CN111894212A (zh) * | 2020-07-31 | 2020-11-06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建筑雨水资源收集净化自冲洗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
2012
- 2012-05-31 CN CN2012202516552U patent/CN2025958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2202A (zh) * | 2013-07-12 | 2013-10-23 | 浙江海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初期雨水收集自动切换系统 |
CN103774715A (zh) * | 2014-01-16 | 2014-05-07 | 安徽锋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节能型庭院式雨水收集、处理及回用系统 |
CN104612210A (zh) * | 2015-01-30 | 2015-05-13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动态渗透雨水塘系统 |
CN104612210B (zh) * | 2015-01-30 | 2016-04-06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动态渗透雨水塘系统 |
CN104763038A (zh) * | 2015-04-10 | 2015-07-08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及其弃流方法 |
CN104763038B (zh) * | 2015-04-10 | 2016-04-13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系统及其弃流方法 |
CN106049650A (zh) * | 2016-07-29 | 2016-10-26 | 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分流井 |
CN106368287A (zh) * | 2016-10-21 | 2017-02-01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
CN107227784A (zh) * | 2017-06-14 | 2017-10-03 | 杭州耐立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CN111894212A (zh) * | 2020-07-31 | 2020-11-06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层建筑雨水资源收集净化自冲洗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95883U (zh) | 雨水自动弃流及回收系统和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 |
CN103046632B (zh) |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 |
CN108104248A (zh) | 一种基于雨水水质控制的初雨弃流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1285314B (zh) | 一种雨水分质处理回用装置 | |
CN202000395U (zh) | 一种可调节初雨弃流量的水箱 | |
CN206233333U (zh) | 一种初期雨水过滤、沉淀、弃流及收集处理系统 | |
CN103183426B (zh) | 屋面雨水回收处理工艺 | |
CN205062979U (zh) | 绿色节能建筑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111732232A (zh) | 一种初期雨水分离与净化一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308779U (zh) | 一种带助排功能的城市排水系统 | |
CN1162593C (zh) | 分流式雨水自动弃流方法和装置 | |
CN206512824U (zh) | 雨水自动分流弃流装置 | |
CN202148592U (zh) | 雨污水自动分离装置 | |
CN203569667U (zh) | 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 |
CN105735449A (zh)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203412082U (zh) |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 |
CN203514476U (zh) | 一种雨水弃流系统 | |
CN2853928Y (zh) | 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3383281U (zh) | 一种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及除尘系统 | |
CN202390883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2007436U (zh) | 无人化管理的初期雨水分流与收集装置 | |
CN201981632U (zh) | 一种雨水弃流回收处理装置 | |
CN205804474U (zh) | 雨水安全分流弃流器 | |
CN204826049U (zh) | 家庭用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 |
CN205516797U (zh) | 一种防臭工业污水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