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95590U -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 Google Patents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95590U
CN202595590U CN 201220214147 CN201220214147U CN202595590U CN 202595590 U CN202595590 U CN 202595590U CN 201220214147 CN201220214147 CN 201220214147 CN 201220214147 U CN201220214147 U CN 201220214147U CN 202595590 U CN202595590 U CN 202595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tunnel
bifurcated
earth terminal
f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41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健
邹世才
廖礼毅
邹凌云
罗凡洲
廖大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141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95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95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955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属于两个独立的分叉形拱桥和隧道组合成能使十字路口交通畅通的设施。左转弯桥与直行桥在分叉前的合并桥在爬升到高位置区域向左拐变道成“卜”字形分叉桥,两个“卜”字形分叉桥的直行桥并行组成分组桥;还有一组相同结构的分组隧道,分组桥的直行桥与分组隧道的直行隧道成立体十字形结构。优点:减少局部地质变化对整个组合桥的灾害程度,合并车道区段长而不易堵车,直接左转无多余绕行,组合桥下可还道于行人,可使双向六车道的小十字路口全互通。

Description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十字交叉路口机动车交通畅通的交通设施,特别是两个独立的分叉形拱桥和两个独立的分叉隧道组合成能使十字路口的直行机动车(以下简称:直行车)和左转弯机动车(以下简称:左转弯车)无交叉占道冲突的交通畅通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的城市干道平交十字路口的交通非常拥挤,经常发生堵塞,是全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究其原因,是因为两条道路平交,在交叉点上,两条道路重叠变成了一条道路,两条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在节点上只能共用一条道,损失了一半的道路资源。再加上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拥堵是必然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想到了加宽路面,增加路口行车道的数量,但路面不可能无限加宽。人们又想到了立交桥,但在现有立文桥设计方案中,能使十字路口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无交叉占道冲突的立交桥最小直径在120米以上,不仅修建成本高,而且旧城区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都不能修建,使现在旧城区的十字路口堵车非常严重,有的十字路口经常交通瘫痪。
中国专利200720043390.6《单层全畅通立交桥》公开了一种在十字路口设一个直跨桥和一个环形桥的畅通组合结构联合桥。其缺点:司机在十字路口必须要认清行车标志,一旦没有看清或看清后己不能变道,会导致在变道交叉点即进十字路口处堵车。从内向外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不同于现有左转---直行---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这使司机接近该立交桥后己来不及变道。总之,该立交桥要求的从内向外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不同于现有左转---直行---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使该立交桥不能在现有规范的道路上应用。 
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公开了一种立交桥,由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对技术方案的描述很不清楚,但就以说明书附图似乎可理解该网框形立交桥的结构和缺陷为:一、增加了不需要的高度和长度:在远离十字路口的地面支道位置,直行桥从对面的左转弯桥下面穿过后再延续一段桥体才与地面连接,使上层桥的离地面高度很高,增加了桥的总长度,这样使整个桥体又高又长又大,浪费建桥费用,遮挡了城市景观。二、局部损坏导致整体损坏:左转弯桥从左侧地面支道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下面穿过后,与右侧地面支道的直行桥的下桥段平接后再与地面连接,也使上层桥的离地面高度很高,增加了桥的总长度,还使全部桥体连接为一个大型整体桥,一但该大型整体桥的局部有地质变化,其局部被损坏就将导致全部大型整体桥损坏。三、整个桥成网框形占用面积太大:立交桥的整体形状为有两条对角线的网框形桥体,要求十字路口没有建筑物的空地圆形最小直径为115米,而在旧城区的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直径达到115米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该说明书附图提供的立交桥几乎不能用于旧城区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符合现有右行制交通规范的道路车道排列,在双向六车道的小面积十字路口能修建,两个“卜”字形分叉桥和两个“卜”字形分叉隧道组合成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无交叉占道冲突,离开十字路口的多个车道有较长的合并车道区段而不易堵车的两桥加两隧道组合式交通设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交叉占道冲突点的构思是:把十字交叉路口平面交通的多个冲突点分为三种冲突点:第一种是直行车道和对面的左转弯车道有占道冲突;第二种是四条直行车道分为两组在十字路口中心区域有交叉占道冲突;第三种是左转弯车道与该左转弯车道所到达地面支道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有交叉占道冲突。 
解决第一种,直行车道和对面的左转弯车道有占道冲突的技术方案:十字交叉路口相对面的两个地面支道上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为一组,每组的上桥端都与同一条地面支道连接。相对直行的两个直行桥是相互独立的,在远离十字路口爬升到一层桥高度就向左拐变道,到本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上空,保持一层桥再上十字路口中心,这样就让出本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上空给对的直行车道伸向本桥的向左拐变道部位,使其在十字路口中心与向左拐变道部位之间的直行桥和左转桥能保持并行,对面的直行桥不会插入到中间来。在地面支道上空成一个两车道的桥[最小宽度为8.0米]加一个一车道的桥[最小宽度为6.5米]并行,加一个两桥间隙0.5米,其最小宽度总和为15.0米,双向六车道的最小宽为21.0米,所以本发明的桥完全可在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修建。如果直行桥和左转桥中间要插入对面的直行桥,则成并排三个一车道的桥[最小宽度为6.5米]加两个两桥间隙0.5米,其最小宽度总和为20.5米。十字交叉路口另一组相对面的两个地面支道下的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为一组,结构与桥的结构相同。本技术方案解决了四个占道冲突点。
解决第二种,四条直行车道分为两组在十字路口中心区域有交叉占道冲突的技术方案:交叉行驶的四个直行车道一组为地上的两个独立的直行桥和另一组地下的独立的直行隧道分别通行,成立体交通,解决了四条直行车道在十字路口中心区域的交通冲突问题。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四个占道冲突点。 
解决第三种,是左转弯车道与所到达地面支道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有交叉占道冲突的技术方案:从左转弯桥的接地端下到左侧地面支道上,上跨左侧地面支道下面的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同理从左转弯隧道的接地端上到左侧地面支道上,已下穿左侧地面支道上方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解决了左转弯车道与到达的地面支道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的交叉冲突问题。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八个占道冲突点。
这样,平面交通十字路口的十六个占道冲突点被完全实现了立体交通,全部车辆之间不再有占道冲突点。
本实用新型新功能的构思: 
为避免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附图提供的大型立交桥在桥体位置有地质变化,对桥体一个局部的破坏而导致整个桥体的破坏,也避免大型立交桥不能用于旧城区双向六车道小型十字路口的问题,把可以不相连接的这种大型立交桥分为两个小型的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和两个小型的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在地上和地下分别通行。并且把地面还道给非机动车和行人。
本实用新型不仅要解决十字路口的行车线路无交叉冲突问题,还提供在离开十字路口的地面道路上有足够长的合并车道区段,解决合并车道在桥上仅仅只有一个点而产生堵车的问题。十字路口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不仅要做到没有占道冲突点,还要做到来自不同地面支道的直行车辆、左转弯车辆、右转弯车辆在离开十字路口地面支道上有多个合并车道点的合并车道区段。本实用新型把合并车道区段设在地面,虽然合并车道区段是地面道路划分的规则,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立交桥的结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立交设施的结构能使地面支道可以获得合并车道区段。而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可理解为在离开十字交中心后的多个桥体在一个点合并车道,使直行车辆、左转弯车辆和右转弯车辆在桥上只有一个合并车道点,这种三条车道在立交桥上同用一个合并车道点,很易造成在桥上堵车的后果。而本实用新型用可提供在地面一定长度的合并车道区段进行车道合并,能很好的解决来自不同桥体上的车辆因合并车道点太少太窄而产生的堵车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解决十字路口各条地面支道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还能解决来自不同地面支道上的车辆在一条地面支道上离开十字路口时,有很宽裕的地面作为合并车道区段,相比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只有一个位置合并车道,则本实用新型可成倍减少因合并车道点太少太窄而产生的堵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和两个分叉隧道,其特征在于:两个分叉形拱桥都有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两个分叉隧道都有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隧道2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21;
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直行桥2还有一个直桥接地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一个左转桥接地端6;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桥单行段8;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则“卜”字形分叉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在两隧道并排段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直行隧道22还有一个直隧道接地端25,左转弯隧道23也还有一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单行段28;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端26为左转隧道单行段33;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
组合桥在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桥2,与组合隧道在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隧道22成立体十字形结构。
两个直行桥2和两个直行隧道22成立体十字形结构的“十字”意义并不限定互相呈90度角交叉,这里的“十字”与十字路口的“十字”含义相同,即“十字”泛指两条道有交叉,不限定交叉角度。立体十字形结构的形状是指在十字形结构的上方俯视,两个直行桥2和两个直行隧道22成立体交叉形结构,但两个直行桥2与两个直行隧道22并不相连接,有上下空间距离,且能满足机动车辆通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边或右边、左面或右面、左侧右侧的“左”“右”是指人站在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共同起桥接地端4位置,或是某个“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位置,面对两个“卜”字形分叉桥1的两个直桥单行段8和两个“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两个直隧道单行段28组成的立体十字形结构中心去判断“左”或“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桥并排段14和两隧道并排段34至少包括两条车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道、桥、隧道至少可通行一辆机动车,但不限定宽度,即可增加宽度并排多辆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行桥2是指机动车辆在桥上的行驶方向是直行为目的跨过十字路口的桥,直行隧道22是指机动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方向是直行为目的穿过十字路口的隧道。但有水平高度意义的上坡和下坡,所以形状可以是直线形状或弯曲形状,在实际建桥或隧道时,以地面道路的形状为依据确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行制,指机动车辆靠右行驶的交通管理制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叉占道冲突指在十字路口机动车辆之间的交通冲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位置区域是指下面能通行机动车辆高度的桥体区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位置区域是指隧道的深度能满足上方地面能通行机动车辆的隧道区段。
本实用新型没有指明是非机动车的“车”或“车辆”是指机动车或指机动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一、把大型交通设施分为四个小型交通设施的组合,减少地质变化的灾害程度: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是连为一体的一个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总长度很长,占地面积很大,当在总长度和占地面积内有地质变化,就会对该立交桥产生破坏,导致整个大型立交桥不能使用,该十字路口交通完全瘫痪。而本实用新型把上述的整体大型立交桥拆分为两个独立不相连接的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桥即小型立交桥,和两个独立不相连接的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即小型隧道,用这两个小型立交桥和两个小型隧道分别完成十字路口四条道路的左转和直行畅通功能,在相同的行车时速、相同的桥体坡度等技术参要条件下,相比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说明书附图的大型网框立交桥,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小型立交桥和每个小型隧道比现在的大型立交桥的总长度缩短30-35%,两个小型立交桥和两个小型隧道总面积减少30-50%;基本不占用道路自身以外的地面,以及该地面的地下和地上空间;也就是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局部损坏对整体损坏的程度;这样大大减小了地质变化造成损坏的经济损失,也能使十字路口的交通不会完成瘫痪;总之,本实用新型用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二、离开十字路口的车辆有较宽的地面作为合并车道区段:两个小型立交桥,和两个小型隧道独立不相连接,使其离开十字路口的车辆能到达地面再与其它离开十字路口的车辆在地面合并车道,而不在桥上或隧道内合并车道。在地面合并车道可以有很宽很长的合并车道区段,不易因合并车道而堵车。避免了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在桥体上合并车道位置太小太窄而导致的堵车问题。
三、同于平面交通原线路而无多余绕行:能使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直行机动车道和左转弯车机动道无交叉占道畅通,解决了在十字路口因两条道路平交而产生的堵车、堵塞交通问题。这是一种没有多余绕行线路,在十字路口机动车辆仅有上坡和下坡不同于平面交通,而行车线路基本同于现行有红绿灯的平面道路上的行车线路,不改变人们在平交十字路口的行车方向和习惯,不会在十字路口的通行过程中因多余的绕行而迷失方向,另外修建桥的工程量少于现有的任何全互通立交桥,节约建桥工程费用。
四、双向六车道的小十字路口可用:本实用新型只用两个有左拐变道同向“卜”字形分叉形拱桥和两个有左拐变道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组合成十字路口的交通设施,就实现了十字路口无交叉占道冲突的完全畅通,比现有绕行的全互通立交桥,和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大量减少了桥的长度,大量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其在十字路口地面和空间圆形直径只有55米的城市双向六车道小面积十字路口也能实现立交畅通,为解决世界性的城市干道机动车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案。
五、只用一层桥:地面只用一层立交桥。对城市景观影响更小。
六、在十字路口地面实现人车分流,还道于人:在使用本专利设施的十字路口,机动车全部在桥上或隧道下运行,地面上没有机动车,所以在十字路口的地面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自由通行,实现了人车分离、还道于民最人性化的交通行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是:
一、按十字路口地面支道的条数设相同个数、分叉方向相同、互不连接的两个小型 “卜”字形立交桥和两个小型“卜”字形隧道: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是连为一体的一个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把十字路口各种行车道的全部立体桥连接为一体。而本实用新型用两个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桥组成一个组合桥,和两个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组成一个组合隧道,组合桥在地上面与组合隧道在地下面两者成立体十字交叉结构,不占用道路自身以外的地面,以及该地面的地下和地上空间,使桥和隧道完全分别立体交通,没有任何交叉占道点。交通设施小型化并不相连接,可以减少局部地质变化对整个十字路口的交通设施造成破坏、使双向六车道的小型十字路口可使用等方面,都优于中国专利200820230509.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式立交桥。也就是说:从单个比较,本实用新型把网框式立交桥拆分为两个小型“卜”字形立交桥和两个小型“卜”字形隧道;从整体比较,两个小型“卜”字形立交桥和两个小型“卜”字形隧道的组合交通设施成占地面积小的十字形,而不是占地面积宽的网框形。
二、把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口的支道位置去立体交通:本实用新型不是在平面交通状态发生交叉占道冲突的位置,即不在十字路口范围内的位置,解决来自不同地面支道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以及左转弯车道之间的交叉占道冲突,而是创造性的把这两类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口的四条地面支道上立体交通解决交通冲突,从而能最少地占用十字路口的地面和空间,几乎不占用十字路口以外的地面和空间。实现旧城六车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畅通,对于解决旧城区小十字路口交通堵塞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在两对面的地面支道上,直行桥的地面延长车道下穿对面的左转弯桥和直行桥的合并桥:相对直行即相反方向直行的两个双向直行桥,相互独立、不共用一个桥;即直桥接地端比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的共同起桥接地端更接近十字形结构的中心,即十字路口中心;直桥接地端在接近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的高位置区域之前接地,实现直行车辆与对面左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的立体交通,而且只有一层桥的高度。
四、在两对面的地面支道下,直行隧道的地面延长车道跨过对面的左转弯隧道:相对直行即相反方向直行的两个双向直行隧道,相互独立、不共用一个隧道;即直隧道接地端比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的共同进隧道接地端更接近立体十字形结构的中心,即十字路口中心;直隧道接地端在接近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的深位置区域接地,实现直行车辆与对面左转弯车辆和直行车辆的立体交通,并且只要一层隧道的深度。
五、直行桥和左转弯桥的合并桥左拐变道减小了两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组合后的总宽度:直行桥和左转弯桥的合并桥在远离十字路口的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上起桥,爬升到下面可通行车辆的高度[如4.5米]后,合并桥向左拐变道到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上面,让出右侧分道给对面的直行桥,使对面的直行桥在过十字路口后不会插入本合并桥的直行桥与左转弯桥之间。使两个合并桥的组合结构为两个直行桥相临并排结构,直行桥在接近对面合并桥的左拐变道处之前就接地面,直行桥上的车辆从对面合并桥的左拐变道处下穿通过对面的合并桥,实现立体交通。合并桥加并排的对面直行桥成二桥并排最小宽度只要15.0米,加右转弯车道6.5米,合计21.5米,基本不超出一般双向六车道的最小宽度21.0米。而直行桥要插入对面直行桥和左转弯桥成三桥并排最小宽度要20.5米,加右转弯车道6.5米,合计27.0米,超出一般双向六车道6.0米宽。
六、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的合并隧道左拐变道减小了两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组合后的总宽度: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的合并隧道在远离十字路口的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进入隧道,下深到上面可通行车辆的深度[如6.0米]后,合并隧道向左拐变道到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下面,让出右侧分道给对面的直行隧道,使对面的直行隧道在过十字路口后不会插入本合并隧道的直行隧道与左转弯隧道之间。使两个合并隧道的组合结构为两个直行隧道相临并排结构,直行隧道在接近对面合并隧道的左拐变道处之前就上到地面,直行隧道上的车辆从对面合并隧道的左拐变道处地面上通过对面的合并隧道,实现立体交通。合并隧道加并排的对面直行隧道成二隧道并排最小宽度只要15.0米,加右转弯车道6.5米,合计21.5米,基本不超出一般双向六车道的最小宽度21.0米。而直行隧道要插入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成三隧道并排最小宽度要20.5米,加右转弯车道6.5米,合计27.0米,超出一般双向六车道6.0米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1”意义为上坡桥车道,“2”意义为平行桥车道,“3”意义为下坡桥车道。
图中:1是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2是直行桥、3是左转弯桥、4是共同起桥接地端、5是直桥接地端、6是左转桥接地端、8是直桥单行段、13是左弯桥单行段、14是两桥并排段、15是分叉点、16是高位置区域、17是变道段、18是低位置区域、21是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22是直行隧道、23是左转弯隧道、24是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5是直隧道接地端、26是左转隧道接地端、28是直隧道单行段、33是左弯隧道单行段、34是两隧道并排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如图1、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和两个分叉隧道,其特征在于:两个分叉形拱桥都有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两个分叉隧道都有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隧道2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21;
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直行桥2还有一个直桥接地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一个左转桥接地端6;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桥单行段8;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则“卜”字形分叉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在两隧道并排段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直行隧道22还有一个直隧道接地端25,左转弯隧道23也还有一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单行段28;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端26为左转隧道单行段33;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
组合桥在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桥2,与组合隧道在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隧道22成立体十字形结构。
以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为例: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合并成两车道的合并桥8.0米宽在离十字路口中心250.0米的一条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起桥,合并桥左侧紧靠地面支道中间的交通分道双实线。合并桥爬升100.0米后,桥下净空高度达4.5米的一层桥高度后,合并桥开始向左拐变道,经过50.0米的左拐变道段17,合并桥已向左拐8.0米宽度,使合并桥不在右侧分道上空,而在左侧分道上空。合并桥保持桥下净空高度达4.5米的一层桥高度沿左侧分道上空向十字路口中心延伸100.0米。在接近十字路口中心位置,即在平面交通情况下,直行车和左转弯车在十字路口分道的位置,合并桥分为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其中左转弯桥3从合并桥左侧分出,6.0米—7.0米宽的左转弯桥3在原地面支道左边的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接地面,实现了左转车辆在靠道路左边行驶,不与其它车道交叉的条件靠左侧上桥,基本按平面交通左转行车方式完成左转弯。合并桥分为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其中直行桥2从合并桥右侧分出,6.0米—7.0米宽的直行桥2在对面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接地面,直行桥2上的车辆下到地面后,从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有4.5米高的左拐变道段17下面穿过,到达对面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实现直行。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具体是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的两个直行桥2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两个直行桥2分别在地面支道交通双实线两侧的上方空间。
以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为例: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合并成两车道的合并隧道8.0米宽在离十字路口中心250.0米的一条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进入隧道,合并隧道左侧紧靠地面支道中间的交通分道双实线。合并隧道爬升100.0米后,隧道净空高度达4.5米的一层隧道高度后,合并隧道开始向左拐变道,经过50.0米的左拐变道段17,合并隧道已向左拐8.0米宽度,使合并隧道不在右侧分道地下,而在左侧分道地下。合并隧道保持隧道下净空高度达4.5米的一层隧道高度沿左侧分道地下向十字路口中心延伸100.0米。在接近十字路口中心位置,即在平面交通情况下,直行车和左转弯车在十字路口分道的位置,合并隧道分为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其中左转弯隧道23从合并隧道左侧分出,6.0米—7.0米宽的左转弯隧道23在原地面支道左边的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上升到地面,实现了左转车辆在靠道路左边行驶,不与其它车道交叉的条件靠左侧进入隧道,基本按平面交通左转行车方式完成左转弯。合并隧道分为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其中直行隧道22从合并隧道右侧分出,6.0米—7.0米宽的直行隧道22在对面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上升到地面,直行隧道22上的车辆上到地面后,从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有4.5米深的左拐变道段17上面跨过,到达对面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实现直行。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具体是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的两个直行隧道22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两个直行隧道22分别在地面支道交通双实线两侧的下方空间。
实施例2、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如实施例1,并且直桥接地端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直隧道接地端2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

Claims (3)

1.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和两个分叉隧道,其特征在于:两个分叉形拱桥都有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两个分叉隧道都有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隧道(2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一个同向分叉 “卜”字形分叉隧道(21);
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直行桥(2)还有一个直桥接地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一个左转桥接地端(6);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桥单行段(8);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则“卜”字形分叉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每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在两隧道并排段(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直行隧道(22)还有一个直隧道接地端(25),左转弯隧道(23)也还有一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单行段(28);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端(26)为左转隧道单行段(33);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
组合桥在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桥(2),与组合隧道在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之间的两个直行隧道(22)成立体十字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其特征在于:直桥接地端(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其特征在于:直隧道接地端(2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
CN 201220214147 2012-05-14 2012-05-14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5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4147 CN202595590U (zh) 2012-05-14 2012-05-14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4147 CN202595590U (zh) 2012-05-14 2012-05-14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95590U true CN202595590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41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95590U (zh) 2012-05-14 2012-05-14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955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0113A (zh) * 2012-05-14 2012-08-29 高健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0113A (zh) * 2012-05-14 2012-08-29 高健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0255U (zh) 右行制“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CN202265749U (zh) 右行制长短形共四个独立“卜”字形分叉桥的组合桥
CN202595590U (zh)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CN202730574U (zh) 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
CN202107958U (zh) 右行制共四个独立“卜”字形隧道的全单层组合隧道
CN102650113A (zh) 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CN102650114A (zh) 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4